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
2023(431)
2022(386)
2021(382)
2020(315)
2019(665)
2018(684)
2017(963)
2016(807)
2015(836)
2014(830)
2013(819)
2012(859)
2011(778)
2010(824)
2009(724)
2008(731)
2007(683)
2006(588)
2005(538)
作者
(4367)
(3817)
(3671)
(3401)
(2456)
(1861)
(1576)
(1519)
(1426)
(1417)
(1395)
(1308)
(1251)
(1247)
(1194)
(1175)
(1159)
(1136)
(1128)
(1091)
(1064)
(1016)
(965)
(949)
(926)
(925)
(905)
(876)
(864)
(852)
学科
(1533)
(889)
(829)
虫害(740)
水产(693)
病虫(673)
病虫害(673)
动物(618)
生物(605)
(604)
经济(604)
动物学(562)
(540)
(518)
(510)
(504)
防治(504)
(501)
管理(461)
及其(443)
小麦(437)
(410)
其他(397)
(379)
(369)
植物(366)
生物学(359)
(355)
(353)
(341)
机构
学院(11414)
大学(10964)
(9161)
农业(7530)
研究(7284)
科学(7124)
(5398)
业大(5355)
研究所(5182)
农业大学(4585)
(4523)
(4249)
(4229)
实验(4211)
中国(4063)
实验室(4063)
重点(3863)
科学院(3443)
技术(3015)
(2812)
中心(2768)
生物(2708)
农业科学(2518)
(2344)
(2333)
(2243)
(2155)
(2150)
科学研究(2131)
研究院(2016)
基金
项目(9649)
(7176)
国家(7117)
基金(5818)
科学(5803)
(4929)
科学基金(4499)
科技(4459)
自然(4343)
(4261)
自然科(4248)
自然科学(4240)
自然科学基金(4166)
计划(3975)
(3686)
专项(3170)
(3138)
研究(3127)
农业(3064)
基金项目(3025)
技术(2645)
资助(2575)
重点(2558)
科研(2202)
(2169)
(2160)
创新(2092)
产业(1557)
(1529)
(1510)
期刊
(8950)
学报(8540)
农业(6080)
科学(5296)
大学(5067)
学学(5034)
(3590)
中国(3232)
业大(3078)
农业大学(2649)
中国农业(2054)
林业(1918)
(1835)
自然(1700)
自然科(1676)
自然科学(1676)
农业科学(1530)
西南(1473)
研究(1445)
(1414)
经济(1414)
农学(1377)
华北(1377)
农林(1326)
(1326)
科技(1214)
科技大(1135)
科技大学(1135)
(1074)
(850)
共检索到17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  李建安  陈小梅  李成悦  尚娟娥  魁小花  杨宏娟  曾志芳  马翠兰  邱栋梁  
为探究晚熟桃新品种‘韦端蜜红’与‘颐红’间的亲缘关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韦端蜜红’和‘颐红’等6份不同产地的桃材料进行分析.17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8条多态性条带,占比19.78%;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92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17对SRAP引物共检测到21条多态性条带,占比24.71%;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以相似系数0.89为阈值时,‘韦端蜜红’与‘颐红’被分为两个不同类.ISSR、SRAP联合分析表明,UPGMA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90为阈值时,可将‘韦端蜜红’与‘颐红’区分.SRAP、ISSR及其联合分析均显示,‘韦端蜜红’与‘颐红’间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同时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说明‘韦端蜜红’是由‘颐红’芽变而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良翰  匡明纲  段玉春  冯建忠  张振波  
晚熟优质浓红型苹果新品种──国红ANewVarietyofApple—Guohong李良翰,匡明纲,段玉春,冯建忠,张振波(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石家庄050061)西洋苹果引进我国栽培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从栽培到商品大都是国外引进的品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满让  韩明玉  田玉命  王安柱  王淑莉  王西玲  
 通过"大久保"实生选种,选育出晚熟耐贮运桃新品种"秦王",对其经济性状、生物特性的观察表明,其平均单果重205g,最大果重650g;果实椭圆形,果面1/2以上部位红晕,外形美观;肉白质细味甜,粘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7g/kg,硬度7.33kg/cm2;8月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0d,丰产,盛果期产量可达40.2t/hm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庆国  黄丰  李海林  
为选育早稻新品种 ,加速水稻品种更新 ,从怀 5 882 - 5×超丰早 1号的后代中 ,经多代选育育成了优良中熟早稻新品种湘早籼 33号 .该品种熟期适宜 ,全生育期与湘早籼 13号相同 ;米质较好 ,蛋白质含量高 ;田间抗性好 ,适应性广 ,产量在 7.5 t/hm2 左右 ,高产可达 8.2 5 t/hm2 以上 .于 2 0 0 1年 2月 2 2日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命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文良  
通过紫外线诱变育种等手段,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的大木耳优良新品种“北京大木耳”。该品种鲜耳生物学效率达到66.23%~68.90%,高产者达到82.08%。在耳片的形态和解剖上,也有增大、增厚等变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范志远  习学良  方文亮  张雨  赵廷松  
三台核桃Juglans sigillata‘Santai’是我国南方晚实主栽核桃属Juglans良种之一,种实个大,壳薄,仁色浅,食味香纯,品质优良,但种实外观欠美观,结实晚,不耐寒冷霜冻。为改良此品种,开展了核桃属种间新组合(三台核桃×新早13号Juglans regia‘Xinzao No.13’)杂交选育新品种研究。按有性杂交育种程序,经历了亲本选择、杂交、杂种后代培育及杂种优株筛选、杂种优株无性系区域性栽培试验等阶段,选育出3个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即云新90301,云新90303,云新90306。新品种综合了双亲优势性状,具有早实(栽后2~3 a即开花结果,较亲本三台核桃提前4~6 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诗珊  张思平  王保根  郭立春  
南京历代先人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培育了梅花多姿多彩的观赏品种。20世纪后叶南京梅花栽培规模与技术均有迅猛发展,梅花新品种也在大增,陈俊愉先生曾不辞辛苦来南京调查和记载了50之多的优良品种。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南京人在陈先生的工作基础上及指导下,以及在褚孟嫄先生、林文棣先生的指导下,不断从梅园中发掘新品种并采用芽变选种及实生选种手段,选育了已通过国际登录的优良新品种30个以上。该文还叙述了部分国际登录梅新品种的主要观赏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万春  归复  于志民  穆吕钦  孙翠玲  田奇凡  
按生长性状预选出毛白杨13年生10个无性系(另2个作对照)用于材质测定。试材取自北京大兴县测定林,每无性系在3个重复中各抽样1株,伐倒取样。分析表明,毛白杨无性系间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差异极显著,重复率依次为0.777、0.537和0.676;木材全年密度、早材密度和晚材密度差异极显著,重复率依次为0.536、0.514和0.429。毛白杨无性系纤维长(YL)随树龄t增长呈指数曲线生长模型:YL=7.1955e-0.8369(t-1);全年密度(YD)随树龄t增长呈波动生长模型:YD=0.5053+0.00067t。无性系材积生长量与木材密度、纤维长度之间呈独立遗传。经过材积生长量、木材全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贤贵  潘光辉  杨琦凤  张赟  
渝红9号是以国内外引进材料、经系谱法选育的优良株系585-1-1-1和529-4-2-1-1为父母本配制的杂种一代。该品种属自封顶类型,早熟,生长势强,叶片较稀,叶量较少;第7~8节着生第一花序,花序间叶1~2片;果实属大果型,平均单果重210 g,果面光滑,无绿果肩,成熟果红色,畸形果和裂果率较低;皮厚,耐贮运;抗TMV,中抗枯萎病;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栽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延昌  张秀省  黄勇  杨重军  于守超  苗中芹  
‘聊红’槐是从国槐栽培苗中发现的新变异类型。树体大,树冠圆形;花淡堇紫色,花期较长,开花繁密,新奇美丽;生长快,寿命长,抗病能力强,是当前乔木树种中极少见的夏季红花系列品种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琼  郑勇奇  周建仁  
在对林业植物新品种的鉴别中,对于有异议的品种,采用分子标记作为辅助手段去鉴别;法院审理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时,作为判案证据,采用分子标记鉴别是快速而有效的途径。分子标记在植物品种特异性、特别是无性繁殖的无性系品种的鉴别上有广阔前景。一旦我国实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91年文本,分子标记将作为必要方法应用于某些实质性派生品种的鉴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昌凤  何桥  洪林  郭启高  漆巨容  吴纯清  余德全  魏召新  梁国鲁  
应用ISSR技术对晚熟甜橙伏令夏橙的大果无核枝、"安顺一号"等5个材料进行了鉴定。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8个引物,共扩增出11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3.3%。结果表明:812、834、841引物对参试材料有明显扩增带差异,伏令夏橙大果无核枝与对照枝及伏令夏橙、"安顺一号"与伏令夏橙及锦橙在DNA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晚熟甜橙大果无核枝为伏令夏橙一稳定芽变。ISSR技术能有效地鉴定晚熟甜橙芽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杰  王雪婷  杜向前  陈洪刚  张会恰  杨敏生  
【目的】利用经过长期筛选的11对SSR引物对50份杨树新品种(系)进行扩增,探究11对引物的品种鉴定能力和核心引物的筛选依据,为杨树新品种的鉴定、育种工作和核心引物的筛选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使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扩增结果进行检测,计算等位重复序列数、Shannon信息指数和引物多态性信息指数等。按0/1矩阵记录扩增条带的有无,并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单个引物和11对引物组合的遗传相似系数,分析遗传相似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剔除相关性较低的引物,再对剩余的引物组合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1对引物共扩增出122个DNA片段,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等位重复序列数为11.091个;不同引物PIC值的变化范围是0.530~0.908,平均值为0.803。11对引物的聚类结果显示,当支距为0.40时,参试样品可以分为2个大类;当支距为0.37时,可分为4个亚类,聚类结果与品种(系)的谱系来源基本吻合。在11对现有引物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单个引物和11对引物的遗传相似系数之间的相关性,优化得到9对核心引物。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优化后的9对引物具有高效鉴定能力和亲缘关系聚类效果。【结论】本研究证实SSR分子标记可以有效鉴定杨树新品种,并较好反映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同时,利用遗传相似系数的相关性可优化现有的引物,为杨树的育种及核心引物的筛选工作提供了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翁尧富  陈源  赵勇春  郑康乐  黄少甫  张建忠  
利用RAPD标记对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认定 )和通过省级鉴定的 8个板栗品种及无性系进行指纹分析 ,鉴别出各板栗品种 (无性系 )。实验过程中对 684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进行了重复筛选 ,经筛选共获得 9个稳定的RAPD标记 ,构建了板栗的DNA指纹图谱。经过大量的实验 ,确定了鉴别板栗优良品种 (无性系 )的较为理想的实验程序 ,获得了RAPD良好的重复性 ,建立了较完整的板栗RAPD分析的技术体系 ,用大田苗进行初步验证 ,结果可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萍  李春华  马伟  王云  
本文分别采用14条RAPD引物和14条ISSR引物对福选9号,特早213、兰香早以及福鼎大白茶的DNA进行扩增,并对扩增谱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条引物共扩增出175条谱带,其中RAPD引物85条(75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率88.24%),ISSR引物90条(74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率82.22%)。茶树新品种特早213和福选9号能扩增出完全不同的谱带类型,从分子水平表明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