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6)
2023(6768)
2022(5575)
2021(5034)
2020(3825)
2019(8854)
2018(8434)
2017(16446)
2016(8793)
2015(9757)
2014(9919)
2013(9918)
2012(9656)
2011(8955)
2010(9226)
2009(8569)
2008(8660)
2007(7974)
2006(7417)
2005(7281)
作者
(26719)
(22133)
(22040)
(20729)
(14324)
(10708)
(9975)
(8536)
(8419)
(8116)
(7596)
(7539)
(7322)
(7128)
(7103)
(6890)
(6567)
(6526)
(6520)
(6178)
(5714)
(5475)
(5450)
(5240)
(5063)
(5011)
(4992)
(4970)
(4674)
(4333)
学科
(48736)
经济(48693)
(27086)
管理(24853)
(21163)
企业(21163)
地方(16499)
中国(16120)
方法(14623)
(12882)
数学(12847)
数学方法(12802)
业经(11419)
(10533)
金融(10533)
(10431)
(9791)
(9627)
银行(9619)
地方经济(9503)
(9455)
(8846)
农业(8711)
(7961)
贸易(7948)
(7567)
(7107)
财务(7093)
财务管理(7083)
环境(6964)
机构
学院(133554)
大学(131181)
(60451)
经济(59249)
研究(50587)
管理(49131)
中国(41124)
理学(40408)
理学院(39949)
管理学(39448)
管理学院(39193)
(29690)
(29102)
科学(27560)
(26094)
研究所(22787)
中心(22633)
财经(22559)
(21548)
(21124)
(20394)
北京(19563)
经济学(18476)
(17960)
(17904)
(17904)
师范(17736)
财经大学(16687)
经济学院(16442)
农业(16048)
基金
项目(77212)
科学(61326)
研究(59012)
基金(55027)
(46901)
国家(46453)
科学基金(40109)
社会(38124)
社会科(36285)
社会科学(36277)
(30531)
基金项目(28434)
教育(26241)
(25288)
自然(24201)
编号(23999)
自然科(23668)
自然科学(23663)
自然科学基金(23255)
资助(22985)
(22958)
成果(19903)
发展(19021)
(18663)
课题(17382)
重点(17367)
(17002)
(16198)
国家社会(15441)
(15217)
期刊
(78377)
经济(78377)
研究(47434)
中国(32617)
(23299)
(21744)
金融(21744)
管理(21226)
(21070)
科学(17121)
学报(16864)
教育(15377)
农业(14275)
业经(14040)
大学(13418)
经济研究(12528)
学学(12429)
财经(12315)
技术(11595)
(10522)
问题(9950)
(7917)
商业(7561)
世界(7441)
(7418)
国际(7382)
理论(7019)
技术经济(6992)
经济管理(6838)
改革(6686)
共检索到228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海城  
中国最早的华商股票发行市场始于晚清。所谓华商,即中国商人,是相对于外商、西商而言的。华商股票发行市场是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发行的也是中国企业的股票。对于晚清企业而言,股票是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它推动了华商企业的现代化;对于投资者来说,股票也是一种新的标的物,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不仅限于经济层面,其发展经验对当前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兴起:中华第一批股票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西方列强开始非法在通商口岸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海城  
1873年,中华第一股——轮船招商局股票顺利发行,晚清华商股票交易市场继而产生。最初,华商股票交易市场交投清淡,后来形势逆转,股价持续攀升,然而股市泡沫累积,最终导致1883年上海股市危机。晚清上海还出现了股票交易组织。交易组织的演进,既活跃了市场,也促进了股票交易的规范化。股市逆转,大起大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肜新春  
1898年4月,为了偿付《马关条约》中对日第四期赔款,在对外借款受阻的情况下,清政府发行了总额为一亿两白银的长期国债——昭信股票,这一走向近代财政国家的重要举措在募集1000多万两白银后就草草收场,随后的兑付也不了了之,"形同儿戏"。以宝贵的"国家信用"这一无形资产做抵,清政府前后几次的发债行为虽然是努力进入近代化转型的可贵尝试,但"信用"的丧失也成为国家覆亡的一个重要诱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昭明  马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春波  王静涛  
国外大量研究验证了投资银行声誉理论,即知名的投资银行承销的IPO发行抑价低于普通投资银行承销的IPO,这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结论能不能适合中国的证券市场,在理论界存在争议。以2001年3月至2005年底沪深两市A股IPO市场的300只新股为研究样本,对投资银行声誉模型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投资银行和发行市场的信息效率不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友  
股票发行市场状况综合考察与分析刘志友近年来,我国股份制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为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统计,我国股份制企业在1994年2月底已达1.3万家,截止8月份,股份上市公司已达355家,(其中沪深两所A股275家,B股52...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齐春宇  
核准制下以市场化名义进行的高溢价发行并非真正的市场价格 ,其中很大部分属于经济学上所谓的“租金” (EconomicRent) ,市场化的正确顺序是先放开竞争增加股票供给使租金消失 ,然后再放开发行价格管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海城  
整个晚清股票市场,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股票市场构成:一个是外国列强管控的外商股票市场,一个是清政府管控的华商股票市场。晚清外商股票市场形成于上海,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市场,所谓外商,亦称洋商,主要是欧美、日本商人,是相对于华商而言的。外商股票市场由外国人创办,发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辉  朱卫华  
本文实证分析了15倍发行市盈率限制取消对一二级市场的影响效果,发现它在调控两级市场价格差方面的作用有限,且对发行定价合理性只有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正斌  俞颖  
一、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股票发行机制实现了发行主体与投资主体的相互选择,这种选择行为实际上是两主体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反应。发行市场的市场信息分两类,宏观市场信息和企业信息,其中企业信息尤为重要,对发行者而言是指企业微观信息,对投资者而言是指企业所披露的信息。股票一级市场的运作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对企业信息的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反馈。信息传递即通过信息披露将企业微观信息传递给投资者,为保证信息质量,需要中介机构、监管部门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监督;信息反馈指投资者对信息的消化和吸收并做出投资决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力  李文德  
本文对我国首次公开发行的新股的长期收益进行了研究。本文以1991— 1996年间上市的 398只新股为样本 ,进行三年期价格研究发现 :我国股市存在着长期的过度反应现象 ,而且是大范围全面存在。长期收益同筹集金额、发行方式、BM比、行业等组合并不存在明显关系。因此至少在三年内 ,新股意味着超额收益 ,新股是个利好。这一研究结果同国外其他研究的发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另外 ,作者发现 ,跌破发行价新股中签后短期内不利于持有 ,但在二级市场购买跌破发行价新股的长期收益要优于未跌破发行价的新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人骥  朱海平  王怀芳  韩星  
一、导言我国的证券市场在短短的几年内经历了高速的发展,从开市到现在,上市公司已从最初的8家发展到目前的800多家。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新上市公司进入权益市场,因而一级市场新股发行的价格形成过程成为广大投资者、上市公司、发行机构及监管机构关注的问题。顺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孟辉  彭扶民  张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孟辉  彭扶民  张琴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有关对新股发行低定价形成的超额利润这一现象分析的文献 ,指出了新股低定价并不是造成我国股票一二级市场非均衡的根本原因 ,股票总量的额度控制和股权结构的复杂设计这两个制度因素作用于这一客观现象 ,强化了这种超额利润 ,由此引发了我国特有的股票市场非均衡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仅仅依靠新股定价市场化将导致新的问题。所以根本解决非均衡问题只能从这两个制度层面入手 ,由此结合我国现有实际经济环境 ,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无论是在询价中剔除高报价以及以存量发行来应对资金超募,这样的做法显然都是市场化色彩不足的近几年来,中国股市一直走势低迷,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属于表现最差之列。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新股发行制度存在重大弊端,没有真正做到市场化,而且还带来了"三高"(高发行价、高上市价和高市盈率定位)现象,成为制约市场健康发展的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