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0)
- 2023(7350)
- 2022(6032)
- 2021(5961)
- 2020(4722)
- 2019(11183)
- 2018(11082)
- 2017(18553)
- 2016(11168)
- 2015(13043)
- 2014(12892)
- 2013(12191)
- 2012(11508)
- 2011(10935)
- 2010(10904)
- 2009(9609)
- 2008(9311)
- 2007(8203)
- 2006(7498)
- 2005(6986)
- 学科
- 济(38884)
- 经济(38842)
- 管理(20912)
- 中国(20577)
- 教育(19587)
- 业(17626)
- 方法(17094)
- 数学(15538)
- 数学方法(15381)
- 企(12886)
- 企业(12886)
- 学(10886)
- 贸(10259)
- 贸易(10252)
- 易(10119)
- 农(9893)
- 理论(9014)
- 财(7956)
- 发(7731)
- 制(7520)
- 教学(7124)
- 业经(6655)
- 发展(6544)
- 展(6422)
- 银(6332)
- 银行(6310)
- 关系(6252)
- 行(6205)
- 农业(6154)
- 融(6125)
- 机构
- 大学(158344)
- 学院(149445)
- 研究(66192)
- 济(62914)
- 经济(61735)
- 管理(45745)
- 中国(44782)
- 理学(38660)
- 科学(38243)
- 理学院(38040)
- 京(37328)
- 管理学(37278)
- 管理学院(36982)
- 所(34112)
- 研究所(31332)
- 教育(29922)
- 范(29561)
- 师范(29283)
- 中心(27019)
- 财(26950)
- 农(25410)
- 北京(25270)
- 师范大学(24565)
- 院(23850)
- 江(22717)
- 财经(21514)
- 经济学(21354)
- 农业(20319)
- 业大(20230)
- 经(20016)
- 基金
- 项目(97236)
- 科学(77791)
- 研究(75531)
- 基金(69834)
- 家(62827)
- 国家(62232)
- 科学基金(50596)
- 社会(46706)
- 社会科(44010)
- 社会科学(44001)
- 教育(42870)
- 省(34818)
- 基金项目(34606)
- 划(33855)
- 自然(30987)
- 编号(30377)
- 自然科(30285)
- 自然科学(30271)
- 自然科学基金(29791)
- 资助(29760)
- 成果(28224)
- 课题(25520)
- 部(25172)
- 重点(24415)
- 发(22451)
- 教育部(22038)
- 中国(22011)
- 年(20390)
- 创(20104)
- 性(20086)
共检索到245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启定
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及文化渗透,使具有高度稳定性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被近代教育所取代。近代教育在缓慢发展过程中的几次跨越式突进,均出现在中国与列强的战争遭受重大失败和耻辱之后。其发展线索是:由举办专业技术教育开始,与传统教育并行发展;到拓展至普通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造;最终形成近代教育体系和废除科举,传统教育在体制上消亡。在此过程,西学东渐导致的教育思想观念起到先行的促进作用。鸦片战争后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学校产生的方针。从师夷的"技"到"术",再到"学",最终归为"中体西用",成为清末近代学制体系建立的宗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经济史学大师汪敬虞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汪公在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60余载,废寝忘食,奋力开拓,教书育人,著述丰硕,桃李成林,无论学术研究,还是道德文章,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汪公艰辛探索、确立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曲折历程和特殊贡献,更是值得大书一笔。"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的"中心线索"命题,最先是严中平先生提出来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严老主持《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集体编写时,在编写组内提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核心问题",应该作为贯穿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条"红线",并在组内外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当时因编写工作尚未真正开始,讨论比较空泛,未能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西方高等教育的传播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朱国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文化大潮和西方高等教育的不断传入而逐步形成的。我们虽不赞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完全照搬西方的”这一观点,但西方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思想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冬凌
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其兴起的最直接动因是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御侮图强的需要;同时,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和其它文化机构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积极借鉴;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的科学教育传统则是近代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文化基础;从自然科学本身来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具有异域的流传性和可接受性。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就是在上述诸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其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又不尽相同。
关键词:
近代 科学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启定
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中国古代以世代守土为业为主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古代基本上没有社会性的就业问题,生产经验和技能的传授基本上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学校教育主要以培养政府官员为目的。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造成深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需要变革以求自强。从19世纪60年代起,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工业,为这类企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的学校教育也随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变革扩展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领域,政府主持建立近代新教育体制,仿效日本,实业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视培养个人生活能力的美国教育在中国的影响剧增。1922年学制以职业教育取代旧...
关键词:
中国近代 职业教育 实业教育 技术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李笑贤
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宏观背景,从较为广阔的视野中探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兴起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留学教育的兴起,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它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变革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本文篇幅较长,本期发表前两部分,下期续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优秀遗产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之一 ;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之前 ,康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即已传入中国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1 9世纪后半叶至 2 0世纪前半叶 ,康有为、严复 ,特别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先进人士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中 ,开始导入和传播康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 ,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 ,努力将其转化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资源 ,从而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康德 中国 近代教育思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兰萍
五口通商前后,顺应对外贸易和在华航运业的发展,外商经营的船舶修造业开始兴起。19世纪60年代后,这一行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并逐步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迈进。甲午中日战争后,英美商人在该行业的垄断地位被打破,随之步入多国外商经营时期。作为近代外商工业中基础最牢固的行业,外商船舶修造业的兴盛与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晚清 外商资本 船舶修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斌 刘文渊
留日和留美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比较研究马永斌刘文渊中国留学史是中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世纪以来,数逾10万的留学生远涉重洋,前往异国他乡,艰苦求索,以实际行动加强了东西文化交流。他们肩负着西学东渐和华风西被的双重任务,他们是吸收外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绍春
中国早在夏商时代就已经有了“礼、乐、射、御、书、数”这样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但是,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提倡,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形成的只是以儒家“礼、乐”为主要特征的人文教育。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古代的文史典籍浩如烟海,人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向太
在清末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面前,中国社会到了救亡图存的危难时刻,伴随近代洋务运动而兴起的实业教育、实业教育思潮、实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以及实业学堂的出现,在其50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符合时代特征的探索与发展。学习、探究我国实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对现代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实业教育 职业教育 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晋宽
"一切历史首先是制度史",教育行政制度史是我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近代中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对认识我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的发展全貌,洞察教育行政体制发展中的历史问题,探寻我国当前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渊源,确定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为建立现代主义的教育行政奠定了制度基础。那么这种教育行政制度是如何形成与演化的,它对当代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季小琛
中国近代国门洞开后 ,大批外国人来华。西方人和日本人对中国的传统教育都很关注 ,并对之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评价 ,对中国的新教育提出了可供采择的意见和建议。西方人和日本人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仁、孝、忠”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西方人和日本人看待中西关系有三种情况 :吸纳、舍弃、融合
关键词:
中国近代教育 东西方视野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林
道无言而恒在,学待论而益明。昔者,漆园尝叹百家之往而不返,道术将为天下裂;至于孟坚,则谓诸子相灭而相生,相反而相成,洵为至论。学术者,常与时代相应,而为其时代运会升沉之钤键也。近世以还,知识领域越益展拓,学术分科日趋细密。一人之见,何其偏狭!往圣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之说,于今尤见其实。教育历史之学,既称教育学之基础门类,而膺作成英才之使命;亦属历史学之专门分野,因具穷究天人之职志。从事于斯,至者必求融通史论,综赅今古,折衷东西:是故其学似狭实广,似浅实深。清季
关键词: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中国近代教育史新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洪港
中国近代教育出版伴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崛起。从编写中小学教科书到编辑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从出版单行本到推出大型丛书,从出版机构单方面运作到出版界与学术界合作互动,中国近代教育出版的发展轨迹从一个重要侧面展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此过程中,教育出版家群体"立商务以文化理想,倡出版以教育使命",他们大多驰骋于教书育人和编辑出版两大领域,以教育和出版为双轮开拓了一条"智民之路",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教育出版 教育出版家群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