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8)
2023(5478)
2022(4547)
2021(3937)
2020(3437)
2019(7895)
2018(7359)
2017(14814)
2016(7223)
2015(7893)
2014(7551)
2013(7693)
2012(7004)
2011(6247)
2010(6141)
2009(5902)
2008(6104)
2007(5477)
2006(4682)
2005(4436)
作者
(19166)
(16326)
(15821)
(15391)
(10332)
(7657)
(7201)
(6024)
(5908)
(5797)
(5491)
(5246)
(5128)
(5057)
(4938)
(4867)
(4751)
(4682)
(4617)
(4479)
(3876)
(3794)
(3767)
(3732)
(3595)
(3561)
(3490)
(3327)
(3214)
(3077)
学科
(36474)
经济(36444)
管理(24233)
(23174)
(22070)
企业(22070)
方法(17195)
数学(13941)
数学方法(13808)
(11089)
中国(8013)
(7988)
财务(7977)
财务管理(7973)
业经(7801)
企业财务(7767)
(6810)
贸易(6808)
(6623)
理论(6520)
(6151)
关系(6133)
(5323)
地方(5045)
(4997)
金融(4996)
(4987)
产业(4968)
(4784)
市场(4503)
机构
大学(106901)
学院(104778)
(47479)
经济(46729)
管理(42336)
理学(37229)
理学院(36874)
管理学(36302)
管理学院(36081)
研究(32044)
中国(24116)
(23861)
(21068)
财经(19314)
(17674)
科学(16012)
经济学(15485)
中心(14616)
财经大学(14590)
(14538)
(14508)
经济学院(14133)
(13672)
师范(13594)
商学(13560)
商学院(13438)
北京(13237)
研究所(12890)
(11765)
(11687)
基金
项目(69387)
科学(56835)
基金(53762)
研究(51585)
(45703)
国家(45317)
科学基金(40446)
社会(36343)
社会科(34681)
社会科学(34672)
基金项目(27978)
自然(25324)
(25006)
自然科(24858)
自然科学(24853)
自然科学基金(24433)
教育(24256)
资助(21829)
(21030)
编号(19776)
(16368)
成果(15959)
国家社会(15734)
重点(15126)
教育部(15008)
人文(14914)
(14489)
大学(13852)
(13683)
(13429)
期刊
(50140)
经济(50140)
研究(33456)
(20187)
中国(18927)
管理(17217)
学报(13940)
科学(13256)
教育(11716)
大学(11704)
学学(10840)
财经(10556)
经济研究(9728)
(9647)
金融(9647)
(9119)
(8990)
(8078)
技术(8033)
国际(7333)
业经(7314)
问题(6496)
农业(5984)
商业(5707)
技术经济(5523)
统计(5229)
世界(5040)
(4917)
财会(4814)
理论(4803)
共检索到157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先玲  吕东锴  张婷  
本文以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的沪深两市所有A股股票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基于广义误差分布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ED-GARCH)对我国股票市场一月效应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一月效应"。接着,本文利用Fama-MacBeth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验证了我国存在"一月价值溢价效应"。最后,本文研究发现春节文化可以作为解释"一月价值溢价效应"的依据。个人投资者在春节前获得大笔年终奖金后,偏好于投资高风险的股票,导致了该效应的产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梓凝  王跃堂  
提高IPO定价效率是中国推行注册制改革的重要靶向,然而鲜有文献从IPO溢价视角研究注册制改革前后IPO定价效率的变化。以科创板及创业板2011-2021年993家IPO企业为样本的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并未提高IPO定价效率,相反却表现出更高的新股首日收益率,说明注册制改革导致了更高的IPO溢价。为检验注册制改革与IPO溢价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价值不确定理论这一非理性假说,证明了投资者“炒新”情绪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发行价预测偏差对注册制改革与IPO溢价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询价机构报价制度在注册制下能更好地转移相关新股在二级市场的意见分歧,更大程度地抑制其IPO溢价。研究结论为注册制改革及配套制度的制定和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红兵  张兵  陈慰  
本文检验了1995~2018年间中国A股市场的规模溢价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投资者情绪与卖空限制等因素在规模溢价效应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规模溢价效应,多空策略组合下的年均回报高达13.08%。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是促成上市企业规模溢价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式融资融券制度安排所降低的卖空限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均显著抑制了规模溢价效应。通过时序因子构造方法,本文将投资者情绪规范化为定价因子,进一步完善了Fama-French的三因子定价模型,为规模溢价的解释提供了更有力的实证模型。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监管层要密切关注并引导投资者的情绪,并在融资融券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卖空机制,提高市场有效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迟骏  杨春鹏  
本文选取我国2011年至2017年间日频度股票ETF数据,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的投资者情绪指标,根据逐笔交易数据构造表征投资者交易行为的买卖非均衡指标,实证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分别对ETF折溢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联合影响也显著为正。进一步地,文中还检验了在含有Fama-French三因子作用的条件下以及机构持股比例作为调节变量的条件下,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者交易行为对ETF折溢价的影响,实证结果依然相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佳薇  汪昌云  陈紫琳  Jie Michael Guo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过早卖出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股票的现象。大量文献表明金融市场投资者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但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存在争议。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包含投资者非理性预期的离散时间投资组合决策模型,发现处置效应随投资者情绪升高而减弱。本文使用我国某券商2007—2009年近177万个人投资者股票账户的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与理论模型预测的一致结果,即投资者情绪与投资者处置效应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受情绪影响,投资者处置效应在估值难度较大的股票中更弱。本文结论对理解投资者处置效应、优化投资者卖出决策和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胡昌生  池阳春  
本文对目前广泛使用的Baker and Wurgler(2006)情绪指数构建进行了质疑,分析了BW情绪指数构建的前提条件,根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区分理性和非理性情绪的新思路。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并没有仅将"理性"与基本因素相联系,而是从投资者追求财富最大化的角度对情绪指数中"理性"的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理性情绪反映的是"高明的投资",对应地,非理性情绪反映的是"弱智的投资"。最后,我们对15种常用的单一情绪代理变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本文的理论观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立岩  伍燕然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运用不完全理性投资者的情绪譹全面解释国内市场IPOs之谜,并且论证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首先论证国内理性解释的前提不成立;其次全面解释IPOs之谜的三大现象;进而利用其他反映情绪的指标间接证明新股首日收益是情绪指标;最后,证实情绪和市场收益之间存在双向反馈关系,以及情绪对市场收益的跨期反向影响(长期收益反转)和短期市场收益与情绪的相互正向影响(短期收益惯性),从而论证了投资者情绪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而一旦证实情绪可解释市场短期收益惯性、长期收益反转的现象,逻辑上就可以解释行为金融学中著名的"过度波动之谜"和"股权溢价之谜",因此本文的贡献将不限于解释IPOs之谜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蒙  龙子泉  
本文对中小投资者非理性羊群行为的影响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规避减少中小投资者非理性羊群行为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唐珺  
基于从市场模型出发,来研究风险溢价在中国是否存在,分析风险系数β值及规模因素对预测股票收益的作用,以及通过数据分段来分析我国股市处于不同运行周期情况下的投资者行为特征,发现:(1)在较为合理的估算方法下,β值对股票收益的作用得到很大的提升,而这一结论与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的结论有着明显差异。(2)在两个观测期内都没有捕获到正风险溢价存在的证据,即在第一个观测期内存在弱小盘股效应,在第二个观测期内则发现较明显的大盘股效应和负风险溢价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当股市处于较为正常的运行周期时,投资者呈现出较高的理性特征;而当股市处于长期熊市期间时,我国投资者呈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特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冠群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思路,也是实践中的主要措施,有经济理论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理性投资者,具有抑制市场非理性交易的特征。本文从羊群行为研究入手,采取实证方法,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辉  何玉梅  
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溢价为自己谋求私利,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运用2002-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利益水平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转让溢价与转让比例呈正相关,与转让溢价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流通股数和公司规模均呈负相关。同时,随着转让比例的上升,一开始溢价比例会增加,当转让比例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溢价比就会随之下降。用法律或制度安排保护中小股东以及或者形成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更为有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旭颖  陈海声  
本文以2007~2012年间我国发生的上市公司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实证方法首先研究投资者保护、市场化水平两者共同作用下对降低技术并购溢价的影响,然后研究行业竞争与政治关联对其作用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与市场化水平两者共同作用显著地降低了技术并购溢价;行业竞争对两者共同作用的调节效应是正向的;政治关联对两者共同作用的调节效应是负向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廖理  廖冠民  
本文采用配对样本的方法,比较了1998—2004年赴香港上市的AH股公司、赴B股市场上市的AB股公司及其配对的A股公司在A股市场上估值的差异。实证检验发现,境内公司赴香港和B股市场上市都可以获得市场溢价,而AH股面临比AB股更严格的法律监管,导致AH股公司的溢价程度比AB股公司更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具有捆绑作用,投资者保护越高,溢价程度越高,从而支持了境外上市的捆绑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潇潇  杨春鹏  
文章通过估计五种情绪代表的第一主成分构造了一个总情绪指数,检验投资者情绪和A股溢价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小市值型股票溢价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大市值型股票溢价主要与其它非情绪因素有关。与小市值型股票价格更易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的实证结论一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仁  寇跃晨  逯明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自身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一直是实际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综合显性指标法和代理变量法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出上海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希望借此全面客观地衡量投资者情绪,并依据构造的情绪综合指数对行业情绪溢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行业情绪β值反映22个行业对于投资者情绪变动的敏感度。对行业情绪溢价的分析,一方面细化了对投资者情绪理论的研究,指出不同行业的情绪敏感性差异;另一方面,对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的行业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