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6)
- 2023(7681)
- 2022(6442)
- 2021(5830)
- 2020(4848)
- 2019(10601)
- 2018(10186)
- 2017(19370)
- 2016(10762)
- 2015(11167)
- 2014(10964)
- 2013(10639)
- 2012(9829)
- 2011(8680)
- 2010(8385)
- 2009(7444)
- 2008(7538)
- 2007(6353)
- 2006(5253)
- 2005(4501)
- 学科
- 济(37123)
- 经济(37075)
- 业(29885)
- 管理(28957)
- 企(23523)
- 企业(23523)
- 方法(19188)
- 数学(17310)
- 数学方法(17147)
- 财(12146)
- 学(11200)
- 农(10615)
- 中国(9239)
- 贸(8585)
- 贸易(8584)
- 易(8396)
- 务(8325)
- 财务(8319)
- 财务管理(8307)
- 企业财务(8009)
- 业经(7936)
- 农业(7347)
- 技术(7255)
- 制(7131)
- 银(6413)
- 银行(6344)
- 融(6082)
- 金融(6080)
- 环境(6008)
- 行(5935)
- 机构
- 大学(151273)
- 学院(150796)
- 济(57653)
- 经济(56610)
- 研究(56465)
- 管理(53628)
- 理学(48005)
- 理学院(47377)
- 管理学(46340)
- 管理学院(46089)
- 农(42891)
- 科学(41131)
- 中国(39049)
- 农业(34804)
- 业大(33476)
- 所(31696)
- 京(31243)
- 研究所(29768)
- 财(25069)
- 中心(24611)
- 农业大学(23099)
- 江(21368)
- 财经(20981)
- 院(20269)
- 省(20050)
- 室(19467)
- 经(19358)
- 业(18856)
- 科学院(18757)
- 北京(18696)
- 基金
- 项目(115373)
- 科学(88821)
- 基金(85516)
- 家(81656)
- 国家(81030)
- 研究(70059)
- 科学基金(66310)
- 自然(47855)
- 自然科(46837)
- 自然科学(46816)
- 自然科学基金(46035)
- 基金项目(45753)
- 社会(45390)
- 省(45284)
- 社会科(43146)
- 社会科学(43131)
- 划(39849)
- 资助(34570)
- 教育(31507)
- 重点(27153)
- 计划(26817)
- 部(24560)
- 创(24491)
- 科技(24441)
- 发(24095)
- 科研(23994)
- 编号(23822)
- 创新(23067)
- 业(22922)
- 农(20555)
共检索到202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自阳 王智煜 王斌 王志伟 朱启迪 霍云风 茹振钢 刘明久
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抗倒春寒能力小麦品种幼穗结实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抗倒春寒能力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小麦抗倒春寒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以2个小麦品种矮抗58(抗倒春寒)和郑麦366(不抗倒春寒)为材料,采用盆栽和人工模拟倒春寒处理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小麦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四分体形成期0℃低温处理下小麦的结实特性和幼穗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四分体形成期进行低温处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2个参试品种的穗粒数均降低,但不同处理时间和品种间穗粒数降低幅度不同。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胁迫处理24,48,72 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6. 52%,14. 07%,22. 37%,郑麦366穗粒数下降了37. 14%,44. 43%,64. 71%;药隔分化期低温处理24,48,72 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3. 74%,9. 05%,13. 71%,郑麦366穗粒数下降了27. 54%,37. 80%,48. 55%;四分体形成期低温处理24,48,72 h后,矮抗58穗粒数分别下降了2. 70%,4. 70%,4. 73%;郑麦366分别下降了12. 39%,29. 67%,32. 30%。随着低温处理时期的延迟,矮抗58、郑麦366的穗粒数降幅均表现下降的趋势。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低温处理穗粒数下降最明显,说明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对低温较敏感。矮抗58、郑麦366幼穗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分化期低温处理72 h内,2个参试品种幼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上均呈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矮抗58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及上升幅度均大于郑麦366。低温处理后,2个小麦品种幼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且均高于对照,但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稍有下降,其中矮抗58幼穗中SOD、POD、CAT活性和上升幅度均高于郑麦366,并且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小于郑麦36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小麦穗粒数与SOD活性、POD活性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作为小麦幼穗抗倒春寒特性的评价指标,小麦抗倒春寒的生理机制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龙 曹卫星 戴廷波 周琴
以 97鉴 1、扬麦 15 8和河南 86 79为代表基因型 ,研究了特大穗型、大穗型和小穗型小麦品种在小花发育与结实特性上的差异。结果显示 ,小麦小花的分化动态符合二次曲线方程模式 ,小花的退化动态符合一次方程模式 ,不同穗型品种在方程参数上有明显区别。特大穗型小麦小花分化速率快 ,每穗分化小花数多 ,形成的可孕小花数和结实粒数最多。不同穗型小麦的小穗结实率、小花结实率和可孕花结实率均为穗型越大 ,结实率越高 ,其中以可孕花结实率的级差最为明显。不同穗型小麦的强势位小花在结实特性上差异较小 ,但弱势位小花依穗型不同有明显的级差。特大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在幼穗分化后期输入穗中的干物质相对较多 ,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玲丽 王辉 孙道杰 冯毅 闵东红 李学军
比较了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 ,与多穗型品种豫麦 4 9相比 ,大穗型品种鲁麦 91 - 3具有较好的光合源和光合能力 ,在整个灌浆期旗叶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 ,灌浆中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较高 ,叶面积系数 (L AI)衰减迟缓 ,叶片功能期较长。进一步提高大穗品种产量潜力的途径是 ,在保持或适当提高生物学产量的同时 ,较大幅度提高收获指数
关键词:
小麦 大穗型 多穗型 光合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伟欣 韩立杰 张月辰
为明确春季不同水肥处理对小麦形态、旗叶生理参数和产量的影响,以抗旱品种石农086为供试材料,按施氮水平(150,225,300,375 kg/hm~2)和灌溉次数(1水和2水)组合设置N1(1)、N2(1)、N3(1)、N4(1)、N1(2)、N2(2)、N3(2)和N4(2) 8个处理,以N0(不施氮不浇水)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小麦形态、旗叶生理参数和产量的差异。研究表明,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逐渐升高,但1水和2水的规律性不明显,麦穗数在N2(2)处理下最多;绿叶质量和茎秆质量的各个处理均高于N0处理且2水大于1水,而麦穗质量在1水和2水条件下相差不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后7,21 d变化相差不大,在花后35 d迅速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却呈现出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升高的趋势,且2个指标总体呈现出N4>N3>N2>N1>N0的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且总体表现出N4>N3>N2>N1>N0的趋势,但1水和2水条件下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不一致;SOD和POD酶活性表现出相似的变化,但在2水条件下的酶活性更强;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在N2处理下较高且2水大于1水,施氮量>N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多,产量不再增加,反而呈现降低趋势。综上,本试验在春季灌2水条件下,225 kg/hm~2是兼顾高产和高效的最佳施氮量,可为生产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娜娜 李慧 裴艳婷 石玉华 田奇卓 谢连杰 王树亮 刘鑫 徐凤娇
【目的】研究不同行株距配置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不同类型品种超高产栽培的行株距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多穗型济麦20和大穗型山农8355为材料,探讨5种行株距配置对产量构成及生育后期光合、衰老特性等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均等行株距和窄行宽株距可显著提高孕穗至花后7d的叶面积系数和群体净光合速率。旗叶净光合速率随着行距扩大和株距的缩小而提高,且提高幅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不同行株距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旗叶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与丙二醛含量相反。大穗型山农8355灌浆中后期抗衰特性和光合速率优于中多穗型济麦20。光合速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不显著,群体光合速率与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松洁 王文静 陈时良
以大粒小麦新品系兰考 86 (79) (源限型 )、豫麦 18号 (库限型 )和大穗小麦新品系黄 812 4(源库互作型 )为材料 ,对其生理特点及其与穗粒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源限型和源库互作型品种“源”的形成和发展较库限型品种更为合理 ,其光合势大 ,叶面积持续时间长 ,光合生产率高 ,叶片光合性能强 ,粒重增长快 ,穗部性状优良 ;子粒灌浆速度前期增加快 ,后期下降平缓 ,粒重与灌浆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库限型品种这种相关关系不明显。叶片对源限型品种、叶鞘对源库互作型品种、茎秆对库限型品种子粒增重贡献较大
关键词:
小麦 源库关系 生理特点 穗粒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致 陈坤玲 张军
对三个典型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小麦品种抽穗后上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阻力(Rs)、蒸腾速度(Rt)等5个光合生理性状的研究,抽穗后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春性和半冬性品种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上升,气孔阻力下降,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与春性和半冬性品种相反,冬性品种抽穗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下降,气孔阻力增加,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5个光合生理性状在不同类型品种间均存有较大差异,同品种旗叶光合生理性状优于倒2叶,倒2叶优于倒3叶。
关键词:
小麦,光合生理性状,性状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蕾蕾 纪洪亭 刘兵 马吉锋 肖浏骏 汤亮 曹卫星 朱艳
【目的】研究自然温度日变化模式下低温处理对小麦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温度敏感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扬麦16和徐麦30为材料,于拔节期和孕穗期在全自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4个低温水平和3个低温持续时间的处理,于低温处理期间及低温处理结束后7 d内每天测定小麦第一张全展叶的光合和荧光参数。【结果】低温处理期间,扬麦16和徐麦30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拔节期低温处理期间,叶片Pn、Gs、Tr、Fv/Fm、ФPSII和qP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孕穗期低温处理期间,则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低温处理结束后,除孕穗期T4(Tmin/Tmax/Tavg,-6℃/4℃/-1℃)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叶片Pn、Gs、Tr、Fv/Fm、ФPSII、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低温胁迫下,相对Pn与相对Fv/Fm、ФPSII、qP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对NPQ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对Pn与相对ФPSII、qP的相关性要高于相对Fv/Fm和相对NPQ。【结论】低温主要通过降低叶片ФPSII和qP,引起小麦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进而降低小麦干物质积累,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姝 王伯伦 张振宇 黄元财 贾宝艳 王术
以4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探讨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对不同株穗型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弯穗型、中穗型、轻穗型和高秆型垩白粒率较低,垩白度较小,外观品质较优;半直立穗型、散穗型、中穗型、中秆型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大,加工品质较优;弯穗型、散穗型、重穗型和中秆型胶稠度较长,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蒸煮食味品质较优;直立穗型、散穗型、轻穗型和矮秆型蛋白质含量较多,营养品质较优。适当减小穗颈节宽度、穗长、二次枝梗数和着粒密度对改善品质有促进作用。成熟期光合速率在13.6μmol/(m2.s)时,蒸煮品质较优;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对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有不利影响,但能促进营养品质的改善;成熟期保持较大的叶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嘉宇 张世春 徐正进 陈温福
以直立大穗型常规稻辽粳263和弯穗型杂交稻屉优418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源库处理对不同穗型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结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源处理对2个品种灌浆参数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不同的库处理使辽粳263的最终粒重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不同的库处理在屉优418的各参数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辽粳263穗的中部籽粒重易受到源库的影响,屉优418则是下部籽粒,源库处理对2品种的弱势粒灌浆速率影响最大。增加源库比或降低着粒密度有利于弱势粒平均粒重的提高。
关键词:
水稻 穗型 籽粒灌浆 结实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琴 王志敏 王树安 苏宝林
利用离体穗培养方法研究了脱落酸(ABA)对小麦穗粒数的调节作用。在开花前15天和开花前8天进行离体穗培养,不同浓度(10-6,10-5,10-4mol·L-1)ABA处理均显著降低穗粒数,ABA的作用一方面是降低了离体器官的蔗糖吸收量(源调节),另一方面是降低了穗器官的蔗糖代谢活性(库调节)。开花期穗培养,ABA处理对穗粒数的影响力较小,而且主要是通过降低蔗糖吸收量而起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穗发育过程中,蔗糖与ABA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穗粒数的重要生理调控机制。
关键词:
小麦 穗粒数 AB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万代 尹钧 朱高纪
【目的】为了探讨高产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叶片对产量的贡献。【方法】选用两种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剪叶对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地上干物质积累、茎节重、籽粒结实与粒重的影响。【结果】抽穗期剪叶均导致两种穗型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和籽粒产量降低,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受影响较大;剪叶提高了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增幅较大;剪叶提高了茎秆内贮存物质的转移率,以大穗型品种宿2001转移率增幅较大,表现为茎节干重明显减轻。剪叶后,剩余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茎秆内贮存物质转移率的提高,均不足以弥补剪叶造成的损失,最终表现为结实粒数减少,粒重降低;随被剪叶片数增加、叶位升高,结实粒数和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屈会娟 李金才 沈学善 魏凤珍 吴进东 马蓓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对小麦穗部不同小穗位和粒位结实粒数及粒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3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粒重的小穗位和粒位的影响效应。【结果】小麦玉米秸秆连续全量还田提高了小麦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各处理小麦不同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小穗平均单粒重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粒位的粒重也随小穗位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形式。结实小穗越多、各小穗结实粒数或单粒重差异越小,空间分布模拟曲线的弧度越平缓。秸秆还田提高了小麦主茎穗和分蘖穗的结实小穗数与小穗结实粒数,降低了不孕小穗数,且下部小穗的结实粒数增加幅度较大;秸秆还田还提高了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章丽 常海龙 李兴涛 于翠梅 郭志磊 杨玉婷 吕文彦
为探讨低温预处理和激素浓度及其配比对直立穗型超高产粳稻幼穗组织培养的影响,以沈农265和盐丰47幼穗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外植体经5~8℃不同持续时间低温预处理,以及诱导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6-苄基腺嘌呤(6-BA),分化阶段添加不同浓度的激动素等几种培养条件下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经24h低温预处理的幼穗出愈率显著提高,各处理均达89%;诱导过程中2,4-D浓度为3mg·L-1时,2个品种出愈率均处较高水平,分别达到86%以上;分化过程中激动素(KT)与萘乙酸(NAA)浓度配比为2mg·L-1/0.05mg·L-1时,是2个品种愈伤出苗的适宜浓度。因此,低温预处...
关键词:
粳稻 直立穗型 幼穗 培养体系 组织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佳 梁永超 丁燕芳 李兆君
【目的】探明硅提高小麦抗寒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水培试验,以抗寒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临麦2号,高抗和扬麦5号,低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硅处理(0、0.1和1.0mmol·L-1Si)对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加硅处理显著提高小麦体内硅含量,低温胁迫条件下,高抗品种临麦2号体内硅含量显著高于低抗品种扬麦5号;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显著受到抑制,扬麦5号的下降速率要大于临麦2号。施硅能够提高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率(WUE);蒸腾速率(Tr)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降低,加硅处理...
关键词:
硅 低温 冬小麦 光合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