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3)
2023(3298)
2022(3000)
2021(2833)
2020(2305)
2019(5856)
2018(5463)
2017(8970)
2016(5047)
2015(5817)
2014(5732)
2013(5531)
2012(5202)
2011(4789)
2010(4822)
2009(4491)
2008(4449)
2007(3475)
2006(3075)
2005(2818)
作者
(15167)
(12850)
(12628)
(12117)
(7821)
(6349)
(5897)
(5286)
(4857)
(4512)
(4497)
(4356)
(4033)
(4027)
(3983)
(3902)
(3902)
(3681)
(3625)
(3604)
(3318)
(3154)
(3055)
(2968)
(2932)
(2816)
(2779)
(2753)
(2636)
(2597)
学科
(20433)
经济(20421)
管理(10211)
(9543)
方法(8329)
(7598)
企业(7598)
数学(7584)
数学方法(7452)
中国(7213)
(5914)
地方(5627)
(4980)
(4261)
业经(4073)
(3565)
农业(3396)
(3370)
金融(3370)
环境(3279)
(3149)
银行(3142)
(3133)
(3061)
(3033)
贸易(3031)
税收(2920)
(2881)
(2855)
(2794)
机构
大学(67040)
学院(64953)
研究(29244)
(25083)
经济(24517)
管理(23801)
中国(22617)
理学(19919)
科学(19683)
理学院(19551)
管理学(19091)
(19079)
管理学院(18978)
(15640)
研究所(14475)
中心(13522)
(13400)
北京(13031)
业大(11551)
(11223)
(11024)
(10647)
师范(10555)
农业(10450)
(9460)
师范大学(8997)
科学院(8997)
研究院(8612)
财经(8183)
(8104)
基金
项目(47715)
科学(37222)
基金(33802)
研究(32724)
(30713)
国家(30478)
科学基金(25310)
社会(19753)
社会科(18651)
社会科学(18644)
基金项目(18143)
(18016)
自然(17147)
(16880)
自然科(16694)
自然科学(16690)
自然科学基金(16337)
教育(14396)
资助(13600)
编号(12671)
重点(11805)
(10802)
计划(10305)
成果(10258)
(9982)
课题(9676)
科研(9528)
科技(9443)
(9340)
创新(8867)
期刊
(27129)
经济(27129)
研究(21862)
中国(17075)
学报(13004)
科学(12148)
(10517)
大学(9454)
教育(8843)
学学(8518)
(8422)
管理(7611)
农业(7431)
技术(6210)
资源(5936)
(5152)
(4872)
金融(4872)
经济研究(4516)
图书(3969)
统计(3944)
科技(3773)
(3583)
林业(3581)
技术经济(3532)
国际(3452)
业经(3411)
(3385)
(3364)
财经(3348)
共检索到107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泽民  赵茹春  
没有像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那样,以一套抽象理论作为改革的蓝本,普京转而以具体的目标——在民主政治和自由经济的框架下建立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作为施政蓝图。这是普京政权的显著特征,也是普京与前苏联、俄罗斯领导人的主要区别所在。为实现这一目标,普京在制定各项具体政策时,大致上遵守民主政治与自由市场的原则。总体而言,这些具体的政策有得也有失:其中促进国民团结与加强管理能力的政策,十分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率一般;至于遏止人口衰退和改善国民健康危机方面的政策,则效率不佳。就现时的发展水平而言,俄罗斯还未完全达到"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及"民主法治"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春林  钟灵  
普京执政后,以强力手段管理俄罗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程度加大。能源政策进行战略性调整,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削弱。通过构建欧亚经济联盟化解西方制裁影响,并充分借鉴成功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完善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推动经济在政局稳定和外交柔性的状态下走出困境,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南泉  
2004年5月26日,普京在其连任后第一次发表的总统国情咨文中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俄罗斯在发展中走过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打破过去的经济体系,习惯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被打破,出现了尖锐的政治和社会冲突,社会经历了严重困难。第二阶段是清除旧建筑坍塌的废墟,同时成功地制止了最危险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普京认为,不久前才开始走向发展现代化俄罗斯国家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俄罗斯才有可能高速发展,有可能解决大规模的社会问题,才有了足够的经验和必要的手段,可以为自己提出真正长期的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建民  
打造强有力的经济、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强有力的国家军队是普京新任期的既定目标。与2000年相比,2012年的普京面临着同样复杂却完全不同的问题。普京能否和如何超越自己,以怎样的路径实现持续增长、通过改革和创新提升经济与社会进步的质量,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俄罗斯能否进入新的发展期。新任期内普京将进行稳健的政治体制改革、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创新经济、继续推行平衡务实外交,总体上保持近年来俄罗斯内政外交的延续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立新  
在俄罗斯国力下降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弱俄、限俄的严峻形势下 ,普京外交显示出浓烈的务实色彩 ,这一方面推动了中俄关系的发展和双方合作进一步的深化 ,但另一方面 ,也受到“中国威胁论”、美国拉拢俄及其对美妥协的影响 ,中俄双方只有通过增加信任 ,加深理解 ,才能保持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孙鹏,管星火  
冷战后,俄罗斯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外交形势极为被动。至1999年,俄罗斯外交跌至立国以来的最低点。普京在此危难时刻宣誓就职总统,开始着手打造一个崭新的俄罗斯,力图重振俄罗斯、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经过3年来的调整和变化,普京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战略。即根据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以灵活务实的态度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以独联体为依托、平衡东西方的多方位外交战略。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吴恩远  郭文  
普京签署文化战略法令,打响了俄罗斯反击西方文化侵袭的保卫战。这是适应当今世情和俄罗斯国情发生巨大转变的必然产物,是普京实现俄罗斯"强国梦"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文化战略颁布的现实意义在于:捍卫俄罗斯文化安全;传播俄罗斯文化精华,传承俄罗斯文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俄罗斯强国。文化战略明确了国家文化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任务。文化战略描绘了实施的具体方略和路线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程伟  
每年一度的总统国情咨文报告,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惯例。进入2003年以来,俄国内以及国际舆论对俄罗斯经济今后的走势看法不一,使得总统的国情咨文备受关注。2003年5月16日普京总统的国情咨文终于“亮相”,在总结成绩和指出问题之后他指出:“十年内我们应该至少将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键  
普京执政第 1任期已满 ,4年来 ,俄罗斯彻底告别了“叶利钦之乱” ,迎来了“普京之治” ,俄罗斯的转型也进入到了一个理性的政治发展周期 ;在这 4年中 ,普京逐步形成了一种“适应”俄罗斯文化性格特征的执政理念 ,确立了强力政治与自由经济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俄国人满意的成就 ,使俄罗斯看到了振兴大国地位的希望。但是 ,俄罗斯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仍然是不成熟的 ,要真正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标 ,普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俄罗斯的复兴还有待观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新  
普京连任俄罗斯总统后,于2004年5月26日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俄罗斯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新阶段。从国情咨文和普京在竞选中对选民的多次讲话,以及政府出台的中期经济计划可以看出,其对未来的战略思维和各种政策主张,它们共同构成普京总统新任期治国的经济纲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文明  
"普京因素"包含两方面的一是普京本人的政治影响,二是普京的治国思想或"普京路线"。普京的政治分量、个人威信以及占国家杜马多数席位的"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头衔,都给其本人提供了宽广的政治回旋空间,决定了以普京为首的俄罗斯政府不可能仅仅履行技术性职能,也决定了"普京因素"在俄罗斯政治中的主导性地位。"普京因素"将伴随着梅德韦杰夫的整个执政过程,是梅普组合成功与否的关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阳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欧洲安全政策可以称之为"回归欧洲"政策。尽管普京执政期间该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新的领导核心"梅普组合"形成后,对其欧洲安全政策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未来俄罗斯的欧洲安全政策将以追求国家安全和欧洲安全事务平等发言权为目标建构其欧洲安全政策,从战略退缩走向积极防御,将重建"俄控区",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对欧洲国家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建民  
2011年以来,远东开发问题在俄罗斯升温。远东资源潜力巨大,沙俄、苏联、当代俄罗斯都对远东进行过开发。普京新时期远东开发的定位是,把东部地区作为未来发展的能源基地,确保俄能源大国地位,使远东成为连接欧亚的门户和桥梁,成为高加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建立粮食出口基地和通道,实施加速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财力紧缺和劳动力不足是开发远东面临的巨大难题。未来加强中俄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对双方及全球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曲文轶  
第三次当选总统的普京将立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产业政策主导经济发展,大型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仍将成为关键性力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仍将延续,国有制将长期存在于自然垄断、军事工业与原材料产业。同时,普京也将试图通过减少管制和私有化来降低风险。再工业化定位、消除财政赤字的压力、欧美债务危机的警示、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决定了普京政府的民粹主义色彩将不得不有所淡化,政策重点将主要围绕培育人力资本与发展高科技产业而展开。经济政策能否推动创新发展与结构转型,取决于一系列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治制度能否顺利实现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