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9)
- 2023(11347)
- 2022(10087)
- 2021(9411)
- 2020(7917)
- 2019(18455)
- 2018(18476)
- 2017(35147)
- 2016(19533)
- 2015(22041)
- 2014(21718)
- 2013(21687)
- 2012(20033)
- 2011(17906)
- 2010(17741)
- 2009(15990)
- 2008(15343)
- 2007(13201)
- 2006(11561)
- 2005(9991)
- 学科
- 济(74438)
- 经济(74354)
- 管理(51610)
- 业(48702)
- 企(40401)
- 企业(40401)
- 方法(35080)
- 数学(30392)
- 数学方法(30031)
- 学(20485)
- 农(19702)
- 中国(18574)
- 地方(17950)
- 贸(17903)
- 贸易(17896)
- 易(17416)
- 财(17249)
- 业经(16036)
- 农业(13188)
- 和(12435)
- 理论(12297)
- 环境(12065)
- 制(11839)
- 技术(11504)
- 务(10815)
- 财务(10757)
- 财务管理(10738)
- 出(10641)
- 企业财务(10127)
- 划(10071)
- 机构
- 大学(272711)
- 学院(269915)
- 管理(106152)
- 济(100931)
- 经济(98656)
- 研究(95816)
- 理学(92473)
- 理学院(91359)
- 管理学(89603)
- 管理学院(89156)
- 中国(68573)
- 科学(64575)
- 京(59702)
- 农(50308)
- 所(49981)
- 研究所(46372)
- 业大(45574)
- 财(44258)
- 江(44005)
- 中心(42710)
- 农业(40003)
- 北京(36695)
- 范(36532)
- 师范(36048)
- 财经(35885)
- 院(35670)
- 经(32679)
- 州(32124)
- 技术(29987)
- 省(29876)
- 基金
- 项目(195504)
- 科学(152120)
- 基金(141046)
- 研究(137540)
- 家(125937)
- 国家(124950)
- 科学基金(105444)
- 社会(83336)
- 社会科(78771)
- 社会科学(78745)
- 省(77374)
- 基金项目(75851)
- 自然(72532)
- 自然科(70764)
- 自然科学(70743)
- 自然科学基金(69477)
- 划(65991)
- 教育(62155)
- 资助(58573)
- 编号(55533)
- 重点(44821)
- 成果(44291)
- 部(42241)
- 发(41996)
- 创(40180)
- 课题(38769)
- 科研(38581)
- 计划(37940)
- 创新(37518)
- 大学(35375)
- 期刊
- 济(108267)
- 经济(108267)
- 研究(77145)
- 学报(50480)
- 中国(49684)
- 科学(45094)
- 农(44002)
- 管理(37899)
- 大学(36452)
- 学学(34414)
- 财(31123)
- 农业(31026)
- 教育(29275)
- 技术(22124)
- 融(19509)
- 金融(19509)
- 业经(17598)
- 经济研究(16928)
- 财经(16305)
- 业(16241)
- 图书(15318)
- 科技(14244)
- 问题(14226)
- 资源(13954)
- 经(13709)
- 业大(13311)
- 理论(13266)
- 版(12973)
- 林业(12643)
- 技术经济(12378)
共检索到388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为了考察春夏季闽江口和兴化湾鱼类数量特征,利用2008年4月(春季)和9月(夏季)这两个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这两个不同生态类型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特征、以及地形地貌、海流和水文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闽江口鱼类重量密度(165.31kg/km2)和尾数密度(15.89×103ind/km2)都低于兴化湾重量密度(638.4kg/km2)和尾数密度(19.73×103ind/km2),夏季相反,闽江口鱼类重量密度(1728.83kg/km2)和尾数密度(158.81×103ind/km2)远远大于兴化湾重量密度(1378.20kg/km2)和尾数密度(58.15...
关键词:
鱼类 优势种 密度 闽江口 兴化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兆礼
利用2009年4月和9月闽江口和兴化湾海域浮性鱼卵、仔鱼调查资料,比较和分析了这两个海域浮性鱼卵、仔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产卵场位置和产卵期等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闽江口鱼卵、仔鱼共出现4目7科8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同期兴化湾鱼卵、仔鱼共出现5目9科10种。9月闽江口产卵场主要位于南部水域,与闽江口南支为径流主要通道有关,也与径流所受到柯氏力有关。而兴化湾产卵场则主要位于中部水域,这是外来涨潮水和内湾水交汇的主要海域。闽江口浮性鱼卵、仔鱼的种类主要是洄游性鱼类,例如白姑鱼和小公鱼。而兴化湾是塘鳢科和虎鱼科的鱼类,往往具有地方性栖息习性。在9月,兴化湾海域浮性鱼卵和仔鱼的数量分别是5i...
关键词:
闽江口 兴化湾 鱼卵 仔鱼 渔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利用2013年和2014年的67月共6个航次在长江口近海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开展的定点调查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该海域沙海蜇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末夏初,沙海蜇幼体首先出现在长江冲淡水控制势力较弱的江苏省中南部近岸和长江口北部外海水域;随着水温回升,逐渐向长江冲淡水控制势力较强的海域和黄海冷水团控制的南黄海中央深水海域扩散,吕四近岸的出现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外海出现率持续保持在高水平;7月下旬,随着沙海蜇伞径达到高峰值,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呈现全面暴发的趋势。
关键词:
夏季 长江口 沙海蜇 数量分布 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剑 徐兆礼
根据2008年9月(夏季)闽江口和2010年8月(夏季)椒江口这两个渔场的生物资源调查资料,研究了这两个河口渔场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平均生物量和平均丰度、优势种组成以及优势种对其总丰度的贡献率的差异,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异的水团因素,比较了两个河口渔场的饵料特征和渔场属性。结果表明,椒江口渔场饵料的种类组成优于闽江口渔场,这是因为椒江口渔场除了出现体型较大的桡足类(Copepoda)饵料生物,还出现了闽江口渔场没有的糠虾类(Mysidacea)、翼足类(Pteropoda)、端足类(Amphipoda)等优质饵料类群;椒江口渔场饵料浮游动物平均丰度达到281.17 ind/m3,远大于闽江口渔场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柏育材 徐兆礼
利用2008年3月和6月衢山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衢山岛海域甲壳动物十足目(Decapoda)和口足目(Hoplocarida)中虾类的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等分布,分析主要优势种密度对其总资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航次拖网调查样品中,共鉴定十足目18种,口足目1种。3月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是衢山岛海域的主要优势种,6月的日本鼓虾无论在重量还是尾数上都是主要优势种。3月和6月两类优势甲壳动物平均重量密度分别为840.65 kg/km2和92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生 林楠 凌建忠
利用2015年4—7月在长江口邻近水域的调查数据,对春夏季该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月变化特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共采获62种、35839尾仔稚鱼,分别属于14目、30科、45属。各月种类数范围为22~36种,从4月到6月,先是缓慢增加然后快速增加,至6月达到高峰期,7月则大幅降低。各月的丰度范围为11.45~114.31 ind/(100 m3);丰度随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增加。各月主要种类数范围为5~13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优势种主要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小公鱼属(Stolephorus sp.)、六丝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hexanema)、鳀(Engraulis japonicus)、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属(Callionymus sp.)等。优势种随时间推移表现出较大的更替性。种类数以20 m以浅水域最多,不同水深范围的月变化有一定的差异性。20 m以浅海域的种类数与表层水温的关系在4—6月为显著正相关(r=0.997,P<0.05)。从春季到夏季,仔稚鱼高丰度区从浅水区向深水区转移。
关键词:
春夏季 长江口 仔稚鱼 种类组成 丰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肖欢欢 张崇良 薛莹 徐宾铎 于海庆 任一平
根据2015年5―7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南北两个典型断面进行的鱼卵、仔稚鱼水平拖网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春、夏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获得鱼卵33587粒,仔稚鱼713尾。出现鱼卵25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4科25属,仔稚鱼13种(未定种1种),隶属于13科13属。鱼卵优势种主要是鳀(Engraulis japonicus)、多鳞鱚(Sillago sihama)、(魚銜)属(Callionymus spp.)、皮氏叫姑鱼(Johnius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海洋 曾六福 方妙真 葛宏力 叶艺贞 曾从盛
对闽江口塔礁洲湿地40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u、Pb、Zn、Cd的含量分别为4.13-42.62、40.31-104.63、50.36-516.39、0.14-1.39 mg.kg-1;各元素平均含量从大到小排序为Zn、Pb、Cu、Cd;对比国内外典型河口,塔礁洲湿地的Cu、Cd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Pb、Zn的污染则较为严重;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塔礁洲主要受Cd和Zn的污染,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Cd、Zn、Pb、Cu;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塔礁洲湿地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均值为315.7±156.4,属于强的生态危害;塔礁洲湿地...
关键词:
闽江口 湿地 重金属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淑君 洪伟 吴承祯
基于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斑块分维数、破碎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闽江口琅岐岛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琅岐岛区域整体空间构架表现为环带组合形式;在景观要素上,农业景观共有5203.89 hm2,占总面积的78%,是该区的本底,在控制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林地具有最大的斑块面积,耕地景观要素边界密度最大,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5745,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数据表明少数景观要素控制着整个景观;该区景观整体破碎度为0.0...
关键词:
空间结构 景观 琅岐岛 闽江口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蔡萌 徐兆礼
利用2007年12月和2008年6月三门湾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三门湾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地形地貌和水文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2月和6月鱼类重量和尾数密度分别为51.47 g/km2、4.62(103ind./km2)和175.32 g/km2、28.88(103ind./km2)。12月的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6月的莱氏舌鳎(Cynoglossus(Areliscus)lighti)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分别是本海域最重要的优势种。去除个别鱼类的影响,鱼类重量密度与尾数密度分布趋势基本...
关键词:
三门湾 鱼类 优势种 密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华 徐兆礼
利用2008年3月和6月衢山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衢山岛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分析主要优势种密度对鱼类总密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两个航次拖网调查,共鉴定鱼类30种,其中暖温种15种,暖水种13种。3月的鮸和刀鲚,6月的六丝矛尾虾虎鱼分别是本海域较重要的优势种。3月和6月鱼类重量密度分别为125.05 kg/km2和95.01 kg/km2,尾数密度为8.41×103ind/km2和37.74×103ind/km2。鱼类重量密度与尾数密度分布趋势一致,呈现调查水域南部高于北部的分布趋势。依据贡献β值,衢山岛海域鱼类数量的变化与主要优势种数量变化有关。鱼类的种类组成与水团有着密切关...
关键词:
衢山岛海域 鱼类 优势种 种类组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丰歌 王符菁 何静 杨振雄 黄彬彬
为研究汉森莹虾(Lucifer hanseni)在珠江口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水团的关系,探讨其温盐适应性,于2016—2021年每年8月在珠江口海域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 6次调查汉森莹虾的平均丰度为9.26~31.09 ind/m~3,其分布具有很强的聚集性,丛生指标在57.00到236.32之间。根据对温度、盐度数据的K-means聚类分析,将调查海域分为径流水、咸淡混合水和南海高盐水3种水团。汉森莹虾主要分布在大屿山岛以南的南海高盐水水域,并向北部咸淡混合水和径流水的区域扩散,扩散范围与其本身数量及南海高盐水的入侵强度有关,最远可至虎门附近。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次调查汉森莹虾的平均丰度、分布站数与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在夏季珠江口,汉森莹虾的分布与底层盐度(sea bottom salinity, SBS)关系密切,其丰度在多数调查中与SBS呈正相关关系,丰度高值点在多数调查中均位于29.5~31.0的SBS区间内,指示汉森莹虾是一个近海暖水种。
关键词:
汉森莹虾 浮游动物 珠江口 水团 盐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家樵 黄良敏 李军 陈新军
利用20062007年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拖网调查所获得的鱼类资料,结合历史调查和相关文献所收集到的资料,以理想点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物种濒危系统、物种遗传价值系统和物种价值系统的评价体系,并确定评价等级和标准。同时在应用信息熵原理的基础上,引入理想点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计算了评价指标值(相对贴进度Ti)。研究结果表明:沙带鱼(Lepturacanthus savala)、光魟(Dasyatis laevigatus Chu)和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是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应优先保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振华 金海卫 潘国良 张洪亮
分析了2009年春季(4月)和夏季(8月)在浙江中北部海域(121°30′~123°30′E、28°30′~30°45′N)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优势种分布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鉴定浮游植物6门62属169种,硅藻占绝对优势。春季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蛇目圆筛藻、星脐圆筛藻和辐射圆筛藻。夏季主要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窄隙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远距角毛藻。不同季节优势种既有交叉又有演替;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01×104~40.67×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3.80×104cells/m3;夏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丽纯 林瑞坤 吴振海 陈家金 杨凯 徐宗焕
利用2008年3月~10月闽江口湿地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等群落特征的调查资料,分析其地上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株高、密度的月动态特征,同时利用spss软件对生物量、株高、密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地上生物量在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为2658.9g/m2,其月变化经历了一个"增加—减小—缓慢增加"的过程;②绝对生长速率在5月~6月达到最大值,为32.48g(/m2·d),之后波动变化,在7月~8月出现负值;③相对生长速率在4月~5月达到最大值,为0.043g(/g·d),也在7月~8月出现负值;④株高在7月份达到最高点,平均株高达219cm;密度在5月份达到最高点,为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