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5)
2023(7508)
2022(5735)
2021(5066)
2020(4134)
2019(9030)
2018(9334)
2017(17316)
2016(9869)
2015(11159)
2014(11504)
2013(10689)
2012(9548)
2011(8486)
2010(8492)
2009(7762)
2008(7757)
2007(7057)
2006(6267)
2005(5895)
作者
(29592)
(24735)
(24248)
(23504)
(15452)
(11651)
(10980)
(9635)
(9467)
(8629)
(8442)
(8407)
(8130)
(8010)
(7871)
(7541)
(7251)
(7154)
(7128)
(7033)
(6260)
(6059)
(6027)
(5738)
(5580)
(5492)
(5454)
(5423)
(4959)
(4944)
学科
(37733)
经济(37686)
管理(25345)
(22114)
(17076)
企业(17076)
(13701)
中国(12614)
(12239)
方法(11700)
数学(9905)
数学方法(9790)
(9503)
(9466)
业经(9175)
土地(8934)
(8362)
农业(7861)
(7249)
银行(7227)
地方(7205)
(6890)
(6680)
(6591)
金融(6584)
理论(6401)
(5513)
财务(5485)
财务管理(5472)
体制(5382)
机构
学院(134114)
大学(133655)
(50607)
研究(50577)
经济(49315)
管理(47026)
中国(40334)
理学(39237)
理学院(38737)
管理学(37827)
管理学院(37604)
科学(32827)
(30235)
(29088)
(26613)
(25472)
研究所(24265)
中心(23931)
农业(23036)
(22851)
业大(22625)
财经(19509)
(19141)
(18784)
北京(18727)
师范(18507)
(17712)
(17647)
(17216)
技术(15870)
基金
项目(90488)
科学(70618)
基金(64742)
研究(64598)
(58609)
国家(58151)
科学基金(48406)
社会(39595)
社会科(37388)
社会科学(37378)
(35552)
基金项目(33794)
自然(31849)
自然科(31005)
自然科学(30994)
(30536)
自然科学基金(30404)
教育(29064)
编号(27063)
资助(25567)
成果(22000)
重点(21278)
(19660)
课题(19284)
(19191)
(18038)
科研(17416)
计划(17322)
创新(17024)
国家社会(16779)
期刊
(58431)
经济(58431)
研究(39387)
中国(33700)
(26703)
学报(25062)
科学(23130)
(19817)
大学(18391)
农业(17653)
学学(17446)
管理(16884)
教育(16746)
(13363)
金融(13363)
技术(10780)
业经(10312)
经济研究(9312)
财经(9289)
(9237)
理论(8240)
(8025)
问题(8001)
实践(7636)
(7636)
(7611)
资源(7404)
业大(6777)
价格(6683)
科技(6149)
共检索到212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容  杨勇  
一、我国集体土地资产的属性及显化(一)集体土地资产长期没有显化从产权理论讲,征地价格应是评估的集体土地资产的价格。“资产是经济主体拥有和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在由美国评估协会制定的《美国评估工作准则与职业道德守则》中则规定:“就价值评估或预计未来收益而言,资产一词指排他地拥有或占用某物而取得的对未来收益享有的权利”。两处定义都强调了资产的排他性(或说可控制性)和收益性从集体土地主体对土地的拥有和控制程度,特别是从集体土地资产的排他性、收益性来看,我国集体土地尽管拥有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但却缺乏事实上的财产权地位,其资产属性长期没有显化。1.集体土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任玉龙  陈晓军  牛德利  
征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不断深化,必然带来两者比较利益的深刻变化。以往的国有建设用地高度市场垄断下的高增值、高收益将面临挑战。如何使两种制度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协调和均衡,是改革的难点。文章以重庆市大足区的改革实践为例,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征地制度的差异入手,分析了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实现协调均衡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敬轩  郭丽华  郭宇  
由于我国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尚不完善、征地补偿方式单一等原因,农民土地利益受损严重。论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地方政府常用的四种征地补偿方式进行绩效评价及对比分析,并提出地方政府应基于地区发展现状和区位条件,采用适宜的补偿方式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使集体土地征地收益分配改革达到一个合理的利益平衡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松  
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实现了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扩权赋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也进一步明确了要素市场建设的重点与方向。值此重大改革理念系统化、协同化推进的关键时期,《农村集体土地价格评估技术指引》出台。本文从地价评估技术的角度,结合《农村集体土地价格评估技术指引》编制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思考,立足操作层面分析现行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障碍、难点和值得关注的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平  付华  宋彩凤  
“占谁地、给谁钱”是当前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土地补偿费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简单明了,操作容易,在一般情况下,农民容易接受。但是,在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中,特别是在与上访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笔者越来越对这种补偿分配方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爽  
本文以四川、内蒙的两个涉土群体性事件为例,论述了将集体土地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资产的一般特征分析入手,对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会计化"的概念,即将土地作为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主体/村民小组的会计核算体系,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土地所带来的所有利益空间,这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向虎  张正河  
文章在介绍我国各大城市城郊农村集体土地、资产股份化具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资产股份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资产股份化的具体建议,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槟  朱道林  梁颖  
为分析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价格形态及增值测算方法,以黑龙江省8个地区为例,实地调研了当地集体土地流转案例,并对集体土地价格形态及增值测算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3种价格形态,分别为集体农地价格(18.32~50.98元/m2),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价格(55~206元/m2),集体建设用地非市场价格(3.13~98.62元/m2),(农民已经意识到集体建设用地非市场价格的存在);2)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增值明显,研究区域集体住宅用地增值为37.62~153.64元/m2,集体工业用地增值为67.85~130.57元/m2,集体商业用地增值为54.16~253.6...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仁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辛一  高伟  
由于我国目前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和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等问题在立法和司法上尚无完善的规定,造成近年来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和与土地不能分离的农民房屋的拆迁安置问题,已成为最易产生矛盾的主要社会问题。所以,笔者试图从物权法角度探讨农地征用拆迁中的有关法律问题,从司法角度考察当前征地拆迁中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保护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设想和思考,以期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保护有所裨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廖长林  高洁  
征地过程中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残缺表面上看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造成的,根源则在宪法第十条。而宪法第十条与第十二条之间存在严重的法理冲突。消除冲突的关键在于,必须从平等保护的立宪本源出发,确保农民集体土地作为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宪法第十条的相关条款和整个土地管理法进行修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伍育鹏  
征收农村集体土地,除可按照地方标准补偿外,还可以参照被征收时的市场价格给予被征地农民(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平、合理的补偿。但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的直接交易还不多,市场价格比较难以直接获取。虽然通过土地评估的方式模拟市场情况,可间接得到近似的集体土地市场价,但如何评估一直是业界难题。作者建议按照被征收土地的自然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司伟歌  
土地征收补偿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大量争议和纠纷。文章认为,确定一个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对于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保证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为:确定征地补偿价格;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项目;设定科学的补偿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地价体系;完善"片区综合价"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司伟歌  
土地征收补偿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大量争议和纠纷。文章认为,确定一个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对于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保证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为:确定征地补偿价格;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项目;设定科学的补偿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地价体系;完善“片区综合价”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司伟歌  
土地征收补偿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大量争议和纠纷。文章认为,确定一个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对于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保证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为:确定征地补偿价格;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项目;设定科学的补偿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地价体系;完善"片区综合价"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