- 年份
- 2024(9940)
- 2023(14368)
- 2022(11861)
- 2021(11129)
- 2020(8832)
- 2019(20169)
- 2018(19530)
- 2017(37480)
- 2016(19823)
- 2015(21720)
- 2014(21480)
- 2013(21257)
- 2012(19980)
- 2011(18328)
- 2010(18903)
- 2009(17689)
- 2008(17375)
- 2007(15851)
- 2006(14654)
- 2005(13543)
- 学科
- 济(87439)
- 经济(87350)
- 业(62253)
- 农(51025)
- 管理(50136)
- 企(37184)
- 企业(37184)
- 农业(34043)
- 中国(31008)
- 方法(25203)
- 地方(24606)
- 业经(24430)
- 数学(21384)
- 数学方法(21078)
- 制(19944)
- 财(19521)
- 银(18866)
- 银行(18851)
- 行(18268)
- 融(17485)
- 金融(17485)
- 贸(16157)
- 贸易(16140)
- 发(16012)
- 策(16012)
- 易(15631)
- 学(14856)
- 体(12880)
- 发展(12819)
- 农业经济(12814)
- 机构
- 学院(280211)
- 大学(275020)
- 济(122520)
- 经济(119904)
- 管理(106031)
- 研究(101096)
- 理学(88962)
- 理学院(87982)
- 管理学(86650)
- 管理学院(86099)
- 中国(83702)
- 农(59750)
- 财(59088)
- 京(58674)
- 科学(56824)
- 所(50241)
- 中心(47891)
- 江(45797)
- 农业(44994)
- 研究所(44493)
- 财经(44411)
- 业大(41796)
- 经(40319)
- 范(39005)
- 师范(38739)
- 北京(37596)
- 经济学(36422)
- 州(36250)
- 院(35674)
- 省(32960)
- 基金
- 项目(175528)
- 科学(139631)
- 研究(137267)
- 基金(125978)
- 家(107739)
- 国家(106639)
- 科学基金(91695)
- 社会(89401)
- 社会科(84247)
- 社会科学(84229)
- 省(69477)
- 基金项目(65100)
- 教育(61052)
- 编号(57693)
- 划(57344)
- 自然(54280)
- 自然科(53014)
- 自然科学(53002)
- 自然科学基金(52031)
- 资助(50203)
- 成果(48098)
- 发(43774)
- 课题(40338)
- 部(39308)
- 重点(39191)
- 国家社会(36868)
- 创(36689)
- 发展(36420)
- 性(35917)
- 展(35800)
- 期刊
- 济(152791)
- 经济(152791)
- 研究(94628)
- 中国(68534)
- 农(64354)
- 农业(43095)
- 财(42912)
- 融(40866)
- 金融(40866)
- 管理(38331)
- 学报(38306)
- 科学(38248)
- 教育(35531)
- 大学(31313)
- 业经(30126)
- 学学(29244)
- 技术(23990)
- 经济研究(22361)
- 财经(21649)
- 业(20636)
- 问题(20370)
- 经(18650)
- 农村(16377)
- 村(16377)
- 世界(15938)
- 农业经济(15749)
- 贸(14775)
- 版(14690)
- 经济问题(14148)
- 技术经济(13935)
共检索到460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剑 孙蓉
作为促进金融公平的主要方式,农村普惠保险发展应基于对普惠理念的认识及配套普惠政策的支持,从形式普惠向实质公平转变。在罗尔斯主义视角下,普惠理念是发展普惠保险和制定普惠政策的价值前提,具有"最弱势群体利益最大化"的公平内涵。本文采用我国2008~2015年31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具有普惠理念的普惠政策,能对农村普惠保险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不具有普惠理念的包容性保险发展,则对农村普惠保险发展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平均低保标准对普惠保险发展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普惠政策开展的第一年对农村普惠保险发展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但其效力会随时间而减弱,甚至呈抑制作用。故发展农村普惠保险,应重视普惠理念,聚焦弱势群体利益,制定适度刚性、易于监管的普惠政策,并适时做出调整、完善及改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学锋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普惠金融正在逐渐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金融体系取代微型金融,并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金融仍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尚不成熟,金融服务质量和数量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村小型企业以及农民个体的融资、贷款仍然相对困难,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如何为农村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纪丽娟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形式。当前,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有传统金融机构推行的数字化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推行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推行的金融服务、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四种形式。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涉农金融服务前端交易成本及提升前端技术支持力度,但也受到农户认知、教育水平等影响。总体看,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存在区域分化、城乡分化、深度不足及监管滞后等问题,其根源是由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的数字鸿沟、金融生态环境不健全的生态鸿沟及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教育鸿沟所引发的。以肯尼亚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移动货币及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推行的金融科技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两种模式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建议在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应加大顶层制度设计,填补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三大鸿沟以及加大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及监管科技的协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唐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2015—2021年期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有关内容;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并于2018年9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鉴此,研究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章荩今
近年来,保险业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普惠保险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低收入和弱势群体提供公平且负担得起的保险服务。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多样化,普惠保险逐步扩大了覆盖范围,提升了金融包容性。各地实践经验表明:政府、保险公司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同时,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和可及性。未来,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强化风险管理与提升居民金融教育,将成为推动普惠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耸 王呈斌 刘际陆
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和难度在农村,本文从农户视角出发,通过设计探索性量表和大样本调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满意度及其效应评价。研究发现,设计的探索性量表可以较好地评价浙江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成效,调研用户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满意度较高,农村普惠金融效应略低;影响农村普惠金融效应因素依次为增值服务、融资服务和柜台服务;金融机构需要着重通过拓展增值服务和融资服务来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效应。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效应因素 探索性量表 农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文建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较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新的阶段更好地发展普惠金融,必须科学、正确地理解普惠金融内涵,把握好几个核心原则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了定量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2016年底,人民银行建立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填报制度。《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参照了《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人民银行已连续三年开展了普惠金融问卷调查及指标体系填报和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薇 阳正发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打通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农村金融改革等诸多难题,使依托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为可能。本文基于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视角,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效应重塑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基于平台经济发展特征,构建了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的农村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进而推动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金融 普惠金融 金融产业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贵港市中支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入小额信贷,满足农户资金借贷需求,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与扶贫攻坚、改善落后地区贫困面貌现状密不可分。普惠金融体系的提出,是基于小额信贷贷款额度小、以信用为还款保证的基本运作理念,通过小规模金融服务方式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磊 张恒 唐思思
以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各类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持续融合创新,形成了数字金融的创新服务方式。本文旨在讨论数字金融创新如何发挥其普惠价值以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演绎推理并运用固定效应和GMM模型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满足经济主体融资缺口,创新各类便利化服务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进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数字金融的使用深度和便利化程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种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本研究有助于从金融普惠视角理解数字金融创新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数字金融进一步创新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经济 普惠服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宗义
土地流转改革导致土地资源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也使得土地成为优良的抵押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农户与金融机构两群体非对称博弈模型,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证明了相关结论,并给出了土地流转改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四个先决条件:土地规模化经营得以更加便利的实现;农户间的深化合作;金融机构单笔信贷操作的户均成本大幅降低以及防止金融机构诱导农户过度借贷。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改革 普惠金融 演化博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忠宇
面对"新四化"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以及"中心—外围"效应对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应按照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应在遵循金融发展内生规律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经营方式、改变监管机制和财政补贴方式等,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何嘉乐
本文首先介绍了普惠金融以及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概念,然后简要介绍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已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希望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厘清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进而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萧裕中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巨大,城乡二元经济将长期存在。近10年,农村电商在中国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但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城市电子商务相比,农村电商因其发展的环境远远落后于城镇,因此天然具有"普惠"的特征。分析农村电商的"普惠"价值发现:农村电商可以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同时促进农村地区就业,减少外出务工人口的比重;农村电商可将原来农村扶贫的"输血模式"改为"造血模式",电商扶贫的"造血模式"具有可持续性的特征;农村电商能够将农村资源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创造巨大的农村就业市场;农村电商能够明显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农村电商 普惠价值 城乡差距 淘宝村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分析了当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本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基础金融服务 农村 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