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
- 2023(66)
- 2022(52)
- 2021(61)
- 2020(60)
- 2019(107)
- 2018(71)
- 2017(175)
- 2016(74)
- 2015(79)
- 2014(101)
- 2013(83)
- 2012(74)
- 2011(56)
- 2010(58)
- 2009(61)
- 2008(66)
- 2007(60)
- 2006(43)
- 2005(55)
- 学科
- 企(702)
- 企业(702)
- 业(644)
- 管理(577)
- 财(423)
- 务(419)
- 财务(419)
- 财务管理(419)
- 企业财务(416)
- 济(289)
- 经济(289)
- 方法(235)
- 制(195)
- 体(160)
- 体制(152)
- 数学(146)
- 数学方法(146)
- 理论(122)
- 业经(120)
- 和(105)
- 审计(104)
- 企业经济(101)
- 经济理论(101)
- 各类(87)
- 贸(74)
- 贸易(74)
- 易(73)
- 电子(61)
- 策(60)
- 网上(60)
- 机构
- 学院(1216)
- 大学(1212)
- 管理(566)
- 理学(513)
- 理学院(509)
- 管理学(509)
- 管理学院(505)
- 济(423)
- 经济(419)
- 财(368)
- 财经(300)
- 会计(281)
- 经(272)
- 商学(244)
- 商学院(242)
- 中国(231)
- 财经大学(225)
- 京(223)
- 研究(212)
- 会计学(185)
- 会计学院(179)
- 江(170)
- 学会(166)
- 工商(145)
- 北京(140)
- 融(135)
- 金融(135)
- 州(131)
- 上海(125)
- 经济管理(122)
共检索到1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伟
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是财务会计具有高度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深受理论界重视的难题。但从笔者对股票投资人和企业管理层所做的一次小范围调查中,反映出现实中商誉会计信息对决策所起作用非常微弱。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本文通过对目前商誉会计中的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从对商誉基本概念和性质的认识,到会计确认、计量标准的确定,以至摊销方法和披露形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反思,得出目前的商誉会计存在严重缺陷,并因此未能提供具有足够质量的会计信息的结论。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商誉的高度特殊性和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制约;为此,提出将商誉会计处理分解和构建更加协调的会计原则体系,以及重新认识财务会计定位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卫民
伴随着近年来火爆的并购重组,A股市场积累了万亿商誉,若商誉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和妥善处理,将引发巨大的资产泡沫。基于此,结合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阐述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以期为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商誉 初始确认 后续计量 应对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启华
商誉的特征一般来讲,商誉通常是指一个企业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它信誉卓著,获得了公众的信任;或由于它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果较好;或由于它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从事本业的经验;或由于它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决窍;或由于其它种种原因所形成的无形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志宏 杜丽丽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增多,商誉及其减值损失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分析若干案例后发现,不同企业对商誉及其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分析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解决商誉计量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并购 商誉 公允价值 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殿英
本文认为,商誉是企业的超额获利能力,是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个性特征的总和,认识商誉的本质有利于最终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商誉的本质决定了自创商誉的确认面临逻辑悖论,自创商誉的确认无助于增加有用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
商誉 商誉的本质 自创商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鸣 王明虎
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反思●张鸣王明虎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先吉
文章认为, 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与商标权等无形资产有很大的区别: 商标与企业生产的产品相联系, 而商誉与整个企业相联系; 商标权是属于可确指无形资产, 它可离开企业单独存在,而商誉则是不可确指无形资产, 不能离开企业单独存在。对商誉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 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 ,商誉是企业之间不得不触及到的问题。商誉 ,有其独自的经济特点 ;有正负、自创及外购商誉之分。科学而全面地确认企业的商誉是其计量的基础 ,而准确的计量则是作为相关会计处理的必要条件。对于作当无形资产的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有三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处理方法 ,但外购商誉应视作无形资产 ,以并购价差处理 ,而应当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入账 ,并按照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方法进行摊销。
关键词:
负商誉 外购商誉 股权投资差额 摊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勋
笔者从对商誉会计的考察中导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财务会计问题,并结合会计准则的演变历史,探讨了这些问题。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裘宗舜
在商誉会计问题中,争论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的是自创商誉应否确认的问题,这也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难题。我们首先论述自创商誉的本质、定义,然后对自创商誉确认的正反理由进行了比较讨论,以供判断和参考。
关键词:
自创商誉 公允价值 确认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丽艳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从不同角度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和列示披露做了规范。本文拟以准则为依据,结合实例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会计实务有所帮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晓玲
近年来,曾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并购浪潮,在我国悄然兴起。并购作为资本集中的重要方式,在促进我国企业资产重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负商誉现象,已日益为我国会计学界所关注,大家在负商誉是否客观...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曹慧
商誉是企业自身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重要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商誉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商誉会计还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如何对商誉进行科学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加强商誉会计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对于规范和统一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出发,对现有商誉会计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商誉 自创商誉 合并商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