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5)
2023(11555)
2022(9646)
2021(8571)
2020(6890)
2019(15547)
2018(14884)
2017(27474)
2016(15434)
2015(16740)
2014(16483)
2013(16255)
2012(15505)
2011(14489)
2010(14629)
2009(13328)
2008(13284)
2007(11799)
2006(10679)
2005(9753)
作者
(50825)
(42582)
(42467)
(39738)
(27318)
(20628)
(18925)
(16516)
(16358)
(15366)
(14822)
(14320)
(14158)
(13590)
(13567)
(13073)
(12933)
(12630)
(12392)
(12260)
(11031)
(10829)
(10391)
(9757)
(9688)
(9538)
(9489)
(9445)
(8792)
(8640)
学科
(66549)
经济(66478)
(39353)
管理(38537)
(28770)
企业(28770)
方法(22882)
中国(21050)
(20622)
地方(19948)
数学(19633)
数学方法(19380)
(17055)
业经(16254)
农业(14593)
(13160)
贸易(13150)
(13010)
(12685)
环境(11782)
(11593)
(11441)
金融(11438)
(11354)
银行(11291)
地方经济(11207)
(11032)
技术(11031)
(10959)
(9265)
机构
学院(228248)
大学(227372)
研究(89423)
(89240)
经济(87483)
管理(79141)
理学(68081)
理学院(67085)
管理学(65611)
管理学院(65221)
中国(64362)
科学(60899)
(55846)
(49912)
(49267)
研究所(45468)
农业(44443)
业大(43124)
(38598)
中心(38560)
(36092)
(32078)
(31987)
北京(31462)
师范(31462)
(30634)
财经(30549)
农业大学(28651)
(28649)
科学院(28478)
基金
项目(157231)
科学(121562)
基金(112101)
研究(105385)
(103078)
国家(102183)
科学基金(84320)
社会(66541)
(63821)
社会科(63060)
社会科学(63045)
基金项目(59452)
自然(56843)
自然科(55554)
自然科学(55525)
自然科学基金(54535)
(54353)
教育(47577)
资助(45113)
编号(40003)
(39769)
重点(36685)
(33066)
(32786)
计划(32710)
成果(32118)
创新(31046)
科研(30636)
科技(30237)
发展(30230)
期刊
(102869)
经济(102869)
研究(65292)
(52029)
学报(50902)
中国(49498)
科学(43176)
大学(36521)
农业(35611)
学学(34937)
管理(29089)
(27011)
教育(25087)
(21076)
金融(21076)
业经(18721)
(18556)
技术(17496)
经济研究(16881)
业大(15121)
财经(14787)
(13690)
问题(13629)
科技(12846)
(12788)
农业大学(12762)
商业(10904)
林业(10848)
资源(10835)
技术经济(10746)
共检索到346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芬  徐步青  刘幸佳  夏国华  崔永一  
研究了不同化学试剂预处理和暗培养时间对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及萌发率的影响,并从形态学角度观察了种子萌发的过程。无菌条件下,分别采用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对春兰种子进行预处理,将不同处理及未处理种子置于相同培养基上不同暗培养时间0,30,60,90,120,150,180 d下进行培养,暗培养后转入光照下继续培养。结果表明:暗培养以后进行光照培养是春兰种子萌发启动所必须的,全光照或全黑暗条件下种子均未萌发,暗培养30 d的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培养约35 d时开始萌发,初始萌发所需时间最短;化学试剂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显著,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处理组种子萌发率均高于...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平  陈秀萍  李珺  吴沙沙  何碧珠  兰思仁  翟俊文  
以大黄花虾脊兰自然结实120~150 d成熟未开裂的蒴果作为研究材料,对56个果荚中种子的有胚率进行统计,并采用TTC法测定种子活力,选取最佳用于无菌播种的果荚.以活力最佳的果荚为研究材料,对在不同含量的NAA、6-BA、KT及不同有机添加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黄花虾脊兰种子的有胚率为15.57%~95.66%,平均值为45.15%±2.68%,授粉后140 d的蒴果种子活性最佳;种子萌发120和140 d后种胚突破种皮生长为原球茎,150 d顶端分生出明显的芽生长点,底部生出肉质的不定根;较佳的培养基组合为:2 g·L~(-1) Hyponex 1+1/2 MS+0.37 mg·L~(-1) MgSO_4·7H_2O+25 g·L~(-1)蔗糖+1.0 mg·L~(-1) 6-BA+0.2 mg·L~(-1) NAA+1.0 mg·L~(-1) KT+5.5 g·L~(-1)琼脂粉+1.5 g·L~(-1)活性炭+2 g·L~(-1)牛肉粉蛋白胨+50 g·L~(-1)洋葱,pH 5.7~5.8,培养(140±10) d可形成原球茎,萌发率达39.64%±3.3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怡迪  李岳  李丹青  任梓铭  夏宜平  
以剥皮、不剥皮野生巨球百合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配比的10种培养基进行无菌播种,研究不同培养基处理之间的种子萌发率、诱导率、诱导芽数及形成小鳞茎数等的差异。结果表明:巨球百合种子具有较强的生活力,不剥皮处理的种子亦具备较高的萌发率,剥皮处理对提高种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有一定的效果;剥皮巨球百合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NAA,萌发率为100.0%,诱导率为65.0%,平均诱导不定芽1.28个,转入MS培养基生长45 d后,平均形成小鳞茎2.35个,平均生成3.6片叶,平均生根达6.7条,且植株生长健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明龙  易自力  郑铖  项伟  肖亮  
采用室内发芽试验,设置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激素浸泡和播种深度等处理,通过分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胚根长等指标,研究环境因子和播种深度对南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荻种子在10℃下不萌发,在35℃时的发芽率最大,达92.00%;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综合比较后,认为南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35℃,属于喜高温型种子;南荻种子对光照敏感,光照24 h条件下南荻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达95.33%,且幼苗生长良好;5%土壤含水量即能维持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辉  马振华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及环境因素对贺兰山杜松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提高杜松种子的萌发效率、促进杜松林实生更新及人工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在气候箱内模拟林间生境条件,研究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时间(0,10,24h)、土壤含水量(10%,15%,20%,25%,30%,35%,40%,45%)、埋土深度(0,1,2,3,4,5cm)及超声波时间(0,5,10,15,20,25,30min)和不同质量分数(0%,10%,20%,30%)聚乙二醇(PEG)浸种2种预处理方法对贺兰山杜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下杜松种子萌发率、萌发势和发芽指数差异显著,萌发的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卜朝阳  何荆洲  严华兵  卢家仕  闭志强  董伟清  
选择广西野生春兰、豆瓣兰、独占春3个国兰品种进行种子预处理及培养基成分筛选等无菌播种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种子预处理、培养基基本成分、培养基激素、培养基水果附加物对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植物激素和添加椰子汁等对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氢氧化钠或次氯酸钠浸泡种子和低盐培养基可使兰花种子提早萌发并提高萌发数。较优试验处理为:种子在播种前用0.1 mol/L氢氧化钠或1%次氯酸钠浸泡20 min,播种培养基采用改良Kyoto+6-BA2 mg/L+NAA1 mg/L+椰子汁1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党根友  冯佰利  高小丽  高金锋  高冬丽  柴岩  
以4个具有明显差异的芸豆品种为材料,采用SDS-PAGE方法研究芸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溶、盐溶和总蛋白组分变化及种子胚和子叶变化过程中蛋白组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芸豆种子的子叶、胚含有丰富的蛋白亚基,其中,同一品种子叶和胚贮藏蛋白亚基差异明显,子叶、胚的水溶蛋白、盐溶蛋白和总蛋白相差不大、条带丰富;不同品种之间条带存在差异;在发芽过程中,高分子量蛋白亚基的降解速度快于低分子量蛋白亚基,子叶亚基的降解速度明显慢于胚的亚基降解速度;不同品种间子叶、胚条带差异明显,种子活力高的品种(Y05,Y06)降解速度快于种子活力低的品种(Y09,Y1+1),而蛋白含量高的品种(Y1+1,Y05)与蛋白含量低的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铁  李洪超  王国芬  
以纹瓣兰[Cymbidium aloifolium(L.)Sw]的种子为外植体,采用种子→原球茎→完整植株的途径进行繁殖。结果表明:种子在MS+6-BA0.2 mg/L+AC 1.0 g/L+蔗糖30 g/L培养基培养30 d左右,可形成原球茎;原球茎在1/2MS+6-BA4 mg/L+KT0.5 mg/L+蔗糖30 g/L的培养基上增殖效果最好;原球茎接种于1/2MS+6-BA0.1 mg/L+NAA0.5 mg/L+KT0.5 mg/L+蔗糖30 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再转入1/2MS+6-BA0.5 mg/L+NAA0.1 mg/L+AC2.0 g/L+香蕉泥80 g/L的培养基上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莲  屠乃美  袁菊红  刘鹏  张顺堂  
为探明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选用培两优500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生育期、腋芽萌发和产量均有明显影响,以3月31日播种的腋芽萌发好,再生季产量高,4月11日播种的腋芽萌发较差,但能正常成熟,4月19日播种的腋芽萌发差且不能在安全期内齐穗,导致部分穗子不能抽穗或能抽穗但不能正常成熟.从气候条件和高产角度出发,供试组合作再生稻栽培,在长沙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底至4月初,最佳播种期为3月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峰  
经10℃低温处理,耐冷品系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吉单415和冷敏感品系辽单632、铁单18萌发期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适温处理相比变化趋势相同,GA3含量先升高再下降,ABA含量逐渐下降。耐冷品系郑单958和吉单415在低温处理条件下,GA3含量初期有所下降后明显升高,低温处理9d达到峰值,分别为416.79ng.g-1和441.36ng.g-1,上升幅度比辽单632、铁单18大。耐冷品系内源激素ABA含量下降的趋势较缓,并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575.2ng.g-1和596.52ng.g-1,铁单18和辽单632仅为466.23ng.g-1和354.63ng.g-1。GA3/ABA在不同品系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官榕  张文春  何碧珠  冯丽贞  兰思仁  
以成熟度为70%、100%的鄂西红豆树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时间对不同成熟度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并探讨浸种温度、种子破壳方式、种脐放置方式对100%成熟度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旨在探讨鄂西红豆树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结果表明:70%成熟度种子的萌发率为70.38%,100%成熟度种子的萌发率为68.52%,即尚未完全成熟的种子萌发率更高;成熟度70%、100%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均为12 min;100%成熟度种子在25℃恒温下浸种22 h,萌发效果最佳,萌发率达81.67%;100%成熟度种子在种脐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瑜霞  石开明  林健  崔令军  
【目的】研究低温(4℃)保存和自然保存两种处理后,桢楠种子在恒温(25℃)和变温(15℃/25℃)条件的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动态变化,以及内源激素与种子萌发率的关系,为阐明桢楠种子的萌发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繁育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桢楠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1)自然保存的种子在恒温(25℃)条件下发芽率不足30%,最高为27.3%,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发芽率不足40%,最高为37.0%,而经过低温(4℃)处理的种子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发芽率最高可达66.0%;2)经过低温(4℃)处理后的种子在变温(15℃/25℃)条件下的内源激素含量GA3为417.17 ng·g~(-1),IAA为211.67 ng·g~(-1),ZR为47.69 ng·g~(-1),均高于恒温(25℃)下的GA3、IAA、ZR含量,GA3和ZR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ABA和IAA含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在变温(15℃/25℃)条件下内源激素GA3/ABA、ZR/ABA、(GA3+IAA+ZR)/ABA比值均比恒温(25℃)条件下高;4)在恒温(25℃)条件和变温(15℃/25℃)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与GA3/ABA、IAA/ABA、ZR/ABA及(GA3+IAA+ZR)/ABA的比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低温(4℃)可以解除桢楠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变温(15℃/25℃)条件能够打破种子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增加促进种子萌发的内源激素含量,降低抑制种子萌发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雅婷  段国敏  杜会聪  田敏  王彩霞  张莹  
[目的]揭示无距虾脊兰种子无菌萌发过程的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特点,为无距虾脊兰保育和离体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浙江天目山无距虾脊兰野生居群为材料,采收其果实进行无菌萌发实验。通过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种子萌发到幼苗初步形成过程进行细胞组织学研究,并对发育阶段进行划分。[结果]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VW培养基,椰子水对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香蕉泥对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授粉后胚龄为4个月左右采收进行播种,萌发率最高。依据对其萌发过程中种胚膨胀、顶端分生组织的出现和发育、叶和根的分化等突出性状的观察,将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分为4个阶段。[结论]无距虾脊兰的种子无菌萌发过程主要由种胚吸水膨胀,原球茎的形成和分化2个生物学过程组成,其中,顶端分生组织、叶绿体和维管束为原球茎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结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敏  何勇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成功整齐发芽是作物生长发育、高产稳产的第1步。活性氧(ROS)是一类多功能化合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介绍了ROS的种类、产生部位以及对种子萌发的“氧化窗口”效应,总结了ROS调控种子萌发的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ROS调控种子萌发的研究集中于:(1)当条件合适时,ROS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启动赤霉素(GA)等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脱落酸(ABA)途径,调控细胞膨大,促进种子萌发;(2)当面临不利环境时,ROS的过量积累会对生物大分子造成氧化损伤,诱导ABA途径,抑制种子萌发。ROS通过生物分子氧化、种皮弱化和胚乳衰退解除种子休眠。今后,需进一步探索对种子萌发起到积极作用的“氧化窗口”范围,同时结合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筛选种子萌发中调控ROS含量相关基因,更好地了解ROS促进种子萌发的机制。图3表1参9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仁  沈文飚  江玲  刘裕强  万建民  
水稻种子中有3种脂氧合酶(LOX)同工酶,分别为LOX-1、LOX-2、LOX-3。以本实验室筛选到的LOX-3缺失突变体北陆PL2和正常的水稻品种Koshihikari为材料,研究种子成熟及萌发过程中LOX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2个水稻品种在种子成熟中LOX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Koshihikari开花后10~25 d活性升高,以后趋于下降,而北陆PL2花后种子LOX活性基本没有变化;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两品种LOX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萌发初期活性迅速升高,浸水萌发后2 d达到峰值,以后开始下降。同工酶分析、半定量RT-PCR结果都显示,在水稻成熟过程中,种子中LOX-3活性和表达水平都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