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9)
- 2023(11113)
- 2022(9862)
- 2021(9343)
- 2020(7817)
- 2019(18272)
- 2018(18157)
- 2017(35173)
- 2016(19195)
- 2015(21757)
- 2014(21646)
- 2013(21519)
- 2012(19774)
- 2011(17833)
- 2010(17715)
- 2009(16037)
- 2008(15461)
- 2007(13337)
- 2006(11700)
- 2005(10140)
- 学科
- 济(73516)
- 经济(73429)
- 管理(53397)
- 业(51104)
- 企(42659)
- 企业(42659)
- 方法(35189)
- 数学(30345)
- 数学方法(29972)
- 中国(19807)
- 农(19678)
- 学(18526)
- 财(18128)
- 业经(16350)
- 地方(15074)
- 农业(13308)
- 贸(13196)
- 贸易(13190)
- 制(12967)
- 理论(12797)
- 易(12792)
- 和(12251)
- 务(11577)
- 技术(11550)
- 财务(11509)
- 财务管理(11490)
- 银(11392)
- 银行(11337)
- 环境(11219)
- 融(11119)
- 机构
- 大学(274132)
- 学院(269696)
- 管理(107275)
- 济(102467)
- 经济(100135)
- 研究(94152)
- 理学(93506)
- 理学院(92439)
- 管理学(90640)
- 管理学院(90177)
- 中国(67784)
- 科学(61472)
- 京(59367)
- 农(48803)
- 所(48682)
- 财(45819)
- 研究所(44764)
- 业大(44591)
- 中心(41627)
- 农业(38674)
- 江(38621)
- 北京(37645)
- 财经(37186)
- 范(35860)
- 师范(35406)
- 院(34511)
- 经(33911)
- 州(31479)
- 经济学(29562)
- 技术(29218)
- 基金
- 项目(190959)
- 科学(148189)
- 基金(137622)
- 研究(135976)
- 家(122032)
- 国家(121008)
- 科学基金(102207)
- 社会(82874)
- 社会科(78295)
- 社会科学(78270)
- 省(74602)
- 基金项目(73300)
- 自然(69211)
- 自然科(67551)
- 自然科学(67531)
- 自然科学基金(66320)
- 划(63911)
- 教育(62179)
- 资助(57833)
- 编号(55000)
- 成果(45056)
- 重点(43052)
- 部(41688)
- 发(40271)
- 创(39483)
- 课题(38275)
- 科研(37108)
- 创新(36751)
- 计划(36157)
- 大学(35159)
- 期刊
- 济(109977)
- 经济(109977)
- 研究(79124)
- 中国(50149)
- 学报(49440)
- 农(43740)
- 科学(43715)
- 管理(38909)
- 大学(36389)
- 学学(34128)
- 财(33129)
- 教育(30760)
- 农业(30669)
- 技术(22368)
- 融(21184)
- 金融(21184)
- 财经(17426)
- 业经(17387)
- 经济研究(17145)
- 图书(15734)
- 业(15526)
- 经(14713)
- 问题(14216)
- 科技(13992)
- 理论(13878)
- 业大(13297)
- 版(13245)
- 实践(12902)
- 践(12902)
- 技术经济(12658)
共检索到389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玲 吕德彬 吴晓军 董永彬
对4个优良普×爆组合连续选优后代F3,F4,F5,BC1S1,BC1S2,BC1S3,BC2S1,BC2S2和BC2S3的爆花率、膨 化倍数、穗粒重和百粒重的分析结果表明:各世代不同组合穗粒重和百粒重的平均值、变异系数以及优于亲本的植株 数均存在较大差异,而爆花率和膨化倍数的差异较小;回交后代连续自交较直接连续自交穗粒重和百粒重有所减小, 而爆花率和膨化倍数增大;各世代所有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且以穗粒重最大,爆花率最小,而且随着选择世代的增 加,穗粒重和百粒重均明显减小,而爆花率和膨化倍数明显增大;各世代爆花率和膨化倍数与爆裂亲本多呈显著或极 显著正相关,而穗粒重和百粒重与亲本多呈显著或极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席章营 谢传晓 张世煌 李新海 李明顺 郝转芳 张德贵
发掘玉米种质资源中的有利基因可以对现有玉米自交系进行快速有效的改良和创新,本研究以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40、掖478和齐319为受体与34个供体自交系构建的回交导入后代群体为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单株雌雄开花间隔(ASI)天数和群体结实株数百分率进行耐旱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下的BC2F2群体内,有50%以上的单株不能正常散粉吐丝,绝大多数结实较好的单株的ASI小于或等于6 d;2)有些供体自交系对缺水环境敏感,但在其回交后代群体中出现了耐旱植株,表明这些供体带有耐旱有利基因;这种潜在耐旱基因的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同时与特定组合有关;3)对不耐旱受体自交系进行耐旱性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芦江 熊尧宇 陈文生 兰海 林海建 杨克诚 高世斌 潘光堂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玉米自交系08-641(R08)不同选择方向回交改良得到的79个BC2F4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44对具有清晰多态性的引物共检测到27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其中有123个位点在回交后代株系中被检测到而在轮回亲本中缺失;以种子形状和颜色不像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系,基因型与R08的相似程度总体低于以种子形状和颜色类似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且其变异范围更广。可见不同选择方向所得回交后代选系的遗传变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回交过程中采用多向选择的策略,可能有利于提高回交改良的育种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黛珍 王曙光 李炳林
三元杂种 [(亚洲棉×比克氏棉 )×陆地棉 ]及其反交的回交后代在性状上发生疯狂分离 ,在育性上分离出 3种类型 :可育型、不完全可育型、不育型。对这 3种类型及三元杂种F1减数分裂及其花粉的形成过程观察表明 ,三元杂种F1及回交后代的不育型 ,不育的根本原因在于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 ,引起部分染色体滞后及染色体不均等分配 ,从而产生多分孢子和微核 ,最终导致不育花粉的产生 ;不完全可育型 ,大部分染色体联合配对成二价体 ,仅个别为单价体 ,这些单价体在后期随机向两极分离 ,产生的二分孢子有的正常 ,有的不正常 ,进而形成的花粉粒仅个别正常 ;可育株染色体配对正常 ,因而形成的花粉粒...
关键词:
棉花 三元杂种 育性 回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玲 吴锁伟 张亚丽 王延召 杜振伟 王畅
以24个普×爆自交高代选系和7个爆裂玉米骨干自交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的168个单交组合为材料,对3个膨爆特性指标和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BP02,BP03,BP04,BP12,BP14等选系主要性状的GCA较高,应进一步利用这些选系与爆裂玉米自交系广泛测交组配利用;BP20,BP21与N03,BP02与F2,BP11与N16穗粒重和膨化倍数的SCA效应均为较大极显著正值,应进一步利用这些选系分别与其父本的同类群近缘系进一步测配,从中筛选优良组合;24个选系的聚类结果与其亲本和系谱来源不存在必然联系;所有测交组合的综合性状较对照豫爆2号无明显优势,作为普通型爆裂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靳祥 尹志涛 杨仕强
以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BC3F5和BC4F4(172份)为材料,在云南新平相同栽培条件下种植,研究供体亲本及其回交后代稻谷粒形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供体亲本及其后代的谷粒长和谷粒宽遗传力较高,且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选择潜力较大.2)谷粒长、谷粒宽和谷粒长宽比3个谷粒性状的遗传变异度不同.利用供体亲本及其后代进行粒形新品种选育时,除应考虑各谷粒性状的表现特点和遗传潜力大小外,还应考虑籼粳、稻谷粒形、供体亲本与其后代的遗传差异和特点.3)籼粳间、稻谷粒形间的3个谷粒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现出显著的粒形多样性.遗传改良可使粒形多样性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娟 杨加珍 杨晓梦 杨涛 李霞 普晓英 刘建伟 曾亚文
【目的】了解云南稻微核心种质籼粳回交后代功能成分含量差异,为有效利用云南稻微核心种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对108份云南稻微核心种质及121份籼粳回交后代4种功能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筛选功能稻米选育的桥梁材料。【结果】微核心种质及其回交后代糙米黄酮、γ-氨基丁酸、抗性淀粉、生物碱含量的变幅和变异系数均较大,微核心种质供体功能成分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黄酮>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生物碱;回交后代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抗性淀粉>生物碱>黄酮>γ-氨基丁酸。粳稻回交后代具有选育富含黄酮、γ-氨基丁酸等成分材料的优势,而籼稻回交后代具有选育高生物碱含量材料的优势。在籼粳各回交后代中,筛选出糙米总黄酮、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含量分别都较高的共10个优良株系,这些株系可以作为功能稻米选育的桥梁材料及功能成分基因定位的近等基因系材料。【结论】云南微核心种质籼粳回交后代糙米的4种功能成分均存在广泛的变异,以微核心种质及滇屯502、合系35培育具有高功能成分近等基因系的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
微核心 籼粳 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庆玲 王建 强胜 王晓蕾 闫静 伏建国 宋小玲
[目的]携带抗性基因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能否成功逃逸到野生近缘种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3代子1代(BC_3F_2)和子2代(BC_3F_3)在田间条件下的适合度,为转基因油菜基因漂移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以野芥菜、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BC_3F_2和BC3F3为材料,研究在低密度(每区15株)和高密度(每区30株)单种及不同种植比例(野芥菜、回交后代的混种比例分别为4∶1、3∶2和1∶1)混种条件下,野芥菜与BC_3F_2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强 闫龙 杨春燕 张嘉楠 史晓蕾 东方阳 邓莹莹 侯文焕 张孟臣
【目的】以高蛋白、高产、高配合力大豆品种冀豆12为遗传基础,创造高蛋白含量新种质,分析蛋白含量相关QTL及其连锁标记,挖掘QTL中包含的优异基因,为高蛋白育种提供新种质、新标记。【方法】以冀豆12为轮回亲本,来自东北地区的红丰11、茶秣食豆、绥农14等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为供体亲本,通过有限回交,创造高蛋白新种质。从3个组合的回交后代品系中,选择农艺性状一致、产量与冀豆12无显著差异的4个高蛋白(50%—53%)品系和3个中低蛋白(38%—41%)品系为试验材料,参照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在20个连锁群上,均匀选取并筛选在双亲间表现多态性的SSR标记,分析冀豆12及其后代品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文莹 刘新春 房伟民 管志勇 陈素梅 蒋甲福 陈发棣
【目的】对菊属栽培菊‘钟山金桂’与亚菊属细裂亚菊F1回交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进行研究,获得观赏性和抗性改良的优异属间新种质。【方法】以‘钟山金桂’×细裂亚菊F1为父本,‘钟山金桂’为轮回亲本开展回交试验。对获得的回交后代进行细胞学鉴定,对BC1代的形态性状观测,对经过越冬期后田间苗脚芽萌发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低温胁迫下植株体内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共获得17个回交后代株系。回交后代株系的形态出现分离,与亲本有显著差异,回交后代在花型上出现了托桂型、半托桂型和非托桂型的分离,大部分花型为托桂型,且部分植株花序直径大于‘钟山金桂’,回交后代所有株系的花色均为黄色。回交后代的抗寒性比‘钟山金桂’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敦伟涛 陈晓勇 田树军 孙洪新 董玉玲 谭志伟 李盼霞 刘桐令
开展了杜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育种研究,对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7.36 kg和22.88 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6.98 kg和7.20 kg,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72.56 g和227.4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8.67 g和80.77 g,6月龄体重分别为48.46 kg和40.56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13.9 kg和15.53 kg,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53.50 g和211.9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5.67 g和86.67 g(P<0.01),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胸宽、胸围和大腿围均显...
关键词:
肉羊 自群繁育后代 生产性能 日增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晓六 刘佳 赵红霞 王晶 罗乐 潘会堂 张启翔
以现代月季品种(2n=4x=28)为母本,玫瑰品种(2n=2x=14)为父本设4个组合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后代13个。综合利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核型分析以及SSR分子标记对其中的7个杂交后代进行了杂种鉴定。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多具备父母本的中间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和核型分析均表明7个杂交后代为三倍体(2n=3x=21),核型特征多介于父母本之间,以1A型为主;11对SSR引物扩增结果发现7个杂交后代均含有父母本的特异性条带。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数据证明杂交后代整合了现代月季和玫瑰的遗传物质和表型特征,确定为真杂种,为利用玫瑰改良现代月季品种提供了新的种质材料。本研究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素娥 费江松 房伟民 陈发棣 滕年军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菊属植物自交亲和性及自交后代部分性状表现,为菊属植物杂交育种提供中间材料。[方法]采用花药离体萌发、花药活体萌发的方法对22份菊属材料进行测定。通过对自交结实材料种子结实率和亲和指数的测定来判定菊属植物的自交亲和性。采用SPSS 20.0软件对自交后代与亲本进行性状差异分析。[结果]泉水野菊、成都野菊、狼山野菊、‘钟山金山’‘钟山金桂’‘钟山紫荷’‘钟山醉容’自交结实,自交结实率分别为1.39%、0.58%、1.07%、0.28%、0.68%、3.30%、0.21%,而‘Qx-017’
关键词:
菊属 自交不亲和 花粉萌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楚桃 李贤勇 李顺武 何永歆
用育种中常用的籼型和粳型水稻材料,研究了F1和F2代稻谷粒形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都是典型的数量性状,F1代粒形位于双亲值之间,其中籼籼交F1代粒形接近双亲均值,籼粳交F1代粒形位于双亲值之间而趋近粳形亲本;F2代各组合都出现了较大比例的超双亲粒形,但在籼粳交中,F2代粒形大多偏向粳型亲本,出现大量超粳型亲本粒形,只有少量超籼型亲本粒形出现。本研究对目标粒形组合和亲本材料的选育在双亲粒形的选择上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分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葛立鑫 张强 宣嘉媛 王玖瑞 刘孟军 闫芬芬
【目的】探索枣不同倍性杂交后代花粉形态特征及变异程度,比较枣不同倍性群组的花粉形态差异,为枣孢粉学倍性鉴定与种质资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二倍体冬枣(2n=24)×四倍体辰光(2n=48)杂交获得的三倍体子代(13个)和二倍体子代(8个)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基于赤道轴长度、极轴长度、极赤比、花粉大小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三倍体子代花粉与二倍体子代花粉及其亲本均为N3P4C5型单粒3沟孔类型,极面均为三角形。三倍体子代赤道轴长度和花粉大小分别为17.36μm和443.27μm2,与四倍体父本辰光、二倍体子代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极赤比大小排序依次为二倍体母本冬枣>二倍体子代>三倍体子代>四倍体父本辰光,花粉形状随着倍性的增加呈近圆趋势。三倍体子代外壁纹饰粗糙,大部分呈网状雕纹,极面端小部分网脊平行交叉分布;二倍体子代外壁纹饰较整齐,中部呈网状雕纹,靠近极端呈条状雕纹,亲本与子代萌发孔均出现瘤状物。在欧氏距离为5时,供试枣群体分为4类,其中父本辰光单独聚为一类,母本冬枣和多数二倍体子代聚为一类,多数三倍体子代聚为一类;21个后代群体中出现了4个花粉形态与倍性不一致的株系。【结论】枣亲本和子代花粉的萌发孔与外壁纹饰均为同一类型;三倍体子代群体花粉性状较二倍体子代群体变异程度大;赤道轴长、极赤比、花粉大小可以用于花粉形态倍性的初步鉴定。
关键词:
枣 倍性 杂交后代 花粉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