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1)
2023(4132)
2022(3418)
2021(2853)
2020(2344)
2019(5167)
2018(4978)
2017(9426)
2016(4786)
2015(5497)
2014(5603)
2013(5764)
2012(5708)
2011(5573)
2010(5807)
2009(5494)
2008(5129)
2007(4657)
2006(4506)
2005(4237)
作者
(15876)
(13660)
(13565)
(13042)
(8784)
(6432)
(6060)
(5224)
(5219)
(4939)
(4793)
(4689)
(4436)
(4357)
(4271)
(4177)
(3921)
(3880)
(3783)
(3549)
(3398)
(3283)
(3235)
(3217)
(3154)
(3143)
(2857)
(2801)
(2671)
(2648)
学科
(50115)
经济(50093)
地方(16392)
管理(12557)
地方经济(12252)
方法(11686)
数学(10379)
数学方法(10344)
(8590)
中国(8401)
(8309)
业经(7568)
(6617)
经济学(6376)
环境(6107)
(5874)
企业(5874)
(5042)
(4930)
金融(4929)
(4902)
农业(4862)
资源(4736)
产业(4700)
(4690)
(4561)
(4321)
贸易(4316)
(4216)
及其(4084)
机构
学院(83645)
大学(83313)
(48293)
经济(47508)
研究(35815)
管理(28234)
中国(25796)
理学(23495)
理学院(23160)
管理学(22873)
管理学院(22701)
科学(19581)
(18937)
(18380)
(17157)
经济学(16647)
研究所(16492)
财经(15003)
中心(14611)
经济学院(14586)
(13449)
(12759)
(12575)
科学院(11726)
(11494)
北京(11318)
财经大学(10868)
(10849)
师范(10797)
社会(10468)
基金
项目(50418)
科学(39702)
基金(37131)
研究(36515)
(32491)
国家(32276)
科学基金(26927)
社会(26048)
社会科(24746)
社会科学(24739)
基金项目(19047)
(18559)
自然(15467)
(15445)
资助(15214)
教育(15031)
自然科(14967)
自然科学(14962)
自然科学基金(14660)
(13091)
编号(13064)
(12151)
经济(12053)
重点(11700)
国家社会(11617)
发展(11056)
(10972)
(10931)
成果(10641)
中国(9736)
期刊
(63722)
经济(63722)
研究(31370)
中国(15803)
(13637)
管理(11948)
经济研究(11387)
科学(11366)
学报(10964)
(10560)
财经(8755)
大学(8361)
学学(8216)
问题(8127)
(7873)
金融(7873)
(7775)
业经(7344)
技术(7223)
农业(6849)
技术经济(6129)
(5712)
世界(5706)
统计(5304)
国际(5256)
经济问题(5207)
改革(4766)
经济学(4766)
(4766)
经济管理(4626)
共检索到138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云岷  
在1889~1910年间,云南省在滇东南依托蒙自、个旧、临安、河口四地形成了一个省内的"滇东南基本经济区"。这在近代云南的区域经济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它的形成标志着云南内部统一市场的初步建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辉建  
1936年冀朝鼎的英文博士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出版,其在前人基础上提出的"基本经济区"分析理路逐渐受到学者关注,魏特夫、吴景超、杨联陞、张荫麟、费孝通、胡适皆给予不同层面的评论。在朱诗鳌翻译的中文译本出版后,该书影响力更广,国内如庄辉明等学者皆运用过"基本经济区"分析理路尝试进行新的研究。而鲁西奇教授则对"基本经济区"分析理路进行了最为系统的反思与修正,并在"基本经济区"基础上提出了"核心区"的分析概念,延续了"基本经济区"的学术生命力,其修正"基本经济区"分析理路的过程向我们展现了如何利用更为丰富的史实修正一个旧的分析范式,并如何提出新的分析范式。要构建本土史学的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德彤  
冀朝鼎(1903-1963),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13岁便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29年赴美留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英文博士论文题目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Key Economic Areas in Chinese History)。该著创造性地提出了基本经济区的动力学这一概念,并利用详实的史料,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修建灌溉防洪工程和运河的研究,追溯基本经济区的发展,说明基本经济区作为控制附属地区的工具和政治斗争武器的功能,揭示其转移过程及其与中国历史上统一分裂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历史性的描述分析,鸟瞰式描绘了中国历代基本经济区的拓展以及转移路线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该著作虽然早已蜚声海外,但迟迟没有中译本问世,直到1981年才由朱诗鳌先生译为中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译本填补了这本世界名著问世40余年没有中译本的空白,整体来看翻译质量较高,但是,囿于时代和查询手段,以及个人专业知识结构等原因,该译本还存在一些不够规范之处,尤其是参考文献部分,涉及到一些人名和著作出现了一些知识性错误。虽说瑕不掩瑜,但作为一部有着广泛影响的学术名著,不能不说存有一丝缺憾。而且该译本问世已有40年之久,可谓一本难求,已不能满足当下正在兴起区域社会史研究的需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Н.M.奧兹諾賓  Щ.Л.罗晉菲尔德  曹婉如  何桂庭  
苏联社会主义的生产分布是以国家经济区划为依据的。从区域观点上看,全苏国民经济计划在区域方面是按照13个基本经济区和16个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来实行的。国内各基本经济区或者包括若干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如中亚细亚与哈萨克区),或者若干边区、省和自治共和国(如东西伯利亚区,其中包括有布里亚特-蒙古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在基本经济区中,组成该区的各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形成统一的经济综合体,也就是各部门之一定的结合。这就可以保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劳动资源,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伍世安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非循环技术,是为解决无限的人类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环境矛盾的基本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兼容而非取代,因为市场经济存在循环经济成长的基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循环经济可以孕育出生态文明,后工业文明的经济形态既不是自给自足经济,也不是计划经济;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立意高远、简单明了、系统全面、指向明确、包容性强,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经济形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珊  
海峡经济区在狭义上讲,包括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与东岸的台湾两省。目前这个经济区不论是综合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相对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本文认为,在东南沿海经济带发展中,海峡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尤为突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东京  
新中国成立后亟待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推进工业化需采用"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调整生产关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国家实现工业化初期阶段,迅速推进工业化需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事实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起飞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需调整产业结构,而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让市场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则决定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栋材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建设的经济区之一,由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五市一区和甘肃省的天水市共同组成。经过两省长期的互补互动,各城市之间相互吸引辐射,空间地域毗邻相连,多种基础设施相通对接,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带和经济区。从空间结构理论的角度审视,关中-天水经济区还存在核心不强,区内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地区之间产业趋同、关联度弱等明显制约经济区健康发展的因素,因此,需要通过西安、咸阳两地一体化,建立区域副中心和实施大城市发展战略,城市间实施产业的有序转移和扩散等措施,使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以产生特有的结构效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凤旋  郑艳婷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以沿海城市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最为迅速。围绕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的纵向提升和横向扩张并存,中心城市与周边农村的协同发展构成了一种新的地域类型,即都会经济区。在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文章提出都会经济区的界定方法论,并具体界定出了我国的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大都会经济区,探讨了它们的增长过程、发展特点及其空间动力机制,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是我国都会经济区面临的严峻挑战。全球化是都会经济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这一区域类型的集聚增长仍将继续,这给我国的区域、城市规划管理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关注这一概念及其方法论的研究,以深入理解并指导快速全球化过程中我国的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过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东海  
焦作是山西能源基地东侧的一颗明珠。以焦作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包括一市七县:焦作市和辉县、修武、博爱、沁阳、济源、温县、孟县,土地面积7,062平方公里,总人口31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26.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6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7.3%,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电力、轮胎、铝锭、烧碱、纯碱、电石、乙炔炭黑等200多种,农业生产居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为省内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区位于河南的西北部,太行山东南麓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山西能源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研究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五年内,中国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济内在联系和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据,形成七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它们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段樵  伍凤仪  黄炽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常兴  安鲁  
六朝时期由于民族矛盾纷争和战乱频繁,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北人南迁的又一次高潮。大量南迁移民不仅为江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垦辟出大量的土地,并且在南方广泛种植和推广北方的旱地作物,同时铁器牛耕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以江南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基础,其手工业和商业也都蓬勃兴起,大型商业城市纷纷出现。六朝移民不仅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成了江南经济区的形成,而且为隋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海彦  
科学发展观对指导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琪  安树伟  
根据兰西格经济区内各市(区、县)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现状,可将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分为良好地区、一般地区和较差地区,这三类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大且各有特点,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只有分类解决、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区,才能更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