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4)
2023(2357)
2022(1980)
2021(1834)
2020(1558)
2019(3486)
2018(3368)
2017(5768)
2016(3188)
2015(3747)
2014(3629)
2013(3628)
2012(3532)
2011(3207)
2010(3277)
2009(2909)
2008(2817)
2007(2452)
2006(2148)
2005(2008)
作者
(11004)
(9281)
(9248)
(8875)
(5970)
(4612)
(4090)
(3669)
(3594)
(3307)
(3283)
(3275)
(3228)
(3087)
(3058)
(2933)
(2784)
(2721)
(2637)
(2602)
(2373)
(2339)
(2324)
(2243)
(2186)
(2142)
(2132)
(1920)
(1886)
(1854)
学科
(13249)
经济(13241)
管理(6335)
地方(6135)
(6023)
(5099)
(4249)
企业(4249)
方法(4201)
(3700)
数学(3550)
数学方法(3484)
中国(3358)
(2898)
(2824)
贸易(2818)
地方经济(2790)
税收(2701)
(2668)
(2662)
农业(2640)
业经(2468)
(2405)
环境(2309)
(2153)
(2025)
金融(2024)
(2004)
土地(1946)
生态(1943)
机构
大学(47431)
学院(47073)
研究(21272)
(16667)
经济(16155)
管理(15567)
科学(15415)
中国(14738)
理学(13192)
理学院(12924)
管理学(12587)
管理学院(12490)
(11733)
研究所(10940)
(10455)
(10307)
中心(9358)
业大(8348)
(8206)
农业(8105)
(8040)
师范(7951)
(7521)
(7191)
上海(7012)
师范大学(6916)
科学院(6907)
(6801)
(6719)
北京(6632)
基金
项目(35618)
科学(27874)
基金(26278)
(25078)
国家(24933)
研究(22725)
科学基金(20245)
自然(14922)
自然科(14489)
自然科学(14483)
基金项目(14242)
自然科学基金(14186)
社会(13629)
社会科(12869)
社会科学(12866)
(12520)
(12319)
资助(10390)
教育(9674)
重点(9024)
编号(8554)
(8206)
计划(7784)
(7308)
科技(7152)
科研(7041)
(6913)
成果(6737)
创新(6568)
课题(6410)
期刊
(19127)
经济(19127)
研究(14844)
学报(10316)
科学(10096)
中国(9680)
(8562)
大学(7149)
学学(6865)
农业(5650)
管理(5128)
资源(4895)
(4790)
教育(4358)
(3546)
(3417)
金融(3417)
经济研究(3379)
林业(3127)
(2810)
技术(2696)
业大(2674)
科技(2652)
财经(2578)
业经(2539)
(2532)
问题(2517)
地理(2362)
自然(2337)
(2319)
共检索到71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昌应  石忆邵  王贺封  
利用多源历史地图资料和遥感影像数据,首先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Desktop 10.01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 2011支持下提取上海市自1842年以来近170年间的建成区边界数据序列;然后通过Fragstats 4.1软件计算城市边界的分形维数和近圆指数,来度量城市边界扩张的复杂性,借助ArcGIS Desktop 10.01软件进行扇形分区统计,以识别城市边界向东、西、南、北等8个方位扩展的方向性特征,用"亲水性"表征黄浦江和吴淞江对城市边界扩展的吸引力;最后基于上述指标分析上海城市形状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特征,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讨论导致上海城市形状演变的社会变革因素。结果表明:①分形维数和近圆指数均随时间推移呈"M"型趋势变大。改革开放是上海城市形状变化的分界点,此前城市沿黄浦江、吴淞江呈狭长形或椭圆形,此后则逐渐向团状方向演变;②城市边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单向型"或"全向型"延伸。改革开放以前城市边界随机地向单一方向延伸且速度较慢,改革开放以来则向各个方向延伸,总体上以浦西的延伸速度最为显著;③随着陆上交通条件不断发展,黄浦江和吴淞江对城市边界扩展的引力作用在不断减弱;④城市边界的复杂性和方向性变化随着历史演进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点,主要受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与经济发展水平驱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亚莉  刘友兆  
利用1996-2011年间全国31个省份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数据,揭示了城市建成区扩张的时空特征,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动因。研究发现,我国省际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幅度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布,且扩张速度表现出明显的时段差异;城市建成区扩张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显著影响,各省份城市建成区面积、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对各省份城市建成区扩张的作用存在差别,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影响大于经济发展对建成区扩张的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翠红  魏清泉  黄文炜  
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研究198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市住区开发的空间极化问题。从外围地区空间层次来看,不同区县之间以及不同镇、街道之间住区开发项目的集中度差异很大,存在着严重的空间极化问题;从中心城区空间层次来看,不同区之间在新住区开发和旧住区改造两方面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空间极化问题。住区开发的空间极化会造成职住过度分离、住区空置率居高不下等消极作用,建议采取住区空间拓展与产业空间拓展联动、特殊政策引导、增加公共物品有效供给、避免公共交通节点过密开发等手段以消除其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阮红燕  黄智刚  裴文文  张宇鹏  
研究基于城市空间形态扩张理论和方法,以钦州市为研究对象,选用城市形态定量分析指标如扩张面积、扩展速率指数、扩张强度指数、形状指数、分维数、紧凑度指数等,结合RS和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钦州城市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展特征。以LandsatTM/ETM+影像为数据源,提取钦州市1987~2010年建成区信息,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钦州市以主城区扩展为主,1987~2010年主城区已经历缓慢扩张向快速扩张阶段;2000年之后,随着钦州港区快速扩张,主城区扩张进入快速扩张阶段;2005~2008年主城区与钦州港区扩张均呈现缓慢;1987~2010年间,主城区和钦州港区的建成区形态较简单,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国辉  郭忠兴  
文章以我国2003~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例,依据穆特—米尔斯模型,研究我国城市建成区扩张的驱动因素。依据固定效应模型估计表明:城市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增长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扩张0.30%;城市道路长度增加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扩张0.13%;非农业人口增长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扩张0.0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下降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扩张0.15%。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的不断提高,将会进一步提高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乾  李小建  吕可文  
文章使用1990—2009年中国260个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数据,采用位序—规模法则、K值、GIS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特点,并引入K'衡量城市空间扩张的效率。主要结论有:①城市扩张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主因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调整。2000年后城市发展趋向不均衡,城市体系发生动荡变化。这种变化应该高度重视。②城市空间规模变大的趋势更加显著,城市类型向更高级别推进,城市区域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城市所在地区差异导致城市扩张进程分化,城市地位也随之变化。③各地区城市扩张速度有显著差异,省级中心城市的扩张前慢后快,城市扩张形成区域性集团。城市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不协调,且有拉大趋势,整体上城市空间扩张应当放缓。④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城市扩张的效率有很大差异,扩张效率的高低提示各城市在城市扩张上应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莉  侯西勇  于良巨  邸向红  
以环渤海三省两市为研究区,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5个时相的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提取县级及以上城镇建成区的空间分布图形信息,采用扩展动态度、扩展强度和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指标分析环渤海区域城镇扩展的时空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环渤海区域城镇用地不断扩展,各阶段扩展速度和扩展强度呈上升趋势,而扩展动态度趋于减少。(2)不同类型城镇扩展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类型间差异亦较显著。(3)城镇扩展动态度的总体空间格局呈显著正相关,高值区空间分布的阶段性特征显著,且呈现沿交通干线分布和变化的特征。(4)城镇扩展强度总体上趋于随机分布,但局部地区呈集聚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俊凤  刘友兆  
从1990-2010年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出发,对不同类型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不同类型城市的建成区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两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不同城市间的差异较大,上海、南京的经济增长与建成区扩张之间存在双向和单向因果关系并存的现象,经济增长已明显步入转型期,而杭州、无锡的经济增长却仅是建成区扩张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仍过度依赖于建设用地的扩张,土地利用方式不太合理。因此,应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调控和供后监管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焦利民  龚晨  许刚  董婷  张博恩  李泽慧  
大都市区化是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研究大都市区域城市扩张进程对理解其未来增长趋势、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都市区土地扩张及区域间的对比分析,以及都市区发育过程中城市扩张的一般化空间模式还未被深入理解。论文选取东京、纽约和上海3个大都市区,获取1990—2015年间3期Landsat影像数据,使用梯度和格网分析法,采用城市土地密度函数和城市扩张指数,从建设用地数量变化及其时空分布、城市形态变化等方面,多角度对比分析各城市不同阶段建设用地增长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大都市区边界仍在不断扩展,建设用地在研究期内持续增长;20多年间东京、纽约和上海的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长了63%、53%和233%;上海一直处于高强度扩张状态,而纽约的城市扩张在后期几近停滞。②大都市区建设用地密度从中心向外呈圈层递减式分布,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半径的增长最明显;城市形态均趋向于紧凑。③新增建设用地时空异质性明显。东京的远郊新城不断建设,纽约一些尚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次中心仍在扩张但速率逐渐放缓,上海的核心区外围增长剧烈并逐渐向远城区推进。④大都市区域扩张先后经历高速期—缓慢期—停滞期,扩张进程表现为核心区膨胀—次中心及新城建设—逐步形成稳定的多中心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鹏  
浙江专业市场经历了本省扩张、省外扩张、国外扩张三个扩张阶段,在开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拓展边境贸易、占领贸易战略高地、顺应国家区域开发战略的需要等发展动机的驱使下,浙江专业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奇迹,市场成交额连续16年排名全国第一。专业市场的发展形成和积累了领先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成功的市场定位、以商促工工商联动的发展战略、高效的市场管理方法与交易方式等发展理念。作者全面总结了浙江专业市场空间扩张的经验,同时对浙江专业市场扩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荣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解决高校在合并、多校区办学的扩张过程中所出现的资金“瓶颈”问题,高校纷纷向银行筹措大量信贷资金,因此,管好用好信贷资金,减少财务风险,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春霞  冯跃  孙艳芝  谢高地  胡绪千  
北京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居民点附近的地下水是历史时期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地表水源不足与维持漕运通畅是历史时期北京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元代以前莲花池水系是北京地区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城市供水保障区域经历了以永定河为主转移至以瓮山泊、高粱河地区为主的变化过程。元代,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基础转移至高梁河水系。通惠河的开通将城市供水保障区域拓展至昌平白浮泉地区,明清时期白浮泉水源的断绝使保障区域范围回缩至瓮山泊一带。1949年以来,北京的供水系统逐步完善,城市供水实现跨区域、多来源、多系统的联合调度。地下水供水保障区域呈现横向扩张、纵向加深的变化趋势,取水口由集中于市区和近郊逐步外移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富祥  李雪铭  李华朋  
利用光谱混合分析(SMA)方法研究沈阳市1992-2007年间城市扩张过程,选择1992、2001、2007年各一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SMA模型获得不同年份城市不透水面(ISA,Imperious surface area)分布,将城市空间划分为四个方向(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利用不同年份ISA差值结果分析城市扩张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低值ISAchange面积大于高值ISAchange面积,即城市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992-2001年间,沈阳市城市扩张主要向西北、东北和西南方向;2001-2007年间,沈阳市城市扩张主要向东北和西南方向;199...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廖从健  黄敬峰  盛莉  游和远  
以1978年MSS影像,1985、1991、1995、2005、2008年的TM影像和2000年ETM+影像作为数据源,以Arc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通过引入建成区年均增长率、重心坐标、扩展系数、异速生长特征系数等指标,研究了杭州城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以及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建成区扩展明显表现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78~1991年建成区扩展缓慢,1991~2000年建成区快速增长,2000~2008年高速增长;杭州城市建成区重心总体向东北移动;杭州城市建成区扩展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晶  陈华根  许惠平  
基于多时相土地利用图与遥感影像资料,建立空间研究网格,通过土地利用扩展强度指数的空间分析,对1947~2002年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扩展模式、强度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空间扩展并不是持续增长的,其扩展强度与速度均从建国初期开始减小,在1964~1979年期间达到最低值后又逐渐增大,总体上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发展变化;②居住用地扩展模式随时间发生较大变化,由建国初期以核心建成区为主的渐进式扩展(1947~1964年)转变为跳跃式扩展(1964~1988年),到近些年又发展成兼具渐进扩展与跳跃扩展特征的混合扩展模式(1988~2002年),城市用地功能由简单趋于复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