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8)
- 2023(9174)
- 2022(8315)
- 2021(7929)
- 2020(6636)
- 2019(15530)
- 2018(15532)
- 2017(30096)
- 2016(16514)
- 2015(18655)
- 2014(18642)
- 2013(18440)
- 2012(16842)
- 2011(15101)
- 2010(14797)
- 2009(13295)
- 2008(12726)
- 2007(10777)
- 2006(9257)
- 2005(7855)
- 学科
- 济(62772)
- 经济(62706)
- 管理(46290)
- 业(42524)
- 企(35600)
- 企业(35600)
- 方法(30260)
- 数学(26113)
- 数学方法(25820)
- 农(16435)
- 学(15530)
- 中国(14886)
- 地方(14793)
- 财(14425)
- 业经(13887)
- 贸(11230)
- 贸易(11222)
- 农业(11194)
- 和(10921)
- 易(10866)
- 理论(10774)
- 环境(10628)
- 技术(9985)
- 制(9646)
- 务(9462)
- 财务(9405)
- 财务管理(9390)
- 划(8977)
- 教育(8845)
- 企业财务(8835)
- 机构
- 大学(230100)
- 学院(228144)
- 管理(93325)
- 济(83728)
- 经济(81758)
- 理学(81632)
- 理学院(80707)
- 管理学(79256)
- 管理学院(78865)
- 研究(75425)
- 中国(53879)
- 科学(50433)
- 京(49445)
- 所(38101)
- 业大(37219)
- 农(36977)
- 财(36442)
- 研究所(35170)
- 中心(33504)
- 北京(31415)
- 江(31348)
- 范(30574)
- 师范(30312)
- 财经(30205)
- 农业(28815)
- 院(28381)
- 经(27478)
- 州(26307)
- 师范大学(24698)
- 技术(23943)
- 基金
- 项目(165953)
- 科学(128982)
- 研究(119521)
- 基金(119352)
- 家(105241)
- 国家(104398)
- 科学基金(88756)
- 社会(72307)
- 社会科(68363)
- 社会科学(68344)
- 基金项目(64954)
- 省(64492)
- 自然(60088)
- 自然科(58579)
- 自然科学(58566)
- 自然科学基金(57473)
- 划(55195)
- 教育(53646)
- 编号(49211)
- 资助(48777)
- 成果(39106)
- 重点(36988)
- 部(35494)
- 发(34899)
- 创(34080)
- 课题(33395)
- 科研(32129)
- 创新(31741)
- 计划(30795)
- 大学(30471)
共检索到316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兴 朱金兆 张学培 贺康宁 高宗杰
该文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土面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耗水各分量的比例关系.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林木蒸腾量为57.7%~60.2%,林地土面蒸发量为13.2%~22.8%,林冠截留量为17.0%~28.2%.其中6,7,8三月的蒸腾耗水量占全年的80%.不同林分生长季耗水量有差异,其规律为:其它条件相同时,丰水年,阴坡耗水大于阳坡;少水年,阴坡耗水稍大于阳坡;密度大的林分耗水量也大.
关键词:
蒸散,林分耗水,防护林,晋西黄土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迪 毕华兴 次仁曲西 王莉莉 高路博 许华森 鲍彪
森林植被耗水规律是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影响机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以典型黄土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区域,依托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对研究区典型森林蒸散耗水及其环境因子进行定量监测,定量分析蒸腾、蒸发等各蒸散的强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研究区典型森林植被结构对植被耗水特征的影响。土壤蒸发实验运用称重法,树木蒸腾实验采用热扩散式茎流计法,并结合环境因子调查,对观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蒸发量与地表植被状况以及土壤温度有关;树木蒸腾耗水与土壤含水量、降雨量、冠幅、树龄的线性关系显著。综合分析可知,影响森林耗水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土壤水分的变化,若土壤含水量较小,则森林植被首先满足自...
关键词:
晋西黄土区 森林耗水 树木蒸腾 土壤蒸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玉宝 王百田
以山西省方山县和吉县的刺槐和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样地、解析木和气象资料,估算了其耗水量。结果表明:(1)人工林耗水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大,达一定林龄后将超过降水量。这个林龄对于位于阳坡的方山县刺槐林为15年;位于半阳坡的吉县刺槐林和油松林分别为5年和23年。(2)在现降水条件下,人工林耗水量达不到需水量,存在着水分不足的胁迫。研究区生长季各月份按耗水量从高至低的排序为:7月,6月,8月,5月,9月,10月,现降水条件限制了人工林需水量及其在生长季内的合理分配。因此,有必要根据现降水条件结合经营目标调控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密度。
关键词:
刺槐 油松 人工林 耗水量 晋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晓明 余新晓 张学培 魏天兴 孙中锋
依据水量平衡原理,采用桶栽试验分别测算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侧柏、刺槐、杏和河北梨生长季(4—10月)单株耗水量,并根据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标定的各树种无效水界值,分析各树种土壤水分供耗特点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1) 2002年(贫水年)生长季降水量430·7 mm,试验树种同期耗水量约为430~490 mm,供耗失衡;2003年(丰水年)降水量870·2 mm,耗水量约为480 ~515 mm,但降雨分配不均,5、10月供耗也略有失衡。2)不同树种年内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相近,而同月耗水量差异较大,同一树种不同月耗水量差异也较大,丰水年各试验地土壤水分状况要好于贫水年。3)侧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曦 梁文俊 毕华兴 侯贵荣
[目的]量化研究晋西黄土区的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揭示二者的多因子复合关系,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选取蔡家川流域16块20 m×20 m林龄为28年的油松人工林标准样地,并划分成64块10 m×10 m样方,利用结构方程的方法构建地形-林分结构-水土保持功能的关系模型。其中将地形因子、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拦沙减沙作为潜变量,调查实验获取的各项指标作为观测变量。[结果]油松林的水平结构是对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拦沙减沙两类水土保持功能影响最为显著的潜变量,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93和0.79。而在其对应的观测变量中,林分密度和林木竞争指数是主导水平结构的因子,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98和0.97,总影响系数分别为-0.987和-0.956,且较易调控。受结构因素影响较大的敏感功能因子为产流量、产沙量和林冠截留率,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97、0.91和0.69,总影响系数分别为0.986、0.961和0.731。地形因子通过影响林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土保持功能。[结论]提出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的油松林分密度范围为1 100~1 400株·hm-2,据此来调整林分密度、林木竞争指数等结构指标,将对地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和拦沙减沙起到良好效益,多因子协同调控将进一步提升黄土高原的植被质量,发挥植被的水土保持效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平 李吉跃 马达
利用热扩散探针配合自动气象站,于2005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试验林场对油松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树干液流速率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且与土壤含水量和当月降雨量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6;树干液流速率月平均值在1份有最低值,为0.00019m/s,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为0.0006cm/s,是1月份的3.2倍;油松的连日变化规律在各个时期都呈明显的峰状曲线,只是土壤水分充足时期的液流速率值比干旱时期的要高一些,气象因子是影响油松树干液流日进程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液流速率 土壤含水量 气象因子 油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琰 刘勇 李国雷 胡嘉伟 娄军山 万芳芳
【目的】研究底部渗灌条件下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容器对油松容器苗耗水规律及生长的影响,以期初步筛选底部渗灌条件下培育油松苗的最适容器类型和规格,为底部渗灌技术在油松容器苗培育上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嵌套设计,选用口径为3.8 cm、长度为14 cm和21 cm的硬塑料容器,口径为4.5 cm、长度为10和15cm的无纺布容器以及口径为10 cm、长度为10和15 cm的黑色塑料容器培育油松苗,并用底部渗灌的方式给予苗木水分,通过测定底部渗灌期间苗木的灌水频率和耗水量及1年生长期结束后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等指标,探讨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容器对底部渗灌条件下的油松苗耗水规律和生长的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下,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对此,人工营造各类水土保持林是目前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由于这一地区气候干旱,土壤水分环境成为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但因没有灌溉条件,如何聚集并有效利用天然降水造林是目前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本文在选择减少密度、增加林木个体水分营养面积的造林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对如何增加集流坡面产流率及控制无效土壤水分蒸发方面进行了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鲍彪 毕华兴 云雷 高路博 许华森 安云
通过野外坡面降雨试验,对晋西黄土区刺槐林地内土壤水分进行连续定位观测,以揭示晋西黄土区坡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旨在为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坡面土壤含水率受植被密度影响较明显,密度较高的刺槐林地相对于密度较低的林地或裸地而言,其林地内坡面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较平缓。2)垂直方向上,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最为直接和迅速。植被密度不同,各测点次表层(1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上升有先后之分,与表层(0~10cm土层)相比,次表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有一定的滞后和延长,体现出土壤水分入渗的先后过程。深层(20~15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降雨几乎无...
关键词:
晋西黄土区 刺槐林 土壤水分 降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华 杨新兵 鲁绍伟 孙庆艳 肖洋 王宇
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耗水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耗水主要包括3个方面:林冠截留蒸发、植物蒸腾耗水和土壤物理蒸发耗水。油松林地总耗水为516.52mm,其中林冠截留占总耗水量的25.63%,土壤蒸发占22.15%,植物蒸腾耗水占52.22%,三者比例为1:0.86:2.04。油松平均林冠截留率为25.4%,平均透流率为64.4%,平均干流率为0.55%,干流雨、林内降雨和林外降雨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油松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5mm、枯落物年截水量为48.7mm,占总降雨的10.42%。油松林林内土壤水分蒸发为114.41mm,林外蒸发为197.70mm。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朱金兆 查同刚 杨雨行
该文采用野外试验方法,以单位水量在单位面积上冲刷的土壤量为指标,对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抗冲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油松×刺槐混交林的抗冲性最好,其次是油松林地>刺槐林地>虎榛子林地>沙棘林地>荒草地>玉米茬地>土质马路>新开垦地;坡度对土壤冲刷量的影响十分明显;随冲刷过程的进行,土壤冲刷量不断减少,减少至一定值则不再减少,此时的值称为基值.同时对糙率、冲刷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土壤抗冲性,水土保持林地,黄土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耀 王百田
【目的】探索不同林地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3种人工林(油松林、刺槐林和油松×刺槐混交林)和2种天然次生林(山杨次生林、辽东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进行植被调查。【结果】结果表明:5种林地类型共出现林下植物52种(灌木植物17种,草本植物35种),且不同林地类型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及分布差异较大,天然次生林的灌木物种数量明显多于人工林,而草本物种数量却要少于人工林。5种林地类型的灌木层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林,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环境因素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郁闭度、土壤含水量及毛管孔隙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为显著。【结论】不同林地林下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综合考虑灌木及草本层植物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油松×刺槐混交造林方式优于纯林造林方式,应该在该地区合理扩大油松×刺槐混交造林的面积;郁闭度是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开窗疏林来提高林下植物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申家朋 张文辉 李彦华 何景峰 张辉
【目的】基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其生物量、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分配规律,为该地区人工林碳效益估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12年生刺槐人工林和12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生物量实测的方法,研究刺槐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乔木不同器官、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以及刺槐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灌草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刺槐人工林乔木层平均碳含量(468.44 g·kg-1)低于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平均碳含量(512.77 g·kg-1);刺槐林乔木各器官碳含量为458.00~496.96 g·kg-1,不同器官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李一 孙鹏森 马履一
该文在单木液流测定的基础上 ,采用边材面积作为纯量 ,对京北山区水源保护林的主要树种油松、刺槐林进行由单木到林分耗水的推算 .结果发现 ,两树种边材面积与胸径之间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模型得到很好的拟合 .通过实测标准地的胸径分布 ,可以推算出林地边材面积的分布 .利用热脉冲技术测定单木液流通量 ,实时推算林分的实际耗水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海珍 梁宗锁 韩蕊莲 韩路
以黄土高原大叶细裂槭、虎榛子、白刺花、辽东栎4个常见乡土树种幼苗为试验材料,用盆栽方法模拟土壤干旱条件,研究各树种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各树种的耗水量依次是适宜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耗水量在各月的分配规律为:4,5,10月耗水少,6~9月耗水多。因土壤水分条件不同,4个树种在生长季的耗水规律也有差异,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不同树种的最大耗水时期、最高耗水日及日耗水高峰有提前的趋势,总耗水量在各月份的分配比例各不相同,不同树种的耗水规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叶细裂槭对水分的反应较敏感,适应性强;白刺花属高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树种,耗水量在4个树种中最高...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乡土树种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