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
2023(22)
2022(31)
2021(19)
2020(31)
2019(54)
2018(52)
2017(67)
2016(83)
2015(81)
2014(76)
2013(78)
2012(75)
2011(67)
2010(58)
2009(69)
2008(70)
2007(38)
2006(38)
2005(39)
作者
(358)
(287)
(282)
(281)
(222)
(164)
(162)
(143)
(133)
(130)
(123)
(118)
(117)
(114)
(114)
(108)
(106)
(103)
(97)
(97)
(94)
(93)
(88)
(86)
(85)
(82)
(82)
(76)
(75)
(75)
学科
(303)
水产(250)
动物(221)
动物学(199)
(155)
(140)
虫害(124)
病虫(109)
病虫害(109)
及其(91)
(78)
(77)
经济(77)
(74)
防治(74)
病害(64)
(59)
各种(51)
(50)
(50)
(49)
地方(49)
农业(46)
(38)
(35)
管理(33)
理学(29)
(29)
(29)
其他(28)
机构
大学(929)
学院(920)
研究(654)
(644)
科学(633)
农业(556)
(509)
(501)
实验(496)
研究所(490)
实验室(487)
重点(452)
(396)
水产(368)
中国(359)
(351)
业大(344)
(308)
农业大学(303)
研究院(289)
(286)
(284)
海洋(281)
科学研究(278)
(254)
(245)
四川(244)
中心(238)
技术(234)
资源(230)
基金
项目(834)
(634)
国家(633)
科学(537)
基金(529)
(462)
科学基金(423)
自然(413)
自然科(404)
自然科学(403)
科技(401)
自然科学基金(396)
(388)
计划(366)
研究(313)
专项(308)
(303)
基金项目(260)
资助(254)
(253)
农业(245)
重点(243)
技术(241)
(229)
科研(229)
(178)
创新(173)
(152)
产业(148)
(147)
期刊
学报(600)
(479)
科学(468)
农业(337)
大学(295)
学学(294)
水产(243)
中国(240)
(219)
业大(139)
渔业(137)
农业大学(123)
西南(119)
(114)
经济(114)
林业(107)
中国农业(104)
(102)
自然(101)
产科(96)
(85)
海洋(85)
自然科(85)
自然科学(85)
农业科学(82)
进展(80)
科技(75)
上海(64)
农林(64)
(64)
共检索到1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风荣  郭湘云  刘洪展  李青  王波  
为了研究星斑川鲽MHCⅡ类分子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实验通过SMART-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星斑川鲽MHCⅡ恒定链(MHCⅡII)的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766 bp,包含135 bp的5′非编码区、837 bp的开放阅读框和794 bp的3′非编码区。该基因共编码27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0.848 ku,等电点为6.89。与已知物种MHCⅡII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与狼鲈、紫红笛鲷和鳜关系较近,同源性均为79%。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了MHCⅡII在星斑川鲽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爱德华氏菌感染前后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宏俊  王娟  高祥刚  苏浩  刑坤  傅立元  赫崇波  
通过表达序列标签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分离和克隆了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B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1144bp,5'UTR(untranslated region)为7bp,3'UTR为450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687bp,可编码228个氨基酸,包含信号肽、抗原结合域(β1)、IGC区(β2)、跨膜区和胞质区5个结构域。同源分析表明,圆斑星鲽MHCIIB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硬骨鱼具有49%~79%的同源性,与鼠、人、红原鸡和护士鲨的相似性较低,分别为34%、33%、31%和30%。圆斑星鲽MH...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珍珍  边力  张岩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葛建龙  胡建成  张盛农  
本研究采用RACE末端扩增方法,得到全长为3872bp的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piwil2基因序列,命名为Vvpiwil2,开放阅读框(ORF)长为3192bp,编码1063个氨基酸,5’-UTR和3’-UTR的长度分别140 bp和540 bp。基于ExPASy、SMART、Signal4.1和NCBI的保守结构域(CDD)数据库在线分析对蛋白序列结构进行预测,推断Vvpiwil2编码的氨基酸分子量为118.6 kDa,理论等电点为9.02,无跨膜结构及信号肽,有3个结构域:ArgoL1结构域、PAZ结构域及PIWI结构域。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圆斑星鲽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仔稚鱼以及雌雄成鱼的不同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Vvpiwil2基因从胚胎发育早期至高囊胚期均大量表达,之后呈下降趋势,直至孵化阶段。由于胚胎从卵裂至囊胚时期的发育过程主要受细胞质成分引导,直至原肠早期,mRNA开始大量转录合成,实现由母源型向合子型的过渡,推断Vvpiwil2是母源性基因。孵化后仔稚鱼68 d时,Vvpiwil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表明Vvpiwil2的功能可能与圆斑星鲽性腺分化过程相关;Vvpiwil2基因在雌雄成鱼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且卵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推测Vvpiwil2基因在卵巢功能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解析圆斑星鲽性别决定机制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为建立全雌化苗种繁育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乐乐  边力  常青  侯吉伦  陈四清  赵庆  刘琨  葛建龙  刘长琳  
本研究筛选到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的性别相关基因sox9,并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全长序列,基因全长为3287 bp,包括1431 bp的ORF,编码477个氨基酸,368 bp的5’UTR和1488 bp的3’UTR。在3’UTR中有多聚腺苷酸尾和加尾信号AATAAA。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了sox9基因在圆斑星鲽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发现sox9基因在圆斑星鲽的脑、眼、鳃、心、肝、胆、肠、精巢、卵巢、肾和肌肉等各个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鳃、脑和精巢组织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sox9转录,其中精巢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sox9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显示出性别两相性差异。其在精巢中的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卵巢,说明sox9基因与雄性性腺发育相关。通过测定sox9基因在圆斑星鲽幼鱼不同发育时期(20、30、40、50、60、70和80日龄)的表达水平,发现其在20~50日龄表达量逐渐下降,在60日龄时表达量上升,推测表达量上升可能与幼鱼性腺分化相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雷丽娜   高谦   王伟   孙兆盛   罗璋   刘其根  
为进一步了解花鲈适应性免疫机制在病害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免疫球蛋白M重链(IgMH)和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I,MHCII)β基因的全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它们在花鲈各组织中组织分布情况以及LPS、Poly (I:C) 刺激及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后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情况;构建了IgMH-pET21d、IgMCH_(1-2)-pET21d和MHCⅡ β-pET21d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进行重组蛋白表达,并通过分子筛层析技术纯化花鲈IgMH、IgMCH_(1-2)和MHCⅡ β重组蛋白,进而制备了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花鲈IgMH和MHCII β的cDNA全长分别为1 977 bp和1 242 bp;它们在鳃、脾脏和头肾等免疫相关组织中mRNA水平的表达量较高;LPS、Poly (I:C) 刺激及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花鲈导致鳃、脾脏和头肾中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表明IgMH和MHCII β均参与了花鲈的抗感染免疫反应;此外,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能与花鲈全血清发生强烈反应,与鳜全血清弱反应,与大口黑鲈和草鱼的不发生反应,推测其反应强度反映了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首次克隆了花鲈的IgMH和MHCⅡ β基因全长,表达了IgMH和MHCⅡ β原核重组蛋白,制备了抗花鲈IgM的多克隆抗体,揭示了IgMH和MHCⅡ β基因参与花鲈的抗感染免疫应答,为深入研究花鲈的免疫调控机制和疾病防控策略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柳学周  徐永江  廖梅杰  潘传燕  王妍妍  
采用RACE技术,在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脑中克隆到3种GnRH基因的cDNA序列:cGnRH-Ⅱ、sGnRH和sbGnRH。每种GnRH都包括1个信号肽、1个Gly-Lys-Arg连接序列和1个GnRH相关肽。其中,cGnRH-Ⅱ的cDNA全长为568 bp,编码85个氨基酸,ORF为255 bp,5′UTR为141 bp,3′UTR为169 bp。sGnRH的cDNA全长为457 bp,编码90个氨基酸,ORF为270 bp,5′UTR为41 bp,3′UTR为143 bp。sbGnRH的cDNA全长为381 bp,编码98个氨基酸,ORF为294 bp,5′U...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国雄  温海深  柳学周  何峰  李吉方  陈彩芳  史宝  张葭人  陈晓燕  史丹  杨艳平  
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作为P450细胞色素酶超家族中的一员,是性类固醇生成途径中的末端酶,能够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在大多数脊椎动物中,P450arom由CYP19单基因编码。但是在鱼类中存在两种P450芳香化酶,分为性腺型芳香化酶(P450aromA)和脑型芳香化酶(P450aromB),它们由不同的基因(CYP19a和CYP19b)编码,分布在不同的组织。通过简并引物扩增及RACE cDNA扩增克隆,在国内外首次获得全长为2167bp的条斑星鲽CYP19a cDNA序列,并将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P450arom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存在跨膜螺旋区、I-螺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杉  徐文腾  李明  王洁  王磊  翟介明  陈松林  
虹彩病毒是造成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工厂化养殖中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其感染力极强,感染后的斑石鲷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斑石鲷养殖产业发展。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GF-β1在斑石鲷被虹彩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运用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对TGF-β1进行了基因克隆,并对其进行在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点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斑石鲷TGF-β1基因c DNA序列全长为3157 bp,5’非编码区长712 bp,3’非编码区长1278 bp,开放性阅读框长1167 bp,编码388个氨基酸,基因组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同源分析发现,TGF-β1和鱼类相似度较高,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同源性最高,为76.67%。TGF-β1在斑石鲷健康组织(肝脏、脾脏、肾脏、头肾、心脏、鳃、胃、肠和皮肤)中均有表达,在头肾、肠、肝脏和皮肤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表达量较低。为进一步研究TGF-β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对健康斑石鲷注射虹彩病毒进行刺激,随后比较了TGF-β1在脾脏、肝脏、肾脏、头肾4个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在头肾、脾脏和肝脏中,病毒刺激后TGF-β1的表达量均出现升高,但在脾脏和肝脏中,峰值出现在刺激后第4天,而在头肾中峰值出现在感染后的第10天。在肾脏中,病毒刺激后的TGF-β1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0 d表达量最高,4、7 d依次降低,7 d降至最低,10 d有所恢复。以上研究表明,TGF-β1可能响应了虹彩病毒对机体的刺激,可能在对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而病毒感染后不同组织中TGF-β1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则值得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升利  梁拥军  孙向军  苏建通  姜志强  郭忠宝  马静  
在温度(19±1)℃、盐度32±1的条件下,对相同规格体质量为(26.02±0.30)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分别饥饿5、10、15 d(设为S5、S10、S15组),恢复投喂20 d。采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星斑川鲽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其组织学的影响。形态结构方面,S5组变化相对较小,而S10、S15组变化明显,表现在胃体积缩小,壁变薄;肠管壁变薄变透明,肠系膜因脂肪基本消失而萎缩;肝体积明显缩小,颜色由原来的粉红色变为深黄色。组织结构方面,S5组变化相对较小,而S10、S15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在胃上皮细胞高度减小,细胞界限变得不清晰,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王际英  丁立云  崔丽娇  帅继祥  孙永智  张利民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周日不投)、2次/d和3次/d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摄食率、饲料利用情况和全鱼及其组织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升高,2次/d(周日不投)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次/d组(P0.05);2次/d(周日不投)组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稍高于2次/d和3次/d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含量不受投喂频率的显著影响(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2次/d(周日不投)组显著低于2次/d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彩霞   李长忠   保长虹   王丽楠   严青春   金文杰   赵娟   王国杰   简生龙   王振吉   陈艳霞  
花斑裸鲤是黄河上游重要的冷水性土著鱼类,其生长、发育缓慢,性成熟又较晚,故多年来其种群一直呈下降趋势。MSTN(肌肉生长抑制素)是一种对肌肉生长具有负调控作用的因子,通过克隆花斑裸鲤MSTN-1基因并检测其表达特性,为花斑裸鲤生长缓慢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基础资料。采用PCR、5′-RACE和3′-RACE法获得花斑裸鲤MSTN-1基因全长cDNA序列,采用qPCR检测MSTN-1基因在花斑裸鲤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和在不同鲤科鱼类肌肉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花斑裸鲤MSTN-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 190 bp,其中ORF长1 128 bp, 5′UTR长96 bp, 3′UTR长966 bp,共编码375个氨基酸。该蛋白是带有一个信号肽、无跨膜结构的不稳定亲水性分泌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细胞质中。MSTN-1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存在2个TGF-β结构域:即TGF-β前肽区域(37—268 aa)和TGF-β功能区域(281—375 aa),有1个蛋白酶水解位点RIRR和9个位于TGF-β功能区域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花斑裸鲤MSTN-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鲤科鱼类MSTN-1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与禽类和哺乳动物的相似性较低。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花斑裸鲤MSTN-1与其他鲤科鱼类聚于同一进化支。qPCR检测结果表明,MSTN-1在花斑裸鲤的脑、肌肉、鳃、心、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脑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该基因在不同鲤科鱼类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青海湖裸鲤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在花斑裸鲤和黄河鲤鱼肌肉组织中。通过克隆获得花斑裸鲤MSTN-1基因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qPCR检测,MSTN-1在这几种土著鱼类肌肉组织中的特征性表达差异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高原鱼类生长缓慢的分子机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建明  肖调义  张学文  陈韬  章怀云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方法,获得1007bp草鱼MHCⅡα基因全长cDNA片段,序列包括717bp的开放阅读框、34bp的5′端非编码区以及256bp的3′端非编码区.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草鱼MHCⅡα与鲤鱼MHCⅡα相似性最高,为79%,与斑马鱼的相似性为75%,与人的相似性最低,为34%.RT-PCR组织表达分析,MHCⅡα基因在正常草鱼组织中除了肌肉中没有扩增出MHCⅡα基因转录本外,在所检测的其他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脾脏、头肾有较强的表达,血液有中等程度的表达,肝脏、眼与肌肉相对表达较弱.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志东  王际英  李培玉  乔洪金  张利民  郝甜甜  
为揭示饲料中添加豆肽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肝脏代谢产生的影响,利用大豆蛋白肽替代24%的鱼粉并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形成两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粗蛋白为(43.98±0.14)%、能量为(19.89±0.08)k J/g。将240尾幼鱼分为两组,每组3个平行(40尾/桶),分别投喂两种饲料50 d后,提取肝脏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并用PDQuest分析差异蛋白。结果显示,在p H 4-7、分子量14.4-97.4 k Da范围内,共检测到448-470个肝脏蛋白点,有14个蛋白的表达呈两倍以上的差异,其中3个为结构蛋白(中间纤维蛋白、II型细胞骨架8-样异构体X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海琛  许保可  阿琳林  马清花  高强  田文根  俞录贤  梁健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机体中参与免疫应答的主要因子,在免疫功能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究青海湖裸鲤中该基因可能发挥的作用,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青海湖裸鲤MHCⅡα/β基因和伴侣基因Ii全长cDNA序列以及花斑裸鲤MHCⅡα/β和Ii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将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鱼中该基因的序列特性基本一致。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两种鱼的MHCⅡ与鲤科鱼类在进化地位上更接近,聚为一支。两种鱼中MHCⅡα/β氨基酸序列均包括信号肽、两个功能区、跨膜区和胞质区,且均在跨膜区发现一个不同物种中的保守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MHCⅡ主要在肾脏、脑、鳃、肝脏、臀皮中表达较高,而花斑裸鲤主要在脑、肌肉、眼、鳃中高表达。对比正常状态和感染水霉后青海湖裸鲤鳃、肾脏、肝脏、肠组织中MHCⅡ 基因的表达变化,发现MHCⅡ 3个基因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α, β基因在鳃、肝脏、肠组织中均显著上调。对青海湖裸鲤进行不同盐碱胁迫处理后,检测到鳃、肾脏组织中MHCⅡ 基因的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对两种鱼中MHCⅡα, β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分别获得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MHCⅡα 8种、12种等位基因型,编码23、24种氨基酸序列,且这种序列多态性主要集中在α1功能区;MHCⅡβ 分别获得12、14种等位基因型,编码22、23种氨基酸序列。青海湖裸鲤MHCⅡα/β 的多态性均低于花斑裸鲤,暗示其与青海湖裸鲤的盐碱耐受过程联系不紧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多样性在两个物种中均较高,其单倍型多样性接近1,且核苷酸多样性之间的差异较小。花斑裸鲤MHCⅡ 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略高于青海湖裸鲤,反映了青海湖裸鲤种群稳定性略低于花斑裸鲤。研究表明,MHCⅡ 分子不仅在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的免疫防御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能参与了青海湖裸鲤的盐碱耐受过程,而基因多态性与盐碱耐受的关联度不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慧峰  贾厚振  董庆龙  冉昆  王宏伟  
【目的】克隆‘鲁星’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na‘Luxing’)中参与调控营养和生殖生长的MaDs-box(PP MaDs)基因,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特性,为解析该基因在花发育和果实发育及成熟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鲁星’桃中10个PP MaDs全长c 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采用rt-Pcr技术检测PPMaDss在茎、叶、萼片、子房、雄蕊、花瓣等组织以及花发育7个阶段和果实发育5个阶段的表达特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获得10个PPMaDss(PP MaDs11、12、19、20、2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