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35)
- 2023(19096)
- 2022(15874)
- 2021(14476)
- 2020(12205)
- 2019(27635)
- 2018(27083)
- 2017(51577)
- 2016(28348)
- 2015(31624)
- 2014(31700)
- 2013(31628)
- 2012(29377)
- 2011(26471)
- 2010(26945)
- 2009(25301)
- 2008(25744)
- 2007(23370)
- 2006(20682)
- 2005(19111)
- 学科
- 济(124405)
- 经济(124227)
- 业(104692)
- 管理(98061)
- 企(91826)
- 企业(91826)
- 方法(50224)
- 财(46353)
- 数学(40505)
- 数学方法(40199)
- 农(38446)
- 业经(35975)
- 中国(34748)
- 制(29807)
- 地方(28084)
- 务(27965)
- 财务(27925)
- 财务管理(27859)
- 企业财务(26488)
- 农业(26464)
- 贸(22874)
- 贸易(22859)
- 学(22235)
- 易(22185)
- 技术(21974)
- 银(20960)
- 体(20952)
- 银行(20895)
- 和(20668)
- 策(20108)
- 机构
- 学院(415568)
- 大学(411316)
- 济(174665)
- 经济(171210)
- 管理(158754)
- 研究(142189)
- 理学(135309)
- 理学院(133827)
- 管理学(131910)
- 管理学院(131133)
- 中国(110669)
- 财(90227)
- 京(86966)
- 科学(86636)
- 农(79129)
- 所(73979)
- 财经(67738)
- 研究所(66233)
- 江(66040)
- 中心(64862)
- 业大(63624)
- 农业(62298)
- 经(61314)
- 北京(54739)
- 经济学(53386)
- 州(51293)
- 院(50658)
- 范(50588)
- 师范(49949)
- 财经大学(49657)
- 基金
- 项目(267548)
- 科学(210284)
- 基金(194080)
- 研究(192409)
- 家(170383)
- 国家(168832)
- 科学基金(144273)
- 社会(123872)
- 社会科(117461)
- 社会科学(117427)
- 省(106416)
- 基金项目(102801)
- 自然(93260)
- 自然科(91101)
- 自然科学(91070)
- 自然科学基金(89514)
- 划(88724)
- 教育(87300)
- 资助(78600)
- 编号(76347)
- 成果(61834)
- 发(61046)
- 重点(60714)
- 部(58863)
- 创(58196)
- 创新(53875)
- 课题(53605)
- 业(53169)
- 制(51799)
- 科研(51702)
- 期刊
- 济(203443)
- 经济(203443)
- 研究(124579)
- 中国(88167)
- 财(76905)
- 农(73735)
- 学报(67890)
- 管理(63013)
- 科学(61514)
- 大学(50955)
- 农业(49351)
- 学学(48644)
- 融(42227)
- 金融(42227)
- 教育(38913)
- 技术(35635)
- 财经(34835)
- 业经(34736)
- 经济研究(32093)
- 经(29945)
- 业(28385)
- 问题(26883)
- 技术经济(22289)
- 贸(21493)
- 版(20785)
- 财会(20113)
- 商业(19761)
- 世界(19383)
- 现代(19228)
- 科技(18996)
共检索到640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剑兵 朱芳芳
本文选取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CTO持股和CEO-CTO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CTO持股比例越高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CEO-CTO薪酬差距促进CTO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促使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CTO持股与CTO晋升存在着替代效应,晋升比持股所产生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CTO持股的激励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鸿琳 张书宇
本文从高管晋升激励和考核机制的角度为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低下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解释。本文认为,在货币激励受限以及我国社会崇尚权力的情况下,晋升激励是对国有企业高管更为有效的激励方式。并且,晋升的考核机制是决定高管行为选择的方向。在同样的晋升激励下,不同的考核机制会导致高管产生不同的行为选择。当考核短期化并以利润等规模指标为主,晋升激励促使高管为提高短期业绩,增加个人晋升机会而降低研发投入水平的低下。而当EVA考核指标降低研发支出对当期利润的不利影响,有利于高管业绩评价时,高管则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以2007年—2015年间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支持本文的研究假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干胜道 何玲 李小华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自由现金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管理决断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与企业研发投入呈倒U形关系,适度的自由现金流减少了企业面临的研发风险进而对其研发投资产生正向影响,而过度的自由现金流则会加重代理冲突,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管理决断权会强化两者的倒U形关系。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由现金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技术密集程度、产权性质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研究成果对于企业如何管理好现金流以更好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显军 吴卫星 徐佳
采用2011—2017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数据与手工收集的185个地级市官员数据,从官员年龄和任期角度研究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对地方政府官员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官员面临的晋升激励越大,越倾向于选择政府承担更多风险的PPP项目;(2)随着年龄和任期的增长,晋升概率下降,晋升激励增强,官员会选择政府承担更多风险的PPP项目,在官员任期第四年或者官员在年龄到54岁达到顶峰,当任职超过4年或年龄大于55岁,晋升激励下降,政府承担更多风险的PPP项目显著减少;(3)法制环境调节晋升激励与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关系,法制环境越好,越能规范官员权力行使,官员基于晋升激励而承担更多风险的PPP项目的行为受到抑制。从微观视角揭示了晋升激励对PPP项目执行的影响,对缓解"明股实债"现象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晋升激励 地方政府 PPP项目 风险分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孔繁成 谷梦圆 易小琦
僵尸企业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顽疾。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文章将我国地级市财政、产业等宏观数据及笔者收集的官员个人特征数据与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相匹配,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证检验了晋升激励、官员任职预期对辖区企业僵尸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晋升激励使得官员行为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僵尸化。并且这一结论,在重新更换晋升激励测度方法后依然稳健。(2)晋升激励导致僵尸企业受官员任职预期的调节。(3)晋升激励通过影响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僵尸化。文章研究结论具有现实意义,为我们理解僵尸企业成因提供了新思路,为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有助
关键词:
僵尸企业 晋升激励 退出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解维敏
本文分析了内生于财政分权和晋升竞争制度安排的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指出在财政分权与基于GDP增长的官员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追求任期内的政绩和经济利益的诉求更加强烈,这导致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官员会利用控制的资源或手中的权力积极干预辖区企业经营行为,影响了企业作出有效率的投资决策,旨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基于GDP的晋升激励的地方政府干预行为抑制了辖区内的企业研发投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从政治晋升激励的角度考察了中国重复建设的内在机制。本文的分析表明,横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机制和纵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由此得到落后地区是否进行重复建设的条件也就不相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价格扭曲放大了横向和纵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为了降低落后地区进行重复建设的程度,中央政府需要对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官员采用不同的政治晋升激励,也需要努力推动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体制改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伟 孙玉栋
采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若一省的财政分权收入指标值提高,当地的收入差距就会扩大,而邻省的相应指标则能显著改善当地的收入分配状况;尽管晋升激励指标对当地的收入分配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当地人均GDP的增长也能缩小收入差距,但邻省人均GDP增速加快则会恶化当地的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收入分配 空间计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亚军 田宇
本文以我国A股2012-2017年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晋升激励、社会资本与企业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与企业财务治理效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晋升激励与企业财务治理效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晋升激励能够增强社会资本与企业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晋升激励 社会资本 财务治理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结合资源依赖理论,以2008—2014年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国企高管谋求政治晋升而产生的相关后果进行实证检验并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异常社会捐赠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中存在的异常社会捐赠与其高管的任职年限呈负相关关系,也即高管任职年限越短,其晋升的可能性越大,该企业的异常捐赠额度越高。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企高管为了谋求政治晋升而有意识地进行了国企的社会形象管理,意在提高自身的社会形象,从而为自身的政治晋升做好铺垫。央企高管比地方国企高管更加注重社会形象管理,公益类国企高管进行社会形象管理的动机比竞争类国企高管更加强烈。此外,某些外部环境变量,如年度和行业等对实证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晋升激励是否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同时,考虑不同产权下的职位晋升对风险承担的激励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晋升激励能够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但这一激励效应仅存在于民营企业当中,国有企业的晋升激励对风险承担没有显著性影响;(2)对于风险承担,股权激励、薪酬激励均不能对其产生显著性影响,只有晋升激励具有有效性;(3)当国有企业民营化时,晋升激励仍然能够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4)央企的风险承担水平要比地方国有企业高。本文丰富了晋升激励研究,同时,对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晋升激励 风险承担 产权差异 民营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结合资源依赖理论,以2008—2014年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国企高管谋求政治晋升而产生的相关后果进行实证检验并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异常社会捐赠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中存在的异常社会捐赠与其高管的任职年限呈负相关关系,也即高管任职年限越短,其晋升的可能性越大,该企业的异常捐赠额度越高。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企高管为了谋求政治晋升而有意识地进行了国企的社会形象管理,意在提高自身的社会形象,从而为自身的政治晋升做好铺垫。央企高管比地方国企高管更加注重社会形象管理,公益类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君怡 黄家明
利用2002—2018年185个地级市的官员数据匹配853家地方国有企业发债数据,实证分析地方官员在晋升激励下如何影响辖区内地方国有企业发债行为。研究发现,市委书记晋升激励会显著加大辖区内国有企业的举债动机,表现为意愿承担的发债成本更高,且晋升激励越强,对发债成本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市场化程度越低、政府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国企高管"限薪令"实施,市委书记晋升激励对地方国企发债成本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对政府治理与债务结构失衡治理的理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钟高 李帽帽
本文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晋升压力这一隐性激励机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管晋升压力的加大削弱激励机制的效果,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与意愿下降,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弱由于晋升压力过大导致的风险承担不足的行为,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研究表明,高管晋升压力过大不利于激励管理层的风险承担,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调节激励效应中的失灵现象。因此,企业既要重视隐性激励机制的适度性,更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确保适度的风险承担对企业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
关键词:
风险承担 隐性激励 晋升激励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亚伟 郑宝红
本文在分析管理者晋升激励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管理者晋升激励对企业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晋升激励能够对管理者起到激励作用,降低管理者在企业投资和融资决策中的代理成本,这对深入研究晋升激励以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理论借鉴意义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晋升激励 代理成本 财务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