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34)
- 2023(19435)
- 2022(16532)
- 2021(15349)
- 2020(12992)
- 2019(29913)
- 2018(29397)
- 2017(56508)
- 2016(30384)
- 2015(34194)
- 2014(33698)
- 2013(33486)
- 2012(30500)
- 2011(27412)
- 2010(27203)
- 2009(25504)
- 2008(25307)
- 2007(22139)
- 2006(19462)
- 2005(17503)
- 学科
- 济(129934)
- 经济(129754)
- 业(106370)
- 管理(102029)
- 企(93374)
- 企业(93374)
- 方法(60929)
- 数学(50863)
- 数学方法(50277)
- 财(39709)
- 农(37888)
- 业经(35299)
- 中国(33847)
- 制(27889)
- 务(26928)
- 财务(26851)
- 财务管理(26806)
- 农业(25856)
- 企业财务(25459)
- 贸(23954)
- 贸易(23942)
- 易(23299)
- 学(22486)
- 技术(22405)
- 地方(22003)
- 和(21798)
- 理论(21723)
- 划(20307)
- 体(20233)
- 银(19716)
- 机构
- 大学(436998)
- 学院(436694)
- 济(184774)
- 经济(181256)
- 管理(177409)
- 理学(153609)
- 理学院(152057)
- 管理学(149696)
- 管理学院(148885)
- 研究(141842)
- 中国(110575)
- 京(92185)
- 财(87327)
- 科学(83555)
- 财经(69911)
- 所(69169)
- 农(68085)
- 中心(64422)
- 经(63764)
- 江(63116)
- 研究所(62505)
- 业大(62105)
- 北京(58171)
- 经济学(56590)
- 范(53620)
- 农业(53206)
- 师范(53159)
- 财经大学(52029)
- 院(51537)
- 经济学院(51127)
- 基金
- 项目(293623)
- 科学(233863)
- 基金(217026)
- 研究(216861)
- 家(187401)
- 国家(185858)
- 科学基金(162037)
- 社会(140336)
- 社会科(133217)
- 社会科学(133183)
- 基金项目(114261)
- 省(112060)
- 自然(104088)
- 自然科(101732)
- 自然科学(101709)
- 自然科学基金(99940)
- 教育(99114)
- 划(93874)
- 资助(89602)
- 编号(87029)
- 成果(69978)
- 部(66207)
- 重点(64848)
- 创(62279)
- 发(61627)
- 课题(59117)
- 国家社会(58669)
- 创新(57725)
- 教育部(57626)
- 制(56789)
- 期刊
- 济(201189)
- 经济(201189)
- 研究(130230)
- 中国(80391)
- 财(69750)
- 管理(68586)
- 学报(62848)
- 农(62570)
- 科学(60586)
- 大学(49572)
- 学学(46847)
- 农业(43248)
- 教育(42193)
- 融(39114)
- 金融(39114)
- 技术(38911)
- 财经(35063)
- 业经(33238)
- 经济研究(32241)
- 经(30052)
- 问题(26285)
- 业(24392)
- 技术经济(22789)
- 贸(21175)
- 理论(20310)
- 现代(20306)
- 统计(20222)
- 世界(19880)
- 科技(19659)
- 版(19567)
共检索到64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志广
一般而言,产业或企业利润率与产业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可能是串谋等垄断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规模经济等效率因素的结果。通过对不同产业企业层面数据的分析,本文认为,垄断因素、效率因素的混合作用,形成了中国制造业中利润率与产业集中度、市场份额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在为改善经济绩效而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不能忽视维护和完善市场竞争的问题。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中度 市场份额 效率 垄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余东华
转型时期,以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地区行政垄断扭曲了投入—产出关系,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损害产业效率。本文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制造业为例,通过构建产业受保护程度指数和产业效率指数等主要变量,实证分析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对产业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受保护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产业受保护程度越高,产业效率越低。这就说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行为导致了制造业产业效率损失。打破地区行政垄断、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产业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贵东
本文利用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通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企业垄断势力的测算,主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垄断行为。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垄断企业总体表现为创新型垄断。但不同类型的垄断企业存在一定差异,含国家资本金的垄断企业较未含国家资本金的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创新,含出口交货值的垄断企业较未含出口交货值的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寻租,主营业务收入低的垄断企业较主营业务收入高的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寻租。同时,在主营业务收入高的垄断企业中,既含国家资本金又含出口交货值的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创新;在主营业务收入低的垄断企业中,含国家资本金但未含出口交货值的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寻租。本文还发现,含国家资本金的企业,其TFP总体低于未含国家资本金的企业,随着国家资本金占比的增加,企业TFP呈现先跳跃性增长、再缓慢减少的趋势。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并不存在较为显著的"生产率悖论",随着出口密度的增加,企业TFP同样呈现先跳跃性增长、再缓慢减少的趋势。因此,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垄断企业实施差异化政策,做到"有的放矢",充分体现对寻租的遏制和对创新的鼓励。
关键词:
垄断势力 寻租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悖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贵东
本文利用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通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企业垄断势力的测算,主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垄断行为。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垄断企业总体表现为创新型垄断。但不同类型的垄断企业存在一定差异,含国家资本金的垄断企业较未含国家资本金的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创新,含出口交货值的垄断企业较未含出口交货值的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寻租,主营业务收入低的垄断企业较主营业务收入高的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寻租。同时,在主营业务收入高的垄断企业中,既含国家资本金又含出口交货值的垄断企业更倾向于创新;在主营业务收入低的垄断
关键词:
垄断势力 寻租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悖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胜旗 毛其淋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下游最终品市场已基本上实现了充分竞争,但上游行业的垄断程度依然居高不下。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了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下游企业出口DVAR,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加成下降和研发创新弱化是上游垄断降低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加入WTO所引发的大范围关税减免这一事实,进一步检验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在上游垄断与下游企业出口DVAR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打破制造业上游垄断与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胜旗 毛其淋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下游最终品市场已基本上实现了充分竞争,但上游行业的垄断程度依然居高不下。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了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下游企业出口DVAR,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加成下降和研发创新弱化是上游垄断降低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加入WTO所引发的大范围关税减免这一事实,进一步检验了中间品贸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海鹏 房帅 王文姝
借助中国制造业外资企业微观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上游垄断对中国外资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在考虑指标测量误差、同时期的政策改革效应、样本选择、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可能干扰计量回归结果的因素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上游垄断可以通过提高中间品国内外相对价格、减少本土中间品种类、降低中间品质量三个作用渠道阻碍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进程。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上游垄断会显著降低从事非加工贸易、低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而对从事加工贸易、高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估测了不同行业的市场边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瑞
市场化改革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经济活力、提高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利用1998—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对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垄断势力按照四位数行业、企业所属省份,以及企业的所有权性质进行了跨部门分解,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垄断势力呈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在行业层面上,我国制造业企业垄断势力变化来源于企业的资源重配,而在地区层面上则更受到地区发展不均的影响,扩大了省份之间垄断势力的差距。在所有制层面上,资源重配效应对我国制造业市场垄断演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我国市场化改革应当综合考虑市场制度环境、区域协调发展和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提升市场活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市场化 垄断势力 跨部门分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影响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补贴会加剧上游垄断的负向影响,而下游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抑制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影响。因此,推动上游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上游市场垄断,对于中国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和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上游垄断 比较优势 中间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
关键词:
上游垄断 比较优势 中间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晓郁
随着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限制性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市场的危险成为更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制造业作为吸引外资最多的产业,在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市场垄断的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投资引发垄断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提出制造业应对跨国公司垄断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投资 垄断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甬军 杨振
对外资市场效应的评估和计量是处理好外资政策、产业政策和反垄断政策关系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中国1999—2010年28个两位数和447个四位数代码制造业面板数据,首先估计了两位数代码制造业的市场势力水平,然后进一步考察外资进入的市场效应,并测度外资引致的福利变动。研究表明:制造业各行业存在显著的市场势力,但金融危机前后市场势力溢价水平波动较大。全样本结果显示制造业市场势力溢价约为6.2%,但金融危机前样本证实市场势力溢价高达22.1%。细分产业中,外资的竞争效应占主导,但在部分产业中外资表现出了反竞争效应。制造业总体层面上,外资进入与市场势力波动之间呈现U形非线性关系,拐点稳定在外资比重为47....
关键词:
制造业 外商直接投资 市场势力 福利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末 王璐
作为政府经济管制和反垄断的基础,市场势力的定量测度以及福利损失的有效估算是至关重要的基本问题。由于产品异质性带来的模型设定陷阱,之前陈甬军,周末(2009)使用的新实证产业组织模型仅适用于测度少数产品差异很小的产业的市场势力。本文在Klette和Desouza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更具一般性的,可以在异质性产品市场测度市场势力和垄断损失的方法,克服了不可观测的产品异质性和技术冲击导致的影响。随后,采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估计了产品差异非常大的白酒制造业市场势力溢价,并以此为依据,计算了由于市场势力溢价带来的福利净损失,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计量结果证明尽管白酒制造业市场结构较为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