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3)
2023(12807)
2022(10910)
2021(10022)
2020(8358)
2019(18060)
2018(17510)
2017(32955)
2016(18059)
2015(19570)
2014(18747)
2013(17864)
2012(15940)
2011(13978)
2010(13910)
2009(13229)
2008(12970)
2007(11201)
2006(9590)
2005(8603)
作者
(49017)
(40907)
(40687)
(38775)
(25712)
(19626)
(18401)
(15601)
(15406)
(14412)
(13911)
(13422)
(12950)
(12866)
(12710)
(12450)
(12386)
(12090)
(11710)
(11655)
(10311)
(9813)
(9729)
(9251)
(9245)
(9038)
(9028)
(8947)
(8147)
(8038)
学科
(60982)
经济(60869)
管理(60348)
(52872)
(45197)
企业(45197)
(33802)
方法(25770)
数学(22491)
数学方法(22300)
(19491)
(18250)
中国(18033)
(17832)
财务(17808)
财务管理(17749)
企业财务(16912)
业经(15243)
财政(14341)
(13361)
(12653)
贸易(12645)
(12354)
(12223)
银行(12188)
(12094)
(11630)
农业(11418)
(11406)
体制(11405)
机构
学院(239555)
大学(237311)
(96594)
经济(94745)
管理(89297)
理学(77611)
研究(77385)
理学院(76812)
管理学(75502)
管理学院(75069)
中国(59812)
(56622)
(47451)
科学(46918)
(42375)
财经(40991)
(38565)
(37174)
业大(36892)
中心(35836)
(35835)
研究所(34518)
农业(33503)
经济学(30789)
财经大学(30309)
北京(28748)
(27916)
经济学院(27902)
(27687)
(27657)
基金
项目(164321)
科学(129016)
基金(120322)
研究(117574)
(106248)
国家(105367)
科学基金(90374)
社会(77597)
社会科(73603)
社会科学(73586)
(64773)
基金项目(63699)
自然(58040)
自然科(56762)
自然科学(56743)
自然科学基金(55755)
教育(54609)
(54059)
资助(47877)
编号(46319)
成果(37497)
重点(37210)
(36203)
(35479)
(35398)
(33940)
创新(33223)
国家社会(32989)
课题(32223)
科研(32154)
期刊
(105119)
经济(105119)
研究(70164)
(50127)
中国(49013)
学报(42019)
(38728)
科学(35133)
管理(32716)
大学(31832)
学学(30521)
农业(25756)
教育(22780)
(22648)
金融(22648)
财经(21155)
经济研究(18919)
(18026)
业经(17787)
技术(17133)
问题(13369)
(13215)
(13096)
财会(12894)
会计(12568)
(11334)
科技(10980)
商业(10702)
业大(10662)
理论(10297)
共检索到354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志广  
本文以收入、支出、自主三种财政分权指标为因变量,引入来源于中央委员的地区政治影响力指标,考察了我国还极少研究的财政分权决定因素。政治影响力对财政分权发挥直接的负向作用,这表明中央借助中央委员的政治权力影响,使财政资源向中央集中。政治影响力对行政政府和行政官员发挥间接型的正向调节作用,这表明行政力量在关联政治权力的激励和保障下,能够为地方攫取到更多财政资源。这些证据表明,推进财政等分权改革,优化中央—地方关系,不能忽视深层次的政治、行政体制改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广  
引入来源于中央委员会的地区政治权力指标,考察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预算外资金的控制效果。一方面,样本省份的政治权力越高,预算外资金的比重越低;另一方面,政治权力对行政政府和行政官僚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样本省份的政治权力越高,一定的行政政府和行政官僚能够带来更高的预算外资金比例。政治权力的复杂证据表明,控制、优化预算外性质的资金,除了需要财务层次上的管理改进,还需要深入到政治、行政层次上的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强  
一、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关系问题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学者从政府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问题时,大多是从财政支出或财政赤字方面入手的,Barro(1976)认为,一旦政府债务存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增长率,持续赤字就会通过货币化的形式引起通货膨胀,Sargent和Wallace(1981)提出"非合意的货币主义者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曙光  高志勇  
文章选取我国2009—2018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省际福利性支出效率;进一步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中国福利性支出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教育和医疗卫生不同类型的福利性支出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呈现非线性特征;当作为门槛变量的地方财力超过特定值时,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效率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对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正向影响变弱。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福利性支出实行具有差异化的治理策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意识以及省际福利性支出过程中的绩效考核与监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红伟  王莉莉  陈小辉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测算的2012—2018年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采用时间和个体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国数字经济对财政分权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强化财政分权,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其机制在于数字经济发展分别通过扩大增值税规模、增加个人所得税规模和提升经济开放水平,从而强化财政分权。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财政分权的强化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即东部地区强化程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鹏辉  刘晔  
文章抛弃传统衡量财政分权水平方法,从地方财政收入结构测度各地的财政分权度,考虑到传统财政分权理论中没有论述经济增长与财政分权的关系,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角度研究财政分权。利用DEA方法计算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支出效率,运用Tobit模型回归发现财政分权对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并发现这种正效应是由规范的、便于管理的财政分权方式造成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德瑞  
为防止地方各自为政,也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财政有必要接受中央规制。然而,通过何种方式,对地方财政的哪些内容进行何种程度的规制,使得既不妨碍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落实,又能对地方财政形成有效约束,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经横向比较,虽然理念和方式都有不同,但法治化规制,以支出监管为重心,全程监督、信息化建设是各国通行的做法。有鉴于此,我国不论是规制范围、方式还是程序的设计,只有遵循法治路径,才能保障规制目的的实现,避免对地方不当干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广伟  
财政分权在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地方债务问题,这成为当下影响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隐患。文章基于跨国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财政约束规则对于提高财政分权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收入约束和支出约束,单纯的债务约束并不足以提高财政分权的效率和减少地方政府赤字;收入约束对于财政分权效率提高的直接影响要大于间接影响,而支出约束对于财政分权效率提高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宗晓华  
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分权体制,义务教育财政责任也主要由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区)级政府来承担。文章利用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由于人口城乡和区域间流动,地方政府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面临着显著的财政外溢,这将对地方政府投资义务教育产生负面激励,并导致全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未来的改革思路是,继续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纠正财政外溢对县级政府财政行为的扭曲,并加快地方政府向现代服务型政府转型,使其财政决策更加反映辖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建华  
财政分权是我国经济起飞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通过影响资源配置、促使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促使宏观经济稳定来实现经济增长,从实证角度来看,在全国范围样本内,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总体上是起到了正向激励作用,尤其在1994年后,这种效应日趋明显。而从省级与市级政府间的财政分权来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在一步改革中,要要重视与启动省级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分权改革,继续在省市之间利用好财政分权这一激励手段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恩涛  于洪良  
分权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由于税基交叠会产生纵向外部性,且这种纵向外部性容易导致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为特征的预算软约束的出现。为分析这种预算软约束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与代表性地方政府在内的跨期迭代模型,并比较了地方政府债务不受控和受控两种情形下的影响。在地方政府债务不受中央政府控制时,预算软约束对公共投资和地方债务都具有显著的正面效果,尽管其也会导致寻租活动的出现。而在地方政府债务受中央政府控制时,预算软约束并不一定刺激公共投资。无论哪种情况,只要中央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边际价值相对较小或地方政府分享的税收份额相对较低,预算软约束都能增进社会福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康大  
作者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介绍和评析了英国中央对地方财政的审计控制,使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到英国中央对地方政府行使的监管和控制。作者长期从事英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因而掌握的资料翔实,言之有物,评析令人信服。之所以邀这样一篇稿件,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政府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在这一新形势下发表该文,将对我国深化改革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编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通过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及房价纳入同一逻辑框架,剖析了财政分权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以2005~2014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作用力度存在区域差异,财政分权对东部城市房价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中西部城市;土地财政在财政分权与城市房价之间发挥了正中介效应,且其占总效应的比重高达57.41%。据此对平抑城市房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焕  贺俊  刘亮亮  
文章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得到了财政分权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关系。并利用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分权、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分权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外,进一步研究财政分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中西部地区却抑制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通过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及房价纳入同一逻辑框架,剖析了财政分权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以20052014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作用力度存在区域差异,财政分权对东部城市房价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中西部城市;土地财政在财政分权与城市房价之间发挥了正中介效应,且其占总效应的比重高达57.41%。据此对平抑城市房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