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3)
2023(9382)
2022(8386)
2021(8015)
2020(6649)
2019(15561)
2018(15526)
2017(30046)
2016(16639)
2015(18994)
2014(19085)
2013(18605)
2012(16776)
2011(15029)
2010(14951)
2009(13355)
2008(12619)
2007(10870)
2006(9360)
2005(7899)
作者
(47113)
(38889)
(38534)
(36694)
(24787)
(18765)
(17619)
(15525)
(14905)
(13797)
(13450)
(12944)
(12182)
(12141)
(11961)
(11960)
(11680)
(11568)
(11119)
(10897)
(9710)
(9452)
(9266)
(8786)
(8783)
(8701)
(8584)
(8515)
(7799)
(7789)
学科
(60074)
经济(60007)
管理(45497)
(42474)
(35728)
企业(35728)
方法(29997)
数学(26020)
数学方法(25661)
中国(16223)
(15975)
(14593)
(14419)
业经(13835)
地方(12343)
教育(12194)
理论(11792)
农业(10762)
(10727)
(10408)
(10269)
贸易(10265)
技术(10111)
(9953)
环境(9752)
(9644)
财务(9587)
财务管理(9573)
企业财务(9076)
(8746)
机构
大学(229801)
学院(227243)
管理(92926)
(82892)
理学(81691)
经济(80740)
理学院(80734)
管理学(79178)
管理学院(78777)
研究(73237)
中国(51326)
(49426)
科学(47764)
(36510)
(36346)
业大(35200)
(35051)
研究所(33487)
中心(33075)
(32747)
师范(32449)
(31782)
北京(31409)
财经(30089)
农业(27413)
(27411)
(26987)
(26571)
师范大学(26274)
技术(25117)
基金
项目(162779)
科学(127423)
研究(120995)
基金(116226)
(100565)
国家(99670)
科学基金(85813)
社会(73100)
社会科(69045)
社会科学(69027)
(64515)
基金项目(62771)
教育(56983)
自然(56908)
自然科(55545)
自然科学(55532)
自然科学基金(54504)
(54480)
编号(50877)
资助(47743)
成果(41677)
重点(36068)
(35524)
课题(35182)
(33954)
(33929)
项目编号(31632)
大学(31570)
创新(31349)
科研(31111)
期刊
(87821)
经济(87821)
研究(66337)
中国(43883)
学报(36499)
教育(35342)
科学(33508)
管理(32118)
(30883)
大学(27408)
(25905)
学学(25356)
农业(22314)
技术(19822)
(15129)
金融(15129)
业经(14285)
图书(14096)
财经(13562)
经济研究(12994)
理论(11966)
科技(11766)
(11346)
实践(11332)
(11332)
(11131)
问题(10954)
情报(10599)
技术经济(10342)
(10146)
共检索到318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支奎  
普通班学生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影响随班就读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 ,对普小学生接纳随班就读弱智生的态度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当前普小学生对弱智生普遍持排斥、不接纳态度 ;相比较而言 ,非随读班学生比随读班学生的态度积极。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接纳态度的因素 ,结果表明 ,普小学生的性别因素、普小学生以前与弱智生接触程度对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 ;普小学生的年级因素对接纳态度影响不大 ,地域因素对接纳态度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本研究从态度干预角度出发,选取随班就读的普小五年级学生120名为被试,借助想象群际接触的技术,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的内隐污名,以及想象群际接触对改善内隐污名的作用。结果发现,普通儿童对于弱智儿童具有有很强的内隐污名;就具有不愉快经验的普通儿童而言,想象积极的交往情景可以降低对弱智儿童的内隐污名。这说明想象积极的交往情景对于改善小学生对弱智同伴的态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探讨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语言预期偏差的年龄特点,以及肯定、合作任务对抑制语言预期偏差的作用。实验类型为2(组别:实验组、控制组)×3(年龄:9岁、11岁、13岁)×2(行为:刻板一致行为、刻板不一致行为)的混合实验设计,设置肯定、积极的合作任务情景,对普通小学9岁、11岁、13岁儿童共120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9岁的普通儿童已经对弱智儿童表现出语言预期偏差效应,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这种语言预期偏差效应也就越明显;相比控制组,在肯定、合作任务之下,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表现出更少的语言预期偏差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探讨普小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弱智儿童的否定性语言偏差的年龄特点。采用2(性别:男、女)×3(儿童年龄阶段:6岁、7岁、8岁)×2(行为:刻板一致行为、刻板不一致行为)的混合实验设计,对90名被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6岁的普通儿童已经对弱智儿童表现出否定性语言偏差,6岁儿童与7岁、8岁儿童之间的否定性语言偏差差异显著,表现出较少的否定性语言偏差,7岁和8岁儿童之间的否定性语言偏差差异不显著,随着描述行为不符合常规性的增加,被试描述任务时使用否定词的数量也增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江小英  王婧  
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调查重庆市4所农村小学随班就读班级的442名学生。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同伴接纳态度比较积极,女生、成绩优良的学生、三年级学生、班额31~40个的学生、班有3个特殊同学的学生接纳程度更高。农村小学生更愿意接纳视障、智障类特殊学生;接纳的关键取决于特殊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研究最后提出改善农村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同伴接纳态度的建议: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对特殊学生的理解和接纳;改变普通学生观念,培养其与特殊学生交往的技能;塑造特殊学生良好的性格,改善其不良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通过实验干预的方法,探讨了随班就读普通儿童对肢残儿童态度改善的作用。实验类型为2(条件:实验组、控制组)×2(描述人物:普通儿童、肢残儿童)的混合实验设计,操纵直接接触、扩展接触、观点采择的活动任务,对普小80名儿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被试对比,在实验组条件下,3-4年级的普通儿童对肢体残疾儿童的群际态度偏差变小,接纳态度显著提高,对肢体残疾儿童的交往倾向也有所提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湖州市教委课题组  
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是我市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从试点到推广,逐步形成的一种教学形式,即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同等条件下接受同等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据1988年初等教育检查调查统计,我市3—15周岁少年儿童中,聋哑儿童数769人,约占同年龄段儿童总数的2%;平均每个年龄组59人,其中市区271人,每个年龄组21人。弱智儿童约占少年儿童总数的3%,为11500人,平均每个年龄组880人,其中市区4000人,每个年龄组平均300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文瑞  陈一敏  
了解弱智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技能情绪成分与归因的特点,利用量表对弱智小学生和正常智力的小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发现弱智小学生有明显的外部归因倾向、较低的焦虑感、表现出两种极端的孤独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雅茹  
从厦门市思明区普通小学中随机抽取11所学校,对班上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共70人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总体上是正向与积极的,但这种正向与积极的态度尚处于形成过程的初级阶段。绝大部分教师面对随班就读教学,都能主动选用策略,协助特殊学生学习,但他们更多选用的是使用容易、方便、偏重情意层面的教学策略,而对那些既费时又需要专门技巧的教学策略,教师用得少。教师需求的服务支持包括创造教师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机会、提供校内专业支持与管理、增加经费投入和减轻教师工作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霞光  
本研究对培智学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从总体上讲 ,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是积极的 ,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够理解或偏见 ,甚至有拒绝、隔离的倾向。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着差异性 ,总体上而言 ,4 0岁以下的年龄组 ,更倾向于支持随班就读。不同职称的教师态度在个别分测验的结果上也存在差异。学历、性别、参加培训与否与他们的态度关系不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悦歆  
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歧视态度、行为和社会的歧视环境有关。虽然要克服和消除社会的消极态度存在巨大的挑战,但它是促进随班就读的关键,而普校教师的态度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三市、县的12名普校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了他们对残疾儿童及其随班就读的态度和认识、对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看法和建议。结果表明,普校教师普遍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持保留意见,相对更赞成特殊学校的教育形式;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信息和专业培训;认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主要困难是在普校学习成绩跟不上、学习压力大的问题,其次是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态度,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和促进教师的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莉莉  
为了解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我们对师范专业大三、大四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缺乏深入认识,态度更倾向于消极。而随班就读相关课程的学习对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另外,他们普遍愿意学习随班就读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教育特殊儿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春玲  杜晓新  姚健  
本文通过问卷就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进行了研究。上海市 3 68名被试参加了本调查 ,有效被试为 3 57人。研究结果表明 ,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小班制及有效的培训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 ,在进行随班就读工作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娇娇  连福鑫  朱楠  
采用同伴提名测验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57名小学3-6年级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及同班普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同伴接纳、友谊关系、班级社会网络参与三个维度分析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的同伴关系特征。结果显示智力障碍学生:总体同伴接纳度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大多为被拒绝型;朋友数量较少、概率较低,友谊关系欠佳;大多处于社交网络边缘,更难拥有小群体;同伴关系不佳具有普遍性,同伴关系基本不受性别、年级和障碍程度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袁文得  
从北京市普通小学和特殊学校中随机抽取了 1 8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基本态度上 ,普小教师持赞同态度的人数百分比明显低于特教教师。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不受教龄、性别及是否修读过特殊教育课程的影响。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主要忧虑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够 ,缺少时间和精力、同学关系、教学条件、家长配合、学生的行为问题、教师态度、以及相应的政策、人员编制、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