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8)
2023(5605)
2022(4754)
2021(4398)
2020(3649)
2019(8214)
2018(8186)
2017(15633)
2016(8554)
2015(9372)
2014(9511)
2013(9114)
2012(8291)
2011(7582)
2010(7801)
2009(7598)
2008(7541)
2007(6846)
2006(6046)
2005(5739)
作者
(23292)
(19521)
(19365)
(18420)
(12415)
(9204)
(8804)
(7457)
(7404)
(6933)
(6661)
(6569)
(6346)
(6191)
(6138)
(5895)
(5713)
(5670)
(5653)
(5545)
(4970)
(4657)
(4611)
(4504)
(4414)
(4403)
(4374)
(4285)
(3914)
(3780)
学科
管理(31483)
(29479)
经济(29401)
(26927)
(23962)
企业(23962)
(12848)
(11967)
方法(10842)
数学(9021)
数学方法(8888)
(8495)
业经(8390)
中国(8355)
(8251)
(7806)
银行(7795)
(7462)
(7403)
贸易(7399)
体制(7369)
(7305)
财务(7281)
财务管理(7262)
(7249)
(7210)
金融(7208)
企业财务(6857)
(5820)
制度(5789)
机构
大学(120371)
学院(119549)
(50158)
经济(49050)
管理(45911)
研究(39551)
理学(39000)
理学院(38568)
管理学(38062)
管理学院(37820)
中国(32724)
(27807)
(24928)
科学(21509)
财经(20909)
(19258)
(18955)
中心(18829)
(18798)
研究所(16963)
(16850)
经济学(15775)
北京(15723)
财经大学(15442)
业大(15052)
(14841)
(14748)
师范(14704)
(14578)
经济学院(14027)
基金
项目(76829)
科学(61400)
研究(58190)
基金(56739)
(48534)
国家(48144)
科学基金(41852)
社会(38504)
社会科(36461)
社会科学(36455)
基金项目(29649)
(29285)
教育(27046)
自然(25814)
自然科(25199)
自然科学(25194)
自然科学基金(24782)
(24627)
编号(23352)
资助(22662)
(21028)
成果(20095)
(17874)
重点(17273)
课题(16463)
(16344)
国家社会(16127)
(15858)
教育部(15817)
(15554)
期刊
(58546)
经济(58546)
研究(38515)
中国(26435)
(23163)
管理(19006)
(16215)
(15896)
金融(15896)
学报(15861)
科学(15424)
教育(13175)
大学(13040)
学学(12232)
财经(10919)
农业(10318)
技术(9528)
业经(9481)
经济研究(9321)
(9288)
问题(7414)
(6630)
世界(5940)
理论(5919)
财会(5804)
会计(5709)
现代(5629)
国际(5571)
(5498)
(5411)
共检索到189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燕红忠  刘建生  
晋商以重道义、尚信誉而著称于世,但其讲诚信、重信用并非单纯的道德教化,而是有着一系列的制度保证。晋商信用制度安排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之上的自我实施与集体主义惩戒机制,这一机制保证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晋商信用约束的硬性化,即承诺的可信性、约束和实施的有效性。无论是从晋商的信用均衡、信用制度的实施机制还是从信用制度变迁方面而言,它都可以为我国当前的信用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连娟  
晋商开创了人身顶身股制度,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晋商的推行极为彻底。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解析晋商东掌制度,探寻晋商接班人选择的根源及其存在的问题,反思晋商接班人选择对我国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的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东原  王坚  
中国近代历史上 ,晋商的崛起和山西票号的发展写下了浓重一笔。它们在经营模式上创造了“分号制”和“联号制” ,运营方式上 ,使经营资本与货币资本混合生长 ,创造了“经理负责制”和“人身顶股制”等等 ,这对现在中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和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有很大的启迪 ,如两权分离与经理负责制 ,以股份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 ,管理上的灵活性与严格性相结合 ,用人上的重才能 ,经营中的守信誉等等 ,对我们都是很好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纪平  
经济理论在经济史研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于提供描述的概念体系和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前现代经济史中集中产权制度的缺失,使现代经济理论不适合作为其研究工具。历史制度分析框架,采用新古典"理性经济人"假设,将约束条件扩大到价格和收入之外,是对传统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理论创新。《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一书正是运用此方法解决了中国传统社会产权制度环境与理论假设相左的困难。该书作为运用此理论方法的成功范例,采用从具体历史情境中给出效率评价的公理性假设的方式,解决了这一理论缺乏制度效率评价的缺陷,具有很高的逻辑一致性和经验一致性,推进了经济史研究的深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增强  
明清晋商之所以称雄海内外商界五百余载 ,其以儒道经商 ,即诚信、重义、简约、勤奋 ,以及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是其获得商界霸主地位的重要原因。晋商实行的股份制和两权分离的经营体制及其运作方式 ,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叶淏尹  
自金融企业建立之时起,它的发展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近两百年来银行危机时有发生,最近一次爆发的金融危机甚至对全球实体经济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金融业的管理秩序亟待重建。晋商票号是中国金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有着许多自己独创或发扬光大的管理制度,晋商票号的管理思想对现代金融企业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波  
一、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意义个人信用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其基本内涵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个人信用分为个人消费信用和个人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英娜  
国外信用制度建设有150多年的历史,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已制订了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制度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制度建设的经验,对于加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很有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琼  冯宗宪  
个人信用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个人信用的价值也正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凸显出来。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对我国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接着分析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发展个人信用制度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鹏生  王云爱  刘建生  
制度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绩效;二是制度为什么产生以及怎样演变。这也是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回顾晋商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结晋商研究主要成果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以描述晋商制度变迁的轨迹并阐释其内在规律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武博  
2001年底以来,美国资本市场爆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沉重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和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消费者信心已跌至9年以来的最低点,显示出美国经济的缺陷。该文从信用危机经济学原理着手,分析了美国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燕红忠  韩芸  
自我实施和集体主义惩戒机制是晋商信用制度的基本模式,信用制度及其机制则是晋商兴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历史制度分析方法的视角,对晋商"兴"与"衰"的过程及其互动机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解析,探讨了晋商信用机制与晋商兴衰的互动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臻  
文章从现代金融行业伦理道德缺失开始,分析了现代金融行业道德沦丧的原因,提出商业伦理和信托责任的重要性。之后回顾晋商辉煌历史,将晋商精神作为我们在物欲横流和金钱充盈的当代社会保持"清醒"的一剂良方。最后,借古鉴今,研究晋商伦理道德对现代金融行业的指导意义,为铺设安全稳定的金融发展之路奠定道德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丰若非  马建华  
本文运用博弈论原理构建信誉的重复博弈模型,结合明清晋商的商业实践,指出我国现代信用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第三方实施仲裁、监督、管理以及对商业纠纷的判决等职能,还要重视中介组织以及良好的商业习惯对于维护社会信用秩序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