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3)
- 2023(14064)
- 2022(12248)
- 2021(11478)
- 2020(9569)
- 2019(21928)
- 2018(21970)
- 2017(41931)
- 2016(23061)
- 2015(26131)
- 2014(26328)
- 2013(26286)
- 2012(24437)
- 2011(21925)
- 2010(22366)
- 2009(20553)
- 2008(19931)
- 2007(17387)
- 2006(15521)
- 2005(13930)
- 学科
- 济(106462)
- 经济(106345)
- 管理(68549)
- 业(60145)
- 企(50578)
- 企业(50578)
- 方法(40842)
- 数学(34990)
- 数学方法(34599)
- 财(32657)
- 地方(27287)
- 中国(26685)
- 农(24962)
- 学(24197)
- 业经(21959)
- 制(19272)
- 理论(17138)
- 农业(16733)
- 务(16725)
- 财务(16657)
- 财务管理(16604)
- 和(15737)
- 企业财务(15718)
- 地方经济(15108)
- 环境(14933)
- 银(14521)
- 银行(14484)
- 贸(14423)
- 贸易(14410)
- 融(14122)
- 机构
- 大学(327564)
- 学院(323444)
- 济(132409)
- 经济(129421)
- 管理(126541)
- 研究(111386)
- 理学(108396)
- 理学院(107148)
- 管理学(105441)
- 管理学院(104849)
- 中国(83283)
- 京(70315)
- 科学(67931)
- 财(67119)
- 所(56054)
- 中心(50522)
- 研究所(50396)
- 财经(50093)
- 江(49520)
- 农(47729)
- 经(45166)
- 业大(45149)
- 北京(44964)
- 范(44955)
- 师范(44616)
- 院(40194)
- 经济学(39872)
- 州(39655)
- 农业(36940)
- 财经大学(36761)
- 基金
- 项目(213760)
- 科学(166956)
- 研究(159406)
- 基金(153416)
- 家(132064)
- 国家(130910)
- 科学基金(112345)
- 社会(99843)
- 社会科(94429)
- 社会科学(94402)
- 省(83096)
- 基金项目(81701)
- 教育(72714)
- 自然(71667)
- 自然科(69913)
- 自然科学(69899)
- 划(69384)
- 自然科学基金(68597)
- 编号(65863)
- 资助(63130)
- 成果(55075)
- 重点(47245)
- 部(46877)
- 发(45772)
- 课题(45315)
- 创(43508)
- 项目编号(40651)
- 创新(40541)
- 教育部(40516)
- 国家社会(40342)
- 期刊
- 济(156414)
- 经济(156414)
- 研究(105207)
- 中国(64562)
- 财(54801)
- 学报(49361)
- 管理(47225)
- 科学(45134)
- 农(43170)
- 教育(38604)
- 大学(37353)
- 学学(34472)
- 农业(29620)
- 技术(28578)
- 融(28409)
- 金融(28409)
- 财经(25014)
- 经济研究(24957)
- 业经(23030)
- 经(21388)
- 图书(21099)
- 问题(20032)
- 技术经济(16623)
- 理论(16483)
- 实践(14844)
- 践(14844)
- 现代(14816)
- 版(14664)
- 书馆(14577)
- 图书馆(14577)
共检索到498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丹
18世纪后期古典经济学派开创西方经济学的先河,其所形成的财富、劳动、分工、生产三要素等概念及原理为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19世纪这些基础理论主要通过在华西人著述活动、中外人士之交游、国内外学校经济学课程教育等方式逐渐输入中国,其中在华西人的论著首将财富学说较全面地引介至中国。本文以在华西人及华人助手的著述活动为主,详细梳理"财富"相关概念、原理的翻译及输入的其它细节,借此展现财富学说在华传播的主要内容,并探讨西方财富学说在当时中西财富观念差异较大情形下对中国思想界的冲击与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梁正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从古典到现代发展的三个阶段为理论背景 ,运用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原理 ,具体考察了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流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 ,并揭示了这一进程背后的真正动因。在此基础之上 ,以知识经济兴起和全球化趋势为现实背景 ,结合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在前提假设、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等诸多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指出了在经历新古典综合这一高度“形式化”阶段之后 ,一种新的、更为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复归”趋势。并以此作为启示 ,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走实证主义道路的观点。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实证主义 经济学本土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国民财富的增进是经济增长的目标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人们关于财富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从农业经济时代到工业经济时代,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形式与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相适应的财富观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学家对财富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财富观,考察这些财富观变化的内在原因及其变化的轨迹,对构建现代财富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不同阶段的思想流派的财富观进行归纳和梳理,以总结这些财富观对建立现代财富观的意义。
关键词:
财富 价值 财富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霖 张申 陈旭东
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始于近代,是中国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大国在汲取舶来经济理论后,转而关注自身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的自然反馈。开展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的近代考察,不仅有助于整理历史上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也将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历史参照。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的过程,大致呈现选择、变通、发展、创新四个层次。此过程伴随着传播的发展、学习的积累、实践的演进与认识的提高,在目标确立、学术思想与成果取得上,都体现出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逻辑轨迹。本文以广泛的史料搜集和案例分析,系统探讨了近代以来西方经济学说中国化的探索过程、主要成果及达到的程度和高度,最终指出,西方经济学说的借鉴应汇入到经济学中国学派构建这一更高层次的学术目标,立足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建构系统总结中国经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积极寻求基础理论的突破,从而推进经济学中国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中国经济学的形成源于对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学习,其后的发展也与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传播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和拓展,另一方面,引进和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重点也因体制和时代主题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且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波动。为救亡图强,学者们对西方经济学说的主流态度,从晚清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走向民国时期的"体用一致",其所学和宣传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间,出于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原因,除英国古典经济学之外的其他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学说遭到了全面的批判和排斥。最近40年,市场化改革促使各界在争论中逐渐接受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分析方法。但是,如何剔除其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始终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关键词:
西学东进 意识形态 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缪德刚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是理论研究中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工具,也是改进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17世纪末以后,随着以数据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方式的推广应用,国民经济核算思想陆续衍生出了反映社会经济状况的系列指标,"国富"便是其中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富"学说在中国传播后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关于"国富"的中文文献面世,其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富"学说的内涵及价值、估算方法及统计项目等。"国富"学说的传播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统计在中国的发展,还使得中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说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张家源
尽管中国近代Economy、Economics中译名五花八门,数以十计,但最主要的有"富国策""理财学""计学""经济学"四个,而且它们之间呈现出前后递进的比较清晰的演进路线。其演进过程既受到西方"经济学"含义演变的"外因"的影响,也与当时中国移植西方经济学的"内因"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付川 姚远 卫玲
《西国近事汇编》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主办的惟一一份周刊,采用原始文献分析法研究了《西国近事汇编》传播的西方经济学思想。该刊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开辟经济贸易专栏和《遐迩贯珍》论述自由贸易重要性的基础之上,首次系统传播近代西方财政管理思想,首次全面传播近代西方政府调控经济的思想,把西方的专利保护制度、金融资本的魅力、国际贸易的两面性等经济思想引入中国,大规模地传播近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及其实际运用,在中国近代期刊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缪德刚
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国富论》,不仅是近代学者了解外国经济学说的窗口,也是他们反思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参照物。本文通过对《国富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早期、中期和末期发展演进过程进行全面考察,从经济学汉语表述术语的使用与规范、中外经济思想的解读和比较以及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相互结合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认为《国富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近代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推动了经济学学术体系的早期形塑,促进了经济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并逐步与现实社会发展需求相融合,孕育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经济学学科。本文研究不仅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科学化转型具有重要启发,也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理解。对于辩证看待、汲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有益思想,明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演化逻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巍巍
晚清入华西人群体对开埠后的福州城市社会经济给予了多方位的微观考察和描述。通过西人的笔触,可以更为直接和细致地窥见通商口岸城市在西力冲击和延续传统格局的双重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气象,深刻反映了通商口岸城市逐渐步入近代化历程的因应转型之趋势。
关键词:
晚清 福州 社会经济 西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换 刘儒 杨颖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广泛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成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实践依托。从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之需,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阵地的平台支撑,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不断进行思想解放的学术氛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的理论话语四个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传播的内生性逻辑,对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境界、全面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肖鼎
上海财经大学胡寄窗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说史》一书(该书由胡寄窗、胡永刚、朱钟棣编著,张立年编辑),已由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正式出版。这部37万余字的著作,具有如下一些特色: 一、内容翔实。《西方经济学说史》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到本世纪70年代中期的西方经济学说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小民
梁小民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有作为的中青年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并且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作出过贡献。他在给本刊寄来的这篇专稿中,提出了许多人似乎已经理解但又说不清楚的问题,说出了许多人想说但又没说出口的话。我们提倡说真话,提倡讲道理,提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宗旨。为此,我们特向读者推荐这篇文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越
2008年11月1—2日,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6次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湘潭市召开。会议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主办,湘潭大学承办。来自全国17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118篇论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强天雷 任保平
当代西方经济学在其历史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 ,运用了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来研究了一般的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主要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评述 ,并从中寻找它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当代西方经济学 研究方法 评述 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