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8)
2023(19019)
2022(16021)
2021(14896)
2020(12243)
2019(27819)
2018(27471)
2017(52510)
2016(28270)
2015(31700)
2014(31822)
2013(31424)
2012(29067)
2011(26485)
2010(27142)
2009(25608)
2008(24336)
2007(21819)
2006(19645)
2005(18143)
作者
(82324)
(68412)
(67873)
(64697)
(43513)
(32729)
(30812)
(26565)
(26109)
(24583)
(23415)
(23253)
(21901)
(21816)
(21224)
(21121)
(20074)
(19701)
(19621)
(19568)
(17351)
(16837)
(16418)
(15613)
(15446)
(15330)
(15273)
(15083)
(13893)
(13402)
学科
(127804)
经济(127654)
管理(84298)
(79319)
(64731)
企业(64731)
方法(46095)
中国(39525)
数学(39147)
数学方法(38752)
(33546)
地方(32398)
(31303)
(29750)
金融(29746)
业经(29443)
(28860)
银行(28815)
(28045)
(27815)
(26392)
农业(23218)
环境(21392)
(20138)
贸易(20117)
理论(19663)
(19422)
(19216)
(19155)
财务(19133)
机构
大学(405510)
学院(405492)
(170557)
经济(166816)
管理(154618)
研究(144071)
理学(131410)
理学院(129904)
管理学(127870)
管理学院(127135)
中国(112820)
(87975)
科学(85534)
(81006)
(72728)
研究所(65431)
中心(65166)
(63262)
财经(62962)
(61774)
(56906)
北京(56782)
业大(56668)
(54307)
师范(53827)
经济学(52335)
(52207)
(50194)
农业(48627)
经济学院(46671)
基金
项目(265164)
科学(208385)
研究(198429)
基金(190575)
(164835)
国家(163392)
科学基金(139895)
社会(125823)
社会科(119244)
社会科学(119214)
(103919)
基金项目(100490)
教育(90215)
自然(87767)
(86788)
自然科(85577)
自然科学(85561)
自然科学基金(84003)
编号(81278)
资助(78074)
成果(67308)
(60346)
重点(59743)
(58216)
课题(57200)
(54917)
国家社会(51737)
创新(51275)
(50955)
教育部(50236)
期刊
(202542)
经济(202542)
研究(129886)
中国(86973)
(61944)
学报(60544)
管理(59990)
(59360)
科学(56893)
(50123)
金融(50123)
教育(47230)
大学(46654)
学学(43890)
农业(40030)
技术(35664)
经济研究(32020)
财经(31959)
业经(31894)
(27432)
问题(25543)
技术经济(20226)
理论(20068)
(19931)
图书(19472)
现代(18957)
科技(18785)
(18775)
世界(18044)
实践(17894)
共检索到633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成海  刘文渊  
晋西农村实质脱贫及其经济发展必须依托其自身特色资源为基础,注重生态平衡性、产业融合性和经济发展系统性,这是增强山地经济内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晋西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到92%,是典型的山地经济,因此,系统分析晋西山地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有利于促进晋西老区的实质性脱贫,真正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和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眭海霞  韩淼  尹宏  
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和新动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价值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农商文体旅融合模式、动力机制以及优化路径等进行研究,认为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可以分为原动力、拉动力、推动力和支持力。最后,文章提出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资源利用、创新产品开发和强化业态打造,构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路径,推进农商文体旅全面深度融合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哲  邵旭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演进脉络,以“创造力—驱动力—牵引力—支撑力—聚合力”为分析框架,论证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总结了荷兰和韩国的模式及主要做法,以资借鉴。现阶段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融合主体间的创造力差异较大,制约了合作稳定性;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存在堵点,驱动作用发挥不充分;高品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需求端的牵引作用;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不完善,融合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聚合力作用有待提升。因此,要聚焦提升融合发展动力,强化经营主体共同参与性,打通技术和制度创新应用的堵点,加强供给高品质农产品,优化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飞  陈修谦  唐红祥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构建了向海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框架,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技术非中性化条件下海洋资源、资本、劳动力、科技等要素促进向海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向海经济发展动力模型,以我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资本对向海经济的正向驱动效应最显著,其次为科技投入,劳动力的正向效应不显著,渔业资源产生不明显的负向效应;动力要素对向海经济的驱动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南部海洋经济圈渔业资源、资本投入以及科技投入等动力要素驱动效应最强,北部海洋经济圈以资本投入为主驱动力,东部海洋经济圈则以资本投入和劳动力驱动为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环境保护、交通条件、政府干预度对向海经济主要起到正向影响。根据以上研究发现,从产业结构与布局、财政与金融、海洋科技及其成果转化、区域合作与海陆一体化、基础设施等角度提出了向海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完善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换  章牧  
现实背景下,特色小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旅融合为基调的特色小镇发展方兴未艾。本文以甘坑客家小镇为例,结合消费者感知从文化符号、开发模式和路径依赖三个层次进行理论梳理,尝试提出特色小镇以文促旅的路径与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文旅融合重在以地方文化为中心;第二,文化视觉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第三,塑造IP文化形象改善旅游体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峰  郭炳南  
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目的是要在文化、旅游和商业间实现以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产业链共荣的产业发展格局。文章在相关概念阐释的基础上,从三大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可以通过挖掘城市的文化、商贸、旅游三类资源,构建文化集聚区、旅游集聚区、商业集聚区和大型城市综合体四种融合发展的路径或平台。具体到某一特定的城市,以无锡为例,提出文旅商融合发展的三大具体对策:深挖运河文明,打造滨河线性文旅商集聚区;激活商埠文化,打造基于城市空间优化的面状文旅商集聚区;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湖湾型生态旅游城郊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彦   李月  
基于对接后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构建双循环数字产业支撑与被支撑网络,研究两岸数字产业融合的广度、深度、地位及其融合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两岸数字产业呈现相互依靠、融合发展的特征;两岸数字产业的产能释出能力强于资源吸纳能力;大陆数字产业吸纳国内资源更多,产能释出至外循环的比重较高,台湾地区反之。双循环数字产业支撑与被支撑网络受到互惠性、聚敛性和传递闭合性的内生驱动,两岸数字产业在内外循环中呈现相互促进的融合特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燕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高地是国家发展战略,而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是建设文化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调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状况及阅读推广开展现状,剖析了该地区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合作基础、合作意义、合作路径等方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阅读推广融合发展新模式,由此提出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发展的管理机构(管理动力);形成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行为动力);谋划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内容的资源共享(内生动力);建设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动力),以期推动全国图书馆阅读推广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文树  薛蓉娜  赵会娟  
文章在阐述三网融合内涵、剖析其经济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西部地区推进三网融合对其经济的影响机制。三网在技术层面的融合将激励信息产品的研发、制造,引领信息产业的升级,同时有利于节约社会资金;在市场层面和业务层面的融合有助于提升西部社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对信息服务业务的需求。因此,在西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能有效改善其信息化水平,使信息获取方式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锴丰   施建刚   吴光东   周佳宁   刘聪  
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是一个持续演进并有序发挥作用的复杂、有机的运作系统。为拓展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相关理论体系,进而指导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论文构建了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并分析了4类驱动情景(包括基准情景和内生动力、外生动力、基础动力三类动力因素驱动情景)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不同维度水平以及综合水平随时间的动态演变特征,并讨论了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1)现状延续型发展模式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不同维度及综合发展水平的总体趋势向好;(2)三类动力因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路径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间能够弥补彼此在城乡融合发展不同维度方面驱动力不足的劣势;(3)外生动力和基础动力对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效果明显弱于内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咏   王宇譞  
乡村产业融合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能起到促进乡村产业创新及农民增收、优化乡村产业结构、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较差、融合主体带动力较弱、产业融合层次较低、融合人才匮乏等问题,未来要对乡村产业融合环境进行优化、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带动力、深化农村产业融合程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蕊  侯丹  
产业融合是文化要素向经济领域的渗透融合,其不仅可以加速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强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更能够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业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东北三省文化产业融合趋势愈发显著,但融合程度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东三省应努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加区域技术创新投入,减少政府制度干预,紧跟市场文化消费动向,促使文化产业融合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具体来说,辽宁省应该选择文化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吉林省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黑龙江省则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市场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寿奎  
本文以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为导向,分析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现状,阐述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的内在机理,剖析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的政策驱动、绿色发展需求驱动、优质服务动力、转变发展动力、技术创新动力、利益补偿动力等外部融合动力机制,以及行业竞争力动力、基于绿色发展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绩效驱动等内部融合动力机制。研究建议提出:构建低碳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健全基于环境保护的交通建设运营治理机制;探索低碳交通与环境保护成本补偿制度,优化交通运输业产业结构,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升级;建立公路建设与运营环境风险智能控制机制,应用智能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环境进行协同治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蕊  侯丹  
产业融合是文化要素向经济领域的渗透融合,其不仅可以加速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强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更能够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业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东北三省文化产业融合趋势愈发显著,但融合程度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东三省应努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加区域技术创新投入,减少政府制度干预,紧跟市场文化消费动向,促使文化产业融合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具体来说,辽宁省应该选择文化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吉林省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黑龙江省则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市场融合型产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