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3)
- 2023(11474)
- 2022(10140)
- 2021(9628)
- 2020(8109)
- 2019(18312)
- 2018(18413)
- 2017(34903)
- 2016(19119)
- 2015(21374)
- 2014(20675)
- 2013(20256)
- 2012(18425)
- 2011(16515)
- 2010(16356)
- 2009(14804)
- 2008(14218)
- 2007(12328)
- 2006(10542)
- 2005(8920)
- 学科
- 济(68117)
- 经济(68047)
- 管理(57306)
- 业(55322)
- 企(48110)
- 企业(48110)
- 方法(32307)
- 数学(27384)
- 数学方法(27056)
- 技术(18414)
- 中国(18331)
- 农(17851)
- 财(16872)
- 业经(16656)
- 学(16320)
- 地方(14348)
- 理论(13239)
- 技术管理(12894)
- 制(12047)
- 农业(12015)
- 和(11902)
- 贸(11765)
- 贸易(11756)
- 易(11395)
- 务(11029)
- 环境(10980)
- 财务(10957)
- 财务管理(10941)
- 划(10678)
- 银(10528)
- 机构
- 大学(259720)
- 学院(258478)
- 管理(106414)
- 济(96332)
- 经济(94071)
- 理学(93026)
- 理学院(91999)
- 管理学(90408)
- 管理学院(89950)
- 研究(85190)
- 中国(61081)
- 科学(56181)
- 京(55543)
- 农(43714)
- 所(42928)
- 财(42374)
- 业大(42037)
- 研究所(39609)
- 中心(38289)
- 江(37101)
- 北京(34779)
- 农业(34527)
- 财经(34478)
- 范(33786)
- 师范(33419)
- 经(31403)
- 院(31287)
- 州(30568)
- 技术(29358)
- 商学(27415)
- 基金
- 项目(185873)
- 科学(145653)
- 研究(134633)
- 基金(133402)
- 家(117264)
- 国家(116251)
- 科学基金(99839)
- 社会(82644)
- 社会科(78224)
- 社会科学(78202)
- 省(74924)
- 基金项目(71848)
- 自然(66586)
- 自然科(65074)
- 自然科学(65052)
- 自然科学基金(63888)
- 划(62518)
- 教育(61388)
- 编号(54591)
- 资助(53719)
- 成果(43657)
- 创(43330)
- 重点(41334)
- 创新(39644)
- 部(39600)
- 发(39431)
- 课题(37901)
- 科研(35643)
- 计划(34545)
- 大学(34392)
- 期刊
- 济(102460)
- 经济(102460)
- 研究(73028)
- 中国(49568)
- 学报(44578)
- 科学(40463)
- 管理(39979)
- 农(39272)
- 大学(32838)
- 教育(31834)
- 学学(30881)
- 财(30779)
- 农业(27845)
- 技术(23249)
- 融(19062)
- 金融(19062)
- 业经(17605)
- 科技(16115)
- 经济研究(15883)
- 财经(15778)
- 图书(15051)
- 业(15023)
- 经(13324)
- 理论(13284)
- 技术经济(13030)
- 问题(12778)
- 实践(12461)
- 践(12461)
- 版(12025)
- 业大(11911)
共检索到366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建萍 古世禄 刘子坚 独俊娥
通过不同类型抗性亲本杂交选育和连续人工接菌鉴定 ,创新出 4份对粒黑穗病免疫和高抗、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 ,可提供育种单位利用
关键词:
谷子 粒黑穗病 材料创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子坚 古世禄 马建萍 独俊娥
谷子不同品种对粒黑穗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其中有79.5%的品种属感病或高度感病类型。谷子抗粒黑穗病的遗传背景十分复杂,遗传方式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遗传力为37.66%,超亲遗传比较明显。双亲发病株率平均值和差值与F2高抗株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446**和r=-0.8638**。正确选配杂交组合对抗病育种的成败至关重要
关键词:
谷子,粒黑穗病,抗性遗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凤 黄应昆 罗志明 刘家勇 卢文洁
本研究用筛选出的强致病性花叶病病毒分离物(SrMV-HH1)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22份优良育种材料、10个已鉴评甘蔗品种共32份优良品种材料,采用甘蔗生长期切茎接种法进行抗花叶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1级免疫材料11份(34.38%),2级高抗材料1份(3.13%),3级中抗材料6份(18.75%),4级感病材料4份(12.5%),5级高感材料10份(31.2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同平 黄春东 张月雄 秦媛媛 岑贞陆 刘驰 韦敏益 秦钢 马增凤 黄大辉
【目的】探讨抗白叶枯病兼抗细条病基因在杂交稻抗性改良利用中的可行性,为丰富我国水稻育种遗传基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分子标记方法对102份水稻品种资源(材料)进行抗白叶枯病兼抗细条病xa5基因筛选。以携带xa5基因且对白叶枯病和细条病具有良好兼抗性的亲本为抗源,与感病栽培稻杂交,通过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优良杂交稻恢复系。优良恢复系与不育系组配出强优势组合,分析强优势组合的抗性和综合农艺性状。【结果】从102份水稻品种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兼抗白叶枯病和细条病xa5基因的稻种资源17份,经抗性鉴定,DP3、IRBB5、N36、N776、N777、N779和P89对白叶枯病和细条病均表现较好的兼抗性。以广恢998为母本、以DP3与9311的杂交后代优良单株Y240-1为父本进行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经多代自交选育,培育出含xa5基因的优良恢复系野香占。以野香占为父本、不育系平丰A为母本组配出强优势杂交组合平丰优香占。该组合对白叶枯病和细条病均表现为中抗,同时中抗稻瘟病,米质达到部标2级优质米标准。【结论】抗水稻白叶枯病兼抗细条病的xa5基因具有部分显性效应,可用于杂交水稻育种改良;培育出含有野生稻血缘的野香占能组配出中抗白叶枯病和细条病强优势水稻杂交组合,有助于丰富和拓宽水稻育种遗传基础。
关键词:
水稻 xa5基因 育种 白叶枯病 细条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建萍 古世禄 独俊娥 古兆明 刘子坚
采用箱栽方法种植 12个抗病性不同的谷子品种 ,分析了芽苗过氧化物酶 (POX)活性及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证明 ,对黑穗病免疫的品种接菌后POX活性平均提高 2 2 8%。越是易感病的品种接菌后POX活性提高得越多。感病品种平均提高 71 6 % ,高感品种平均提高 95 0 %。同工酶酶谱 ,免疫品种接菌后不变 ,越是易感病的品种接菌后酶谱变化越大。二维排序 ,免疫品种接菌与不接菌的两个点落在同一点上或附近 ,d值平均为 3 1。易感病品种的两点相去甚远 ,其中 ,感病品种平均d值 12 2 ;高感品种平均d值 13 2。采用芽苗POX同工酶测定谷子品种抗黑穗病性 ,简便快速
关键词:
谷子 芽苗 黑穗病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跃 周志春 吴吉富 戴德升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武平县的马尾松遗传增益测定林材料,以验证优良种源、母树林及种子园混系的现实遗传增益。种源中试林和示范林测定结果都显示,选用优良种源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较好立地上,8年生时广西宁明和广东信宜种源的高径生长分别增益17%~47%和12%~25%。通过福建武平、江西吉安、广东信宜和广西宁明4处母树林子代5年生测定林材料,未发现预期显著的改良效果,有些母树林子代生长甚至低于相应试验对照。广西藤县和贵州黄平种子园混系在不同地理和立地环境上的生长表现验证了种子园混系较高的遗传增益,但这种增益估算值与测试点立地条件和种子园无性系构成有关。广西藤县种子园混系只有在较好立地上增产显著,而在较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栾海业 陈健 沈会权 陶红 乔海龙 臧慧 陈和
本研究对引进美国的985份品种(品系)进行了白粉病抗性的鉴定,并研究了其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品系)间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从中筛选出15份高抗大麦白粉病的品系,包括TR11220、TR11221、SB080701、TR11696、TR11697、TR11698、CONLON、2ND25276、2ND27705、CHEVRON、ID:LA-36、SB080190;棱型、单穗穗粒数与大麦白粉病抗性呈显著负相关,二棱大麦对白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六棱大麦;抽穗期、株高、穗长与白粉病抗性的相关性均显著;本试验筛选出的高抗和高感白粉病品系,为以后遗传群体的构建及其白粉病分子机理...
关键词:
大麦 白粉病 抗性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主持人胡建民(1959-),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书记,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兽医学一级学科和基础兽医学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有效性评价中心(辽宁)主任;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生理生化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沈阳市科技计划管理咨询专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现代畜牧兽医》杂志顾问,《中国兽医科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光永 庞启华
通过近20年的聚合杂交,将来自高加索(Kavkaz)和美国的WeiqueRed-mace两个1B/1R易位的优良基因,以及墨西哥矮秆基因,渗入到我省自育的优良小麦品种中,育成了1B/1R易位系“绵阳8168—0—14”。经多年观察、鉴定和配合力测定,该材料表现出产量结构合理、综合抗病力强、亲本的配合力好、杂种F1代优势明显等突出优点,是实现我省小麦高产育种可资利用的创新材料。
关键词:
小麦,1B/1R易位,聚合杂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席亚东 刘波微 孙常伟 彭化贤
对市场上常见的44个品种和育种部门提供的10份材料进行了抗白粉病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54份黄瓜品种(材料)在抗病性水平上可分为高抗、抗病、中抗、中感、感病和高感6大类群,其中40.74%的黄瓜品种(材料)属于高抗,病情指数均小于6.5,为生产上合理布局和育种提供抗源。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抗病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红 黄金玲 刘志明 秦碧霞 乔丽娅
采用盆栽病土接种法,鉴定58份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种质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58份番茄种质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抗材料1份,抗病材料3份,感病材料3份,高感材料51份;根据已知NBS-LRR类抗病基因NBS区域的保守系列,设计简并引物,对抗性材料基因组进行体外扩增,获得了约500bp的预期片段。
关键词:
番茄 南方根结线虫 抗性 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士宾 任丽娟 颜伟 吴纪中 陈怀谷 吴小有 张仙义
目的纹枯病已成为影响中国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创造抗纹枯病小麦种质,并探讨其抗性遗传特点,是启动小麦抗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方法以中国育种中很少利用的ARz和Niavt14为纹枯病抗源,以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等为受体亲本,通过复交组合,聚合抗病基因;用单粒传法构建含137个重组自交系ARz/扬麦158遗传群体为材料,以致病力较强的R-46菌株为纹枯病病原,分别用沟带接菌法和牙签接菌法进行抗纹枯病的接菌鉴定。结果创造出02P12、02P315等兼抗纹枯病、赤霉病或白粉病的新种质;ARz/扬麦158群体在牙签接菌法中,病情指数介于29.8%~64.4%之间,在沟带接菌法中,病情指数...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种质创新 QTL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友洪 周安莲 肖丽蓉 肖文福 肖金树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蚕资源材料为母本,以932、湘晖、7532、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连续3次回交和系统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皮斑限性蚕品种限1、限3、限6、限8,斑纹限性蚕品种蜀63、限17、限16。根据其雄性亲本的杂交组合形式组配成杂交组合限1.限3×限6.限8、限17×限16、蜀63×限16,经过室内饲养鉴定,3个组合的健康性、茧丝质成绩均达到或超过雄性亲本杂交组合水平,限1.限3×限6.限8万蚕收茧量与两广二号相同,万蚕茧层量提高了2.89%,蜀63×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4.94%、8.30%、3.42%,限17×限1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昭息 徐有明 孙海菁 姜景民 吕本树
对富阳点10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材阶段以建筑用材为目的的主要性状在种源间差异均为极显著;其中生长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为10%~30%,木材物理力学和管胞形态特征的在5%左右,变幅的极差以材积最明显,可达1倍以上;各性状受中等或中上遗传力控制。性状间的简单表型相关,在生长与木材物理力学和管胞形态特征性状上表现出关系不密切、或者很微弱、方向各异的现象。用初级指数法评定出RL31、RL26、RL30、RL22、CL8共5个生长、材质兼优的建筑材种源,与林分均值相比,其平均遗传增益在材积、木材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上分别为5.96%、5.44%、3.17%、4.87%。
关键词:
火炬松,建筑材,种源,综合评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雨盛 邱洪波 李哲 王延波 刘欣芳
对2个外来玉米育种群体美国玉米种质PF6J155和德国玉米种质KAS1216的农艺性状及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玉米种质的多数农艺性状表型变异系数高于德国玉米种质,美国玉米种质可分为5个类群多于德国玉米种质(3个类群),说明美国玉米种质PF6J155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德国玉米种质KAS1216。人工丝黑穗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美国玉米种质抗性在中抗及其以上的品系占总数的76.09%,明显高于德国玉米种质(54.35%)。美国玉米种质PF6J155符合实际玉米育种要求,可优先加以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