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
- 2023(1599)
- 2022(1418)
- 2021(1443)
- 2020(1203)
- 2019(2589)
- 2018(2686)
- 2017(4948)
- 2016(3037)
- 2015(3566)
- 2014(3672)
- 2013(3513)
- 2012(3588)
- 2011(3225)
- 2010(3358)
- 2009(3260)
- 2008(3454)
- 2007(3351)
- 2006(3045)
- 2005(2767)
- 学科
- 济(11897)
- 经济(11878)
- 管理(8379)
- 业(7205)
- 企(5877)
- 企业(5877)
- 方法(4459)
- 学(4207)
- 农(4032)
- 地方(3705)
- 数学(3484)
- 数学方法(3346)
- 中国(3039)
- 财(2847)
- 制(2723)
- 农业(2548)
- 理论(2482)
- 业经(2472)
- 贸(1992)
- 贸易(1989)
- 体(1968)
- 和(1931)
- 易(1917)
- 教育(1913)
- 环境(1842)
- 教学(1773)
- 银(1756)
- 银行(1748)
- 策(1742)
- 融(1740)
- 机构
- 大学(45433)
- 学院(45365)
- 研究(17102)
- 济(14337)
- 管理(14337)
- 经济(13845)
- 中国(13567)
- 科学(12609)
- 理学(11680)
- 理学院(11500)
- 管理学(11075)
- 管理学院(11007)
- 京(10263)
- 农(10056)
- 所(9868)
- 研究所(8915)
- 中心(8156)
- 农业(8117)
- 业大(7948)
- 财(7442)
- 省(7373)
- 范(7188)
- 江(7162)
- 师范(7087)
- 河(6837)
- 北京(6771)
- 州(6565)
- 院(5947)
- 技术(5682)
- 南(5662)
共检索到76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 张学霞 徐新良 陈德超
【目的】定量研究土地利用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正确认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坝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河北坝上张北、沽源、丰宁3县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而探讨了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1)2000—2015年坝上地区湿地、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分别减少28、26 km~2,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共增加24 km~2,其他土地利用面积稍有增加;草地和湿地主要向农田转移,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农田、湿地的转移。(2)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西低东高"的趋势,低值区主要位于张北西部,而高值区主要位于丰宁南部燕山森林区;15年间,坝上地区85.92%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共增加334.83亿元,其中,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增加最多,增加了90.44亿元,土壤保持、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价值先增后减;草地、森林和湿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率在85%以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大。(3)坝上地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增加,生态经济协调度为0.09,处于潜在危机区,坝上地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结论】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提高,但对坝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重要贡献作用的草地和湿地退化明显,经济发展仍受生态压力的制约,生态环境仍然脆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姣凤 高焕文 王晓燕
在河北省坝上选择试验区 ,利用移动式风洞研究了农田起垄方向对土壤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 ,农田起垄方向对土壤风蚀具有影响作用 :垄向与风向成 0°时风蚀量最大 ,90°时风蚀量最小 ;在 15m·s-1风速和 3cm表土含水率为 4 5 %的条件下 ,垄向与风向成 0°时的风蚀量为 90°时的 4 8倍。为减轻土壤风蚀危害 ,在河北坝上地区农田起垄的方向宜采用与自然风向NW (西北风向 ,315°)成 90°,即东北方向 4 5°。
关键词:
坝上地区 农田垄 风蚀量 移动式风蚀风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彦芳 裴宏伟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决策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利用1980年、2000年、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和植被覆盖等数据,基于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三个时期河北坝上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状况指数。结果表明,坝上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状况指数平均值为54.67,自然生态一般,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功能相对较脆弱。其中,1980—2000年坝上地区防风固沙生态功能略微变差,2000—2015年则有明显的改善,这主要是受气候的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未来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构筑
关键词:
坝上 生态支撑区 生态功能 防风固沙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杰新 蔡锦山
我国是世界上高原众多的国家,高原面上土地资源丰富,而长期干旱缺水困扰高原农业的发展,当前生产水平低。“八五”期间采用半移动式喷灌获得成功,粮食单产可从现在的每公顷750kg,提高到5250kg,大多数作物品种一年便可收回投资成本。巨大的增产潜力,对于我国粮食生产供应态势趋紧具有特殊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晓艺 苏正安 马菁 杨鸿琨 何周窈 周涛
为查明河北省坝上与坝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能力,选择张北县(坝上风蚀区)和阳原县(坝下水蚀区)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微型圆盘入渗仪测量土壤入渗特性,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阳原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渗透性能表现为:高盖度草地>低盖度草地>耕地>林地,张北县表现为:草地>耕地>灌木林地>防护林地;(2)不同入渗模型拟合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hilip模型拟合效果最佳;(3)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稳定入渗时间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总孔隙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区草地土壤入渗能力最强,后期开展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更加重视草地涵养水源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