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3)
2023(7666)
2022(6125)
2021(5706)
2020(4550)
2019(10241)
2018(9918)
2017(19057)
2016(10088)
2015(11096)
2014(11066)
2013(10767)
2012(9879)
2011(8831)
2010(8814)
2009(7796)
2008(7738)
2007(6953)
2006(5878)
2005(4813)
作者
(27993)
(23368)
(23172)
(22383)
(15000)
(11132)
(10568)
(8935)
(8847)
(8359)
(7951)
(7860)
(7543)
(7293)
(7204)
(7092)
(6981)
(6813)
(6675)
(6655)
(5663)
(5611)
(5596)
(5416)
(5226)
(5148)
(5080)
(5065)
(4802)
(4668)
学科
(38191)
经济(38143)
管理(30985)
(24560)
(20102)
企业(20102)
中国(15132)
方法(14504)
数学(12298)
数学方法(12178)
(11170)
地方(10447)
(10312)
业经(8646)
(8359)
(7471)
城市(6908)
农业(6719)
理论(6634)
环境(6443)
技术(6225)
(6126)
财务(6107)
财务管理(6096)
(5982)
银行(5970)
(5930)
金融(5930)
企业财务(5881)
(5766)
机构
大学(137619)
学院(137280)
(54056)
经济(52662)
管理(52490)
研究(46965)
理学(45284)
理学院(44694)
管理学(44000)
管理学院(43706)
中国(33961)
(29205)
科学(28720)
(26736)
中心(22265)
(22193)
(21935)
财经(21147)
(20452)
业大(20166)
研究所(20112)
(19468)
(18960)
师范(18763)
(17725)
北京(17644)
经济学(17457)
农业(17235)
(16897)
财经大学(16140)
基金
项目(98196)
科学(78322)
基金(72260)
研究(71790)
(63407)
国家(62882)
科学基金(54609)
社会(47611)
社会科(45142)
社会科学(45130)
基金项目(38718)
(37669)
自然(34806)
自然科(34059)
自然科学(34052)
自然科学基金(33445)
教育(32670)
(32314)
编号(28095)
资助(27598)
成果(23142)
重点(22182)
(21740)
(21043)
(20551)
国家社会(20446)
课题(19757)
创新(19228)
(19200)
教育部(18902)
期刊
(58777)
经济(58777)
研究(40634)
中国(28066)
学报(21816)
(20743)
(19807)
科学(19709)
管理(18424)
大学(16728)
教育(15898)
学学(15662)
农业(13447)
(11362)
金融(11362)
技术(10806)
财经(10518)
业经(9745)
图书(9400)
经济研究(9386)
问题(9354)
(9200)
(7534)
城市(7520)
书馆(7308)
图书馆(7308)
(6891)
现代(6750)
(6485)
科技(6238)
共检索到201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敏  周黎安  
本文首次从公共品可视性的视角考察了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对城市维护建设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与可视型公共品支出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最高点出现在第三年,但这种显著关系在非可视型公共品则不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官员任期与可视型公共品投入的倒U型关系对于上任年龄小于55岁的市委书记更为明显,对于上任年龄大于等于55岁的市委书记则趋于消失。过去主流文献聚焦于政绩考核中"核心指标"与"非核心指标"对官员激励与行为的不同影响,而本文通过进一步区分"可视性"与"非可视性"绩效,强调"可视性偏差"引致的官员行为的扭曲,从而拓展了我们关于绩效考核、官员激励及其影响的理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李嘉宁  
本文使用2010—2014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官员晋升激励和流动人口在地方政府各类公共品供给决策和策略互动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1)流动人口规模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协同优化的格局尚未形成,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各城市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人均支出。(2)地方官员政治晋升激励对公共品供给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突出体现在对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方面的影响。(3)公共品供给中"标尺竞争"和"搭便车"效应并存。因此,提升各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李嘉宁  
本文使用2010—2014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官员晋升激励和流动人口在地方政府各类公共品供给决策和策略互动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1)流动人口规模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协同优化的格局尚未形成,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各城市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人均支出。(2)地方官员政治晋升激励对公共品供给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突出体现在对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方面的影响。(3)公共品供给中"标尺竞争"和"搭便车"效应并存。因此,提升各城市公共品的配置效率和水平,应将流动人口规模和空间选择作为公共品配置的重要依据,加大民生领域建设官员绩效考核的力度,消除或弱化公共品支出中的"搭便车"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超  刘金东  
本文基于公共品可视性视角,考察了“官员晋升锦标赛”下晋升激励引发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异质性竞争关系及其行为逻辑,使用空间非对称反应模型验证了地方政府对可视型和非可视型公共投资的差异化供给策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对可视型公共投资存在“逐顶竞争”,对非可视型公共投资存在“逐底竞争”;地方政府对不同可视型公共投资的差异化竞争及其策略差异源于“可视性偏差”衍生的有偏晋升激励,年龄构成官员晋升激励的关键因素。稳健性检验结果佐证了以上发现的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委书记的差异化公共投资供给与竞争策略通过创造“可视型政绩”提高了晋升概率,但此结论对于市长不完全成立,这部分佐证了“一把手”效应的存在;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弱化了地方官员的公共投资结构扭曲,这折射出官员投资偏好随公共品“可视性”变化而变化的趋利逻辑。本文的启示是,中央政府可优化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供应结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刚  高波  王璟  
在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的背景下,分析了晋升激励和土地财政对公共教育均等化的影响,利用变异系数和偏离度两个指标测度公共教育的地区差距,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1999~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了晋升激励和土地财政对公共教育地区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加剧了公共教育地区差距的扩大;晋升激励缩小了人均教育支出的地区差距,但扩大了普通中小学师生比的地区差距;转移支付缩小了人均教育支出的地区差距,但导致了普通中小学师生比地区差距的扩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立彬  赵妍  
本文以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政治晋升角度考察了企业高管年龄与并购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47岁(57岁)以下群体的高管年龄与并购行为之间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对年龄与并购之间这种负相关系具有弱化作用。我们的实证结果与职业生涯关注影响高管投资决策的假说是一致的。本文将政治晋升话题的研究对象与范畴从政府官员拓展到企业层面,深化了官本位思维对经济微观层面影响的理论认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亚伟  
本文运用高层梯队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从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角度,对晋升激励如何影响非效率投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晋升激励对非效率投资有抑制作用;高管团队的性别和年龄异质性未对晋升激励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产生影响;高管团队的学历和任期异质性越大,团队对晋升激励的敏感性越小,从而使得晋升激励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询  孟望生  张为杰  
当前,中国的政府治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不同的政绩考核方式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进而导致不同类型公共品的投入偏向。文章通过数理模型对此进行了推导,然后运用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在政治晋升激励下,财政分权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和环境质量。与此同时,民生权重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以上公共品的投入水平与环境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炜倬  王栋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之间的晋升博弈视角,运用前景理论和风险规避理论,对比分析地方政府短期激励和长期合作吸引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研究中央政府如何调控地方政府的竞争决策,更好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表明,政府的短期激励主要通过财政直接补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价格吸引企业投资,长期合作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的溢出效应吸引企业投资;开始时,地方政府的短期激励(财政补助和税收减免政策)更能吸引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地方政府政策的溢出效用和中央对地方政府惩罚系数的增大,企业更愿意选择政府实施长期合作政策的区域进行投资;在长期合作政策激励下,企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金额高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潘春阳  吴柏钧  吴一平  
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不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官员开始重视公共卫生等民生服务,同时,官员间专业搭配也成为影响民生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将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与81个地级以上城市官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匹配,将上任时年龄小于55岁的官员定义为"强晋升激励"官员,而将上任时年龄大于等于55岁的官员定义为"弱晋升激励"官员。研究发现:第一,具有"强晋升激励"的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有助于改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第二,在经济较发达、政府财力较雄厚和东部地区城市,官员晋升激励的积极效应更为明显。第三,在本研究样本中,市委书记和市长"经管—理工"的专业搭配模式是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的积极因素。在考虑了测量偏误、地区异质性、遗漏变量、样本代表性问题,并经过安慰剂检验后,文章的主要结论依然保持稳健。本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城市间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差距及其决定因素,而且也启发我们从改善官员治理的角度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以及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从而有效推进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已有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消极执行中央政府的环境政策,相对忽视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政策上的自主行为。深入探究地方自主性环境治理政策演进的内在机制,对于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长制这一地方自主性水污染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将2004—2010年手工整理的河长制演进数据、地级市官员数据与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匹配,从地方官员年龄角度,研究河长制演进的官员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年龄与河长制推行概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地方官员年龄的增长,晋升概率的下降,污染的边际回报也随之降低,但在中央政府加强环境事件问责的背景下,潜在惩罚成本却不断增加,从而使年长的地方官员更有动力推行河长制政策,以避免潜在的惩罚成本。因此,加大官员晋升考核中的环境指标权重,并将环境违规问责常态化是破解地方环境治理难题的不二法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思慧  
官员晋升导致外资引入的竞争,从而导致外资引入质量的差异。利用官员晋升激励作为外资质量的代理变量,使用2010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对外资质量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江苏外资质量显著受益于上海,能大幅提升创新效率;江苏与浙江、山东存在一定的恶性外资争夺,对创新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江苏与安徽外资引入存在一定的互补,能够小幅提升创新效率;(2)江苏省内部城市中,强强政府处于良性竞争之中,未对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弱弱政府之间存在恶性竞争,显著降低了创新效率;强弱政府竞争能够有效提升创新效率;(3)政府晋升激励总体能够强化外资选择提升创新效率,但可能造成创新效率差距...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同小歌  冉茂盛  杨琰军  
本文从任期制度、财政压力、地区制度效率等多个维度对中国式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制度能够很好地解释金融资源配置。以“GDP政绩考核”为标准的晋升激励政策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效应,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随任期增加而减少,同时财政压力减少、制度效率水平提高均会削弱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孔繁成  谷梦圆  易小琦  
僵尸企业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顽疾。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文章将我国地级市财政、产业等宏观数据及笔者收集的官员个人特征数据与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相匹配,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证检验了晋升激励、官员任职预期对辖区企业僵尸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晋升激励使得官员行为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僵尸化。并且这一结论,在重新更换晋升激励测度方法后依然稳健。(2)晋升激励导致僵尸企业受官员任职预期的调节。(3)晋升激励通过影响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僵尸化。文章研究结论具有现实意义,为我们理解僵尸企业成因提供了新思路,为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有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章琳一  张洪辉  Hedy Huang  
利用2008-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采用混合样本、配对样本,研究了高管晋升激励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晋升激励能够产生应有的激励效应,减少财务重述的发生;区分财务重述类型后,高管晋升激励对核心重述、非核心重述均能产生抑制作用;从CEO变更来看,发生CEO变更当年晋升激励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明显要比没有发生CEO变更的年份弱;从继任CEO的来源来看,继任CEO来自公司内部的高管晋升激励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明显要比继任CEO来自外部的公司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