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3)
- 2023(7608)
- 2022(6194)
- 2021(6013)
- 2020(4651)
- 2019(10741)
- 2018(10616)
- 2017(19060)
- 2016(11535)
- 2015(12543)
- 2014(12878)
- 2013(11731)
- 2012(10944)
- 2011(10100)
- 2010(10466)
- 2009(9177)
- 2008(9165)
- 2007(8327)
- 2006(7569)
- 2005(6966)
- 学科
- 济(32186)
- 经济(32149)
- 管理(27560)
- 业(26355)
- 企(20727)
- 企业(20727)
- 教育(19763)
- 中国(16990)
- 方法(12526)
- 农(11280)
- 财(11270)
- 数学(10964)
- 数学方法(10707)
- 学(9981)
- 理论(9589)
- 策(8736)
- 制(7848)
- 业经(7544)
- 银(7474)
- 银行(7468)
- 教学(7236)
- 技术(7233)
- 行(7231)
- 农业(7160)
- 贸(6944)
- 贸易(6942)
- 融(6841)
- 金融(6841)
- 易(6809)
- 地方(6422)
- 机构
- 大学(151345)
- 学院(148655)
- 研究(56570)
- 济(54072)
- 经济(52575)
- 管理(49906)
- 理学(42500)
- 理学院(41896)
- 管理学(41017)
- 管理学院(40678)
- 中国(36611)
- 京(33166)
- 科学(32661)
- 教育(31101)
- 范(29955)
- 师范(29783)
- 所(28341)
- 财(28202)
- 研究所(25648)
- 江(24764)
- 中心(24694)
- 师范大学(24269)
- 农(22662)
- 北京(21846)
- 财经(21394)
- 院(20556)
- 技术(19952)
- 经(19523)
- 州(19408)
- 业大(19291)
- 基金
- 项目(94088)
- 研究(76390)
- 科学(75946)
- 基金(65165)
- 家(56130)
- 国家(55487)
- 科学基金(46727)
- 社会(45672)
- 教育(43221)
- 社会科(43047)
- 社会科学(43039)
- 省(37773)
- 划(34183)
- 编号(33311)
- 基金项目(32389)
- 成果(30675)
- 自然(28737)
- 自然科(28082)
- 自然科学(28074)
- 自然科学基金(27596)
- 资助(27097)
- 课题(26966)
- 部(22819)
- 重点(22766)
- 年(22688)
- 性(22566)
- 发(21592)
- 规划(20571)
- 教育部(20173)
- 项目编号(20043)
共检索到23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东
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普惠性作为社会福利用语指"惠及人人"的社会福利国家供给方式,普惠性学前教育只有建立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内,才可能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基于中国的现实,我国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只能是适度普惠型学前教育国家供给,学前教育成本必须有国家、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在政策意蕴上,普惠性学前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政策的合法性,稳定的财政支持体系,国家供给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
普惠性 学前教育 社会福利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旭芳 王默
借用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研究内容,从教育普惠政策的价值选择、合法性和有效性三个价值向度进行价值分析,解决"入园难",普惠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是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价值体现;符合教育公平性和公益性原则,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是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合法性体现;国外学前教育普惠政策实施对学前教育状况的改善是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有效性体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颖
当前,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偏差,具体体现为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窄化为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忽视公办园的主体地位;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片面理解为追求入园率和资源覆盖率,忽视入园机会的公平和学前教育质量。究其原因,政策文本的高模糊给地方政府较大的政策阐释空间,而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斗争、妥协以及强势利益团体之间的联盟无疑增加了政策执行背离公共利益的可能。针对上述问题,应确定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儿童利益为先,明确其核心属性,建立以公办园为主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合理规划布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确定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质量要求和保障机制。同时,还应健全政策的民主决议机制,强化政策问责评估机制...
关键词:
普惠性学前教育 政策执行 执行偏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焱 郑孝玲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属性定位事关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幼有所育"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由"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准基本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及"经营性公共服务"的营利性的选择性学前教育等三种类型构成。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定位,导致政府责任缺乏刚性约束机制,学前教育成本家庭分担比例过高,公办幼儿园财政拨款制度不合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等困境。加快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幼儿与家庭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应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加快立法明确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健全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统筹协调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技术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构成要素,以特定的方式存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之中。哲学解释学的技术诠释不同于传统技术观念,它带来了技术内涵的转变:技术理解的内涵由"机械认知"走向"存在关切",技术知识传播由"明言传递"转向"意会体悟",技术知识转化由"线性应用"变为"螺旋循环"。这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构建情境化、共享式的学习过程;运用"隐喻"等符号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安排合理的课程实施顺序并创造技术知识转化的有利条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兰 王晶欣 李晓萍
作为我国政府惠及民生的政策追求和扩大我国学前教育规模并提升质量的重要举措,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可以缓解我国当前"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学前教育需求。在分析了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进主体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部门-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机构-适龄幼儿家庭"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三方策略选择与行为演化的影响因素,确立了各方行为趋于稳定状态的条件。研究表明,任一博弈主体行为的演化及其趋势均与另两个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紧密相关;降低学前教育供给机构与政府的合作成本、增加其合作的超额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焱 武欣
随着欧洲国家学前教育普及的不断推进,"可获得""付得起""有质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逐步成为各国发展与普及学前教育的基本方向和政策定位。近年来,欧洲国家通过立法明确幼儿入园的权利、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重点保障等措施确保学前教育资源的"可获得";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增加免费学时的供给、对处境不利家庭幼儿提供补贴与支持等路径确保学前教育收费"付得起";通过构建保教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等措施确保学前教育的"有质量"。
关键词:
欧洲国家 学前教育 普惠性学前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苗曼
"学前性"是学前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阶段的"学科分水岭"。在小学、中学、大学这种"以学为纲"的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不应盲从"学习至上"之潮流,而应勇于探明自身"不同于学"、"超越于学"的特殊教育原理。幼儿"学力"有限,幼儿教育"立教"之根本不在任何形态的"学习"领地中,而在于释放幼儿的天性、积累幼儿的体验、发现与发展幼儿的兴趣。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学前性 学习 兴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学前教育是国家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阶段,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学前教育的关键词分析所揭示的学前教育的定位与独特价值,可以概括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学前性”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关系及不同之处,表明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与形态。它包括“消极经验”的获得与形成和以“教育强制性”为特点的管理。学前教育的“学前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与价值,充分认识“学前性”,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回归,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逻辑起点,为儿童天性释放提供合理基础。“学前性”的理论与研究,对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领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学前性 消极经验 强制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柏檀 王水娟 李芸
从经济学来看,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正当性来源于学前教育所带来的巨大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表现为学前教育的市场供给明显不足。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目的,恰在于通过对其正外部性的合理补偿,以提高学前教育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本文从公共外部性、社会外部性、空间外部性、代际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学前教育的外部性特征,并从外部性的"内部化"角度,重新审视了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中的主导作用、政府投入中的公平导向、政府间投入责任的安排、对贫困幼儿的资助政策、以及财政投入方式的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外部性 财政投入 政策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卫安
坚持公益普惠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指数反映的是不同时间或空间范围内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指数包括普及面、受惠量、教育质量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可以通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学前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生均学前教育经费、师生比四个具体指标来表达。运用科学、适切的无量纲化、确定权重和合成指数的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指数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全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指数总体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还较低;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指数低于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的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洪宇 周娜
学前教育是否应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当前社会上和学术界对此问题争议颇大。该问题是一个涉及到教育产品属性、教育权归属、教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系统决策行为。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视角出发,本文剖析了学前教育产品属性、学前教育权、学前教育公益性、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等相关问题,得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暂不宜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提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改革的重点在于强化政府主体作用,构建平衡国家与家庭教育权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教育产品属性 教育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鑫鑫 姜勇
质量评估是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经验构建“柔性”“绿色”和“软性”质量三位一体、主客观结合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完善指标体系、为指标赋权,并明确指数计算方式。以科学的操作流程对其进行应用,综合主客观数据了解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情况,并据此从三个方面提出改进路径:(1)视服务对象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最高价值;(2)扩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规模,保证投入质量;(3)坚持“弱势群体,特别关照”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思路。
关键词:
普惠性学前教育 公共服务 质量评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宜江 朱家存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普及化、均衡化发展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不仅是价值引领式发展和学校优质特色化发展,也是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践价值:关注县域推进同时,更加突出省级统筹;在采取保护型、补偿型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发展型举措;兼顾义务教育发展外延式评价,更加注重内涵式评价;持续促进义务教育内部均衡,更加注重调适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妍璐
跨文化性是儿童哲学的本质属性,乃在于儿童哲学时常要求我们在儿童与成人之间进行视域的叠加而非视阈的消融。对不可协调的差别进行保持是跨文化哲学的基本主张,理解跨文化性是成人与儿童之间达成意义共创的必要条件。儿童哲学对童年与文明的冲突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有力的行动,旨在以文化间的视角构建儿童与成人持续共享的可能性框架,协助教育者跨出对成人文化的固执与盲信,跨入对儿童文化的包容与尊重,最终使得一个互相成全、彼此关照的教育世界得以复归。
关键词:
儿童哲学 跨文化 儿童文化 成人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