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
- 2023(1780)
- 2022(1479)
- 2021(1401)
- 2020(1151)
- 2019(2439)
- 2018(2295)
- 2017(3987)
- 2016(2277)
- 2015(2487)
- 2014(2491)
- 2013(2473)
- 2012(2486)
- 2011(2361)
- 2010(2442)
- 2009(2219)
- 2008(2060)
- 2007(1819)
- 2006(1683)
- 2005(1521)
- 学科
- 济(8668)
- 经济(8659)
- 管理(5301)
- 学(5027)
- 地方(4401)
- 壤(3686)
- 土壤(3672)
- 环境(3492)
- 资源(3266)
- 业(3244)
- 农(2986)
- 土地(2771)
- 生态(2411)
- 农业(2201)
- 地方经济(2148)
- 贸(2060)
- 贸易(2057)
- 易(1978)
- 方法(1949)
- 和(1906)
- 发(1787)
- 森(1748)
- 森林(1748)
- 企(1736)
- 企业(1736)
- 林(1724)
- 数学(1637)
- 数学方法(1617)
- 业经(1583)
- 划(1563)
- 机构
- 学院(36078)
- 大学(35227)
- 研究(17204)
- 科学(13939)
- 农(12748)
- 中国(12179)
- 济(10529)
- 所(10315)
- 农业(10180)
- 经济(10152)
- 管理(9914)
- 研究所(9736)
- 业大(9526)
- 京(9043)
- 理学(8025)
- 资源(7867)
- 理学院(7844)
- 管理学(7577)
- 管理学院(7531)
- 环境(7429)
- 科学院(7143)
- 省(7139)
- 中心(7089)
- 农业大学(6717)
- 院(6613)
- 室(6503)
- 实验(6102)
- 江(6019)
- 北京(5858)
- 实验室(5831)
共检索到54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为民
本文简述了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成土条件,并根据鄂西自治州和利川县《土壤志》土壤分类,描述了该区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和山地沼泽土的基本性状,提出了该保护区土壤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意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丘富昌 叶思群
在对广东省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和开发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在解决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上必须坚持生态经济的原则,把保护放在首要地位;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生态旅游,实现生态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协调发展,实现永续利用。
关键词:
阴那山自然保护区 资源 利用 保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珍明 贺红早 张玉武 刘盈盈 何云松 黄丽华
为喀斯特森林植被恢复与喀斯特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喀斯特地区林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以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保证采样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雷公山不同植被类型(灌草丛、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林下土壤剖面(0~60 cm)的养分含量和颗粒态有机碳(POM-C)、黑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典型植被和农用地的土壤均呈较强的酸性,土壤pH值随深度的增加有增大趋势,各植被类型下土层0~15 cm的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层,土层0~55 cm的养分含量逐渐减少。总体上灌草丛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较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小俸 彭蓬 肖利红
为了掌握酸性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以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Cd、As、Pb、Zn、Cu、Cr、Ni和Hg等8种重金属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均受到Cd、As、Pb、Zn、Cu、Ni轻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s>Ni>Pb>Cu>Cd、Zn>Cr>Hg,空间分布不均匀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d>As>Pb>Zn>Cu>Cr>Ni>Hg;Cd的含量与pH值呈正相关性;As的含量与F的含量呈正相关性,Cr、Hg的含量与F的含量呈负相关性;Cr、Cd的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性;Cu与As、Cu与Ni、Hg与Cr呈正相关性,Zn与Pb、As与Ni呈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倩 张珍明 向准 贺红早
【目的】为梵净山珍稀植物保育及保护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方法】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剖面、海拔及植被对林地土壤重金属进行调查与评价,并通过富集因子法探讨其富集特征。【结果】Cd和Pb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u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r随海拔增高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Cd随海拔增高先增加后减小,Pb、Cu、Hg及As随海拔增高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红豆杉、西南卫矛、杜鹃与珙桐4种植被下重金属含量依次为Cr>Pb>Cu>As>Cd>Hg;梵净山冷杉植被下重金属含量依次
关键词:
梵净山 土壤 重金属 富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祥 鲍毅新 葛宝明 郑荣泉
2003年3~12月,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对黑麂的分布、种群密度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古田山黑麂主要栖息在海拔800~1000m的区域。同时根据样带法估计保护区内黑麂种群密度。结果表明,区内黑麂平均密度为3.30±0.45只/k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黑麂种群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F2,37=19.31,P0.05)。食物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黑麂对海拔高度选择变化的重要原因,森林面积的丧失和偷猎是影响黑麂种群在该区稳定生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黑麂 种群密度 分布 保护现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诚 张展 吕磊 周亮
对鹰嘴界自然保护区阔叶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林的土壤密度、孔隙度、蓄水性能以及渗透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密度和土壤孔隙度(0~45cm)差异较大,密度大小依次为: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林>阔叶林;非毛管孔隙度的大小为:杉木林>杉木毛竹混交林>阔叶林;毛管孔隙度的大小为:阔叶林>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林;总孔隙度的大小为:杉木林>阔叶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土壤有效蓄水量大小顺序为:杉木林>杉木毛竹混交林>阔叶林;最大蓄水量为:阔叶林>杉木林>杉木毛竹混交林;稳渗速度为:阔叶林>杉木林>杉木毛竹混交林。该研究结论对鹰嘴界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诚 文仕知 胡曰利 华华
为了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土壤的功能及效益,以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区域,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保护区内阔叶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林3种森林类型保育土壤功能与效益进行分析,并运用影子工程法及市场价值法对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保育土壤效益进行了价值核算,旨在为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单位面积保育土壤平均经济价值大小依次为阔叶林>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林;就单株林木来讲,杉木毛竹混交林由于密度过大,其保育土壤效益最低;从保肥效益讲,在杉木纯林中种植适当数量的毛竹能取得较好效果;从固土效益讲,杉木毛竹混交林中应适当减少毛竹比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传玖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各类自然保护区926处,占国土面积的7.64%(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7%)。按理说,既然是自然保护区,就该得到很好的保护。但实际情况并不能让人满意,很多自然保护区已不是一方净土。报载,当初九寨沟在开发时,曾准备“沟内游,沟外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曦 徐旻昱 葛映川 陈中意 李春耀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鸟类有165种,隶属17目42科109属,其中留鸟86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37种,旅鸟9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有90种(54.54%),古北界种68种(41.21%),广布种7种(42.24%)。在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与东洋界种类之比为1∶3.87,偏重于东洋界。图1表4参19
关键词:
动物学 鸟类 龙玉山自然保护区 浙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伟光 楼涛 郑旭理 盛恩浩 顾蕾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忠军 王淯 薛文杰 姜海瑞 徐宏发
2003年和2004年冬季,采用粪堆计数法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总密度为(0.48±0.7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差)。以针阔混交林的林麝种群密度最高,为(0.94±0.05)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阔叶林和灌木林次之,分别为(0.28±0.02)和(0.13±0.02)头.km-2(平均密度±标准误),草地(包括荒地)以及山顶草地+灌木+低矮乔木镶嵌景观中林麝密度均为0。在北坡,林麝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海拔为1 700-2 100 m),南坡则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海拔2 1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澎涛 刘鸿雁 陈杉
Human disturbance is one of the key concepts in ecological study. In this paper, human disturbances in the Songshan National Level Nature Reserve were distinguished into three types:the dot form, the line form and the patch form.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disturbances on the deciduo...
关键词:
人为干扰 松山自然保护区 植被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琍英 程爱兴 喻爱林 傅卫庆 郑平谣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菌根和菌根菌的调查,本文报道了241个树种的菌根类型、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自然分布规律及其菌根菌的分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 英
1986~1994年间,对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528号。经初步鉴定,共计258种,隶属于10目27科90属。其中食用真菌57种,药用真菌35种,食药两用真菌48种,毒菌15种,抗癌抗肿瘤作用真菌43种,浙江省首次记录真菌117种。本文记述了真菌名录、它们的经济意义及分布特点,并附分属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天目山 大型真菌 名称 分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