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5)
- 2023(9271)
- 2022(8241)
- 2021(7880)
- 2020(6586)
- 2019(15320)
- 2018(15292)
- 2017(29454)
- 2016(16263)
- 2015(18369)
- 2014(18246)
- 2013(18183)
- 2012(16520)
- 2011(14704)
- 2010(14413)
- 2009(12926)
- 2008(12344)
- 2007(10422)
- 2006(8947)
- 2005(7441)
- 学科
- 济(60027)
- 经济(59955)
- 管理(45841)
- 业(42764)
- 企(36446)
- 企业(36446)
- 方法(30286)
- 数学(26009)
- 数学方法(25699)
- 学(15876)
- 农(15223)
- 财(14909)
- 中国(14740)
- 业经(13458)
- 地方(12589)
- 和(11016)
- 理论(10823)
- 环境(10426)
- 贸(10338)
- 贸易(10332)
- 农业(10243)
- 务(10112)
- 财务(10055)
- 财务管理(10038)
- 易(9969)
- 技术(9961)
- 企业财务(9530)
- 制(9386)
- 划(8973)
- 教育(8880)
- 机构
- 大学(226669)
- 学院(224273)
- 管理(91978)
- 济(81895)
- 理学(80718)
- 经济(79976)
- 理学院(79798)
- 管理学(78361)
- 管理学院(77978)
- 研究(73899)
- 中国(52333)
- 科学(50118)
- 京(48300)
- 农(38588)
- 所(37499)
- 业大(37253)
- 财(36057)
- 研究所(34788)
- 中心(32950)
- 江(30872)
- 农业(30487)
- 北京(30306)
- 财经(29783)
- 范(29766)
- 师范(29444)
- 院(27227)
- 经(27150)
- 州(25666)
- 技术(24913)
- 师范大学(23927)
- 基金
- 项目(163541)
- 科学(127652)
- 基金(118280)
- 研究(116870)
- 家(103962)
- 国家(103121)
- 科学基金(88304)
- 社会(70488)
- 社会科(66666)
- 社会科学(66648)
- 省(64498)
- 基金项目(64062)
- 自然(60432)
- 自然科(58853)
- 自然科学(58840)
- 自然科学基金(57763)
- 划(54645)
- 教育(52913)
- 资助(48341)
- 编号(47769)
- 成果(38060)
- 重点(36367)
- 部(34964)
- 发(34263)
- 创(34072)
- 课题(32382)
- 科研(32083)
- 创新(31733)
- 计划(30914)
- 大学(30193)
共检索到310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通过调查研究 ,组建了以作用因子为组分的春季香蕉假茎象甲 (OdoiporuslongicollisOliver)自然种群生命表。在此基础上运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 ,分析了各种因子对假茎象甲自然种群的作用。结果表明 ,春季假茎象甲自然种群趋势指数成长蕉株上平均为 4 .348 1,留头蕉茎上平均为 3.6 6 2 8;捕食及其他因子对该虫种群控制作用最大 ,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成长蕉株为 1.92 5 6 ,留头蕉茎上为 2 .35 7 7;自然死亡作用次之 ,成长蕉株为 1.36 0 7,留头蕉茎上为 1.35 5 4 ;寄生或疾病因子作用最小 ,成长蕉株为 1.198 8,留头蕉茎上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曾玲
运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 ,以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和害虫种群数量持续降低指标 ,评价了注射法使用斯氏线虫处理成长蕉株对香蕉假茎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所有的试验组合均可以将香蕉假茎象甲种群趋势指数压到 1以下 ;建立了斯氏线虫的使用浓度、使用次数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之间回归模型 :Y =0 .96 2 7- 0 .130 8A - 0 .0 382B ,并分析了两因子对控制作用的影响。通过拟合给出了不同组合对香蕉假茎象甲种群的控制作用 ,为斯氏线虫的田间使用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香蕉假茎象甲 斯氏线虫 控制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师光禄 刘贤谦 李捷 张仙红 李连昌
1989-1993年在山西太谷枣区对枣镰翅小卷蛾的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编制了1-3代5年的生命表及平均生命表。分析得出,第1代的卵和1-2龄幼虫是其世代及年度的薄弱环节;1-2代,2-3代,3代-翌年1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45、2.7和0.21,在年份间种群由上升到平衡;第1代的风雨致死,第2代的4-5龄幼虫及蛹的虫寄生,越冬代(即第3代)的打枣致死、蛹期天敌取食及冬季消亡对种群的控制作用较大;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关键因子是作者提出的新方法,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步骤,关键因子:第1代为4-5龄幼虫天敌取食,第2代为蛹期虫寄生,越冬代为4-5龄菌寄生和蛹冬季消亡。
关键词:
枣镰翅小卷蛾,生命表,灰色关联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师光禄 刘贤谦 李连昌 杨富斗 王世凯
1989-1995年在山西省太谷枣区、稷山枣区对枣步曲自然种群进行了系统调查,组建了5个年世代生命表,1个平均生命表,枣步曲自然种群存活曲线属PriceA型,平均种群趋势指数I为1.203。枣步曲幼虫期受天敌控制作用显著,种群控制指数为5.739。关键虫期为蛹期,关键因子为蛹的冬季消亡。并根据越冬后正常蛹数及平均生命表中的平均存活率预测次年4龄幼虫,准确率达90%左右,有效地指导了防治。
关键词:
枣步曲,生命表,预测预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瑞良 吕赞韶 吕晓宏 武祥云
本文采用反复调查和查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编制1987~1990年两代光肩星天牛(Anoplophova glabripennis Motsch)在北京杨、大官杨上发生为害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揭示了该虫自然种群数最消长的动态规律,找出了影响其种群数最变动的关键因子为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自然种群 生命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芸 尤民生
通过在29℃恒温条件下的饲养观察,组建了黄曲条跳甲年龄特征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出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世代总存活率为0.58,种群趋势指数为88.01,净繁殖率为87.8879,世代平均历期为43.9 d,内禀增长能力为0.1020,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2720、0.1700,周限增长率为1.1074,双倍时间为6.8d;在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卵、幼虫、蛹)年龄组占88.94%,成虫期年龄组占11.06%.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实验种群 生命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进添 曾玲 宾淑英 梁广文 吴仕豪
通过对桔小实蝇自然种群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实验种群的饲养观察,组建了以作用因子组配的桔小实蝇在不同寄主上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青枣、杨桃、枇杷、柑桔、番石榴和芒果上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91.5、103.5、120.8、127.3、172.2和183.8。表明在这些果园中,桔小实蝇的种群密度是上一代的91.5~183.8倍。在果园中,“捕食及其它”因子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发展的重要因子,其幼虫期在青枣、杨桃、番石榴、芒果、枇杷、柑桔上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2.907、2.618、2.591、2.415、2.193和1.866。
关键词:
桔小实蝇 自然种群 生命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萍 蔡秋锦 钟景辉
在 2 5℃温度条件下 ,用黄金间碧竹 (Bambusavulgariscv .vittata)叶饲养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Rimando) ,应用生存分析理论和多维矩阵模型组建竹缺爪螨种群生命表 ,计算得种群主要参数为 :内禀增长率rm =0 0 811,净增殖率R0 =5 836 8,平均世代长度T =2 1 75 32d ,周限增长率λ =1 0 845 d ;并分析了种群在不同年龄的生命状态 ,各发育期重叠情况以及稳定的年龄—阶段分布 ;最后讨论了应用这 2种方法组建螨类生命表的优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玉书 朴春树 仇贵生 张平 孟威 方红
在室内20,25,30,35℃恒温条件下,采用富士苹果叶片饲养观察二斑叶螨、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组建4种温度下3种害螨实验种群生命表,计算出各温度下3种害螨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产卵期和产卵量等主要生命、生殖参数,并通过生命表资料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动态参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洁 张孝羲
在4种温度(23.9℃,27.7℃,32.2℃,33.7℃)及3种相对湿度(RH85%,76%,54%)组合情况下,对烟草甲实验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世代平均周期T,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3种生命表参数,并研究和分析了温、湿度因素对它们的影响。
关键词:
烟草甲 实验种群 特定时间生命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军侠 高宝嘉 张芳 姜文虎
通过在转基因741杨林中,对靶标害虫舞毒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研究,证明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世代存活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种群趋势指数降低了82%~92%,表明转基因杨可以减少靶标害虫的自然种群数量。经存活曲线分析得知舞毒蛾种群的个体死亡主要发生在幼龄幼虫期,特别是对1,2龄幼虫的致死能力更为明显。经过对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死亡因子的致死力比较分析可知:由毒蛋白直接引起的食物和环境共同作用、病菌致死以及间接引起的化蛹死亡率升高的最为明显,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龄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较之未转基因林下降。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舞毒蛾 种群生命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芳 黄梓良 叶功富 高伟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为基础,采用空间代时间法和匀滑技术,编制了福建茫荡山小叶青冈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死亡率曲线、生存分布函数曲线、存活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小叶青冈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其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幼年阶段个体较为丰富;种群有3个死亡最高峰,分别出现在Ⅰ、Ⅴ、Ⅷ龄级;生存分析表明,小叶青冈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下降,积累死亡率单调上升;从Ⅴ龄级开始,种群生存率曲线和积累死亡率曲线的变化开始趋于平缓,但种群生存率不足1%,积累死亡率大于99%;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小叶青冈具有前期相对稳定,中期锐减,末期衰退的特点。
关键词:
茫荡山 小叶青冈 种群 生命表 存活曲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雁婕 吴文伟 丁伟 何成兴 尹可锁
在实验室条件下组建并分析了小菜蛾敏感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23±0.5)℃,RH 85%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为0.189 5;周限增长率λ为1.208 6/d,净增殖率R0为22.726 2,平均世代周期T为16.485 2 d;种群增长1倍所需时间t为3.66 d,其存活曲线为Deevey Ⅰ型,即死亡率是年龄的增函数。
关键词:
小菜蛾 敏感种群 生命表 内禀增长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永浩 花蕾 相建业
在室温25℃、光照16 h、相对湿度20%条件下,组建了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为0.1817,周限增长率λ为1.1993d-1,净增殖率R0为25.863 2,平均世代周期T为 17.902 9 d,种群增长1倍需要3.814 5 d。
关键词:
二斑叶螨 实验种群 生命表 内禀增长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勇明 洪滔 吴承祯 洪伟 胡喜生 宋萍 范海兰
为了研究福建省长汀县石峰寨风景区的桂花种群动态和数量特征,该文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桂花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率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桂花有1个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桂花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桂花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桂花种群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的原因与其生物学特征、丰富的种子库、适宜的环境条件等有关.
关键词:
桂花种群 生命表 生存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