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387)
2022(2100)
2021(2061)
2020(1820)
2019(4002)
2018(4158)
2017(7414)
2016(4571)
2015(5417)
2014(5641)
2013(5454)
2012(5416)
2011(4887)
2010(5327)
2009(5288)
2008(5572)
2007(5492)
2006(5087)
2005(4900)
2004(4292)
作者
(14322)
(11886)
(11829)
(11523)
(7754)
(5869)
(5505)
(4610)
(4569)
(4561)
(4197)
(4028)
(3954)
(3888)
(3866)
(3686)
(3614)
(3603)
(3594)
(3537)
(3302)
(3011)
(2972)
(2900)
(2774)
(2731)
(2696)
(2671)
(2603)
(2452)
学科
(16252)
经济(16216)
管理(14005)
(11966)
(10312)
企业(10312)
(6143)
方法(5880)
(5678)
中国(5626)
(5246)
(5163)
(4760)
银行(4751)
数学(4514)
(4498)
数学方法(4327)
教育(3964)
理论(3955)
(3770)
金融(3770)
(3641)
业经(3631)
地方(3487)
(3336)
制度(3333)
(3280)
贸易(3273)
(3172)
农业(3140)
机构
大学(68163)
学院(65768)
研究(23517)
(23010)
经济(22208)
管理(22043)
中国(21616)
理学(17327)
理学院(17094)
管理学(16603)
管理学院(16473)
(15854)
科学(14562)
(13830)
(13594)
中心(12728)
(12681)
(12667)
研究所(10961)
(10724)
北京(10424)
(10174)
(10139)
师范(10015)
农业(9813)
财经(9805)
(9289)
业大(9255)
银行(8954)
(8638)
基金
项目(34754)
科学(26230)
研究(25543)
基金(24107)
(20966)
国家(20733)
科学基金(17096)
社会(14899)
社会科(13938)
社会科学(13934)
(13325)
教育(12673)
基金项目(11676)
(11353)
资助(11245)
成果(11073)
自然(11056)
编号(10973)
自然科(10828)
自然科学(10825)
自然科学基金(10624)
课题(8145)
重点(7785)
(7638)
(7043)
(6935)
大学(6806)
项目编号(6805)
(6721)
科研(6612)
期刊
(33107)
经济(33107)
研究(24139)
中国(19288)
学报(12558)
教育(12480)
(12337)
(12326)
金融(12326)
(12223)
科学(10146)
管理(9763)
大学(9678)
学学(8619)
农业(7409)
图书(6286)
技术(6168)
财经(5511)
书馆(4990)
图书馆(4990)
(4787)
业经(4487)
(4361)
问题(4147)
经济研究(4102)
(4036)
理论(4004)
实践(3672)
(3672)
(3642)
共检索到123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崔禄春  
晚清具有骨架性的不平等条约中多有关于厘金的条款,愈向后这些条款所占地位越重要。西方列强为了推销商品,提出子口税制,在《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中提出有关条款,并不断修正。后来又在《马凯条约》中提出了裁厘加税方案,但由于中外双方均疑虑重重,使该方案未能实施,但却产生了很大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茵田  黄张凯  陈梦  
本文探究我国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在融资时签订的对赌协议的公平性。我们首先将对赌协议看成两值期权,运用二叉树模型对我国二十个对赌协议案例进行估值定价,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协议都存在显著定价偏差,说明风险投资方索取过高的风险溢价。我们进而搜集影响协议价值的微宏观因素采用回归分析对风险溢价进行解释。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风险因素只能解释不足一半的风险溢价,未被解释的部分则被认为来自于投资方的过度保护。总体来看,对赌协议总体上有失公平,我国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在签订对赌协议中处于被动和弱势,需要改善投资环境以促进公平交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茵田  黄张凯  陈梦  
本文探究我国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在融资时签订的对赌协议的公平性。我们首先将对赌协议看成两值期权,运用二叉树模型对我国二十个对赌协议案例进行估值定价,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协议都存在显著定价偏差,说明风险投资方索取过高的风险溢价。我们进而搜集影响协议价值的微宏观因素采用回归分析对风险溢价进行解释。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风险因素只能解释不足一半的风险溢价,未被解释的部分则被认为来自于投资方的过度保护。总体来看,对赌协议总体上有失公平,我国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在签订对赌协议中处于被动和弱势,需要改善投资环境以促进公平交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巫锡炜  
使用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文章考察了教育结果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以及它们如何随着队列推移而变动的趋势。主要有两点发现:第一,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教育结果不平等程度均随着队列的推移而上升,但幅度呈减弱的趋势;该上升态势的原因主要在于,随着队列推移,初中升高中这一转换层级上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不断上升,同时,处于该层级转换的人口比例提高、通过该层级转换的预期收益增加使得该层级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第二,在所有队列中,男性的教育结果不平等始终低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女性在不同转换层级上始终面临着更大的机会不平等,而各级转换重要性的性别差异随着队列推移已趋于消失。最后讨论了文章所具有的方法论和实质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绍朋  
在讨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人们往往把公平作为效率的对立物来看待。实际上,公平主要是指机会的均等,它不应成为效率的对立物;不平等主要是指结果存在差别,必须把公平与平等加以区分。机会公平与在一定范围内的结果不平等都是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机会不公平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机会公平则有利于消除结果不平等,但机会公平并不必然导致结果的平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尽可能公平的发展机会,并通过政策的调节把不平等的结果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能通过结果的平等去实现所谓的公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兴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燕安  黄武俊  
运用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测算了我国1987~2008年30个省份的人力资本不平等状况,并将这一指标加入索洛模型中,采用收敛回归方法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地区经济增长负相关,这一关系在内陆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差异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制定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时,不但要考虑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而且要注重改善各省区内部人力资本不平等的状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子印  
笔者运用泰尔指数对城镇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不平等状态进行衡量,并分析了政府再分配政策对区域间与区域内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的调节,考察了直接税和转移支付这两个工具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调控作用。结论表明,2005年~2007年,间直接税与转移性收入对缩小收入不平等状态都有一定效果,其中转移性收入的作用接近直接税作用的两倍;在不同区域,直接税与转移性收入的调节作用有较大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昭  王爱萍  
本文从"投资领域分割"和"多级信贷约束"两个基本假设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发展从资本市场、实体经济以及人力资本积累三个通道影响收入分配状况的微观机制。文章进一步结合中国省际层面2002—2013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这种负向影响通过不同渠道发挥作用的机制有所差异。此外,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长期演化的结果,类似于金融危机的事件性冲击长期而言不会对这种影响机制产生显著的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锦华  
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教育差距既推动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又可能伴随着收入非平衡增长的扩大而扩大,低收入农户有陷入贫困陷阱的危险,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张景华  
本文首先从预算内外两个维度理论诠释收支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然后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中国式分权水平进行重新测度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和分区域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式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预算内收入分权的提升均有利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2)预算内支出分权的提升虽然从全国来看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在预算内支出分权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仍可以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3)预算外收支分权对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鸿,程远,周莹,朱莹  
文章通过对城市医疗保险制度的考察,分析过去20年城市实行医疗保险方案改革的经验,以及城市医疗保险制度在医保筹资和获取的公平性、服务提供的有效性方面的影响,探讨了新医疗保险政策的公平和效率含义及提高城市居民医疗服务公平性的挑战与机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张景华  
本文首先从预算内外两个维度理论诠释收支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然后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中国式分权水平进行重新测度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和分区域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式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预算内收入分权的提升均有利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2)预算内支出分权的提升虽然从全国来看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在预算内支出分权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仍可以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3)预算外收支分权对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预算外收入分权使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愈加恶化,而预算外支出分权却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4)转移支付、受教育年限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亦有推波助澜之效,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和对外开放度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本文结论不仅对中国式分权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与重塑公平效率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指明方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邓飞  傅文晓  
新中国70年的教育发展既表现为伴随时代发展不断提高的受教育年限与持续扩大的升学机会,也表现为城乡二元分隔衍生的结构性教育不平等,更交叠着省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的附加影响,综合刻画着我国教育不平等的复杂演变轨迹。采用CGSS数据建立多层次模型进行实证验证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总体教育不平等程度随时代发展而递减,但城乡人口结构性不平等程度却在起伏后扩大;省域教育不平等则既有区域内的趋同效应,又有省区间的显著差异;不同层级受教育者的升学机会主要受到教育扩张和优势群体机会享有比例的影响,目前高中教育是决定教育不平等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启臻  李敏  马珍珍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三级化,在城镇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问题。就业不平等具体表现为农民工限制进入、农民工劳动行为限制、同工不同酬等方面,也包括劳动就业形式及保险和受教育等方面的隐性不平等。造成不平等问题的原因,有体制规定的原因,也有农民工素质较低的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要调整政府的角色和就业政策,建立无差别的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并通过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