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8)
2023(13713)
2022(12151)
2021(11374)
2020(9560)
2019(21670)
2018(21719)
2017(41302)
2016(22743)
2015(25387)
2014(25096)
2013(24502)
2012(22052)
2011(19850)
2010(19787)
2009(18628)
2008(17739)
2007(15531)
2006(13531)
2005(11944)
作者
(64552)
(53592)
(53376)
(50537)
(33835)
(25760)
(24052)
(21087)
(20216)
(19103)
(18104)
(18074)
(16817)
(16746)
(16504)
(16367)
(16295)
(15885)
(15229)
(15209)
(13356)
(13058)
(12821)
(12067)
(12041)
(12014)
(11913)
(11745)
(10810)
(10627)
学科
(81746)
经济(81622)
管理(68563)
(62043)
(53033)
企业(53033)
方法(36497)
数学(31058)
数学方法(30683)
(24174)
(23090)
中国(21547)
业经(20080)
(19989)
(18045)
地方(16191)
(15293)
财务(15222)
财务管理(15192)
(15072)
贸易(15063)
农业(14921)
理论(14835)
(14642)
企业财务(14339)
环境(14008)
(14002)
(13661)
(13493)
技术(13485)
机构
学院(312714)
大学(312563)
管理(122992)
(118534)
经济(115748)
理学(106451)
理学院(105253)
管理学(103401)
研究(103170)
管理学院(102850)
中国(75347)
(65978)
科学(65087)
(57373)
(52532)
(51942)
业大(48517)
研究所(47231)
中心(46421)
(45487)
财经(45278)
农业(41485)
北京(41451)
(40990)
(40914)
师范(40537)
(37308)
(37175)
经济学(34762)
技术(33947)
基金
项目(216202)
科学(168802)
研究(158891)
基金(155068)
(135548)
国家(134429)
科学基金(114763)
社会(98165)
社会科(92856)
社会科学(92833)
(85651)
基金项目(82691)
自然(75028)
自然科(73212)
自然科学(73192)
教育(73039)
(72213)
自然科学基金(71827)
编号(66070)
资助(62953)
成果(53930)
重点(48543)
(47020)
(45795)
(45529)
课题(45424)
创新(42472)
(41971)
科研(41243)
项目编号(41015)
期刊
(132507)
经济(132507)
研究(91676)
中国(61090)
学报(51814)
(49223)
科学(46052)
管理(45454)
(44620)
大学(38492)
教育(37301)
学学(36275)
农业(34228)
技术(26593)
(25358)
金融(25358)
业经(22572)
财经(21638)
经济研究(20528)
(18366)
(17502)
问题(16781)
图书(16397)
科技(15675)
理论(15518)
(15217)
实践(14325)
(14325)
现代(14253)
技术经济(13911)
共检索到454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传龙  郭熙盛  王文军  武际  
【目的】探讨土壤无机氮含量对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施用氮肥与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为该轮作制高产优质安全的氮肥施用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0、90、180、270、360、450kg·ha-16个施氮水平在两种无机氮含量土壤上春甘蓝、玉米、冬甘蓝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甘蓝水溶性糖、Vc、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供试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影响第一季春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土壤无机氮含量高,春甘蓝最大施氮量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对后茬冬甘蓝影响减弱,表明土壤无机氮变化活跃,只对当季作物施肥具有指导意义。当地习惯施氮量高出甘蓝获得最大产量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应芬  李娟  雷霞  牟琼  杨义成  
为加快国审牧草新品种的应用推广速度,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N、P、K 3因素5水平对花溪芜菁甘蓝种子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了肥料因子与种子产量之间的关系数学模型;经该模型分析,施尿素112.4 Kg/hm~2+钙镁磷肥123 Kg/hm~2+硫酸钾96.4 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为2918.06 Kg/hm~2,产达值291 806元/hm~2。各因素对种子产量的作用以磷肥最大,氮肥其次,影响较小的是钾肥。经济性状对种子产量的贡献大小为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数>株高>单株角果数>单角种子数>千粒重,提高主花序长和有效分枝数可最有效地提高花溪芜菁甘蓝的种子产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宏伟  邹德堂  迟凤琴  
以不同品种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子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氮肥施用量提高,淀粉含量表现增加趋势,品种间存在差异;在吐丝49天之内,SS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到吐丝21天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但高氮处理下降速度慢于低氮处理;子粒灌浆期间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四单19的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最高,依次是东农早粘、东农248、东甜4号,氮肥施用量对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影响较大;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除吐丝后7天相关未达显著水平,其它均达极显著正相关;SS分解活性与子粒中淀粉含量在吐丝后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长缨  简元才  杜广岑  吴国胜  
运用 冬性有极 显著差异 的2 个甘 蓝材料(72249 、旅14154 24) ,对低温 诱导花 芽分化的温度、诱 导的起 始苗龄、诱 导持续 的时 间 及诱 导 后花 芽生 长 的温 度及 时 间进 行了 比 较试 验。 提出以7 ~8 叶苗龄、5 ℃低温诱 导50 d ,光周 期12 h ,而 后转 入昼 温/ 夜 温= 25 ~30 ℃/15 ~20 ℃,15 d ,测定花 芽分化级 数,计算 花芽分化 指数,以 此对甘蓝 进行冬 性鉴 定。运 用此 方法 ,对 2 份 自交 系、8份春早 熟组合 进行了冬 性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春雨  沙珊伊  朱琳  王少杰  冯国忠  高强  王寅  
【目的】在农学和经济效益基础上,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探索优化玉米氮肥施用量,促进黑土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协同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方法】2017—2020年在吉林省典型黑土区两个地点(三棵树村和泉眼沟村,简写为SKS和QYG)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氮肥(尿素)用量(0、50、100、150、200、250、300 kg N·hm~(-2))对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综合效益分析方法评估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的农学、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别为施氮引起的直接产值增量、除去氮肥成本的利润增量、除去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污染成本的生态效益、除去环境污染引发人类健康危害成本的社会效益),并分别计算农学最佳施氮量(agronomically optimal N rate,AOR)、经济最佳施氮量(privately optimal N rate,POR),生态最佳施氮量(ecologically optimal N rate,EOR)和社会效益最佳施氮量(socially optimal N rate,SOR),最终综合多重效益优化黑土区玉米的氮肥施用量。【结果】黑土区玉米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两个试验点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上升,均在200 kg N·hm~(-2)达到产量平台,SKS和QYG 4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0.3和11.1 t·hm~(-2)。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也随施氮量增加而持续提高,SKS和QYG均在300 kg N·hm~(-2)达到最高(分别为151.9和161.8 kg N·hm~(-2)),而氮肥表观回收率均在施氮量100 kg N·hm~(-2)时最高(分别为70.3%和72.2%),而后则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基于4年试验结果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发现,氮肥投入导致的生态和社会成本均随施氮量增加呈指数增长趋势,玉米施氮后的产值增量、利润增量、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均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一元二次曲线趋势。基于曲线拟合计算,SKS点的AOR、POR、EOR、SOR分别为236、225、215、211 kg N·hm~(-2),而QYG点分别为245、235、225、221 kg N·hm~(-2)。AOR条件下,SKS和QYG点的玉米产量分别为10.6和11.4 t·hm~(-2),活性氮损失分别为44.4和46.8 kg N·hm~(-2),生态效益分别为8 786和10 271元/hm~2,社会效益分别为8 351和9 822元/hm~2。两个试验点在EOR条件下相比AOR条件分别减施氮肥8.8%和7.9%,提高氮肥偏生产力9.1%和8.1%,减少活性氮损失11.7%和11.0%。两个试验点的SOR在EOR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氮投入,SOR相比AOR分别减施氮肥10.6%和9.6%,减少活性氮损失14.0%和13.1%,增加社会效益124和119元/hm~2。【结论】基于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估,本研究条件下玉米在10.5—12.0 t·hm~(-2)产量水平的适宜施氮量为210—220 kg N·hm~(-2),建议黑土区玉米养分管理应以最佳生态或社会效益为目标推荐施氮量,以实现减氮增效、生态高产和人类健康等多重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明  同延安  郭俊炜  张树兰  郭盼  
【目的】研究陕西关中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2种作物氮肥的合理用量,以此对施肥现状进行评价。【方法】在位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杨凌进行氮肥肥效田间试验,利用数学方法得出氮肥合理用量,并将其与实际调查的农户习惯氮肥用量进行比较,以分析二者土壤硝态氮含量与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冬小麦、夏玉米推荐氮肥用量分别为140和145kg/hm2,而当前农户习惯氮肥用量分别为(211±139)和(310±131)kg/hm2,明显高于推荐氮肥用量,但二者产量无明显差异。过量施用氮肥导致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土壤硝态氮含量(0~100cm土层)较高,分别为117.4和125.3kg/hm2,同时造成经济效益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易镇邪  王璞  张红芳  申丽霞  
以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夏玉米氮肥利用率为着眼点,对3种类型氮肥(普通尿素、包膜尿素、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夏播玉米品种郑单958与农大108的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施氮范围内(折合N 0~180 kg/hm2),两品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产;同一施氮水平下以复合肥增产效应最好,但3种类型氮肥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两品种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与氮肥类型关系不大,而千粒重受氮肥类型影响较大,且品种间表现有差异。LAI、干物重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且复合肥和包膜尿素对以上3个性状值的提高较普通尿素更明显。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与复合肥的氮肥利用率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季珍  刘兆林  杨凌云  张春霞  亢青选  
通过应用养分平衡法对白菜、甘蓝施肥技术的研究试验,得出了高、中、低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应用早熟、中熟甘蓝和白菜的土壤空白产量确定其最高产量的回归方程。早熟、中熟甘蓝和白菜的产量随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加而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校正系数随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增加而变小,在不同肥力土壤上,校正系数是不同的,它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松  喻华  陈琨  曾祥忠  樊红柱  涂仕华  秦鱼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使用稳定性尿素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及氮效率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处理:无氮肥(CK)、普通尿素1次施用(UB_(100%))、普通尿素2次施用(UD_(100%))、稳定性尿素1次施用(DMPP_(100%))、75%普通尿素2次施用(UD_(75%))和75%稳定性尿素1次施用(DMPP_(75%))。【结果】与UD_(100%)处理相比,DMPP_(100%)的周年作物产量增加3.99%;周年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9.09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季提高7.59个百分点,玉米季提高9.76个百分点;周年作物吸氮量提高20.22%,其中小麦季提高14.34%,玉米季提高23.62%。稳定性尿素处理在作物生长前期的土壤中硝态氮浓度低于普通尿素处理,而在小麦/玉米生长中后期(开花期以后)的植株吸氮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合理施用稳定性尿素,既可保障作物产量,又可提高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如林  谭宏伟  周柳强  黄金生  黄美福  黄献华  董文斌  王磊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天天   刘亚楠   张向前   路战远   陈立宇   李金龙   王伟妮   郝永河  
为明晰缓释氮肥不同施用量下玉米光合日变化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利用光响应曲线拟合,以期为农牧交错区春玉米丰产栽培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广德5号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于2019,2020年分别测定分析了玉米抽雄—吐丝期穗位叶在N 0(N0,CK),120(N8),180(N12),240 (N16),300(N20),360(N24) kg/hm~2 6个氮肥梯度下的SPAD值、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干物质积累规律。2 a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穗位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N16处理最高,且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光响应曲线拟合分析得出,N16处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2019,2020年N16处理分别比N0、N8、N12、N20、N24处理提高37.48%,29.51%,31.85%,18.17%,37.32%和80.04%,59.73%,50.30%,6.42%,62.51%。全株干物质及穗部干物质积累与最大净光合速率、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得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40 kg/hm~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蔡明历  陈国兴  卢碧林  朱永桂  
通过连续 3a的试验发现 :齐穗期喷施尿素溶液能改善稻米加工品质 ,适当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延长胶稠度 ,但对垩白发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早稻早季种植形成较优米质的最佳氮肥用量大于晚季种植 ,增氮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垩白小的品种 ,以扬其改善加工、蒸煮、营养品质之长 ,避增加垩白之短。重施基肥吻合早季种植水稻生育期短、灌浆快的特点 ,使其尽早吸收、充分利用氮素营养 ,故能形成较优的米质 ,而重施穗肥吻合晚季种植水稻生育期长、灌浆平缓的特点 ,在生育后期集中向籽粒供氮 ,利于优良米质的形成。施氮时期及施氮量调控优质稻米的形成与适应不同类型品种或不同季节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关 ,但伴随加工、蒸煮、营养等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志刚  尚庆茂  董春娟  
为研究与播前启动肥配套的播后不同施肥种类、施肥浓度及施肥频率对结球甘蓝幼苗生长发育及壮苗形成的影响,以结球甘蓝中甘11品种为试材,通过测定茎粗、全株干质量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筛选出结球甘蓝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较优处理为:子叶平展~2片真叶平展时施肥浓度为N 25 mg/kg,2片真叶平展~4片真叶平展时施肥浓度为N 50 mg/kg,4片真叶平展~6片真叶平展时施肥浓度为N 75 mg/kg,3个阶段施肥种类选用17-5-17复合肥,施肥频率均为每次施肥。结球甘蓝幼苗表现为壮苗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升高和根系活力增强。说明培育结球甘蓝优质穴盘苗播后灌溉施肥应采用低浓度、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素丽  李春杰  韩宝文  贾良良  
在辛集马兰农场进行钾肥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制度长期施钾对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开始于1992年秋天,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只施氮磷肥的对照(NP);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NPSt);在对照基础上加施钾肥(NPK);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和钾肥(NPKSt)。4次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50 m2。结果表明:作物的籽粒年吸钾量与肥料中钾的施入量以及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作物籽粒钾吸收量随K2O施入量的增多而增多,与施入的速效钾形态无关。作物籽粒钾含量与钾肥的施入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北方壤质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制土壤中,小麦籽粒年均含钾量在4.99~5.13 g/kg,玉米籽粒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小云  陈伦林  李书宇  邹晓芬  张建模  宋来强  
【目的】指导当前生产条件下江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方法】2008—2009年在江西省设置12个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和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并对施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氮磷钾硼肥配施处理(NPKB)平均产量为2 015 kg.hm-2,与不施肥相比,NPKB、缺B(NPK)、缺P(NKB)、缺K(NPB)和缺N(PKB)分别增产1 121、839、758、746和249 kg.hm-2;NPKB配施处理下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有利于对N、P、K、B素的吸收利用;效益分析表明,NPKB配施效益达到5 449.5元/hm2,比不施肥增收2 231.1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