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9)
2023(13470)
2022(11509)
2021(10693)
2020(9269)
2019(21468)
2018(21255)
2017(41116)
2016(21929)
2015(25004)
2014(24963)
2013(24575)
2012(22353)
2011(20128)
2010(19917)
2009(18747)
2008(18544)
2007(16496)
2006(13933)
2005(12420)
作者
(62566)
(52545)
(52420)
(49930)
(33175)
(25136)
(23933)
(20723)
(19879)
(18516)
(17774)
(17677)
(16575)
(16357)
(16290)
(16219)
(16099)
(15540)
(15238)
(15133)
(12807)
(12800)
(12759)
(11975)
(11870)
(11718)
(11623)
(11604)
(10529)
(10370)
学科
(88985)
经济(88858)
管理(69576)
(64563)
(54905)
企业(54905)
方法(45047)
数学(39753)
数学方法(39193)
(27136)
(23348)
中国(21516)
(20847)
业经(19361)
(17588)
贸易(17580)
(17574)
(17471)
财务(17411)
财务管理(17364)
(17117)
企业财务(16434)
地方(15144)
农业(15080)
(14865)
银行(14835)
(14026)
(13888)
(13887)
金融(13883)
机构
大学(315754)
学院(315005)
(128946)
经济(126251)
管理(125010)
理学(108484)
理学院(107350)
管理学(105407)
管理学院(104816)
研究(98986)
中国(76504)
(64759)
(62034)
科学(60154)
(50174)
财经(49461)
(48706)
中心(48112)
(46758)
业大(46607)
(44779)
研究所(44156)
经济学(40094)
北京(39974)
农业(39372)
(38995)
师范(38568)
(36792)
财经大学(36787)
经济学院(36326)
基金
项目(214514)
科学(169869)
基金(157755)
研究(155362)
(136913)
国家(135824)
科学基金(117835)
社会(99754)
社会科(94635)
社会科学(94609)
(83660)
基金项目(83587)
自然(77016)
自然科(75274)
自然科学(75252)
自然科学基金(73884)
教育(72540)
(70521)
资助(64540)
编号(62774)
成果(50422)
(48361)
重点(48115)
(44893)
(44723)
课题(42568)
(42563)
创新(42058)
科研(41960)
教育部(41854)
期刊
(135874)
经济(135874)
研究(87930)
中国(57164)
(50690)
学报(47895)
管理(44975)
(44354)
科学(44106)
大学(36993)
学学(35055)
教育(29488)
农业(29388)
(28729)
金融(28729)
技术(28659)
财经(24532)
业经(22708)
经济研究(21983)
(20961)
问题(18053)
统计(16700)
技术经济(15796)
(15484)
(15365)
理论(15318)
(15242)
财会(14789)
商业(14415)
(14383)
共检索到452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燕红忠  韩芸  
自我实施和集体主义惩戒机制是晋商信用制度的基本模式,信用制度及其机制则是晋商兴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历史制度分析方法的视角,对晋商"兴"与"衰"的过程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解析,探讨了晋商信用机制与晋商兴衰的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鹏生  王云爱  刘建生  
制度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绩效;二是制度为什么产生以及怎样演变。这也是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回顾晋商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结晋商研究主要成果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以描述晋商制度变迁的轨迹并阐释其内在规律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祁超  
从清初到民国初年,山西票号曾"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对当时社会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经历了百年的辉煌后,山西票号的守业人由于患上"营销近视症",固步自封、错失良机,只注意眼前利益,忽视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没有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将经营产品从异地汇兑转向存放款,变业已落后的票号机制为先进的银行体制,山西票号最终走向了覆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慧  
一部旨在探索晋帮商人兴衰历史,揭示晋帮商人经营之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学术专著《晋商兴衰史》,最近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这部近27万字的新著,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正明研究员的又一力作,被中国商业史学会评为商业史研究方面的优秀著作,属于近年来该学科课题研究中的一大可喜成果。 晋帮商人是十四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明清时期至民国初)中国商界最活跃的一支商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丰若非  刘建生  
整顿市场秩序的一项核心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而信用制度是对信用关系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良好的信用制度体系在于其相互信用关系能够得以长期维系或向其他均衡点过渡。显然,构建和完善信用制度的关键在于对相互信用关系内在机理的深刻把握。运用博弈论模型对明清晋商股份制中相互信用关系内在机理进行探讨,指出我国现代信用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第三方实施仲裁、监督、管理以及对商业纠纷的判决等职能,还要重视中介组织以及良好的商业习惯对于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的重要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秋生  郭泽光  
文章根据"天演论"分析了晋商衰落的原因。从"物竞"视角看,晋商衰落的原因在于晋商财东和大掌柜们的顽固保守,这种顽固保守又起因于极度辉煌后产生的守成求稳思想,长期恪守相与文化后形成的思想僵化和晋商财东、大掌柜们长期身居乡野造成的孤陋寡闻。从"天择"视角看,晋商衰落的原因在于晋商漠视当时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固守失效的封建管控制度、失灵的传统诚信方式、式微的传统盈利途径、消失的故乡地理优势。晋商衰落告诉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对外开放,必须紧跟世界发展主流,必须树立平等与自由、民主与法治、人权与产权等现代核心价值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宝宏  卢昌崇  
晋商资本之雄厚,经营项目之多,活动区域之广,活跃时间之长,在世界商业史上都属罕见,完全可与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等相媲美。但是,曾经如此辉煌的晋商却在清末民初整体性衰落了。本文认为,晋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在外国列强侵略与国内武装起义等外部冲击下,晚清政府陷入财政危机与破产边缘,其日益加速的掠夺迫使晋商采取了"结托政府"以及偏好变现性较差的资产等低效率的产权自我保护形式。这一方面导致晋商的经营利润受损,一方面使晋商失去了应对经营波动的必要资本,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晋商赖以崛起与成长的企业家创新日渐消失,并最终在清末民初整体性衰落。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顺  刘梦华  韩江波  
遵循文化—行为—商业模式—绩效—商帮兴衰的逻辑思路,根据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对晋商和潮商的文化信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比较与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两者商业兴衰的内生变迁过程。研究发现商业兴衰的关键在于文化信仰: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信仰,农耕文明导致晋商推崇官本位思想和保守经营的信念,进而形成忠于当权者的"官商结合"商业发展模式,但晋商最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海洋文明作为潮商的主要信仰,在艰难的商业环境中逐渐孕育出潮商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精神品质,进而形成了服务社会公众的市场导向型商业发展模式。文化信念差异导致了晋商和潮商面对民族危亡时的行为倾向差异;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创新仍将是潮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顺  刘梦华  韩江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君  尹志欣  
晋商是明清时期最大的商帮,其兴起和衰败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影响却不同。文章以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外部因素的互动,研究传统文化在晋商兴衰历程中产生的影响,为现代本土企业的文化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燕红忠  刘建生  
晋商以重道义、尚信誉而著称于世,但其讲诚信、重信用并非单纯的道德教化,而是有着一系列的制度保证。晋商信用制度安排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之上的自我实施与集体主义惩戒机制,这一机制保证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晋商信用约束的硬性化,即承诺的可信性、约束和实施的有效性。无论是从晋商的信用均衡、信用制度的实施机制还是从信用制度变迁方面而言,它都可以为我国当前的信用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赵祎飞  
20世纪20至50年代,洛杉矶成人教育学校由兴而衰。运用旧制度主义分析发现,洛杉矶成人学校的兴衰与当时的制度环境息息相关。边缘地位、模糊目标与拨款方式催生非预期状况,增大了领导者决策压力。洛杉矶成人教育学校偏离正式目标运行,政策规定的行政逻辑、以学生意愿为准的市场需求、短时高利的商业模式得以渗透进组织内部,最终演变成为多种利益诉求的容器。组织的制度化程度越深,洛杉矶成人教育学校与外部组织捆绑越紧,其决策惯性也越大。由此衍生出风险与危机,需依靠领导力与独特竞争力应对。针对洛杉矶成人教育学校兴衰的分析彰显出旧制度主义理论的解释力与生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纪平  
经济理论在经济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提供描述的概念体系和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前现代经济史中集中产权制度的缺失,使现代经济理论不适合作为其研究工具。历史制度分析框架,采用新古典"理性经济人"假设,将约束条件扩大到价格和收入之外,是对传统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理论创新。《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一书正是运用此方法解决了中国传统社会产权制度环境与理论假设相左的困难。该书作为运用此理论方法的成功范例,采用从具体历史情境中给出效率评价的公理性假设的方式,解决了这一理论缺乏制度效率评价的缺陷,具有很高的逻辑一致性和经验一致性,推进了经济史研究的深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释启鹏  
将制度视作"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已经得到西方学界广泛认可。从诺斯到阿西莫格鲁等一大批学者坚信,以保护私有产权为核心的"好制度"可以通过激励投资和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但现实世界表明,许多采取了"好制度"的第三世界国家并没有因此走向繁荣,反而加剧了经济低迷与不平等。中美洲五国所经历的自由主义改革以及由此形成的发展差异为重思发展经济学构建的"制度崇拜"提供了经验材料。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美洲五国先后开启了以土地私有化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改革。在这场"有效制度"替代"无效制度"的变迁中,民众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地主阶级与商业寡头攫取,中美洲也被彻底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改革虽然带来了出口经济的繁荣,但也阻碍了这些国家的长期发展。比较历史研究的经验表明,私有产权制度之所以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既有赖于贫富分化不那么悬殊的国内社会结构,也有赖于国家在世界体系中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如果缺少这一前提条件,"好制度"不仅很难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巩固甚至加剧既有的不平等秩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