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8)
2023(9286)
2022(7595)
2021(6792)
2020(5735)
2019(12600)
2018(12318)
2017(23334)
2016(12609)
2015(14169)
2014(14235)
2013(13562)
2012(12422)
2011(11091)
2010(11531)
2009(11367)
2008(10217)
2007(9516)
2006(8421)
2005(7997)
作者
(35257)
(29501)
(29007)
(27918)
(18433)
(13856)
(13326)
(11276)
(11139)
(10548)
(10052)
(9878)
(9497)
(9494)
(9415)
(9152)
(8716)
(8565)
(8397)
(8288)
(7511)
(7180)
(7129)
(6698)
(6636)
(6588)
(6550)
(6488)
(5983)
(5868)
学科
(42359)
经济(42268)
管理(41553)
(37779)
(33118)
企业(33118)
(26592)
金融(26585)
(24269)
银行(24246)
(23500)
中国(20572)
(18794)
(18436)
方法(14415)
(12943)
(12577)
财务(12537)
(12525)
财务管理(12511)
数学(12115)
业经(12105)
数学方法(11983)
企业财务(11969)
中国金融(11098)
地方(10237)
体制(9993)
(9112)
理论(9106)
(8432)
机构
学院(171383)
大学(170446)
(70454)
经济(68734)
管理(61094)
研究(58935)
中国(52719)
理学(51202)
理学院(50680)
管理学(49832)
管理学院(49525)
(39683)
(35675)
科学(32990)
财经(29858)
中心(29346)
(29343)
(28061)
(27708)
(26898)
研究所(26070)
业大(23300)
经济学(22851)
北京(22347)
(22281)
财经大学(22189)
(21817)
农业(21737)
(20945)
经济学院(20570)
基金
项目(110582)
科学(86646)
研究(83914)
基金(79478)
(68677)
国家(68063)
科学基金(58145)
社会(53670)
社会科(50938)
社会科学(50931)
(44221)
基金项目(41117)
教育(38604)
(36399)
自然(35291)
自然科(34482)
自然科学(34466)
编号(34172)
自然科学基金(33855)
资助(32335)
成果(29612)
(26792)
重点(25355)
课题(24975)
(24590)
(23852)
(23803)
(22916)
国家社会(22580)
创新(22435)
期刊
(80488)
经济(80488)
研究(55373)
中国(41671)
(34544)
金融(34544)
(33705)
学报(26918)
(26822)
管理(24655)
科学(23131)
大学(21021)
教育(20550)
学学(19941)
农业(16598)
财经(15722)
技术(14328)
(13437)
经济研究(12789)
业经(12458)
问题(9936)
理论(9122)
财会(8938)
(8425)
(8172)
实践(8144)
(8144)
会计(8116)
国际(8048)
(7856)
共检索到278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颖  陆磊  
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转折点,中国的经济金融运行出现了诸多新迹象,其中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一方面,银行业总资产突破100万亿元,相伴随的却是连续两年的实体经济部门融资难;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期和负利率背景下,银行业获得了较高的利润。据此,本文提出如下观点:第一,普惠制金融体系建设的滞后性导致了融资集中和系统性风险积聚,过多的金融资源集中于政府项目和投机领域;第二,普惠制金融体系建设有助于通过分散金融资源配置以换取更为稳定的金融环境;第三,如果金融业侧重中小经济主体融资,则整体盈利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十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供给体系基本形成,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明显提高,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金融排斥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十三五"期间,建议加强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家进  
建立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普惠金融政策,需要理性认识、全面看待,坚持好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普惠服务原则。普惠不等于恩惠。与政府扶贫和社会慈善不同,普惠金融既非计划手段,也非平均主义,而是要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商业化的手段,让更多的人以合理的价格和便捷途径获取各种金融服务。二是坚持社会责任原则。普惠金融并非小银行的专利,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以及信贷技术的发展,大银行更能发挥小银行所不具有的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在履行服务国家战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是中国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定海神针,这是基于我多年来对中国金融体系研究的体会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很多金融问题的看法,人们对金融稳定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调了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森  彭伟  汪蓓琪  
本文探讨征税对银行利润和金融体系的定量影响,按照属性将银行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分析所得税和营业税对2004~2012年这3类银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银行征税会增加银行服务的价格,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银行都会将所得税和营业税转移到利润和损失准备金,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负面的效果;从长期看,所得税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利润影响更加显著,对大型商业银行影响不明显;营业税不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加显著,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问陶  唐珺  
AFDP 2 0 0 3年度论坛以金融体系的稳定 :政策与挑战为主题 ,特别在金融体系稳定的评估和实现上 ,对中国的现状进行了有益的分析 ,并相应提出了措施建议 ,从而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研究范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是中国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定海神针,这是基于我多年来对中国金融体系研究的体会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很多金融问题的看法,人们对金融稳定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调了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钱建娣  
一国金融体系是由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和政府在配置资金的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政府在金融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加重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引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关天翊  
发展小额贷款,发展普惠金融,对于支持农民和小微企业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体金融建设的一个重点。本文通过对小额信贷的发展研究,尤其是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以及提升贷款信用、保持贷款可持续等问题进行探究,结合回归分析等数据检验,发现我国小额信贷发展面临包括政府干扰、资金来源、评级缺失、内部管理、经营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和谐金融体现的是统筹兼顾,协调一致,公平正义,兼顾各方利益,包括金融供给方权益的原则。普惠金融体系是和谐金融的一种体现,构建普惠制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领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放  
金融创新对目前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金融创新可以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金融机构的业务收入 ,并且最大限度地回避金融管制。许多新生的金融产品都可以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是 ,风险和收益总是并存的 ,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 ,金融创新业务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这表现在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荣  
理论研究中,根据金融体系内部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所占份额和作用大小,可以把各国金融体系划分为“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类型。从理论分析角度看,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难分优劣。但是,从全球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各国都出现了明显的金融市场化趋势,也即金融市场在各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①。从经济危机发生的史实看,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主要危机事件是银行倒闭,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主要危机事件是由资产价格波动引发的金融危机。如果我们把金融市场相对于银行体系的份额上升看作是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变迁的活,则金融体系变迁是否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中国银行业经过30年,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取得了非常可喜的变化和进步,使我们成功地应对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又一次非常成功地应对了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全球性危机,使我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清  蔡则祥  
银行处于金融业的核心,其稳定性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乃至宏观经济发展与稳定。运用Logit模型与跨国银行危机事件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金融体系因素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宏观经济状况、制度环境和银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条件下,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与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可降低银行危机的概率,而处在转轨体系下的银行易受外部冲击而发生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