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8)
2023(10837)
2022(9051)
2021(8353)
2020(7168)
2019(16007)
2018(16273)
2017(30055)
2016(16724)
2015(18701)
2014(19006)
2013(18200)
2012(16654)
2011(15217)
2010(15786)
2009(15507)
2008(14410)
2007(12717)
2006(11335)
2005(10549)
作者
(46458)
(38953)
(38727)
(37061)
(24571)
(18358)
(17590)
(15057)
(14802)
(14061)
(13239)
(13063)
(12693)
(12540)
(12439)
(11738)
(11390)
(11350)
(11318)
(11035)
(10004)
(9523)
(9452)
(9019)
(8757)
(8747)
(8664)
(8487)
(7901)
(7764)
学科
(59089)
经济(58977)
管理(53774)
(46481)
(40972)
企业(40972)
方法(21231)
(21133)
(20760)
中国(18872)
数学(17340)
数学方法(17077)
(16917)
(15591)
业经(15468)
(13852)
银行(13824)
(13503)
(13416)
金融(13409)
(13273)
理论(12233)
体制(12116)
(11962)
财务(11921)
财务管理(11890)
地方(11737)
企业财务(11276)
(10673)
贸易(10667)
机构
大学(229799)
学院(228623)
(90839)
经济(88654)
管理(84134)
研究(79664)
理学(70938)
理学院(70117)
管理学(68865)
管理学院(68426)
中国(62670)
(49886)
(48812)
科学(45870)
(39838)
(37817)
财经(37387)
中心(36830)
(36374)
研究所(35391)
(33758)
业大(31282)
(31220)
师范(30872)
北京(30790)
(29491)
(29454)
农业(28179)
经济学(27917)
财经大学(27601)
基金
项目(147096)
科学(116035)
研究(111502)
基金(105728)
(91780)
国家(90945)
科学基金(77818)
社会(70997)
社会科(67112)
社会科学(67104)
(57321)
基金项目(55032)
教育(52929)
(48395)
自然(48300)
自然科(47196)
自然科学(47181)
自然科学基金(46357)
编号(45616)
资助(42320)
成果(39889)
重点(33560)
(33219)
课题(33213)
(32819)
(30962)
(30870)
(29447)
国家社会(29344)
教育部(29022)
期刊
(109148)
经济(109148)
研究(74390)
中国(55772)
(41246)
学报(35560)
管理(34515)
教育(34500)
(33946)
科学(32028)
大学(28080)
(26745)
金融(26745)
学学(25953)
农业(21707)
技术(19765)
财经(19320)
业经(17726)
经济研究(16838)
(16728)
问题(13855)
(11612)
(11441)
图书(11063)
(10707)
理论(10577)
(10489)
论坛(10489)
职业(10329)
国际(10209)
共检索到368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琳  
晚清科举的制度危机除了内容方面饱受责难的"所用非所学"之外,还突出体现在清廷对区分度与考试文体这一关系互动的长期应对以及由此造成的积重难返。八股文体中"大结"的祛除使得清前中期科举考试面临严重的考试区分度下降问题,清廷通过引入试帖诗来提高考试区分度,但随着士子文体方面调适的完成,区分度问题再度凸显。随后科场关注点后移至相对繁复二、三场,在经、策"满卷获隽"暨区分度提升的同时,"公羊"与"杂学"亦羼入考试并使得文体变得驳杂。而清季朝廷进行的科举改革并未将这种文体驳杂情形视为一种改革决策时必要的考量出发点与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晏爱红  
晚清漕运体制改革是在缺乏朝廷统筹布局的情况下,主要由有漕各省分别推进的,从中大致可以梳理出由湖广发端的漕务改章、江浙漕粮海运和南漕改折以招商采买三条主要线索,其中第三条线索较少受到研究者关注。折漕采买可追溯到道光初招商采买台米以济京仓,道光中即与试办海运同被朝廷视为应对漕运危机的政策选项。迨咸同之际,冯桂芬倡议改折南漕、解京发饷、招商采买以裕京仓,而两江大吏鲜有正面回应者。至光绪后期,始有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推出大体切实可行的折漕采买实施方案,但随着百日维新失败而被推翻。本文选取晚清漕运变迁史的另一视角,考察折漕采买的内在动力、演变趋势、历史意义、与海运漕粮和漕务改章的关系,以及最终被朝廷弃置的原因,以期有助于展现漕运体制改革进程全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勉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嘉宾  王建  汪明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政策、观念乃至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相结合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必须突破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的瓶颈,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进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中学校招生制度,健全考试招生改革相关配套保障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莱纳·波林  彭韬  
德国的完全中学毕业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末。这门历史悠久的考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重大改革,而改革之后的高考至今依然不断地得到调整。本文以考试科目和高校入学资格为视角,重点考察了德国的完全中学毕业考试在1972年以来的改革历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友宏  
科举被认为是古代中国在贤能政治上的重要制度创新,但权力仍可能对科举的公正性造成侵蚀。本文利用明代科举数据,考察了明代权力中枢(内阁)对科举取士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阁对科举会试阶段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殿试阶段,与阁臣拥有相同籍贯(同府或同省异府)的考生将获得更高的甲第,并且更有可能在馆选中被选为庶吉士。阁臣中,首辅对殿试和庶吉士选拔的影响较次辅更大。研究还发现阁臣卸任之后对科举的影响即不复存在,而次辅对科举殿试的影响则随着任职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因此,顶层权力的影响导致了明代科举中地域偏袒主义的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联盛  
实际上欧洲更重要的任务是强化中长期的危机应对机制和制度性改革,以从体制上降低更严重的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欧元区和欧盟在欧洲债务危机的救援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并出台了超逾市场预期的救援措施,但是欧盟现行的救援体系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应对机制,是一种应急的机制,而在中长期的风险防范、维系金融稳定性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桂华  
按文体选择阅读材料、确定测试点,以及命制测试题,成为国内外阅读理解测试的惯例。本文对2013至2015年国内各省市全部51份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作了实证考察后认为,国内高考试卷已经全部按文体来建构现代文的阅读理解部分,不过在文体分布上,存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新闻类文本偏少、以及在现代传媒中大量出现的非连续文本过少等情况;在测试点的选择上,一些社科文的测试点与文本的相关性不高,尤其是缺少指向文章逻辑思路的测试点;在测试题的命制上,不少题目没有找准文体知识与具体文本的结合点,反映较高级别阅读能力、阅读策略的能力也不够。这些偏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文高考尤其是阅读理解测试的效度和信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冰  
改革开放以来既是我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全面协调发展观的转变时期,也是生态思想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时期。我国发展观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及全面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发展观的转变蕴含了生态建设与发展观两者互动关系的思考,是两者由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为了促进我国形成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建议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治理、转变生活方式入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勇军  叶志鹏  陈宇峰  
温州区域金融危机是"温州模式"衰落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其本质上是由温州经济的人格化交易特征和关系型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所致,宏观环境恶化、货币政策紧缩以及金融抑制等外部因素只是加剧危机爆发的催化剂。文章构建了交易方式—治理模式—金融风险的分析框架,剖析了温州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机理,认为人格化交易特征的温州文化及其伴生的关系型治理模式难以适应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发展,甚至阻碍了区域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文章认为,解决温州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风险问题不能仅靠金融综合改革,更需通过制度创新加快推进温州经济的交易治理模式由关系型向规则型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聪  
本文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与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基于现代职教体系的目标架构与特征需求,以考试招生政策改革为视角,探索适应现代职教体系需求的考试招生制度,从而反馈促进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与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虞立红  
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是广集众人智慧的系统性改革,是我国谨慎推出的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高校应进行选才的跟踪分析,通过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和完善方案,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行。适应新改革,高校也应进行主动服务,使考生做出的选择更契合未来发展的期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红  
应用型自学考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加强管理创新与制度改革。在办学定位上,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办学模式上,构建职业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办学制度;在助学方式上,实行开放式的、以网络指导为主的学习支持制度;在考试办法上,探索灵活多样、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自学考试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玉环  
法国教育部在2018年2月14日公布法国2021年"新会考"(大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指出2018年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行新课程计划,将于2021年全面实行新会考。改革原因在于法国现行毕业会考不再是学生通往成功的道路;毕业会考变得日益复杂,越来越不人性化;毕业会考不够重视平时成绩,利于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基于这些原因,法国2021年大学考试招生将取消分科,增加课程自主权;更新课程,培养新时代人才;注重平时,实施过程性评价;更好定位,实现学生个性化诉求。由于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法国民众就此展开激烈讨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娃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经历了依附发展到相对独立、单轨统一到双轨并进、自主招生到分类考试的演进历程。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也面临选择性程度不够,考试招生的改革动力、主体身份、招考监管不明确,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质量、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机制、考试招生形式、分类考试基础上的"分类"及按照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等方面进行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