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4)
2023(11375)
2022(9453)
2021(9000)
2020(7177)
2019(15797)
2018(15656)
2017(27869)
2016(16169)
2015(17703)
2014(17447)
2013(16078)
2012(14714)
2011(13471)
2010(13944)
2009(12627)
2008(12144)
2007(11035)
2006(9865)
2005(9086)
作者
(42146)
(34864)
(34814)
(33447)
(22263)
(16935)
(16162)
(13505)
(13448)
(12695)
(11907)
(11887)
(11150)
(11050)
(10998)
(10846)
(10758)
(10422)
(10407)
(9924)
(8962)
(8663)
(8304)
(8188)
(8070)
(8050)
(7891)
(7721)
(7103)
(7101)
学科
(53242)
经济(53072)
管理(39044)
(34035)
(28825)
企业(28825)
中国(21999)
教育(21856)
方法(19876)
(16742)
理论(15846)
(15227)
数学(14850)
数学方法(14583)
地方(14442)
业经(14333)
(13529)
(11609)
农业(10766)
(10662)
教学(10522)
(9687)
银行(9671)
(9331)
(9264)
金融(9262)
技术(8862)
(8774)
地方经济(8478)
(7974)
机构
大学(209676)
学院(206945)
研究(74380)
(71684)
管理(70767)
经济(69692)
理学(60289)
理学院(59409)
管理学(58115)
管理学院(57670)
中国(51076)
(45660)
科学(45280)
(39512)
师范(39199)
(36772)
(36424)
教育(35409)
(34802)
中心(34151)
研究所(33271)
(32108)
师范大学(31914)
北京(29246)
财经(28224)
(27843)
业大(27673)
技术(27114)
(27034)
(25507)
基金
项目(136620)
科学(109377)
研究(107808)
基金(95406)
(82663)
国家(81791)
科学基金(69695)
社会(67490)
社会科(62638)
社会科学(62623)
教育(57667)
(55759)
基金项目(48939)
(48475)
编号(46748)
自然(42583)
自然科(41629)
自然科学(41618)
成果(41182)
自然科学基金(40861)
资助(37746)
课题(35773)
重点(32687)
(31189)
(30747)
(30484)
(29511)
(28854)
规划(28206)
项目编号(28197)
期刊
(84457)
经济(84457)
研究(71558)
教育(60905)
中国(54594)
学报(31699)
(30050)
科学(28992)
(28558)
管理(26633)
大学(24885)
学学(21505)
技术(21459)
农业(20163)
(18518)
金融(18518)
职业(16411)
业经(14729)
财经(13903)
经济研究(13193)
图书(12557)
(12072)
(11220)
论坛(11220)
(10808)
技术教育(10599)
职业技术(10599)
职业技术教育(10599)
(10318)
问题(10249)
共检索到327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红玲   刘璇   王佩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老年教育作为一项民生事业,关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权益保障,需要贯彻普惠性价值理念,将普惠性作为主要目标贯彻落实到老年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我国老年教育主要靠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导致老年教育供给效率低下,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实际是自下而上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可以确保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学。普惠性视域下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已形成了四种模式:政府主导型、自主办学型、共学养老型、市场嵌入型。但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困境,如法规政策的制约、场地问题、经费问题、参与意识问题以及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问题。为此,提出普惠性视域下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教育的策略,如完善法规、政策扶持,拓展制度空间;提供场地设施支持,夯实基础性阵地;加大经费扶持,确保有效运行;优化宣传途径,激发参与活力;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双磊  
社会组织党建是党的基层建设的有机组成,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畅通和规范社会工作参与社会组织党建的路径,有利于扩大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有效覆盖和创新社会组织党建的体制机制。N市S社会组织平台“刚柔并济”的党建策略表明,社会组织党建对社会工作的适度吸纳有利于实现双向整合,但又会面临专业关系与非专业关系的混同、多重角色间的冲突、岗位职责边界的模糊等非预期后果。为此需在厘清二者逻辑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克服非预期后果,并按照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内涵建设“四位一体”的基本思路构建合理有序的社会工作参与路径,以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不断优化提供“社工方案”。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农村老年组织是重要的内生型社会治理力量,是组织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考察晋江C镇老年协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发现精英老人的多元权威、经济资源的内部循环,以及治理结构与社会单元的耦合,共同赋予该组织较强的自组织能力,同时构成老年协会作为内生型治理资源的根基。基于此,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化的组织建设、公共化的组织目标和弹性化的组织管理对社会组织进行改造,吸纳老年协会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其村民自治、管理民俗活动和服务老人等社会治理功能。在老龄化背景下,发挥农村老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具有现实必要性。建立老年组织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化机制,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利于动员村庄内生力量促进组织振兴,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玲  
社会组织是扩展社区教育主体的重要选择。宁波市北仑区结合自身区情,实现了社会组织数量逐年增长,类型更加齐全;实行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和奖励评估制度,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但同时由于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上的偏见,社会组织对自身发展定位偏差,以及社区教育不同主体间的沟通障碍,影响了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发挥。因此,只有理性定位社会组织的作用;统筹协调,解决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与其它社区教育主体的优势,才能更充分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林  卫兴华  
贫困治理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的再分配过程,社会组织是这个再分配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和政府在扶贫资源配置领域存在内在局限性相比,社会组织参与扶贫不仅可以克服市场的选择偏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政府配置扶贫资源过于强调宏观手段导致的效率不高问题。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了精准扶贫的新阶段,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迎来了一系列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精准扶贫战略下让社会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成为贫困多元化治理架构中的重要一极,必须扬长避短,突破困境,从多个路径提升其参与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林  卫兴华  
贫困治理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的再分配过程,社会组织是这个再分配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和政府在扶贫资源配置领域存在内在局限性相比,社会组织参与扶贫不仅可以克服市场的选择偏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政府配置扶贫资源过于强调宏观手段导致的效率不高问题。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了精准扶贫的新阶段,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迎来了一系列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精准扶贫战略下让社会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成为贫困多元化治理架构中的重要一极,必须扬长避短,突破困境,从多个路径提升其参与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水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林  
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扶贫开发格局。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合力推进下,贫困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优化社会扶贫资源配置,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林  
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经济增长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扶贫开发格局。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合力推进下,贫困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在优化社会扶贫资源配置,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龚万达  
"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的提出,使得如何构建协商型社会组织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各地区社会组织数量与政府信息公开状况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社会组织的发育程度与协商开展密切相关;对2014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专题数据"的分析发现,社会组织社会资本发育不足是开展社会组织协商的瓶颈。应以服务绩效增强社会组织的网络覆盖,以外部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内部规范的民主化,以制度创新推动社会组织公信力的提升,培育社会组织适合于协商民主的社会资本,推进协商型社会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社会组织协商的全面开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秦可越  
超老化观感是一种内在的超然的心理状态,它代表了个体从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世界观发展为一个更广阔、更超越自然的世界观。超老化观感理论尊重老年人的个性化发展,寻求老年人的自我完善,帮助个体战胜老化恐惧,优雅变老。在超老化观感理论视域下,老年教育应重视各年龄段的老化教育,注重老年人智慧技能的培养,创新教育形式,以激发老年学习者的兴趣,从事老龄事业的人员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发展。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最后一站,应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扩大老年教育的范围,向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迈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房立洲  李楠  
在杭州城管领域,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民间改善办、犬类自治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城市管理的宣传、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体现了政府善治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等特点,急需在后续的城市管理发展中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加以推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兴华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是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各级政府现阶段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一、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确立于1989年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其中,规定社会组织的成立和运行必须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管理。双重管理体制在社会组织发育初期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需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包心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快速成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以其创造性的行动和对社会卓有成效的贡献,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作调节、民间主动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适应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国萍  
本文运用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双向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认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无论是权威关系还是信任关系,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栋  
“交换思想”利用人的欲望本性和社会的交往属性,能够解释冲突产生及社会组织调解冲突“失灵”的原因。但因社会组织参与冲突调解中出现的公共性缺失困境,难以提出化解冲突的根本之策。传统“手段-目的”二分法的分析路径在理解社会冲突的发生机理上存在着不足,缺少对工具客观性和公共性问题的反思,将社会组织的调解作用限于狭隘层面。因此,需要更为明晰的“手段-工具-目的”路径作为分析框架,深刻反思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环境障碍,进一步探寻我国社会组织公共性发展的现实制度应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