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9)
2023(8943)
2022(8068)
2021(7764)
2020(6485)
2019(15333)
2018(15336)
2017(29919)
2016(15937)
2015(17914)
2014(17650)
2013(17502)
2012(15749)
2011(14031)
2010(13746)
2009(12414)
2008(11789)
2007(9975)
2006(8561)
2005(7194)
作者
(44760)
(36903)
(36710)
(34930)
(23656)
(17746)
(16678)
(14675)
(14097)
(13046)
(12755)
(12186)
(11582)
(11499)
(11363)
(11225)
(11108)
(11038)
(10473)
(10347)
(9223)
(8893)
(8808)
(8336)
(8233)
(8196)
(8141)
(8077)
(7385)
(7344)
学科
(61536)
经济(61468)
管理(45388)
(42920)
(36488)
企业(36488)
方法(29916)
数学(25888)
数学方法(25603)
(15882)
中国(14711)
(14227)
(13645)
业经(13639)
地方(12665)
(12238)
贸易(12233)
(11895)
理论(10578)
农业(10566)
(10507)
技术(9821)
环境(9664)
(9443)
财务(9384)
财务管理(9369)
(9339)
企业财务(8816)
教育(8784)
(8560)
机构
大学(219250)
学院(217911)
管理(92015)
(82101)
理学(80846)
经济(80229)
理学院(79997)
管理学(78667)
管理学院(78291)
研究(69425)
中国(49384)
(46401)
科学(44852)
(35640)
(33986)
业大(33745)
(33191)
研究所(31400)
中心(31130)
财经(29568)
(29464)
北京(29275)
(28840)
师范(28600)
(26935)
农业(26015)
(25605)
(24823)
商学(23403)
师范大学(23236)
基金
项目(157623)
科学(123270)
研究(115756)
基金(113624)
(98461)
国家(97645)
科学基金(84322)
社会(70858)
社会科(67054)
社会科学(67036)
(61947)
基金项目(61607)
自然(56110)
自然科(54786)
自然科学(54773)
自然科学基金(53759)
教育(52453)
(51844)
编号(48143)
资助(46570)
成果(38045)
重点(34518)
(34093)
(32999)
(32935)
课题(32255)
创新(30554)
科研(30164)
项目编号(30014)
大学(29349)
期刊
(86411)
经济(86411)
研究(62166)
中国(36240)
学报(34728)
管理(32510)
科学(32075)
(29786)
大学(26005)
(25135)
教育(24520)
学学(24378)
农业(21535)
技术(18749)
业经(15349)
(14728)
金融(14728)
经济研究(13757)
图书(13317)
财经(13127)
理论(11819)
科技(11532)
实践(11190)
(11190)
问题(11076)
(10973)
(10745)
情报(10310)
技术经济(10307)
现代(9939)
共检索到301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春平  
山西自古就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连接通道,也曾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和晋商万里国际"茶叶之路"的拓荒地。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证实,山西既是先秦时期"玉石之路"的中转站,又是魏晋时期丝绸之路的重心,特别在北朝时山西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和亮点。面对"一路一带"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山西应以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对焦定位,制定跟进策略,积极开展万里茶路申遗、丝路品牌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拓展与中亚、西亚、欧美的经贸往来,扩大对外合作与开放,再铸新的辉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春平  
山西自古就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连接通道,也曾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和晋商万里国际"茶叶之路"的拓荒地。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证实,山西既是先秦时期"玉石之路"的中转站,又是魏晋时期丝绸之路的重心,特别在北朝时山西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和亮点。面对"一路一带"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山西应以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对焦定位,制定跟进策略,积极开展万里茶路申遗、丝路品牌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拓展与中亚、西亚、欧美的经贸往来,扩大对外合作与开放,再铸新的辉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丽莉  
清中后期,俄国对中国茶叶需求日甚,茶叶成为中俄贸易的大宗交易物品。在北方最大的边贸市场、中俄贸易的三个准入口之一——恰克图,每年由晋商向俄国输出的茶叶不下200万斤。清政府要求边贸商人须持有理藩院颁发的“信票”才能对俄贸易。同时,清政府对边贸商人携带商品的品种、数量、期限也有严格限制。管得过严,统得过死,给边贸商人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俄商凭借不平等条约得以插手中国内地茶叶贸易,使边贸商人在极不对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渐处劣势。在对俄的茶叶贸易大战中,晋商程化鹏以超群的胆识两次上书朝廷,请求放宽对俄贸易限制、发展入俄境内贸易。获得清政府的许可后,晋商力挫俄商,在茶叶贸易大战中稍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安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荫贵  
由刘建生等同志所著的《晋商研究》一书已于2002年5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从创立晋商学新学科的高度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明清山西商人兴衰成败的历史进程,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该书是近年来晋商研究领域中较为成熟的一部专著,也是商业史学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果之一。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舒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清代兴起的一条从中国内地到欧洲腹地的万里国际茶叶商道。这条茶道以山西商人为主,其兴起伴随着广阔的市场需求、雄厚的资本和高额利润。入清后,随着中俄《恰克图界约》的签订,中俄通商由恰克图边境贸易,逐渐发展到深入俄境。在中俄贸易活动中,山西商人以市场为主导,实施产购运销一条龙,以质量为前提打造商品品牌,金融机构票号与经营机构茶庄相结合,商业竞争中重视地方习俗以取得先机、以人力股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将万里茶道的贸易推向繁荣。但是随着清朝国运衰落和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在经营活动中挤压华商,万里茶道最终走向了衰落。尽管如此,清代万里茶道在连接欧亚大陆人文交流、推动中俄蒙经济发展和促进城镇兴起的历史,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刚  赵雪芹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元研究视角探索知识抽取与组织方法,提高万里茶道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方法/过程]构建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基于该模型实现万里茶道知识抽取,并利用深度学习实现对知识语义层面的细粒度组织。[结果/结论]实现对细粒度、多维关联知识的揭示与展示,推动万里茶道历史人文资源的活化和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彦儒  王华丽  
晋商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有许多思想和经验在今天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从市场分析、市场研究、分销模式、销售管理和品牌经营等方面对晋商营销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将晋商诚信礼义的价值内涵归结为关系营销的思想,提出了现代营销从交易营销向关系营销转变的重要性。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玉平  崔思朋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线路。有清一代,茶叶是中国出口俄国的大宗商品之一种,在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经济往来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清代,以茶叶贸易为核心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万里茶道。万里茶道也成为此时期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推动了清代中国与俄国等周边国家及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时至今日,在国家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万里茶道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蒙  
王蒙:大家好!我每次来上图讲座,都看到了听众特别亲切、友好的目光,我感觉跟大家有一种交流。而且,在过去讲座的互动环节中,也有上海朋友纠正我讲话中一些知识性不准确的地方,对我也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讲话的过程也是一个我向听众学习的过程,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我感觉你们对我讲的好像还能够接受,我就会讲得很自信;有时候我讲着讲着,突然觉得后脊梁有点发凉,觉得这话说得不太清楚,感觉听的人不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雪芹  李天娥  
[目的/意义]数字技术为人文学科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念,推动了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而可借助数字技术探索如何开发人文领域中的档案资源,使其发挥历史、文化、经济价值。[方法/过程]首先,分析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领域本体优势;然后,在现有成熟本体模型基础之上结合万里茶道档案资源特征,设计可扩展的万里茶道档案领域本体模型,并利用Protégé软件进行本体可视化构建;最后,以芭蕉茶厂部分数字档案资源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结论]将本体构建应用于万里茶道档案资源的知识组织,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关联组织与可视化呈现,进而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陶德臣  
晋商是中国北方及西北地区茶叶内外贸易的主力。晋商在产区建立了茶叶制造、收购网络,掌握了丰富而稳定的茶源,通过成熟的茶叶商路,顺利将茶运到东北、华北、西北、内外蒙古及俄罗斯市场,并在北方销售市场建立起包括张家口、归化、库伦、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贸易据点在内的贸易网络。依托这些条件,晋商以华北为根据地,深入蒙古,西出新疆,挺进俄罗斯,大做茶叶生意。新疆是晋商经营茶叶贸易的重要市场,其对新疆茶叶贸易的经营经历了开拓、兴盛、衰落三个阶段。研究晋商与清代新疆茶叶贸易课题,从中折射出清朝政府对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视,也暴露出封建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对新疆政治、经济、社会的严重负面影响,给后世留下了值得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鹏生  王云爱  刘建生  
制度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绩效;二是制度为什么产生以及怎样演变。这也是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回顾晋商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结晋商研究主要成果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以描述晋商制度变迁的轨迹并阐释其内在规律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璐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将整个中国版图纳入视野之内时,积极从事外向型经营,不失时机地开展对外交往。本文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出发,运用相互需求理论和H—O理论,分析了1840年之前的明清晋商茶帮对俄国的茶叶贸易行为,认为在没有外力干扰(如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两国的茶叶贸易遵循的是相互需求理论和资源禀赋论,从而揭示了明清晋商对俄茶叶贸易的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