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1)
- 2023(2445)
- 2022(2064)
- 2021(2170)
- 2020(1777)
- 2019(4066)
- 2018(3813)
- 2017(7194)
- 2016(4163)
- 2015(4734)
- 2014(4585)
- 2013(4632)
- 2012(4423)
- 2011(3528)
- 2010(3687)
- 2009(3456)
- 2008(3574)
- 2007(3050)
- 2006(2580)
- 2005(2251)
- 学科
- 财(21591)
- 管理(18648)
- 财政(13614)
- 济(12501)
- 经济(12485)
- 业(12448)
- 政(11187)
- 企(11049)
- 企业(11049)
- 务(7782)
- 财务(7781)
- 财务管理(7735)
- 企业财务(7415)
- 家(6421)
- 国家(6318)
- 地方(5655)
- 制(5281)
- 中国(5239)
- 出(4534)
- 方法(4452)
- 支出(4281)
- 度(4150)
- 制度(4148)
- 农(3980)
- 数学(3906)
- 数学方法(3878)
- 体(3876)
- 机关(3679)
- 国家机关(3678)
- 体制(3462)
- 机构
- 学院(49040)
- 大学(48705)
- 财(21571)
- 济(19173)
- 经济(18764)
- 管理(18338)
- 研究(15864)
- 理学(15524)
- 理学院(15372)
- 管理学(15274)
- 管理学院(15166)
- 中国(12763)
- 财经(12066)
- 经(10827)
- 州(9826)
- 京(9408)
- 财政(9185)
- 科学(9118)
- 财经大学(8608)
- 江(8466)
- 所(8080)
- 政(8080)
- 中心(7434)
- 省(7254)
- 研究所(6630)
- 经济学(6314)
- 北京(5825)
- 经济学院(5764)
- 范(5757)
- 师范(5726)
共检索到84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义琼
《丝绢全书》记载了隆庆四年(1570)到万历七年(1579)发生在徽州府的一件与国家丝绢赋税改革有关的大事。此事在隆庆年间由歙县讼师帅嘉谟率先提出,要求国家分配给徽州府的人丁丝绢税不能独征歙县,而应由六县按人丁数额一起分担。那么,丝绢税真的如宣称的那么重吗?徽州府县的赋役结构如何呢?丝绢事件的五个解决方案要改的及改变的是财政赋役中的什么呢?本文在夫马进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全面地从财政史的角度加以探析。
关键词:
《丝绢全书》 五个解决方案 财政 赋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瑞雯
明隆万之际,徽州府属六县因一项“人丁丝绢”税的分派纷争丛起。追其源流,明建国之初向天下府州县征收农桑丝绢,又继承宋元以来税收传统,将原有税丝归于夏税征收,名为夏税丝绢。这种丝绢税向户派征,起科对象有田地、人丁之别,南方自田土起科,北方受元代二五户丝制度影响,计丁科丝,征收人丁丝绢。宣德以来,为应对日趋增加的丝绢需求,国家从赋税和徭役两个层面寻求突破,部分丝绢加派,在北方以人丁为名,在南方以丁田兼征的方式向里甲摊派,使原本派向田地的丝绢负担部分地转移到人丁之上。在弘治十五年(1502)的夏税征收中,徽州、苏州、常州、太平、镇江等地也出现了人丁丝绢的名目。在一条鞭法改革中,以人丁、田地为征收对象的丝绢税项分别与徭役、田赋项目归并核算,折收银两,随粮带征。这一改革在各地早晚有别,深浅不一,名为丝绢的赋役直到清代前期才完全折为银两、摊入田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振忠
王振忠,1992年历史学博士,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太新 苏金玉
亩产问题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大问题,学术界对此已发表了许多意见,应该说是有成绩的,但由于过去的研究,缺乏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得出的结论又是不能令人满意。我在治史过程中,经过多年的积累,从《屯溪档案》中获得一批珍贵的材料,很有助于解决清代徽州地区的粮食亩产问题,我们想通过这个地区的个案研究,也许能为研究亩产问题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建立
政府信息公开不仅重要也是必要的,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5年多,其公开透明的情况仍然不能使公众满意,这既有主客观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原因。国外先进经验表明法律实施比制定法律更难。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为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本文提出五大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政信息 公开透明 信息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聪 邓淑莲 刘潋滟
财政法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财政透明水平的提升,能够让公众更好地对政府进行监督,从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论证财政透明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并基于我国2017年省级财政信息公开现状,分析当前财政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透明 法治政府 预算法 信息公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少飞 周国良 孙铮
近期的研究支持了转型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但却少有研究关注政府公共治理效力对微观企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为对象,将政府公共治理因素纳入到企业行为的分析中,观察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本文发现,与央企和民企相比,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增加更有助于提高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增加对地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政府公共治理影响企业价值的经验证据,丰富了转型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的行为分析框架。并且本文对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责任型政府建设,亦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磊 唐盟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是影响企业预期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2013-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相关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系统考察了财政透明度提升和企业杠杆率调整速度的关系,从而分析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预期。本文的结论支持财政透明度提高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从而稳定企业预期的观点。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结论依然保持稳健,另外,本文还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和进一步讨论。本文为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预期提供了一个实证证据,并对财政治理如何"稳预期"提出政策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政府预算 财政透明 预期 杠杆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蕾
徽州文书是20世纪中国民间历史文献领域的重大发现,由其形成和推动的徽学研究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简要回顾中山大学徽学研究、徽州文书收藏历史与传统;介绍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徽州文书的规模、类型与特色,以及徽州文书分类整理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和进展;论述徽州文书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研究与实践重点及其对人文科学研究发展的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怡
康熙《常州府志》综合反映了常州府当时的自然人文、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史学、文学与艺术价值。通过举例分析了方志中的人物、艺文等卷,着重剖析方志中所体现的文学价值与意义。最后,对康熙《常州府志》作总结性的评述。
关键词:
康熙《常州府志》 文学价值 人物 艺文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闯
常州府中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常州地区创办的最早的一所府中学堂,同时也是江苏为数不多的官办府中学堂。1907年屠宽执掌该校,亲订章程、革新课程,从严招生并聘请许多名流雅士到该校任教,使学堂渐有规模与声色。同年,该校发生部分学生反对舍监陈士辛的短暂学潮,经过学生与校方短暂的博弈,终因学生妥协而告终。民国二年,常州府中学堂人事发生变动,童斐继任校长,随后该校演变为江苏省立第五中学。童斐为该校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使省立五中成为近代江苏教育的典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徽州作为明清时期一支重要商帮的发源地早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极大兴趣。在本文中,笔者关注的是:徽州人的弃儒弃农经商并不在于彻底否定儒学传统,他们走出了一条向外发展以稳定内部的自我适应道路。在传统的徽州社会里存在着一种既饱含浓郁儒风但又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通过对明清徽州会社经济的分析,将有利于考察该地传统社会结构的演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忠鑫
明清时代的徽州民间文书和赋役文献广泛使用土地字号。明初,土地字号的分配单元是保,万历清丈以后逐渐演变为以图为单位,显示出图甲组织在基层地籍编造管理中的作用。在图甲组织的地籍管理、民间社会的契约表述等实际使用场合,土地字号与基层单元的结合仍带有明显的都保痕迹。图甲的增减变动也对字号分配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徽州文书 土地字号 明清 图甲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