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9)
2023(11849)
2022(10853)
2021(10223)
2020(8602)
2019(19575)
2018(19589)
2017(37768)
2016(20879)
2015(23173)
2014(22869)
2013(22405)
2012(20396)
2011(18409)
2010(18214)
2009(16771)
2008(15790)
2007(13645)
2006(11794)
2005(10240)
作者
(60791)
(50326)
(50162)
(47685)
(32126)
(24435)
(22721)
(19922)
(19137)
(17984)
(17330)
(16970)
(15963)
(15955)
(15566)
(15496)
(15432)
(14927)
(14354)
(14327)
(12790)
(12368)
(12081)
(11437)
(11414)
(11384)
(11332)
(10982)
(10287)
(10195)
学科
(76507)
经济(76423)
管理(55676)
(52237)
(43119)
企业(43119)
方法(35691)
数学(30836)
数学方法(30421)
(21391)
(20954)
中国(19363)
(18551)
业经(16927)
地方(15453)
农业(14256)
(13790)
贸易(13784)
(13358)
理论(13299)
(13157)
(12783)
环境(12329)
技术(11843)
(11834)
财务(11766)
财务管理(11748)
企业财务(11075)
教育(10979)
(10569)
机构
学院(284757)
大学(284598)
管理(111767)
(103950)
经济(101400)
理学(96995)
研究(96873)
理学院(95907)
管理学(93951)
管理学院(93473)
中国(69832)
科学(65077)
(61472)
(53438)
(50611)
业大(48372)
研究所(46675)
(46517)
中心(43690)
农业(42419)
(42355)
北京(38642)
(38239)
师范(37812)
财经(37811)
(35583)
(34325)
(33913)
技术(32447)
(30556)
基金
项目(202549)
科学(156368)
研究(144759)
基金(143778)
(127706)
国家(126638)
科学基金(106726)
社会(87324)
社会科(82449)
社会科学(82427)
(81019)
基金项目(76871)
自然(72088)
自然科(70386)
自然科学(70366)
自然科学基金(69050)
(68552)
教育(66295)
编号(60176)
资助(59708)
成果(48048)
重点(45579)
(43414)
(43148)
(42070)
课题(41533)
科研(39365)
创新(39243)
计划(38722)
大学(36992)
期刊
(113231)
经济(113231)
研究(79423)
中国(54080)
学报(52197)
(48612)
科学(46232)
管理(38905)
大学(37557)
学学(35375)
农业(34165)
(33645)
教育(32818)
技术(23798)
(20388)
金融(20388)
业经(20330)
经济研究(17705)
(17315)
图书(17165)
财经(17082)
科技(15133)
(14509)
问题(14424)
(13966)
业大(13922)
理论(13663)
资源(13238)
林业(12993)
技术经济(12897)
共检索到406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北原曜  解明曙  远藤泰造  
在野外小区径流实验基础上,通过经转换的曼宁公式,对不同坡地地表的糙率系数(n)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上的糙率系数(n)与林地地表残存的枯落物量、林下草量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现状的地表糙率系数(n)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土质路面、农耕地、核桃果园、人工刺槐林地、灌木林地和人工油松林地.本文还探讨了糙率系数(n)与地表水分渗透量的关系,初步结果表明:糙率系数值较大的地表其水分渗透能力也较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纳磊  方家强  
坡面糙率是研究地表径流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对坡面水文过程和土壤侵蚀过程模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野外实地冲刷水槽法,在测定不同地类地表糙率的基础上,研究了地表鲜草量、枯枝落叶量和地表硬度对地表糙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地表糙率与地表径流泥沙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类地表糙率差异显著;地表糙率与鲜草量成线性关系;枯枝落叶对地表糙率的影响存在极值;地表糙率随土壤硬度的增加而减小,且成幂函数关系;地表径流的泥沙含量随地表糙率的增加而减小,二者成对数关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左启林  于洋  查同刚  张恒硕  梁一鹏  欧阳佳焕  
【目的】探索和评价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清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并量化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以该流域4种典型的立地类型(农地、林地、果园、灌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容重、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等9种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建立最小数据集(MDS),并根据加权求和指数法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结果】(1)清水河流域内林地各土层的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在4种立地类型中均为最高;在0~20 cm土层,农地的容重和全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立地类型(P<0.05);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pH无显著差异;有机质质量分数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且与全氮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2)土壤质量指数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容重、砂粒体积百分比以及速效钾质量分数。4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土壤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地、灌草地、农地、果园,土壤质量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清水河流域土壤质量整体状况较好,林地和灌草地土壤质量较高,而农地和果园土壤质量相对较低。图4表2参3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鹏   张建军   李阳   魏广阔   胡亚伟   赵炯昌  
【目的】探究极端降雨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浅层滑坡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影响。【方法】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农地、次生林、人工林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小流域为对象,在2021年10月3日至6日的极端暴雨后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调查浅层滑坡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结果】(1)极端降雨在3个小流域内共诱发425处浅层滑坡,总体积为82 000 m~3。其中农地小流域179处,体积为43 138 m~3,人工林小流域196处,体积为33 489 m~3,次生林小流域50处,体积为5 373 m~3。(2)核密度分析表明农地小流域浅层滑坡密集程度最高,核密度峰值达到714处/km~2,且多位于侵蚀沟坡和农地间的斜坡上,次生林小流域的浅层滑坡多沿沟谷分布,人工林小流域浅层滑坡整体沿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脊线呈带状分布。(3)农地小流域浅层滑坡主要集中在20°~50°坡度范围和以正东、东南为主的阳坡;次生林小流域滑坡主要分布在40°~50°坡度范围,且受到坡向的影响较小;人工林小流域滑坡集中分布在50°~60°坡度和以正东、正西为主的坡向。【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在小流域尺度上植被能够有效减少极端暴雨造成的浅层滑坡,尤其次生林防治浅层滑坡的效果更佳。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大力营造仿拟自然植被,对提高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群  赵庚星  
选择山东省寿光市,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系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变异情况及其相关性,研究集约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养分含量分布存在明显规律。有机质均值的分布特征是菜地>水浇地>果园>旱地>盐碱地;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效锌均值的分布特征是菜地>果园>水浇地>盐碱地>旱地;土壤pH值、交换性镁均值的分布特征为盐碱地>旱地>水浇地>果园>菜地;交换性钙在不同利用方式中的含量为盐碱地>旱地>水浇地>菜地>果园;有效硼为果园>菜地>盐碱地>水浇地>旱地;有效铁为菜地>果园>水浇地>旱地>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秋昊  蔡运龙  
研究目的:增进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原因的理解;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支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驱动力的模型化、土地利用数据的融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反馈机制模型化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结论:人文、尺度及地域因素是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朱高  
通过野外调查测定,研究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杂灌林、山杨和辽东栎林)、农田、草地和人工林(13、18和25年生华北落叶松)植被活体生物量的C贮量。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植被地上生物量C贮量为14.93~25.92 t.hm-2,根系为6.50~7.55 t.hm-2;人工林地上为11.97~45.39 t.hm-2,根系为6.48~7.64 t.hm-2;农田和草地地上分别为0.83和1.09 t.hm-2,根系分别为0.49和1.61 t.hm-2。植被活体生物量C年均积累量,天然次生林地上为2.97~5.15 t.hm-2.a-1,根系为1.67~2.86 t.hm-2.a-1;人工林地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坚  毕崇明  
结合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要求,设计了用地状态偏离度指标,通过对耕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未利用地等6类用地状态偏离度的分析,评价1997-2004年间各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的差异。研究发现,耕地规划实施效果沿"黑滇线"呈中心优于两翼的空间分布,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状态偏离度东高西低,并沿东部沿海和长江所构筑的"T"字轴向外逐步减小。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未利用地开发不足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适时调整是造成省域规划实施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晶  王宇鹏  赵晓霞  任俊涛  
实现土地信息共享是"数字国土"向"智慧国土"转变的必然要求,了解公众需求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公众访谈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首都土地利用信息公众需求状况,得出结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信息、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地理背景、土地评价信息、土地储备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各类管理数据的信息总体需求度依次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需求调查广度和深度、构建土地利用信息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深度信息共享服务等建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洪贤  
对几种淡水养殖水产品的污染状况分别在 4月份和 8月份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 ,4月份刚开河的鱼类 ,体内药物含量种类少、含量低 ,而 8月份测定的同样几种鱼类 ,体内药物的含量种类有所增加 ,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都远远低于国家渔业行业标准规定的最高限量。同时提出了彻底解决水产品污染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丽萍  夏振远  方敦煌  王明峰  朱保昆  杨根华  洪群艳  蒋智林  赵进龙  
本研究采用硝酸-双氧水体系微波消解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检测云南重要烟区玉溪地区烟草中的砷(As)、汞(Hg)等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通过与各种重金属含量限量指标比较,表明该地区烟草中镉的含量仍然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需要进一步降低烟叶重金属的含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笑吟  毕华兴  张志  刘鑫  纳磊  
为分析黄土区坡面尺度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该文选择山西省吉县蔡家川小流域典型梁峁坡面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研究区域坡向、坡度、坡位3个地形因子分布图,并与研究区土壤水分的克立格(Kriging)插值图叠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0~30cm土层,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影响的次序依次为坡向>坡位>坡度;在30~60cm土层,其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坡度>坡位>坡向.对主成分地形因子(坡向、坡度)的单因素分析得出:自土壤水分最高区域(坡向N337.50°)以顺时针方向,土壤水分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至最低(坡向N202.50°(0~30cm土层)、N191.25°(30~60c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海燕  张丹  张瑜  青会  杨蒙岭  杨洋  
研究了黑龙江省海伦市黑土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的微形态特征,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为今后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黑土土壤粗颗粒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主要是石英和长石矿物,偶有云母;人类耕作活动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粒径较小的颗粒流失,表土层粗颗粒的特征值(面积、周长、等圆直径、长径、短径)变大。2天然草甸黑土的土壤孔隙度很少且孔隙以管道状为主;人类耕作活动影响的耕地、撂荒地、人工林地孔隙度较大,且孔隙形状不规则,呈堆集性孔隙;退耕还林及土地撂荒对孔隙结构有改善,孔隙度增加。3土壤形成物主要是粘土矿物,B层和C层还有一些呈絮状凝团和斑状的铁锰新生体;土壤有机物在A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贺封  曹媛  王怡菲  
城市交通状况对其土地利用方式及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开发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地效益是否受影响,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需要进行探讨。为此,选取36个市级以上的开发区(块)为研究样本,综合利用GIS技术与空间句法、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在对上海市开发区用地效率与交通通达性进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开发区具有较好局部范围被感知程度,分布于中心城区环线、城市快速道以及对外高速公路周边区域的开发区具有较好交通通达性的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测算进一步发现,开发区的用地效益与其交通便捷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大部分开发区二者表现出较高协调等级,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二者均呈现较高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部分市级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滞后于其区域交通发展状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剑君  邹军  
用两个时期的LandsatTM遥感图象,经多种技术的图象处理,特别是图象自动分类识别和两个时相遥感图象的交叉分析处理,对江苏省扬中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动态监测。发现扬中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变化,城市的扩展使耕地锐减。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经常性的动态监测很有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