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5)
2023(11758)
2022(10166)
2021(9126)
2020(7970)
2019(18358)
2018(18093)
2017(35264)
2016(19001)
2015(21618)
2014(21940)
2013(21937)
2012(20740)
2011(19124)
2010(19510)
2009(18745)
2008(18719)
2007(17097)
2006(15255)
2005(14119)
作者
(56967)
(48082)
(47979)
(45846)
(30620)
(22967)
(21881)
(18634)
(18092)
(17134)
(16457)
(16083)
(15537)
(15403)
(15226)
(14841)
(14314)
(14194)
(14076)
(13823)
(12320)
(11912)
(11650)
(10999)
(10927)
(10841)
(10646)
(10590)
(9762)
(9353)
学科
(100693)
经济(100576)
管理(62389)
(56798)
(48646)
企业(48646)
方法(40685)
数学(35984)
数学方法(35745)
(26372)
中国(21616)
(21382)
地方(21109)
(20974)
(20599)
业经(19175)
(16709)
财务(16675)
财务管理(16638)
(16193)
贸易(16185)
企业财务(15867)
(15633)
(15200)
(14639)
银行(14603)
(14494)
金融(14490)
(13901)
地方经济(13718)
机构
大学(293389)
学院(290742)
(131005)
经济(128390)
管理(110128)
研究(99711)
理学(94063)
理学院(93022)
管理学(91594)
管理学院(91039)
中国(76867)
(63065)
(60508)
科学(57891)
(51231)
财经(49504)
(46213)
研究所(45850)
中心(45304)
(44950)
(44596)
经济学(41802)
业大(39882)
北京(38406)
经济学院(37399)
财经大学(36483)
(36166)
农业(35944)
师范(35826)
(34993)
基金
项目(182172)
科学(143706)
基金(133775)
研究(132686)
(115265)
国家(114335)
科学基金(98100)
社会(86916)
社会科(82424)
社会科学(82399)
基金项目(70438)
(70204)
自然(61969)
教育(61251)
自然科(60515)
自然科学(60495)
自然科学基金(59476)
(58536)
资助(55344)
编号(52716)
成果(44099)
(41701)
重点(41010)
(38988)
(37385)
(37020)
课题(36434)
教育部(36241)
国家社会(36059)
创新(35125)
期刊
(152144)
经济(152144)
研究(90898)
中国(55914)
(52233)
学报(43920)
管理(41706)
(41663)
科学(40050)
大学(33338)
学学(31573)
(31257)
金融(31257)
农业(26961)
财经(26564)
经济研究(25340)
教育(25127)
技术(24506)
(22750)
业经(22235)
问题(19621)
技术经济(16132)
(15829)
统计(14891)
理论(14520)
(14059)
商业(13972)
世界(13722)
(13347)
(13323)
共检索到446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丰若非  刘建生  
整顿市场秩序的一项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而信用制度是对信用关系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良好的信用制度体系在于其相互信用关系能够得以长期维系或向其他均衡点过渡。显然,构建和完善信用制度的关键在于对相互信用关系内在机理的深刻把握。运用博弈论模型对明清晋商股份制中相互信用关系内在机理进行探讨,指出我国现代信用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第三方实施仲裁、监督、管理以及对商业纠纷的判决等职能,还要重视中介组织以及良好的商业习惯对于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的重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涛  
本文对明清时期晋商中普遍实行的顶人力股制从委托———代理理论的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明清两代山西商人能称霸天下,除其资本雄厚外还与其特有的顶人力股制的激励机制有关。这一时期晋商中实行的顶人力股制属于一种利润分享的激励机制,它为解决现代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芳  郭忠兴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央决策权下放,极大地刺激了地方政府的创新积极性。而地域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禀赋的差别诱发了多样化的土地制度。其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迅速发展的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的诱因、各利益主体行为、股权设置以及存在的产权缺陷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探讨了制度演进的取向。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农村改革当中最具实质意义的一次产权制度改革,从其产生开始就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私人产权权能的增强是制度演进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任鸣  
对股份制、合作制与股份合作制有关问题的理论透视和经济学思考任鸣股份制、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在目前我国城乡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似乎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更主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我们面前依然有很多理论问题亟待探索。本文试图从所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本文旨在以产权经济学为基础,论述股份制改组的实质,进而推断在股份制改组中进行公平、合理的资产评估的基本目标。 一、产权经济学概述 产权经济学(Economics of PropertyRights).又称产权理论(Theory of PropertyRights)是60年代以后流行于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的一个流派.它主要研究在一定制度框架下产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明  
随着股份制经济的发展 ,对股本资本成本的核算是关系到股份公司管理和宏观经济质量总体水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 ,我国股份公司的决策、经营、内部绩效激励机制 ,都是建立在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指标上 ,而利润指标缺乏对公司资本成本的完整核算 ,可能掩盖表面盈利状况下 ,股份制经济资产的总体缩水。EVA核算指标是衡量公司价值和公司股票价格构成的一个更具本质的财务指标 ,我国应加强对这一指标体系的研究 ,并将其推广应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烈要求重新构建我国的企业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纵观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其微观基础绝大部分是由股份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来构成的。鉴于此,我国也开始了全面的股份制改革。但是,股份制到底能不能消除国有企业的痼疾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推进股份制改革的进程中,又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其中必然存在的“代理关系”,从而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来保证股份制的顺利推进呢?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展开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燕红忠  韩芸  
自我实施和集体主义惩戒机制是晋商信用制度的基本模式,信用制度及其机制则是晋商兴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历史制度分析方法的视角,对晋商"兴"与"衰"的过程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解析,探讨了晋商信用机制与晋商兴衰的互动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裘宗舜  
一、现代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商品经济是任何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有商品生产就有商品交换,就不能没有按照经济规律运行的竞争市场。市场,首先是商品市场,主要指现货批发市场。随着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商品信用、交易合同也发展普遍起来了,有关交易法、合同法的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鹏  温彬  
在以国家垄断型供给主导的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中,国家效用是一个重要变量,产权结构则是改革的关键因素。本文试图用制度经济学的逻辑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家效用函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发生变迁,由控制偏好转向效率偏好;第二,2003年前国有银行改革之所以成效不明显,是因为改革没有触动产权结构这一关键变量,仅是技术性边界的扩展而没有实现结构性边界的移动;第三,在满足国家效用和制度变迁的逻辑后,通过全面的制度设计,改变单一产权结构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也便成为合乎情理的逻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希友  
作为一种企业制度,股份制在我国试行得较晚,而且多数都不规范。多数人到现在还只是从集资和融资角度来认识股份经济,甚至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与股份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其实,股份制既是一种财产制度,又是一种企业组织的基本形式。通过股份制使众多所有者的资本迅速集中,发展规模经济。它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其原因是它创造了一套独特的风险机制,使不同的所有者共存于一个经济实体,共担风险,共享利益。股份经济虽然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但它却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生长,发展商品经济的有效形式,它绝不是也不应该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福海  
通过股份制改革,中行、建行已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增长各有不同,经营效益整体改善,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不良资产率不断下降,盈利能力逐步增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正朝着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大步前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辉  吴群  
以"外部利润——产权界定——资源优化配置"为研究主线,对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了制度经济学解析。研究发现,制度创新空间的形成、土地的增值收益、土地规模利用效应和土地集约利用效应构成了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外部利润。成都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规模和集约利用效应,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健全基层组织治理机制。要采取诸如放松法律限制、加强理论研究、规范机制建设等措施,从而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和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文章认为,股份制与股份制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股份制是一种财产组织形式,股份制经济则是一种所有制形式。股分制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姓“中”,中性概念的“中”。通过股份制这种财产组织形式所组成的股份制经济既不姓“私”,也不姓“公”,而是姓“社”———社会所有制。不能以股份制经济中的控股者性质来确定其属“公有”或“私有”性质,即不能说国家控股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经济属于公有制,私人控股的属于私有制。因为控股权不是所有权的概念,而是决策权的概念,只能通过控股取得决策权。为此,我们要纠正私有企业搞股份制并上市就是壮大私有经济的错误认识,鼓励私有企业改为股份制并上市。对于股份合作制企业,我们应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恒光  李亚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