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
- 2023(607)
- 2022(500)
- 2021(477)
- 2020(380)
- 2019(874)
- 2018(735)
- 2017(1306)
- 2016(727)
- 2015(914)
- 2014(853)
- 2013(856)
- 2012(894)
- 2011(752)
- 2010(771)
- 2009(719)
- 2008(637)
- 2007(548)
- 2006(490)
- 2005(475)
- 学科
- 济(3473)
- 经济(3473)
- 地方(2089)
- 农(1605)
- 学(1243)
- 业(1228)
- 管理(1174)
- 农业(1133)
- 环境(1042)
- 地方经济(945)
- 方法(885)
- 中国(802)
- 数学(772)
- 数学方法(767)
- 业经(759)
- 生态(738)
- 资源(678)
- 企(537)
- 企业(537)
- 农业经济(534)
- 发(523)
- 土地(516)
- 和(502)
- 财(462)
- 城市(459)
- 划(440)
- 融(394)
- 金融(394)
- 城市经济(385)
- 制(375)
- 机构
- 学院(11493)
- 大学(11230)
- 湖(5229)
- 研究(4945)
- 济(3985)
- 经济(3901)
- 科学(3836)
- 管理(3692)
- 中国(3496)
- 理学(3210)
- 理学院(3105)
- 农(2991)
- 管理学(2978)
- 管理学院(2965)
- 南(2929)
- 湖南(2850)
- 所(2619)
- 省(2599)
- 农业(2568)
- 研究所(2483)
- 范(2467)
- 师范(2449)
- 业大(2433)
- 中心(2345)
- 京(2151)
- 师范大学(2057)
- 环境(1921)
- 农业大学(1890)
- 江(1833)
- 科学院(1764)
共检索到17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国宇
嘉道年间兴起的晚清湖湘经世学风大体终结于光绪年间。在此过程中倡导经世学风的湖湘士子、学人,不仅从传统学术文化中阐释"通经致用"的重要性,更注重发掘其"微言大义",强调躬行践履,而且随着民族危亡的加深,他们亦从西学中吸取养料丰富其学术思想以求为现实服务。这一学风的兴起与演变从一侧面反映了晚清中国学术演变的理路,推动了近代湖湘乃至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并以其深沉的思想张力,催生了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的兴起,激发了国人的奋斗精神、爱国热情和气节意识,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
关键词:
晚清 湖湘经世学风 演变 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嵊渝
清朝实证经世致用观进一步发展,中国向西方学习贯穿始终的是大多被引进的打上了"经世致用"的烙印,对于所引进的更看重对于时弊的救治作用。其中蕴含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社会不断激进,在寻求政权合法性与有道性过程中,普遍纠缠于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统治的整体效益型——国家富强,几乎不考虑社会的核心价值与精神维系,即使考虑了也是基于国家富强这一主题,为五四后社会发展埋下了伏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伟
自从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所著的《行政学之研究》发表至今,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虽然由于研究方法、角度的不同,学界在基本范畴、研究对象等问题上仍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作为一门学科,行政学正在不断地走向成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天星
报载小说广告既是晚清新小说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主要媒介,也是晚清小说界革命兴起与发展的推动力量。报载新小说广告意图明确、简明扼要地鼓吹小说改良社会的主张,对小说界革命理论的传播起着积极的宣传普及作用。报载新小说征文广告属于契约性的合同,规范和引导着新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报载小说广告的销售宣传,加剧了新小说撰译和出版中的跟风现象,对小说界革命的创作繁荣和形成思潮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
晚清 报载小说广告 小说界革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樊卫国
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的变动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的相应变化,晚清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移民的流入大体上如两条平行曲线同步起伏延伸。经济发展决定人口的变动,但人口的变动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反作用,有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两者交汇作用,彼此制约,存在着错综有致的密切关系,成为晚清上海经济变迁的重要内容。到20世纪初,上海在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程彦霞
《李星沅日记》《曾国藩日记》等八种日记的作者皆晚清湘籍士人,日记的起止年限皆在五年以上,而且日记对阅读都有或繁或简的记录,可谓是私人阅读的真实呈现。通过对这些阅读文献资料的整合、比较和分析,可一窥晚清湘籍士人日常的阅读行为,并从中探析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对异域文化的消纳和对新型阅读媒介接受的过程,以及他们试图通过阅读来缓解社会带来的焦灼与危机的努力。
关键词:
晚清民初 日记 湘籍士人 私人阅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湖南是红色金融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家农民银行、最早发行的货币均诞生于此,加之湖南籍的老一辈革命家人数众多,给湖湘金融业的发展留下了诸多红色的基因。传承好红色金融文化,弘扬好红色金融传统,对于湖南金融业的发展来说,有着特别深远的意义。铭记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越云 樊志民
农业类型的差异是古代中国区分华夏与戎狄、我族与他族的重要指标之一。春秋以前,在中国北方地区先后形成了旱作农业、非典型游牧农业和游牧农业三种具有地域性色彩的农业类型。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商以前,北方地区农业类型的趋同发展与区域内部的频繁交流,是造成华夏与戎狄在族源关系上呈现复杂面貌的原因所在。晚商以来,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在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的发展演变呈现出区域性差异:甘青地区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率先向游牧农业类型转型导致西戎族群最早成为威胁商周王朝西部边疆的劲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西辽河流域非典型农业类型的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勇
鸦片税是晚清时期一项特别税种。鸦片税政的演变,是在一个二元财政体系渐具形态的背景下展开的。作为财政工具的一种,清中央政府企图藉此积极介入地方利益的瓜分,以实现规复中央集权财政的目的,而地方政府又以种种手段对中央企图加以有效化解。在这场以鸦片利源为核心的税源分割和税权争夺的利益博弈中,晚清中央与地方政府基于不同的利益取向,各有进退,互有损益,凸显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权之间既存在共生性,又具有对抗性的复杂态势。
关键词:
晚清 鸦片税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唱唱 邓楚雄 李忠武 孙惠芳 陈韶清 赵浩
[目的]城郊型乡村可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首要区域,选取典型的城郊县域湘潭县为例,基于拓展的“人-地-业”框架开展土地非农化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可助推其空间优化从而实现人地关系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标准差椭圆、全局莫兰指数及冷热点分析乡村土地非农化的空间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1)湘潭县乡村土地非农化总体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特征且在此方向上的向心力逐渐趋强;(2)乡村土地非农化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呈“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减小”的趋势,但空间关联程度在样本期间有所下降;热点区始终向西北部集聚,不平衡的“川”型分布格局在不断地强化,土地非农化不平衡现象突出且不断加剧;(3)对乡村土地非农化的显著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距最近建制镇距离、坡度、人均农村建设用地面积超标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村民代表大会召开次数、村内企业个数、规模经营耕地面积比例和是否有合法村庄规划,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结论]基于“人-地-业”视角探讨不同区域乡村土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可为科学制定乡村空间优化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继平
近代湖南乡村社会可以区分为两大阶级、六个社会阶层,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大地主、中小地主、自耕农、佃农、雇农、流民。鸦片战争后湖南地权的集中以及传统外贸商路的改变,使湖南乡村社会的流动呈现向下的趋势,投身营伍、沦为佃农、流入会党成为乡村贫民流动的主流;由于太平天国及其湘军的崛起,由士而仕或由士而绅的现象也得以凸显。从总的特点来看,近代湖南乡村社会的流动显示了传统的特性、向下的趋势和自由流动与结构性流动相结合的特点。
关键词:
晚清 湖南乡村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傅政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曾召开五次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即1877年、1890年和1907年上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在华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以及1888年伦敦世界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和1910年爱丁堡世界新教传教士代表大会。上述大会围绕中国教会高等教育及教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若干共识,这些讨论和共识对中国教会大学的兴起及其最终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小勤
作为传统政治哲学和史学共同关心的主要命题,正统论是对政权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湖湘学派提出一个"以正论统"的理论模式,即认为助民生者得其"正",存其公者得其"正"、拒夷保夏者得其"正",能得"正"者才能"存其统"。他们运用正统论思想评判前代历史、规约现实政治,不仅极大地发扬了欧阳修以来的正统论思想,也对朱熹《通鉴纲目》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南宋义理史学和伦理化政治哲学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湖湘学派 天理 政治哲学 正统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汉民 徐艳兰
婺学与湖湘学均是宋代具有鲜明特征的地域性学派,两派各有自己不同的地域学术背景和学术思想。但是考察这两大地域性学派,会发现它们一直有着密切交往和相互影响,故而两派具有相通的学术旨趣,并且在学术交流中形成了许多学术共识。婺学与湖湘学不仅在"重建内圣外王之道"的学术旨趣上有相通性,同时在道兼体用、经史通贯、经世致用等方面有许多学术共识。探讨婺学与湖湘学两派在学术上的渊源、相通与共识,可以深化对宋学地域性衍化过程的理解,丰富对宋代儒学多元化发展的认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昭
随着红色旅游的迅速发展,红色文化在各个地区崛起,成为目前文化建设的热点,红色文化也进入了学界的研究视野,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章以湖湘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探讨湖湘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形态,并从四个层次探讨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
关键词:
湖湘红色文化 内涵 传承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