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0)
- 2023(5151)
- 2022(4215)
- 2021(3737)
- 2020(3046)
- 2019(6627)
- 2018(6184)
- 2017(11549)
- 2016(6267)
- 2015(6478)
- 2014(6032)
- 2013(5811)
- 2012(5176)
- 2011(4577)
- 2010(4306)
- 2009(3853)
- 2008(3702)
- 2007(3052)
- 2006(2490)
- 2005(1952)
- 学科
- 济(22784)
- 经济(22755)
- 管理(18135)
- 业(18075)
- 企(13817)
- 企业(13817)
- 方法(11469)
- 数学(10514)
- 数学方法(10457)
- 农(7075)
- 财(6613)
- 贸(6391)
- 贸易(6391)
- 易(6254)
- 中国(5706)
- 学(5652)
- 业经(5437)
- 农业(5023)
- 技术(4523)
- 环境(4303)
- 务(4242)
- 财务(4241)
- 财务管理(4237)
- 企业财务(4049)
- 产业(3791)
- 制(3701)
- 划(3510)
- 地方(3413)
- 出(3370)
- 银(3327)
- 机构
- 大学(88632)
- 学院(87898)
- 济(35894)
- 经济(35404)
- 管理(34401)
- 理学(31301)
- 理学院(30950)
- 管理学(30415)
- 管理学院(30279)
- 研究(29947)
- 农(23317)
- 科学(21140)
- 中国(20968)
- 业大(19235)
- 农业(18975)
- 京(17475)
- 所(15694)
- 研究所(14938)
- 财(14125)
- 中心(13511)
- 农业大学(13212)
- 财经(12236)
- 江(11532)
- 经(11354)
- 经济学(11143)
- 院(10734)
- 经济学院(10349)
- 经济管理(10226)
- 北京(10201)
- 范(9827)
- 基金
- 项目(69390)
- 科学(54314)
- 基金(52341)
- 家(48961)
- 国家(48569)
- 研究(43093)
- 科学基金(40859)
- 社会(29577)
- 自然(28706)
- 基金项目(28665)
- 社会科(28175)
- 社会科学(28165)
- 自然科(28091)
- 自然科学(28078)
- 自然科学基金(27624)
- 省(26888)
- 划(23410)
- 资助(19841)
- 教育(18986)
- 重点(15802)
- 计划(15260)
- 创(15065)
- 编号(14907)
- 部(14769)
- 发(14447)
- 科研(14237)
- 创新(14112)
- 业(13869)
- 科技(13561)
- 国家社会(13055)
共检索到111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国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诗歌对"朦胧诗"有潜在影响。尽管抒情主题相异,晚近诗歌与"朦胧诗"同具政治抒情性。"朦胧诗"保留了晚近诗歌的意象所指范畴,在此基础上扩大了意象的能指与所指功能。"朦胧诗"中的箴言诗、哲理诗用理性对抗晚近诗歌中的非理性情绪,其实却是语录体的变相沿用。与晚近诗歌相似,"朦胧诗"的诸多作品表达了公共意识,而非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在文本基础上,历史地考察转型期文学,不回避"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的关系,可还原文学史的完整性、客观性。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俊虎 邱跃强
文学受众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环境和时代等因素的变化,文学受众会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切,将导致诗人的诗歌创作发生变化。朦胧诗经历了由地下时期到正式登上诗坛时期的转变,与此相应,其文学受众也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所有这些变化,都对朦胧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文学受众 朦胧诗人 诗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卫俏嫔
干注册会计师这行已经大约十年了,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在无比繁忙中度过,只有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能够理理思绪,想想审计以外的事情。上大学时,曾经和几个好友疯狂地迷恋上诗歌,到处搜罗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还喜好现代诗。记得汪国真来学校讲演时,我们几个人晚饭没吃,跑到阶梯教室占座位。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汪国真的亲笔签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存 刘常飞
文章通过对史料和穆旦前期诗歌的深入分析,提出穆旦前期诗歌创作不仅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穆旦创作在回归自然、追求理想、挖掘人的内心世界、创作技巧和语言运用上与浪漫主义诗歌之间内在的联系。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诗歌精神始终交织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正是由于穆旦的诗歌中贯穿着浪漫抒情诗歌的影响,他的创作才呈现出复杂而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穆旦前期诗歌 浪漫主义 作品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哈嘉莹
杨维桢的诗歌思想体系是以“诗本性情”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了对诗歌创作、诗歌风格以及诗歌形式的论述,并有与其诗歌思想相辅相成的诗歌实践。将“诗本情性”这一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诗歌创作规范,扭转了元代以政教为中心的诗学观念,并对后世的“性灵”文学思想有不容抹杀的开启作用。
关键词:
诗本性请 艺术个性 自我崇尚 个性张扬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东新 范云晶
以北方草原题材诗歌为重要范本的中国古代草原诗歌,具有独特的文体样貌,这表现在美学特征、气质风格、精神内核等多个方面。文本表层呈现出的远阔诗境、雄浑诗风及动态特征,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内容,展现了多种样态的诗意美感。而存在于精神深层,具有可变性和复杂性的家园意识,则凸显出中国古代草原诗歌隐在的涵纳多元、同化异己、融会贯通的异质包容性。经由文本和精神两个层面,中国古代草原诗歌完成了自身的诗意建构,并在意象运用、题材扩展、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显示出对传统诗歌范式的超越性。深入探究中国古代草原诗歌的外形与内质,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其文体类型意义以及显在与隐在的文学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早娟
盛唐大诗人王维的诗歌受佛教思想影响极为明显,佛教思想中的世界观、心性论及禅定思想从三个层面深刻影响了王维的诗歌。佛教世界观对王维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对世界构成的基本认识形成了王维诗歌中灵动跳跃的诗意;其二,色空思想影响了王维对生命、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因而这些内容在王维笔下往往采用艺术化的方式来表现。佛教心性论中"境随心转"的思想对王维笔下自然景物的描绘产生了极大影响。佛教禅定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作品中体物敏锐入微,识理透彻无碍这一点上。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黎明
关系词是诗文意脉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诗体发达史上,关系词在诗中的出没呈现出“显—隐—显”的U字形轨迹,具体表现为古体中尚不忌讳,近体中基本消失,词曲中逐渐增多,而在新诗中则被广泛使用。新诗中关系词的这种“散文化”用法,不仅为中国诗体带来了从意合到形合、由混指到确指、由断续到连续等方面的重大改变,还牵涉出中国诗歌古今中外关系以及文野高下程度等诗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和文化价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于湘苏
于鹄诗歌虽不见经传,但是细细品读其存诗,多了份清雅自然,多了些纵横清逸,与其他隐士相比确有其独特的价值。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清逸雅正,平淡自然;精于刻画,形神具备;体裁多样,诸体皆工。
关键词:
于鹄 诗歌 艺术特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莉娜
朱湘作为新月派的重要诗人,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的济慈",他给诗坛上留下了优美和谐的《采莲曲》、《昭君出塞》等优秀诗篇,在诗歌"三美"方面努力钻研进取,给新诗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成果。
关键词:
朱湘诗歌 艺术特色 传统文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冷成金
中国主流文化以人要"活着"的内在亲证为价值建构的原初动力和逻辑起点,以"人能弘道"式的自证为价值建构的基本方式,以悲剧意识的兴起作为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保障机制,从而建构起指向审美超越的悲剧精神。李白诗歌以最本真、自然的生命与世事人生、社会历史、宇宙自然展开对话并进行追询,其诗歌的悲剧意识表现为在悲剧真相中深情地追询,追询自然、仙、梦中的精神乐园而不得的悲剧感,用"酒"来激发和超越悲剧意识,在怀古中抒写浓郁的历史悲剧意识以及由对生命存在的清晰感受而产生的生命悲剧意识,对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
李白诗歌 悲剧意识 深情追询 审美超越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焦健
王维在诗歌的起结上颇有造诣。其诗歌开头有着包容、平雅的特点,其诗结尾则有着蕴藉、消纳的特点。在王维的诗歌中,这些特点有时交替出现,有时同时出现。
关键词:
起结 包容 平雅 蕴藉 消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平
海子在自己的诗歌中创造了独特的生命意象序列。透过多种奇幻诡谲的表现形态,生命意象呈现出三层含义:一是个体生命的真实跃动,二是生命群体的共振共在,三是对本真存在状态的追求。通过对生命意象序列进行深入解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诗人海子开阔宏大的生命境界和悲壮惨烈的人生情怀。
关键词:
海子 生命意象 生命意识 本真存在状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尼燕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起步护理、涉足财务、做好审计、专注医保、启航运营……当选河南省会计领军人才、成为卫生计生行业首批经济管理领军人、荣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我深知,过硬的业务实力是能打胜仗的基础,永不停歇的奔跑是担当大任的储备。在岁月年轮里,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无论人生的轨迹如何前行,我都会用诗歌记录工作的体会、生活的况味和亲情的阳光,并以此来蓄
关键词:
诗歌 岗位 诗篇 会计 财政管理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铁生 姜爱喜
在盛唐诗坛向中唐诗坛过渡中,顾况的意义一直被忽略。他本人身历这两个时期,其诗歌主要是歌行创作遗有盛唐风骨,成为后世诗人取法盛唐的"活化石"。顾况存世51首歌行题材丰富,其中题画诗和音乐诗成就颇为突出,其题画诗打破了杜甫确立的范式,扩展了题画诗的表现领域,并开创了题画诗的幽默风格;音乐诗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写,并对稍后白居易等人的音乐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顾况的歌行语言特色上兼具"俗"与"奇"的特点,俗的一面影响到了稍后重写实、尚通俗的元白诗派,奇的一面则被尚奇的韩孟诗派所继承。可以说,在大历诗坛这样一个过渡时期,顾况肩负起了重任,并且成为了元和诗人直接效法的楷模。
关键词:
顾况 歌行 盛唐遗音 俗奇 诗歌史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