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5)
- 2023(11350)
- 2022(9507)
- 2021(8955)
- 2020(7471)
- 2019(17485)
- 2018(17361)
- 2017(33272)
- 2016(19038)
- 2015(21611)
- 2014(21834)
- 2013(21297)
- 2012(20144)
- 2011(18248)
- 2010(18619)
- 2009(17302)
- 2008(17195)
- 2007(15941)
- 2006(14112)
- 2005(12543)
- 学科
- 济(82817)
- 经济(82744)
- 业(52907)
- 农(50085)
- 管理(41756)
- 方法(37931)
- 数学(34986)
- 数学方法(34744)
- 农业(33164)
- 企(30955)
- 企业(30955)
- 中国(25070)
- 业经(20905)
- 教育(20393)
- 财(20227)
- 地方(17110)
- 学(15900)
- 制(14556)
- 发(14437)
- 贸(14425)
- 贸易(14422)
- 易(14040)
- 农业经济(12412)
- 理论(12284)
- 发展(12251)
- 税(12249)
- 展(12129)
- 税收(11572)
- 收(11513)
- 银(11469)
- 机构
- 大学(269256)
- 学院(268780)
- 济(110997)
- 经济(108712)
- 管理(97353)
- 研究(92604)
- 理学(84584)
- 理学院(83646)
- 管理学(82274)
- 管理学院(81758)
- 中国(66322)
- 农(62256)
- 京(56231)
- 科学(54264)
- 财(50856)
- 农业(47776)
- 所(46696)
- 业大(43702)
- 中心(43509)
- 范(42881)
- 师范(42597)
- 江(42204)
- 研究所(42108)
- 财经(40299)
- 经(36747)
- 北京(35616)
- 经济学(34721)
- 师范大学(34232)
- 教育(34184)
- 州(32810)
- 基金
- 项目(173276)
- 科学(137504)
- 研究(134184)
- 基金(123665)
- 家(106166)
- 国家(105077)
- 科学基金(89163)
- 社会(84963)
- 社会科(80055)
- 社会科学(80032)
- 省(69619)
- 教育(67656)
- 基金项目(65154)
- 划(58958)
- 编号(57756)
- 自然(53971)
- 自然科(52684)
- 自然科学(52670)
- 自然科学基金(51772)
- 资助(50222)
- 成果(48827)
- 课题(41408)
- 部(41335)
- 重点(39869)
- 发(39709)
- 创(35929)
- 教育部(35826)
- 农(35513)
- 性(35444)
- 国家社会(34597)
- 期刊
- 济(123696)
- 经济(123696)
- 研究(87935)
- 农(66046)
- 中国(59007)
- 教育(53404)
- 农业(44855)
- 学报(41371)
- 财(38150)
- 科学(37228)
- 大学(32933)
- 学学(30012)
- 管理(27999)
- 融(26478)
- 金融(26478)
- 业经(26020)
- 技术(24873)
- 业(20994)
- 财经(20000)
- 经济研究(18163)
- 问题(18113)
- 经(17122)
- 农业经济(14969)
- 版(14862)
- 农村(14822)
- 村(14822)
- 世界(13858)
- 技术经济(13299)
- 职业(13199)
- 经济问题(12749)
共检索到406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根本所在。本文在回顾前人关于教育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义务教育对于农村居民农业和非农业两部分收入的影响入手,建立了一个测算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模型,从实证角度得出结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至少会增加6.5%;继续教育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居民长期保持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 农民增收 贡献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丽娟 蔡根女
农民增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出发 ,通过实证分析表明 ,农民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从增加对农民教育投资的角度 ,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农民增收 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旭宇
农村分配与农民增收的关联最为直接,效应最为明显。分配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联是复杂和多面的,必须针对具体的分配政策或手段,从正负两个方面、全景式地展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强化正相关,弱化负相关,最大限度地发挥分配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关键词:
农村分配 农民增收 正相关 负相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梦芬 王丽芹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分析,可以发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通过非农就业所获得的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体,其中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因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增收 贡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赖风
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流转方式主要包括"农户自由流转"和"村集体统一组织调整和流转"两种。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相关部门须统筹流转规划,在遵循节约集约利用农地资源的原则下,推动农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以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更须逐步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对此,建议相关部门尝试"农地入股"、"融资组织"以及提升农民"非农"就业能力这三种方式,有效解决农地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问题。
关键词:
农地 流转 农民增收 L办事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张少春 吕炜 王斌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的调整、工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改善可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财政支农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因此,应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力度,使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有效实施,积极推行各项配套经济政策的实施,建立完备的调控体系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放大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效果。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承智 张瑞德
在对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选取了平均教育年限、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以及财政支农资金等较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通过建立双对数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检验表明,以上五个因素对农民增收都有较大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平均教育年限影响程度最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影响程度最小,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贵州 农民增收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章元 李锐 赵娜
文章运用来自中国10个省份3 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父母的生育行为对于子女义务教育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家庭的永久性收入与父母更多更密集地生育行为之间成倒U形关系,更多更密集地生育会显著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数量,并且女孩更多地承受了这些行为对于义务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德明
本文首先应用苏州实际GNP、资本存量、劳动力的序列数据直观分析了农民收入的趋势和源泉.在此基础上应用C-D生产函数建立农民收入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估计出各要素的边际产出弹性,随后进一步应用索洛余值法估计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并对计量结果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农民 收入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辉
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应通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完善农村的教育环境,积累农村人力资本等途径,来有效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以此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真正富起来。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农民增收 农民素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宇青 周应恒 易中懿
在总结以往研究文献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业经济增长在省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进行测度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空间异质性有扩大的趋势,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均比较显著但在方向上由负转正,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由显著变为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梦黎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创业与农民增收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创业的作用具有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的不同特征和类型影响差异较大;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的信贷功能通过农民创业对农民增收有促进作用,但对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基于此,提出要重点关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内生动力的提升作用;根据东、中、西部地区发展阶段特征,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重点影响特征和功能,不断完善服务提供方式和途径;重点针对各地区建立健全创业帮扶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代剑 黎彦
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和就业,学术界缺乏定量研究,致使人们无法准确认识乡村旅游的作用与价值。文章利用浙江省三个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点的社会调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的比例以及乡村旅游收入与从业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期,可以促进农民增收12.17%,提高农村就业率13.26%,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增收 就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永俊 吴淑景 余聪
本文运用1978-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与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扩展的C-D函数得到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民相应收入的有效性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