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
2023(1571)
2022(1312)
2021(1283)
2020(1058)
2019(2497)
2018(2409)
2017(4428)
2016(2696)
2015(3030)
2014(3055)
2013(3040)
2012(3071)
2011(2894)
2010(3038)
2009(2756)
2008(2988)
2007(2679)
2006(2459)
2005(2232)
作者
(9638)
(8181)
(8121)
(7619)
(5325)
(3902)
(3559)
(3173)
(3085)
(3064)
(3052)
(2892)
(2841)
(2740)
(2634)
(2521)
(2505)
(2419)
(2400)
(2369)
(2234)
(2160)
(2062)
(1999)
(1961)
(1883)
(1790)
(1790)
(1755)
(1701)
学科
(9807)
经济(9791)
管理(5903)
(5698)
(4860)
(4438)
企业(4438)
方法(4209)
数学(3381)
数学方法(3285)
(3115)
中国(2462)
(2275)
业经(2147)
理论(2140)
农业(2136)
(2134)
地方(1925)
(1819)
(1754)
贸易(1753)
(1736)
金融(1733)
(1673)
(1603)
环境(1585)
银行(1582)
(1542)
教育(1413)
(1338)
机构
大学(46178)
学院(43975)
研究(18486)
(14399)
经济(14053)
管理(13945)
科学(13584)
中国(12590)
理学(12032)
理学院(11789)
管理学(11376)
管理学院(11300)
(11067)
(10742)
(10404)
研究所(10118)
农业(8778)
业大(8108)
(7742)
师范(7646)
中心(7425)
(7392)
(7016)
北京(6479)
(6426)
师范大学(6362)
科学院(6051)
财经(5728)
(5654)
农业大学(5590)
基金
项目(30373)
科学(23351)
基金(22183)
(20994)
国家(20840)
研究(19809)
科学基金(16480)
基金项目(11792)
社会(11750)
自然(11718)
自然科(11449)
自然科学(11441)
自然科学基金(11246)
(11137)
社会科(11012)
社会科学(11005)
(10504)
教育(9180)
资助(9026)
编号(7586)
重点(7364)
成果(7206)
(6730)
计划(6691)
(6423)
科研(6041)
科技(6001)
(5957)
创新(5641)
课题(5557)
期刊
(16670)
经济(16670)
研究(12195)
学报(11451)
(10019)
科学(9888)
中国(8302)
大学(7851)
学学(7228)
农业(6782)
教育(5161)
(4786)
管理(4553)
图书(4266)
(3621)
书馆(3392)
图书馆(3392)
(3384)
业大(3265)
(3208)
金融(3208)
资源(2889)
财经(2818)
农业大学(2698)
技术(2624)
(2417)
经济研究(2282)
林业(2271)
问题(2244)
业经(2214)
共检索到65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晓新   邓洪波  
晚清时期书院藏书建设蓬勃发展,据统计,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书院藏书目录数量超过以往各年代的总和。晚清书院藏书目录具有多种类型,在详略程度上,既有偏重“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提要式目录,也有只登记书籍基本信息的账簿式目录。在分类体系选择上,既有采用传统四部分类体系的目录,也有力图打破中西学壁垒、设置新分类体系的目录,还出现了以捐赠人为款目的捐赠目录。晚清书院藏书目录的多样性发展,主要受晚清书院藏书的渐进性及飞速膨胀、缺乏统一分类体系以及书籍购藏的不稳定性因素影响。晚清书院藏书在变革过程中获得了多元发展,其藏书理论和实践蕴含着从传统迈向近代的必然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洪波  
书院藏书与官府、私人、寺观藏书一起,并称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四大支柱,但世人对其了解甚少,本文介绍湖南几个书院的藏书目录,以供研究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乔楚  
由于私人藏书家编写书目的目的、原则以及表达方式均不同于政府所编纂的藏书目录,所以我们在整理文献、比照典籍或考证学术源流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私人藏书书目与政府藏书书目的这些异同并进行严格的分类比较与分析,才能对于记录者撰述的意图有着较为准确的理解,进而对流传下来的古典典籍进行更加合理的分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翟桂荣  
文章通过考察“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爱如生·近代报刊库”中1840至1912年间的汉译相关文献,基于报刊视野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学意义上的“书院”“藏书楼”“图书馆”等专有名词的译介嬗变过程。文章认为晚清图书馆学翻译分为三个阶段:以“书院”为题名的归化译介输入阶段,以“藏书楼”为题名的启蒙译介展示阶段,以“图书馆”为题名的主动正名译介研究阶段。文章最后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晚清图书馆学翻译的特点与演变轨迹,揭示了翻译对近代新图书馆学的兴起和传统图书馆转型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立平  
本文论述了我国藏书活动和其丰富多彩的成果和底蕴厚实的特性。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成晴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陆心源藏书目录》稿本,为已知多种陆氏书目之外的新见稿本,学界研究皆未涉及。该稿本为陆氏早期的藏书目录,其中存留卷帙、书价、流转等信息,也记录了皕宋楼早期的宋元版书入藏情况,可以结合《皕宋楼藏书志·续志》及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进行比较研究。《陆心源藏书目录》之所以藏于早稻田大学,很有可能是岛田翰所寄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晓新  邓洪波  
晚清书院藏书制度在纵向上传承古代书院藏书传统,横向上又面对西方文化强势入侵,因此在整体上呈现出倾同性的特征,这是可以将其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的前提。晚清书院藏书具有开放化与社会化的趋势,其制度重视内部规范化,有详细的管理流程、人事制度、文书制度、借阅制度等,这些制度带有近代化的色彩,体现了晚清书院藏书注重实用的导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金元  
富厚堂藏书目录有很多特点,书楼第一代主人曾国藩著录的《京师书目》与《利见斋书目》信息详细;《求缺斋书目》与《公记书目》反映出其馆藏特色;《归朴斋书目》与《艺芳馆书目》则突出其藏为实用的特点。这些书目虽没有完全反映出富厚堂的馆藏,但为后人了解富厚堂馆藏及其藏书背景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寿芝  
藏书是古代书院的一个重要职能,书院藏书和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系我国古代藏书的四大类型。古代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书院教育功能的发挥同书密切联系。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相比较,书院藏书更重利用,在利用中体现其价值,并在流通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这些制度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东发  钟洪  王波  
概要地回顾了书院藏书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脉络 ,分析了书院藏书的来源、特点、管理、利用及藏书楼建筑之后 ,充分肯定了书院藏书在文化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桂香  高俊宽  
清朝末期,由于书院教育改革呼声日高,加之政治和行政力量的干预,兵燹战乱的持续破坏,我国书院藏书命运多舛。书院改制后,藏书多有散佚,或分流至省立图书馆、县级基层图书馆系统;或流入各级学校图书馆,成为其基础馆藏。在新时代背景下,书院藏书的传承不尽如人意,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系统均应探索书院藏书传承的新模式、新路径;政府和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应该加大科研扶持力度,推动和促进书院藏书在当代的开发利用与传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洪波  
本文以元代为例,对号称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书院藏书进行介绍,讨论了其藏书规模、藏书楼建设、制度化建设等问题,并分析了其藏书事业发展的原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牛红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秦健民  
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历朝共计7284所。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但书院的名称早在唐代就有了。据《新唐书·百官志)、(唐六典)记载,开元五年(71)年,唐朝政府组织文人于乾元殿校理经籍,乾元殿随之改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725年),又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