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3)
- 2023(16259)
- 2022(13885)
- 2021(12957)
- 2020(10625)
- 2019(24447)
- 2018(24186)
- 2017(46537)
- 2016(25128)
- 2015(27926)
- 2014(28118)
- 2013(27923)
- 2012(25921)
- 2011(23366)
- 2010(23784)
- 2009(22046)
- 2008(20723)
- 2007(18315)
- 2006(16205)
- 2005(14721)
- 学科
- 济(103854)
- 经济(103743)
- 业(70535)
- 管理(69631)
- 企(56870)
- 企业(56870)
- 方法(43026)
- 数学(37015)
- 数学方法(36612)
- 中国(34821)
- 农(28806)
- 财(28640)
- 融(28549)
- 金融(28548)
- 地方(27701)
- 银(27390)
- 银行(27341)
- 行(26419)
- 业经(24113)
- 学(22436)
- 制(21525)
- 农业(20299)
- 贸(18235)
- 贸易(18217)
- 易(17605)
- 理论(17286)
- 务(17002)
- 财务(16928)
- 财务管理(16898)
- 技术(16445)
- 机构
- 大学(353972)
- 学院(353059)
- 济(142159)
- 经济(138981)
- 管理(136730)
- 研究(123842)
- 理学(117736)
- 理学院(116338)
- 管理学(114244)
- 管理学院(113619)
- 中国(96948)
- 京(76569)
- 科学(76405)
- 财(66928)
- 所(63071)
- 农(59263)
- 研究所(57345)
- 中心(56617)
- 财经(52971)
- 业大(52250)
- 江(52092)
- 北京(49107)
- 经(48200)
- 范(47917)
- 师范(47448)
- 农业(46093)
- 院(44794)
- 州(43420)
- 经济学(42966)
- 财经大学(39539)
- 基金
- 项目(238751)
- 科学(187341)
- 研究(174763)
- 基金(172130)
- 家(150241)
- 国家(148926)
- 科学基金(127374)
- 社会(109659)
- 社会科(103954)
- 社会科学(103927)
- 省(93676)
- 基金项目(91191)
- 自然(82489)
- 自然科(80581)
- 自然科学(80563)
- 教育(79519)
- 自然科学基金(79116)
- 划(78713)
- 资助(71380)
- 编号(70977)
- 成果(58112)
- 发(54048)
- 重点(53478)
- 部(52099)
- 创(49581)
- 课题(49548)
- 创新(46208)
- 科研(45563)
- 国家社会(44783)
- 教育部(44583)
- 期刊
- 济(158681)
- 经济(158681)
- 研究(108949)
- 中国(72301)
- 学报(56802)
- 农(54538)
- 科学(52406)
- 管理(50693)
- 财(49501)
- 融(44703)
- 金融(44703)
- 大学(42808)
- 教育(41252)
- 学学(40269)
- 农业(37291)
- 技术(29652)
- 业经(26416)
- 财经(25856)
- 经济研究(25622)
- 经(22042)
- 问题(20450)
- 业(18930)
- 图书(18348)
- 理论(17728)
- 科技(17005)
- 技术经济(16675)
- 实践(16186)
- 践(16186)
- 现代(15954)
- 商业(15862)
共检索到535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军 张名誉
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广受关注,但大多数是从金融深化的角度来理解金融发展,而从普惠金融角度来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文章使用中国29个省区199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Kremer,Bick and Nautz(2013)改进后的工具变量面板门限模型来估计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方法能较好的解决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不同形式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普惠性的金融发展更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门限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通过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量区域金融效率,以各地区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衡量区域金融发展规模,运用Hansen的门槛规模模型检验了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效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改善金融效率的作用最强;金融发展水平中等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改善金融效率的作用依然存在;而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不再具有改善金融效率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深化金融发展规模与改善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金融在收入分配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理论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该文利用动态门限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31个省市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间存在明显的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超过门限值时,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当金融发展低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会扩大居民收入差距。部分省市部分年份金融发展水平已超过门限值,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发挥正向作用。因此,为解决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须保持超过门限值的最低金融发展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琴
本文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交互项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差距的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效应,实证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结论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房价(房价收入比)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交互影响进一步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三重房价(房价收入比)门槛,当房价(房价收入比)低于第一个门槛时以及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一个门槛低于第二个门槛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不显著;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二个门槛低于第三个门槛时,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当房价(房价收入比)高于第三个门槛时,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差距 房价门槛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玲铮
本文首先分析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接着基于中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检验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二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假设;金融发展的门槛值为3.295,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尚未跨越门槛值,仍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上行区间,目前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扩大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非线性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侯丁 郭彬
以各要素集聚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研究了要素集聚、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关系;在区域特有的要素集聚水平下,适度的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要素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侯丁 郭彬
以各要素集聚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研究了要素集聚、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关系;在区域特有的要素集聚水平下,适度的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要素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孝玲 陈倩
选取2003年~2016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System-GMM估计方法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且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时,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要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爱萍 徐君超
金融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基于Hansen门槛模型,以金融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对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2)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非线性关系的表现形式在区域上存在差异。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促进作用却更为明显;东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但促进作用却较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汉华 刘耀彬
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总体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但这种金融减排效应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贸易开放等转换变量,在高、低区制之间进行平滑转换,呈现出复杂的异质性特征。因此,应该加强金融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金融发展对减少碳排放的正向激励作用,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碳排放 PSTR 非线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景帅 张东玲 范伟丽
农村贫困减缓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基于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SCC-FE模型和门槛变量二元虚拟变量法,对经济发展和政府干预背景下,金融发展、结构偏差和农村贫困减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单一门槛效应。金融发展规模在不同的门槛变量下均表现为减贫效应减弱,金融效率和结构偏差对农村贫困减缓转变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减贫效应逐渐消失,较高政府干预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阻碍了农村贫困减缓。结合研究结论,发展普惠金融、培育农村人力资本和扶持乡村产业发展是农村贫困减缓的有效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汉华 刘耀彬
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总体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但这种金融减排效应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贸易开放等转换变量,在高、低区制之间进行平滑转换,呈现出复杂的异质性特征。因此,应该加强金融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金融发展对减少碳排放的正向激励作用,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碳排放 PSTR 非线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建风 陈茜儒
本文基于我国1999—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构建Hansen门限模型,探讨腐败与大众创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腐败程度提高对创业活动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存在金融发展的双重门限效应。在低水平金融发展区制中,腐败对创业的负效应十分显著,但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这种负效应显著减小甚至不明显。在不同的创业形式中,公司制比个体户需要更高的金融发展门限值才能弱化腐败对创业的负效应。进一步的区域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门限值更高。根据金融发展有利于弱化腐败对创业负向效应的结论,为推动大众创业,政府坚持做好反腐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协同共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潇 杨俊
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中国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不同阶段下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8.97年),未跨越门槛时收入分配差距表现为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跨越门槛后则转变为不利于经济增长。虽然我国整体及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未跨越该门槛,但随着经济发展转变为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当前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刻不容缓。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门槛效应 人力资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柴宏蕊 方云龙
基于结构性去杠杆的视角,本文将2004—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与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相匹配,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其背后可能的调节因素。本文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存在合理阈值;上市企业的所在区域、所有权性质的差异会明显影响杠杆率合理阈值的分布;进一步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与投资规模在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之间发挥明显的调节作用。上述结论在替换关键变量、削弱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为合理安排不同区域、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杠杆率调控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