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0)
- 2023(5886)
- 2022(5192)
- 2021(4881)
- 2020(4387)
- 2019(10635)
- 2018(10966)
- 2017(20753)
- 2016(11717)
- 2015(13366)
- 2014(13907)
- 2013(13718)
- 2012(13101)
- 2011(11975)
- 2010(12268)
- 2009(11652)
- 2008(11986)
- 2007(10897)
- 2006(9596)
- 2005(8924)
- 学科
- 济(50917)
- 经济(50860)
- 管理(29698)
- 业(28681)
- 方法(23711)
- 企(23093)
- 企业(23093)
- 数学(21155)
- 数学方法(20967)
- 农(14377)
- 中国(14169)
- 财(13748)
- 制(13084)
- 学(10922)
- 业经(10380)
- 地方(9977)
- 贸(9724)
- 贸易(9722)
- 银(9614)
- 银行(9594)
- 易(9420)
- 融(9348)
- 金融(9345)
- 行(9206)
- 体(9133)
- 农业(9040)
- 理论(7691)
- 和(7569)
- 体制(7392)
- 务(7245)
- 机构
- 大学(171345)
- 学院(168875)
- 济(71068)
- 经济(69474)
- 管理(61835)
- 研究(61180)
- 理学(52115)
- 理学院(51471)
- 管理学(50523)
- 管理学院(50185)
- 中国(47129)
- 科学(37244)
- 京(37085)
- 财(35329)
- 所(32522)
- 农(32467)
- 研究所(29163)
- 中心(28224)
- 江(27492)
- 财经(26464)
- 业大(25655)
- 农业(25533)
- 北京(24078)
- 范(23838)
- 经(23820)
- 师范(23615)
- 经济学(22157)
- 院(21158)
- 州(21145)
- 经济学院(20025)
- 基金
- 项目(103524)
- 科学(79760)
- 研究(76447)
- 基金(73020)
- 家(63512)
- 国家(62942)
- 科学基金(52405)
- 社会(46609)
- 社会科(44013)
- 社会科学(43992)
- 省(40762)
- 基金项目(38535)
- 教育(36473)
- 划(34595)
- 自然(33191)
- 自然科(32336)
- 自然科学(32323)
- 编号(32280)
- 自然科学基金(31747)
- 资助(30529)
- 成果(27772)
- 重点(23787)
- 部(23681)
- 课题(22671)
- 发(22610)
- 创(20961)
- 教育部(20103)
- 科研(20070)
- 性(19883)
- 大学(19861)
共检索到268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扬
普列汉诺夫与列宁关于十月革命争论的分析包括:一是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比较;二是普列汉诺夫与列宁对十月革命的分歧与争论;三是普列汉诺夫与列宁关于"十月革命"争论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
普列汉诺夫 列宁 十月革命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尚文
十月革命期间,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两次争论都围绕一个主题——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的革命合理性问题展开。在当时的背景下,列宁的《四月提纲》不是学究式地探讨革命的合理性,不是急着去解释革命原理,而是要给革命党一面旗帜,用它去动员群众、指导行动,正是在《提纲》所确立的方针指引下,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样,革命胜利之初,所有敌对力量祭起立宪会议的旗号并向布尔什维克发难,执政党只能运用非常手段来保卫革命成果,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当然,驱散立宪会议,对布尔什维克而言,也是无奈之举。
关键词:
列宁 四月提纲 立宪会议 革命合理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奚兆永
普列汉诺夫完成世界观的转变始于1881年底。他毕生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其1903年以后在策略上的机会主义错误系由于未能正确认识俄国当时的经济、政治条件,不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由一个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变为一个不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40年的著述活动中普列汉诺夫写作了大量经济学作品。在由民粹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他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实经济问题,批判经济学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普列汉诺夫的著述对列宁有过巨大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他的许多著作、文章和报告里曾反复论证这样一个基本观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容易、继续难”。列宁把社会主义革命看作是一个由若干不同发展阶段组成的历史长过程,它既包括无产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剥夺剥夺者,镇压地主资本家的反抗,又包括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直到建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放
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前后创造性地从理论和对策上正确解决了俄国革命所面临的十大问题,从而指引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并且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俄国化、大众化。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探求执掌政权之路,尽力做到继续执政,逐步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十月革命 列宁 布尔什维克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晓伟
十月革命前参与远东种植活动的华人主要有"原著满洲人"、佃户、雇工、菜农。华人积极向俄国人供应粮食、蔬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远东的食品危机。赴俄国的华人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到来为远东农业垦殖提供了大量适龄劳动力。这时期华人也在种植领域从事一些违法活动,如大面积种植罂粟用于鸦片走私。这时期俄国各个阶层对华人种植活动的态度不一致,官方持否定态度,而一般民众则看到了华人在远东种植领域的贡献。
关键词:
华人 俄国远东 种植活动 十月革命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国宏
对1923年初列宁提出的文化革命概念的实质,各国史学研究者均有不同的认识。列宁文化革命的内涵就是在文化领域破旧立新,即清除旧思想、树立新思想;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而它外延阐明的是文化革命是一场战略转移,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采用温和的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廖坤
暗示教学法是暗示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多适用于外语教学 ,并以超常的教学效果著称。洛扎诺夫针对长期以来教学中忽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现象 ,提出教学的整体性原则 ,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出六种有利于学生产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技术。这六种技术共同体现了指向无意识、整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关键词:
暗示 暗示教学法 无意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鸿雁 魏俊达
混沌时间序列的局域法预测以其计算量小、适用性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预测效果受制于临近点的选取,尤其是"伪临近点"的存在将降低预测精度,所以合理选取临近点至关重要。考虑到相点各维分量对预测的影响不同,相点的演化趋势与其前S步相点存在相关性,文章利用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构造权系数提出了基于李雅普诺夫指数的临近点选取方法。通过Lorenz方程产生的混沌时间序列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预测效果明显提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951年10月24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核定会计师管理规则》,规定经所在地市工商局或县人民政府核准的会计师,得以会计师名义在当地市(县)执行业务,或者联合组成会计事务所执行业务。但执行业务时,应由会计师个人署名负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