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5)
2023(10323)
2022(8491)
2021(8160)
2020(6665)
2019(15353)
2018(14986)
2017(25996)
2016(15339)
2015(17461)
2014(17355)
2013(16890)
2012(16117)
2011(15204)
2010(15286)
2009(13854)
2008(13484)
2007(12115)
2006(11178)
2005(10657)
作者
(43878)
(36454)
(36408)
(34918)
(23339)
(17790)
(16593)
(14231)
(14198)
(13096)
(12692)
(12490)
(12029)
(11930)
(11786)
(11689)
(11055)
(10757)
(10756)
(10610)
(9560)
(9104)
(8878)
(8533)
(8345)
(8213)
(8158)
(8106)
(7590)
(7499)
学科
(61317)
经济(61254)
管理(34246)
(28866)
中国(25590)
方法(24599)
(22323)
企业(22323)
数学(21859)
数学方法(21621)
教育(20632)
(16859)
贸易(16849)
(16817)
(16557)
(14924)
地方(13659)
(13329)
(12622)
(11663)
理论(11134)
业经(10938)
(9846)
(9656)
银行(9619)
农业(9611)
技术(9554)
(9411)
(9405)
金融(9404)
机构
大学(222418)
学院(212438)
(89212)
研究(88558)
经济(87420)
管理(70280)
中国(62798)
理学(59189)
理学院(58328)
管理学(57252)
管理学院(56843)
科学(52375)
(50949)
(45682)
研究所(41687)
(40275)
(38505)
师范(38152)
中心(38091)
(35544)
(34135)
教育(33844)
北京(33662)
(32053)
师范大学(31725)
财经(31441)
经济学(29716)
业大(28903)
(28856)
农业(28176)
基金
项目(138710)
科学(110957)
研究(104917)
基金(100541)
(89872)
国家(89117)
科学基金(73579)
社会(66709)
社会科(63132)
社会科学(63122)
教育(54641)
(51077)
基金项目(50728)
(47383)
自然(45341)
自然科(44304)
自然科学(44284)
自然科学基金(43528)
资助(42110)
编号(42014)
成果(38127)
(33853)
重点(33594)
课题(32915)
(31812)
教育部(29262)
国家社会(28579)
(28545)
中国(28281)
(26912)
期刊
(97427)
经济(97427)
研究(78903)
中国(55991)
教育(53639)
学报(36669)
科学(33126)
(31683)
(28987)
大学(28162)
管理(27044)
学学(24750)
农业(21782)
(19750)
金融(19750)
技术(19713)
经济研究(16931)
财经(16625)
(15362)
(14584)
国际(13590)
问题(13366)
(12980)
图书(12892)
职业(12857)
世界(12452)
业经(11964)
(11407)
论坛(11407)
(9582)
共检索到349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走向世界是时代赋予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晚清时期初出国门的知识人,以切身感受,记录了对西方教育的观察和考量。这些见闻尽管不免肤浅,甚或谬误,但为后人留下了认识异域教育的最初文本,在中西教育交流史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亦为中国教育尽快融入世界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范本。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世光  邱德芹  
本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是社会科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并在一系列社会科教科书的编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国际理解教育的视角来看,教科书对异域文化的编写与设计既重视知识的呈现,更重视通过具体文化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文化识别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反思能力。教科书中的这些内容设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科教科书编写者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德博  伏利德勒  玛丽雅  赵中建  
由美国阿卡迪亚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及费城市的若干校长和教师组成的教育访华团于2002年5月23—3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工作和学习性访问,即由中国教授对美国学生教授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的课程,由美国教授进行学术讲演并为中国学生讲授数学教育。他们与中国的同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参观访问了上海的若干中小学。应译者之邀,其中若干教授和教师回国后撰写了他们对中国教育的感受和印象,并通过电子邮件传送给我。既为印象记,内容难免显得比较浅显,但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绝大多数非中国教育研究专家的国外人士对中国教育的初步认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斐  钱正  李容德  
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在立法思想、规则体系和制度机制等各方面内蕴金融公平份量不足,导致现有"存量金融公平"供给不能很好满足公民社会的"增量金融公平"需求。在更加关注公平、追求正义的时代语境和社会公共政策导向下,我们在再度修正《中国人民银行法》时,应考虑注入足够的金融公平要素,对公民社会的期待做出积极回应,为建设和谐金融生态、和谐社会、美丽中国供给价值动力、制度助力和伦理魅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贺松  
世纪之交兴起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迅猛,成绩与教训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本文透过对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现实观察,引发出关于远程教育发展阶段、发展模式、教学资源建设、自学环节监控等问题的思考,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宏观管理、优化政策环境的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政策期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跃进  
一、西方国家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观察自哈佛大学设立并开办第一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西方此领域的学位培养迄今已逾70个春秋,在理论探索、建设培养、实践操作、管理评价等方面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功,在五大领域(学位定性,目标取向,招生门槛,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所引发的前瞻思考及建设后效为我国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通达路径。以美、英、加等主要西方国家专业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明  
反倾销:中国商品走出国门的“拦路虎”章明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向华大量倾销产品,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如今,作为全球人口1/4的大国,每年外贸总额仅仅占全球贸易额的2.5%,还不至于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尽管如此,从1979年至今,外国对华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J.费劳斯   叶定国  
一些亚洲国家在接受现代科技方面,在教育人民在世界上成功地生活方面成绩斐然。因此,我们应该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日本的成功可以同美国相提并论,但日本的文化与美国差异很大,能够给我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国宏  
据估计,世界上现有华侨、华人和华裔(一般统称为海外华人。国外学术界称 Ove—rseas Chinese或 Chinese Abroad)约2000—3000万。海外华人以其产生历史之悠久,数量规模之庞大,地区分布之广泛,而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是理所当然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清理  蒋士会  
微证书是对非正规学习成果的认证,是正式资历证书的附加、替代、补充或组成部分,学分微证书可以被学习者用于职业教育正式资历的入学或学分。微证书认证学习者的非正规学习成果,成为非正规学习和正规教育的纽带,促进职业教育文化的变革。目前一些国家职业教育微证书存在着项目混乱、质量不高和政策缺失等问题。构建微证书项目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于提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并能带来工作机会的微证书,确定与所需时间和实现的效益相称的微证书价格,提供学习者在线异步学习的条件;构建微证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于考虑微证书可能需要的标准,精确地认证学习者的先前学习,使用可靠的认证技术;构建微证书政策保障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于创建国家学分框架,实施终身学习账户,完善学习者先前学习认证政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本文是对 1 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教育史的考察。首先 ,评介了早期对科学教育进入学校课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教育家斯宾塞、赫胥黎、赖斯和艾略特等人的科学教育思想。其次 ,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出现的三种科学课程与教学模式作了剖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小燕  
中国游客出国不文明行为已经成为备受国家、社会及媒体关注的焦点,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全球化影响下中外文化冲突所造成的。本文基于布尔迪厄的"惯习(Habitus)"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深度分析中国游客出国不文明行为的机制性原因,这包括中国游客所处的母体文化背景、教育制度、个体对其他文化的适应能力等。基于教育与个体行为的关系,本文进一步提出,倡导素质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是减少中国游客出国不文明行为的基本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夏乐平  
本文研究中国从1979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生育趋势。为此目的,本文对1979~2001年各生育调查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每年人口变动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四普、五普的回推数据,中国国家人口计生委报表中的出生数据和公安部户籍中的出生登记也作为比较对象。鉴于材料中的矛盾,本文就分析教育部部门统计中的各种和出生数据有间接关系的记载、讨论它们内在的口径问题和它们所涉及到的工作程序问题。本文在这一基础上用小学在校学龄儿童年龄分组的数据来估计中国1979~1997年的生育水平和其他资料的可靠性。分析暗示出生数据漏报问题普偏存在,自教育数据算出来的生育数据比许多其他资料高。虽然如此,但自1996年以来比国家统计局的修正数字低。结果同时表明,中国1992年以来确实达到了低生育水平。根据教育统计资料计算的1997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6左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