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
2023(44)
2022(45)
2021(34)
2020(27)
2019(60)
2018(54)
2017(63)
2016(43)
2015(73)
2014(64)
2013(44)
2012(26)
2011(36)
2010(33)
2009(24)
2008(31)
2007(13)
2006(15)
2005(14)
作者
(90)
(88)
(70)
(68)
(42)
(37)
(37)
(34)
(33)
(31)
(31)
(29)
(28)
(26)
(25)
(25)
(24)
(23)
(22)
(21)
(21)
(21)
(20)
(20)
(19)
(18)
(17)
(17)
(17)
(17)
学科
教育(222)
教学(176)
理论(152)
学法(140)
教学法(140)
学理(134)
学理论(134)
思想(103)
政治(103)
德育(97)
思想政治(97)
政治教育(97)
治教(97)
中国(95)
学校(69)
高等(63)
技术(48)
职业(45)
职业技术(45)
(42)
技术学校(42)
高等职业(42)
改革(33)
(33)
管理(30)
教育学(28)
(22)
发展(22)
(22)
研究(22)
机构
学院(525)
大学(424)
职业(298)
教育(244)
技术(224)
职业技术(200)
技术学院(182)
研究(163)
师范(141)
(141)
师范大学(119)
(104)
(94)
科学(91)
(79)
(77)
教育学(77)
研究所(72)
中心(71)
管理(65)
职业学院(65)
(64)
教育学院(59)
理学(59)
北京(58)
理学院(58)
中国(57)
经济(56)
(56)
(55)
基金
研究(373)
教育(334)
项目(311)
编号(242)
科学(238)
课题(219)
(205)
(202)
成果(202)
社会(153)
(151)
(138)
项目编号(136)
规划(134)
研究成果(132)
社会科(131)
社会科学(131)
(130)
(127)
(127)
阶段(126)
年度(124)
阶段性(121)
基金(120)
(119)
(118)
主持(114)
主持人(114)
职业(114)
重点(106)
期刊
教育(586)
职业(276)
中国(267)
研究(185)
技术(179)
技术教育(167)
职业技术(167)
职业技术教育(167)
高等(93)
(68)
论坛(68)
高等教育(68)
职教(67)
成人(61)
成人教育(61)
(53)
经济(53)
(44)
农业(39)
民族(39)
民族教育(38)
大学(37)
学报(37)
教研(32)
高教(32)
(28)
学学(27)
管理(25)
(24)
科学(24)
共检索到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高等学校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我国高等学校主旋律的特色是培养中国的大学生 ,即能服务于中国而又能创新的高级人材。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在于 :它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思维智愚、言行文野及事业的成功。本文还从个人的追求目的、工作基础、同外界关系、思维模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相融的必要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士杰  
教师人格是教师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特质型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稳定的人际过程。教师人格除了循着从普通人的视角研究外,还必须从学校、课堂的当下环境——文化中去寻找。我们把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人格称之为一般人格,而把具有教育职业特点的人格称之为教育人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优秀综合素质的人才。张岂之教授以此为出发点,进而强调中国教育工作者在研究21世纪高等教育的时候,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固然应当研究并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在总的方针和指导思想上需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学应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体。本文是张岂之教授今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校长班学员所作演讲的演讲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今后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以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与效益为主要特征。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媛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既是高等教育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教育实效性、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青年学生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在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均有显著体现,这种缺失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我们不仅需要转变原有的不当观念,提高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在实践中采取多重措施以形成合力,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家骕  
要进一步提高大学创业教育的质量,我们应关注三方面问题。牢记"育人是根本"。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可行的抓手。创业教育要以创新教育为灵魂,同时因为创业教育强烈的实践性,通过多重实践环节,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深化创业教育,突破口在于逐步将创业教育融入相关专业教育。创业活动总是要采用相关领域(学科)、行业(专业)的知识、技术与经验,创业者才可能将良好的创业愿望付诸于
关键词: 教学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复新  瞿葆奎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边缘学科 ,虽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但在教育科学知识的分类中 ,仍属年轻学科。代表这门学科的名称的形式之多、由来之久、演变之广 ,是教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中不多见的。学科的源起是“多元的”,我们可以把教育人类学的源起与发展宏观地划分为观念教育人类学时期和实体教育人类学时期。对于它的学科地位 ,国际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 ,可称之为“学科独立论”和“学科非独立论”。教育人类学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科学知识相互渗透与相互分化的产物 ,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门类 ,它是以哲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英剑在3月23日《科学时报》撰文提出,现在很多师范院校特别是师范大学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多的不是在培养师资,那么,在人才培养上该如何定位就是非常值得探讨和进一步研究的。现实的情况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除了多上了教学法、教育学与心理学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云恺  
我国流行的《教育学》在阐释“教育”概念时 ,似乎都忘却了教育的人性培育的深刻内涵 ,在教育实践中造成了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当前部分人人性的丧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培育人性的教育是既重视培育“什么人” ,又重视培养“人的什么”的教育。它不是教育的什么“新品种”、“新概念” ,而只是被遗忘了的“教育”的题内之义 ,是教育被放逐但又必然回归的深层次本质。培养善性、理性 ,强调精神追求 ;坚守人性底线 ,实现人性升华 ;确立权利意识 ,守护人性原则 ,是当前学校培育人性的教育的抓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教育人学正经历从前学科形态到学科形态的转化与形成过程,同时面临后学科观念、理论与方法的挑战。教育之"人的哲学"决定了教育人学的理论负载性和形而上学性。教育人学理论包括了从真实世界到宏大理论的多层次理论,按照人类活动、知识、权力/话语可以分为多种理论类型;其方法属性包括学科互涉性、质性和唯物辩证性等;其理论之真是由其多元性决定的,包括科学之真、规范之真、实践之真,最后走向批判之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敬威  于伟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济人"逻辑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显性资源收益性导向违背了育人的初衷、短周期的反馈形式加剧了教育实践的短视、单一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等问题,使其虽具有较高接受度但却易使教育实践走向功利主义。"教育人"是基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人性假设,"教育人"逻辑更具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的"合理性",更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宏观层面遵循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导向,中观层面构建牵引性教育反馈机制,微观层面明晰协整性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最终达到以经济实践手段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教以成人"的核心目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展画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我国教育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回顾新时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数量增长比质量改观明显,外延扩展也比内涵提升突出,诚如《纲要》所言:"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萍  
新世纪是一个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文化需求全面增长的人文社会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将不断融合 ,科学主义是未来教育目的观的基础 ,人文主义是未来教育目的观的方向、因此 ,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的各要素上张扬人文精神 ,实施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继娥  卢伟  
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与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紧密关联。当前,在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教师职前培养、教育培训、专业标准、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并提出完善教师职前培养和教育培训体系,提高职前培养水平和教育培训质量,加强教育人才队伍的标准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举措,以期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