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74)
- 2023(12529)
- 2022(11078)
- 2021(10384)
- 2020(8677)
- 2019(19893)
- 2018(19942)
- 2017(38100)
- 2016(21096)
- 2015(23694)
- 2014(23631)
- 2013(23281)
- 2012(21515)
- 2011(19367)
- 2010(19352)
- 2009(17443)
- 2008(17087)
- 2007(14787)
- 2006(13016)
- 2005(11233)
- 学科
- 济(84107)
- 经济(84015)
- 管理(59329)
- 业(53409)
- 企(44818)
- 企业(44818)
- 方法(38820)
- 数学(33401)
- 数学方法(32993)
- 学(23197)
- 农(20927)
- 中国(20329)
- 地方(20272)
- 财(19013)
- 业经(17677)
- 环境(17338)
- 和(14601)
- 理论(14200)
- 农业(14122)
- 贸(13969)
- 贸易(13964)
- 易(13411)
- 划(13262)
- 制(12860)
- 技术(12463)
- 务(12123)
- 财务(12063)
- 财务管理(12044)
- 地方经济(11507)
- 企业财务(11452)
- 机构
- 大学(303336)
- 学院(299991)
- 管理(117346)
- 济(111206)
- 经济(108633)
- 研究(104646)
- 理学(102787)
- 理学院(101488)
- 管理学(99403)
- 管理学院(98887)
- 中国(74533)
- 科学(70740)
- 京(65063)
- 所(54530)
- 农(51925)
- 研究所(50710)
- 财(49443)
- 业大(48058)
- 中心(45980)
- 江(43366)
- 范(42876)
- 师范(42415)
- 农业(41039)
- 北京(40872)
- 财经(40651)
- 院(38808)
- 经(36961)
- 州(35435)
- 师范大学(34735)
- 经济学(32408)
- 基金
- 项目(216003)
- 科学(169063)
- 基金(156315)
- 研究(152926)
- 家(138926)
- 国家(137817)
- 科学基金(116690)
- 社会(94332)
- 社会科(89165)
- 社会科学(89138)
- 省(84422)
- 基金项目(83921)
- 自然(78894)
- 自然科(76978)
- 自然科学(76957)
- 自然科学基金(75560)
- 划(72598)
- 教育(69556)
- 资助(64226)
- 编号(61475)
- 成果(49696)
- 重点(49399)
- 部(46806)
- 发(46324)
- 创(44237)
- 课题(42784)
- 科研(42344)
- 创新(41297)
- 计划(40999)
- 大学(39107)
- 期刊
- 济(118616)
- 经济(118616)
- 研究(84156)
- 学报(54414)
- 中国(52430)
- 科学(49847)
- 农(45314)
- 管理(40556)
- 大学(39450)
- 学学(37243)
- 财(34670)
- 教育(32941)
- 农业(31869)
- 技术(23876)
- 融(20273)
- 金融(20273)
- 业经(19270)
- 财经(18590)
- 经济研究(18353)
- 图书(16856)
- 资源(16382)
- 业(16187)
- 科技(15739)
- 经(15662)
- 问题(15376)
- 版(14975)
- 理论(14335)
- 业大(13984)
- 技术经济(13686)
- 林业(13431)
共检索到422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俞连福 李建生 凌兰英 陈渊泉 徐兆礼
依据1998年春季东海南部海域调查的各站椎幼鱼资料,进行了鉴定分类,并结合海洋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该海域获取的稚幼鱼有43种,隶属于8目、26科、27属,其中,底层鱼类有16科、24属、25种;中上层鱼类有8科、13属、18种。调查发现,稚幼鱼分布区与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高区基本相吻合。稚幼鱼分布比较集中的有3个区域:Ⅰ区在浙江沿岸水和台湾暖流水的交汇处,表层水温在16~18℃;Ⅱ区在浙闽沿岸水与台湾暖流水交汇处偏暖水一侧,表层水温在22~25℃;Ⅲ区在东海暖水与黑潮表层水交汇处偏暖水一侧,表层水温在22~25℃。从调查分析资料来看,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可能是一个多种鱼类的产卵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阳 张翼 张辉 刘尊雷 李圣法 程家骅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经济种类,幼鱼补充群体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会影响小黄鱼总体种群动态,而幼鱼分布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为了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8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30°30′N~35°00′N、120°00′E~127°00′E)小黄鱼幼鱼与环境调查数据,运用3种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Tweedie-GAM、Delta Gamma-GAM和Delta Lognormal-GAM探究资源丰度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看,Delta Gamma-GAM最优(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12 014.43,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461,Spearman秩相关系数ρ值为0.699)。小黄鱼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集群性,集中分布范围在32°N~34°N、122°E~124°E的海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呈递减扩散分布。各环境因子中,小黄鱼幼鱼分布只与水深有显著性关联,表现为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反映了小黄鱼幼体偏好近岸的分布格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瑞景 黄大吉 张经
1999年夏季鳀鱼卵和仔稚幼鱼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122°00′~123°45′E、34°00′~35°15′N与122°15′E以西海域分别为鳀鱼卵与鳀鱼仔稚幼鱼的密集分布中心,其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别为25.5~26.9℃和27.11~31.81与26.4~27.0℃和31.31~32.05。鳀鱼卵和仔稚幼鱼分布的最适表层水温分别为25.5~26.4℃和25.9~27.0℃;全长为20mm以上的鳀鱼稚鱼已初步形成广盐性分布的习性,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对盐度的要求并不非常严格,水温是影响鱼卵和仔稚幼鱼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与叶绿素a的分布也有密切的关系,鳀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浩 黎雨轩 张翼 张辉 刘尊雷 李圣法
采用LA-ICP-MS分析技术对东海和黄海南部近岸五个海域(芦潮港、象山、三门湾、温岭、吕四)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稚幼鱼耳石核区元素指纹进行了测定。运用方差分析方法(MANOVA和ANOVA)检验不同海域小黄鱼群体耳石元素比值的差异显著性,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FA)方法对不同海域的小黄鱼群体进行了群体属性判别,并运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评估了模型的判别成功率。MAN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样点小黄鱼耳石核区的元素比值呈极显著差异(Wilk’s Lambda检验,F4,131=28.00,P<0.01)。各元素比值的ANOVA分析结果显示,除了Zn∶...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为研究和认识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和海洋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实验依据2000年4个季度大面积定点底拖网的调查数据,利用海洋生态学研究常用的多样性指数,采用聚类的分析方法和空间投射的图示方法,对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海域底层渔业生物多样性季节间的分布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探讨了生物数量和重量季节变化不统一的可能原因,并分析了多样性与生物重量和数量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各季站点均可分成多样性水平高、中、低3个类群,各类群呈点、线和块状分布,且呈现中心、夹层和外层分别由高、中、低多样性类群构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洪明进 刘勇 叶泉土 戴天元
根据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在东海南部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数量分布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该渔场类虾有44种,隶属14科、25属,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中的中-日亚区,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虾类分布遍及整个调查海区,但时空分布差异明显,以调查海区东南部和沿27°45′N一带海域数量较多,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以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同时虾类数量分布与水深...
关键词:
虾类 种类组成 分布特征 东海南部海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壮丽 叶孙忠 吴永辉 戴天元 刘勇
主要根据1998~1999年和2008~2009年在东海南部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各季度月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及1989~1990年在福建东北外海渔业资源调查等相关资料,研究分析该海区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主要渔获种类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区蟹类有66种,隶属于15科,39属;2008~2009年东海南部海域蟹类数量明显比1998~1999年减少,蟹类占总渔获量的比重下降9.8个百分点,平均资源密度指数减少36.2%;两次调查蟹类数量均以春季和夏季为高,但主要渔获种类不同,1998~1999年细点圆趾蟹渔获量占绝对优势,而2008~20...
关键词:
蟹类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东海南部海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蒲艳 杨浩 田辉伍 邓华堂 倪文静 魏念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长江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为了解长江上游鲢幼鱼空间分布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长江上游至三峡库区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和水文环境数据,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筛选影响其分布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显示,长江上游鲢幼鱼资源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分布于三峡库区丰都江段;影响鲢幼鱼资源密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流速、浮游生物密度、离坝距离和水温,其中流速偏差解释率最大为57.7%。随着流速增大,鲢幼鱼资源密度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集中分布于0.10~0.55 m/s流速范围内;浮游生物密度和离坝距离与鲢资源密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即随着浮游生物密度增加和距离大坝越远,其鲢幼鱼资源密度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水温的升高,鲢幼鱼资源密度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集中分布在18℃~21.5℃水温范围内。本研究揭示了长江上游流速、浮游生物密度、离坝距离和水温变化对鲢幼鱼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在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应加强缓流生境库区和干支流汇合处的生境保护,为鲢种群资源量恢复构建重要栖息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芳 康建成 周尚哲 郑琰明 吴涛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2002年发布的全球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及温盐数据库资料(WORLD OCEAN DATABASE 2001),研究东海外海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的三维时空过程。结果表明:表、底层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均从西向东减少,底层水至东海大陆坡—冲绳海槽又出现高值;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向东海入侵路径在底部呈现营养盐浓度高值带;表层营养盐的浓度普遍低,尤其是黑潮流经区表层海水,表层浓度次高值仅在长江口外海区季节性的出现。东海外海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分布变化和海域营养盐的输入量、海水温度、营养盐的物理扩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生物活性及温、盐跃层强弱有关,东海...
关键词:
东海 硝酸盐 磷酸盐 渔业资源 时空分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龙山 姜亚洲 严利平 高天翔 王金辉
根据2007年4月在黄海南部和东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小黄鱼产卵亲体空间分布和分布海域的环境特征,以及小黄鱼个体繁殖力及其与体长、体重的关系等。结果表明,目前在近海海域和外海海域均有小黄鱼产卵亲体分布;产卵亲体分布海域的水温分布范围为9.77~18.85℃,平均13.46℃;盐度分布范围为31.59~34.65,平均为33.46;分布水深范围为13.21~104.67m,平均为57.56m;小黄鱼绝对繁殖力范围为2753~46657粒/尾,平均为15676粒/尾,体长相对繁殖力(FL)范围为21~323粒/mm,平均为113粒/mm,体重相对繁殖力(FW)范围为85~1307粒/g,平...
关键词:
小黄鱼 产卵亲体 繁殖力 黄海南部 东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芬 李建生 李圣法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食资料,分析了东海红娘鱼属却Lepidorigla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调查中共出现了7种:翼红娘鱼、贡氏红娘鱼、深海红娘鱼、岸上红娘鱼、日本红娘鱼、短鳍红娘伍和斑鳍红娘鱼,其中深海红娘值、贡氏红娘鱼和短鳍红娘鱼为优势种类。7种红娘鱼主要分布于50-190 m水深范围内,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发现其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110 m以浅和110 m以深海域,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这两个海域红娘鱼属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分布于110 m以浅海域的种类以翼红娘鱼和岸上红娘鱼为主,平均分布水深为87.9 m和103.1 m;.分布于110 m以深海域的种...
关键词:
红娘鱼 种类组成 分布 东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虎 贲成恺 吉红九 于雯雯 袁健美 胡海生 汤晓鸿 高继先
根据20122016年15月在东台、如东、启东和海门4个监测区域的捕获数量和渔获规格,研究了江苏海域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苗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22016年,江苏海域鳗苗主汛期为24月,各区域监测船在主汛期的24月捕捞数量占该年总捕捞数量的比例为61.96%100.00%,平均为88.18%。东台、如东、启东三地鳗苗逐旬捕捞量分布形态5年均呈单峰型,而海门除2015年和2016年呈双峰型外,其余3年均为单峰型。单网月捕获数量均值最高的年份为2014年,最高的区域为海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齐海明 徐兆礼 陈佳杰
为研究浙江近岸河口海域鱼类资源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2010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鱼山渔场台州湾海域底拖网游泳动物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台州湾鱼类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优势种、温度、盐度、水深等因素对鱼类资源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鱼类尾数密度和质量密度变化趋势一致,秋季鱼类质量密度和尾数密度均远远高于春季;春季调查海域鱼类密度北部高于南部,秋季截然相反。回归分析显示,两季优势种对鱼类资源量变化均有密切关系,其中,龙头鱼对鱼类资源量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他物种,两季均为第一优势种。调查海域底层温度与鱼类质量密度和尾数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W=0.001,PN=0.009),水深与资...
关键词:
鱼类 密度 优势种 环境因子 台州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圣法 严利平 李惠玉 李建生 程家骅
根据2000年东海区(27°00′~34°00′N、127°00′E以西海域)150 m等深线以浅4个季节的底拖网监测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的方法分析东海区头足类群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探讨各个群聚类型的指示种类以及头足类群聚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头足类主要种类为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等。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头足类群聚类型不同。根据各群聚类型分布的海域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黄海南部-东海外海-东海中南部群聚、长江口外海域群聚和东海北部海域群聚3种群聚类型...
关键词:
东海区 头足类群聚 空间特征 环境因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作华 石晓勇 张传松 梁生康 王丽莎
2006年6~7月对黄、东海海区叶绿素a现场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的分布整体上呈现从近岸到远海降低的趋势。受长江冲淡水和上升流的影响,高值区主要在28°~32°N,122.5°~123°E之间。光照条件和营养盐等是影响夏季黄、东海海域叶绿素a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黄、东海 叶绿素a 光照 营养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