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6)
- 2023(15031)
- 2022(12927)
- 2021(11655)
- 2020(9939)
- 2019(22662)
- 2018(22337)
- 2017(43777)
- 2016(23677)
- 2015(26321)
- 2014(25715)
- 2013(25899)
- 2012(23663)
- 2011(21059)
- 2010(20842)
- 2009(19395)
- 2008(19238)
- 2007(16940)
- 2006(14915)
- 2005(13208)
- 学科
- 济(103665)
- 经济(103550)
- 业(93141)
- 企(82794)
- 企业(82794)
- 管理(81612)
- 方法(51320)
- 数学(41998)
- 数学方法(41625)
- 农(31558)
- 业经(30951)
- 财(30420)
- 中国(23202)
- 务(22695)
- 财务(22634)
- 财务管理(22607)
- 农业(22557)
- 企业财务(21474)
- 技术(20096)
- 地方(18383)
- 理论(18267)
- 学(18262)
- 和(18254)
- 制(17708)
- 贸(17446)
- 贸易(17440)
- 划(16967)
- 易(16891)
- 环境(16317)
- 策(15328)
- 机构
- 学院(343903)
- 大学(341282)
- 管理(143461)
- 济(141096)
- 经济(138397)
- 理学(124948)
- 理学院(123712)
- 管理学(121855)
- 管理学院(121243)
- 研究(107565)
- 中国(81884)
- 京(71753)
- 科学(66687)
- 财(63761)
- 农(59481)
- 业大(53606)
- 所(53241)
- 财经(52180)
- 江(49837)
- 中心(48872)
- 研究所(48481)
- 经(47588)
- 农业(46968)
- 北京(44698)
- 经济学(42073)
- 范(41265)
- 师范(40864)
- 州(39958)
- 院(38810)
- 财经大学(38778)
- 基金
- 项目(236168)
- 科学(187325)
- 基金(173443)
- 研究(171787)
- 家(150493)
- 国家(149188)
- 科学基金(130276)
- 社会(109946)
- 社会科(104400)
- 社会科学(104371)
- 省(92666)
- 基金项目(92500)
- 自然(85554)
- 自然科(83611)
- 自然科学(83593)
- 自然科学基金(82160)
- 教育(77611)
- 划(76633)
- 资助(71506)
- 编号(68934)
- 成果(53816)
- 部(51979)
- 重点(51901)
- 创(51195)
- 发(49942)
- 创新(47159)
- 课题(46127)
- 业(45840)
- 国家社会(45279)
- 科研(45168)
- 期刊
- 济(152519)
- 经济(152519)
- 研究(97634)
- 中国(58006)
- 管理(54884)
- 农(54250)
- 学报(52478)
- 财(49934)
- 科学(49145)
- 大学(40182)
- 学学(38270)
- 农业(38069)
- 教育(30983)
- 技术(30734)
- 融(27570)
- 金融(27570)
- 业经(27150)
- 财经(25631)
- 经济研究(23574)
- 业(21934)
- 经(21863)
- 问题(20030)
- 技术经济(19633)
- 科技(16743)
- 现代(16742)
- 理论(16264)
- 商业(16056)
- 统计(15312)
- 版(15298)
- 图书(15148)
共检索到48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林美 郭佐宁 张金锁
晋陕蒙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富集区,其采矿业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采矿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学测算GTFP能客观描述科技进步与创新、规模收益等对产出增长的驱动/阻碍情况,为其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然而,现有采矿业GTFP研究较少将经济、能源、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在内,导致测算的GTFP与实际有一定差距。为此,将能源消费量与CO2排放同时纳入研究框架,采用SBM模型测算出考虑CO2与不考虑CO2排放的平均技术效率值,在此基础上运用GML指数测算出2000—2018年晋陕蒙采矿业5个细分行业GTFP,并按区域与时间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该区域采矿业高效发展与绿色生产间的协调、可持续性较差;技术进步是采矿业GTFP增长的源泉,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降低的主因,且前者的阻滞作用更大。考察期内,采矿业GTFP年均增长率为1.2%,除黑色金属矿选业年均增长率为-0.4%,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为0,剩余细分行业均为正增长。晋陕蒙要继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协同改善技术效率,助力实现黄河流域采矿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林美 郭佐宁 张金锁
晋陕蒙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富集区,其采矿业高质量发展对黄河流域采矿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学测算GTFP能客观描述科技进步与创新、规模收益等对产出增长的驱动/阻碍情况,为其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然而,现有采矿业GTFP研究较少将经济、能源、环境因素同时考虑在内,导致测算的GTFP与实际有一定差距。为此,将能源消费量与CO2排放同时纳入研究框架,采用SBM模型测算出考虑CO2与不考虑CO2排放的平均技术效率值,在此基础上运用GML指数测算出2000—2018年晋陕蒙采矿业5个细分行业GTFP,并按区域与时间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该区域采矿业高效发展与绿色生产间的协调、可持续性较差;技术进步是采矿业GTFP增长的源泉,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降低的主因,且前者的阻滞作用更大。考察期内,采矿业GTFP年均增长率为1.2%,除黑色金属矿选业年均增长率为-0.4%,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为0,剩余细分行业均为正增长。晋陕蒙要继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协同改善技术效率,助力实现黄河流域采矿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立宏 王艳 陈家宜
中国采矿业具有代际负外部性和环境负外部性特征,但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不考虑负外部性影响,而现有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也仅考虑环境污染,难以真实衡量采矿业的效率与绿色技术进步。本文构建了考虑双重负外部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框架,基于2005—2015年采矿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其变动率,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代际负外部性、环境负外部性等,以考察其关键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结果显示:①考虑环境和代际双重负外部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果。②采矿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开采业增速最快,其次为煤炭开采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业,油气开采业最低。③代际和环境负外部性因素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皆呈现抑制作用,但对不同产业的抑制程度存在异质性。环境负外部性对煤炭开采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而代际负外部性对油气开采业和黑色金属开采业的抑制作用则高于其他采矿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赖丹 胡莎
环境成本是采矿业公司成本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成本的研究有利于采矿业公司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效益。文章以采矿业上市公司2009—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该行业环境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外部因素看,环境保护支出与政府环境保护补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年限对环境成本支出影响较小;从内部因素看,公司净利润、独立董事比例与环境保护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总资产对数与环境保护支出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采矿业 环境成本 外部性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闻少博 陈甲斌 刘禹辰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首先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份的矿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测度,其次通过Malmquist指数对TF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等对区域TFP的影响,以期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矿业总体上DEA有效,非期望产出过多是制约样本期内各地区TFP提高和TFP高波动地区效率值波动向下时的共有原因;中国区域矿业Malmquist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区域间TFP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制度因素、能源结构对TFP影响显著为正,且能源结构是对TFP影响最大的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闻少博 陈甲斌 刘禹辰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首先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份的矿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测度,其次通过Malmquist指数对TF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最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制度因素、环境因素等对区域TFP的影响,以期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矿业总体上DEA有效,非期望产出过多是制约样本期内各地区TFP提高和TFP高波动地区效率值波动向下时的共有原因;中国区域矿业Malmquist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但区域间TFP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制度因素、能源结构对TFP影响显著为正,且能源结构是对TFP影响最大的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虹 李晨光 王帅 陈挺
本文构建了全局参比SBM模型,以此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6-2018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电价水平对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电价水平上升可以显著提升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工具变量及滞后解释变量回归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稳健。进一步研究影响机制发现,电价水平上升可以通过缓解电价扭曲程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进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此外电价水平对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于我国不同省份而言,电价对经济中等发达省份及二产占比中等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梅 严乐乐 胡绪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的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引入GML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改进Super-SBM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向增长,其驱动力来自绿色技术进步;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命令控制型及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为正向线性关系;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创新路径不显著。进一步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梅 严乐乐 胡绪华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的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引入GML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改进Super-SBM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正向增长,其驱动力来自绿色技术进步;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以及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差异显著;命令控制型及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呈现倒“U”型关系,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为正向线性关系;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创新路径不显著。进一步提出提升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威 曾新欣
我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是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对我国省域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绿色信贷支持下不同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上呈现显著正向集聚效应,以排污费为代表的费用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反向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以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为代表的投资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反向指标存在显著负向关系,单独的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约束性较弱,而加入绿色信贷的综合视角后约束性显著增加,绿色信贷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反向指标存在显著"U"型关系,且绿色信贷与环境规制的交互作用能显著促进工业增长绩效的提升。基于以上结论,得到政策启示如下:我国可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相关法规制度,引导地方政府为环保而竞争,构建多样化环境规制体系,商业银行可完善从绿色信贷审批、环境风险评估、产品设计等在内的绿色信贷全方位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信贷相关政策与环境规制的协调配合机制,积极结合相关产业政策,以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志烨
数字经济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本文借助涵盖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特征;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在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加快推进流通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流通产业集聚、加速数字技术应用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王许亮
本文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进行说明,随后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估算出中国2002—2014年各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及其分解项。全面控制影响服务业绿色TFP的重要变量后,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及分区域服务业绿色TFP的影响。估算结果显示:中国服务业绿色TFP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表现出较大的省际和区域异质性;回归分析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绿色TFP的增长,而其对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朋吾
文章通过选取2011—2020年工业行业的重污染企业和轻污染企业数据,分析了企业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盈利能力和竞争水平两个行业特征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异质性,在轻污染企业中,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影响,在重污染企业中,绿色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影响。行业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水平对轻污染企业绿色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关系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行业盈利能力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阶段、正相关阶段均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行业竞争水平对二者负相关阶段存在逆向调节效应,对二者正相关阶段存在同向调节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永浩 张昆扬 武拉平 史畅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而环境规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论文分别运用非导向DDF与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影响。研究发现:(1)2007—2019年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地区差异,西南地区增速最快;(3)环境规制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环境规制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污染排放;(4)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利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自然灾害、贸易开放及高污染机械化则抑制其增长。基于此,论文就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合作等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