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8)
- 2023(11289)
- 2022(9994)
- 2021(9492)
- 2020(7863)
- 2019(18269)
- 2018(18124)
- 2017(35301)
- 2016(18995)
- 2015(21064)
- 2014(21271)
- 2013(21063)
- 2012(19178)
- 2011(17228)
- 2010(16944)
- 2009(15311)
- 2008(14923)
- 2007(12811)
- 2006(10899)
- 2005(9415)
- 学科
- 济(72804)
- 经济(72725)
- 管理(54418)
- 业(53598)
- 企(43690)
- 企业(43690)
- 方法(36838)
- 数学(31600)
- 数学方法(31257)
- 农(21902)
- 贸(21588)
- 贸易(21581)
- 易(21109)
- 中国(18121)
- 财(17860)
- 学(16948)
- 业经(15862)
- 地方(14531)
- 技术(13957)
- 农业(13365)
- 理论(12977)
- 制(12094)
- 务(11983)
- 财务(11924)
- 财务管理(11906)
- 和(11884)
- 企业财务(11313)
- 环境(11229)
- 银(10941)
- 银行(10904)
- 机构
- 大学(268726)
- 学院(267318)
- 管理(109104)
- 济(105380)
- 经济(103125)
- 理学(95791)
- 理学院(94753)
- 管理学(93138)
- 管理学院(92666)
- 研究(87765)
- 中国(62795)
- 京(56741)
- 科学(56452)
- 财(45543)
- 农(44516)
- 所(43863)
- 业大(42252)
- 研究所(40440)
- 中心(39506)
- 财经(37692)
- 江(36586)
- 北京(35471)
- 农业(35202)
- 经(34414)
- 范(34399)
- 师范(34071)
- 院(32327)
- 经济学(30788)
- 州(30369)
- 商学(28599)
- 基金
- 项目(190575)
- 科学(149273)
- 基金(138252)
- 研究(138113)
- 家(120800)
- 国家(119841)
- 科学基金(102642)
- 社会(85398)
- 社会科(81007)
- 社会科学(80985)
- 省(74267)
- 基金项目(74210)
- 自然(68245)
- 自然科(66656)
- 自然科学(66640)
- 自然科学基金(65424)
- 划(62637)
- 教育(62274)
- 资助(57192)
- 编号(55893)
- 成果(44558)
- 重点(42042)
- 部(41892)
- 发(40123)
- 创(40120)
- 课题(37742)
- 创新(37397)
- 科研(36891)
- 教育部(35650)
- 大学(35377)
共检索到373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朵,鲁若愚
技术日新月异,很多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日渐频繁,由此本文提出了易逝性高科技产品(PHTP)的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同时本文主要分析PHTP的更新过程并进行相应的分类,以对PHTP的更新过程建立认识。
关键词:
易逝性 高科技产品 更新 更新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芳 王芹 张蓓
基于易逝性高科技产品的价值易逝性与高新技术特性,构建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更新时机模型以解决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更新时机不确定性问题。首先,利用威布尔分布和多项式逼近函数构造无技术进步与价值易逝等外部因素干扰的易逝性高科技产品使用寿命模型;其次,采用布朗运动来模拟外部因素对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更新时机的影响情况,进而建立技术进步和价值易逝影响下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更新时机波动率模型;最后,选取i Pad作为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案例验证所构建的易逝性高科技产品更新时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可为高新技术生产企业在产品更新换代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官振中
一、问题描述参照Britran等人对顾客需求模式的设定,假设市场中潜在顾客的购买率服从泊松分布。每位购买产品的顾客,心中都有一个关于特定商品的主观价值(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该产品相应替代品价格、其它信息等),只有商品价格不大于顾客主观价值的情况下顾客才会购买。对于高科技产品零售商来说,产品的期初定价会影响顾客购买的比例。假定固定出售时限的高科技产品价格为P,根据Lazear的研究,顾客主观价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可分别表示为f(p)和F(p),那么在产品价格为P的情况下,F(p)表示顾客的主观价值(愿意购买的价钱)小于商品价格的概率,这时顾客将不会购买。当顾客的主观价值大于产品零售价格时,顾客才会产生购买行为,即:顾客会购买产品的比例为1-F(p)。不同顾客的主观价值是不同的,由于能够通过参数设定充分表现出顾客异质性造成的主观价值的变化,采用形状参数为m、尺度参数为v的威布尔分布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亢梅玲 张翔 马新宇
本文运用BACI-CEPII数据库中1995—2019年高科技产品双边贸易流量数据,基于TERGM动态复杂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高科技产品贸易依赖复杂网络背后的深层演化机制。研究表明:空间结构上,“东升西降”与“大融合”是国际高科技产品贸易依赖网络的重要特点;演化机制上,技术管制意在增强依赖网络的聚敛效应与锁定效应,相互依赖效应与传递效应的存在为打破网络中的垂直与水平权力关系提供了突破口;进入与退出机制以及产品分类上,多元化是当前高科技产品贸易依赖网络演化的客观规律。本文拓展了对于国际高科技产品贸易依赖关系演化机制的分析,廓清其动态演化规律,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
高科技产品 贸易依赖 动态演化机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宏伟 刘志恒
一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取决于该产业的比较优势,但究竟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以及贸易条件之间存在何种作用机制仍需探究,故本研究采用SITC Rev.3三位数层次的1988~2009年日本的高科技产业贸易的年度数据,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面板协整和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如下经济现象:第一,日本高科技产业出口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具有外生性,但在长期则受到来自进口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条件的影响;然而其进口比较优势在短期和长期均受到其它变量的影响;第二,产业内贸易指数在短期和长期与进出口比较优势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三,在短期和长期,贸易条件具有外生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芮明杰 韩兆林 张晓燕
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是由硬件、软件、智能件和技术支撑网络四部分构成的,技术的这四个构成部分间的关系是硬件、软件和智能件需要在一定的技术支撑网络下运行。因此,根据硬件、软件、智能件与现有技术支撑网络的相互适应程度,技术可以划分为高科技与适用技术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兆林 张小燕 陈小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立 漆建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国栋
力求在不增加产量、不增加面积、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变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发展高科技产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郑轶松 王玲 王谦 邓李强
高科技产品开发的特点是产品结构复杂,科技含量较高,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基于WBS原理和方法,以及开发中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建立了开发过程的GERT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应用Monte-Carlo仿真对开发过程进行优化。给出了一个实际的研究案例来说明方法的应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静 张西征
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专利量代表创新能力,以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生产效率,检验了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通过促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生产效率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高科技产品进口溢出有助于提升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各地区生产效率,而增加研发投入则有助于进口溢出的吸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利
文章选取2002—2015年我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代表创新能力,用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生产效率的代理变量,以CH模型为基础,建立面板VAR模型实证研究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及创新对生产效率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高科技进口在短期内对生产效率有正向直接效应,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但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创新能力比加强高科技产品进口的政策可能会更加有效。
关键词:
高科技产品进口 生产效率 面板VAR模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彬
聚焦近年来日本制造业中高科技产品暴露出来的功能过剩、成本过高、国际市场地位下降、过度依存本国市场等问题,发现日本高科技产品深陷“加拉帕戈斯化”困境,其症结在于日本企业固守封闭式创新模式,主要表现为秉承“独立主义”、对尖端技术过度自信、与外部技术交换水平过低、风险投资发展迟缓以及封闭的垂直统合型分工体制。日本互补性制度惯例与非制度因素使封闭式创新模式难以向开放式创新模式转型。日本高科技产品的“加拉帕戈斯化”困境启示我国,应早日步入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快车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康 方显仓 于洋
智能联接是宽带、5G、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有力推动着一国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本文利用华为公司发布的智能联接指数,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智能联接如何影响一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这一核心问题。研究发现,一国的智能联接水平对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出口占比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作用通过降低高科技出口企业的交易成本和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程度等渠道来实现。分组讨论发现,智能联接对起步者、领跑者和加速者的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和出口占比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智能联接可以显著提升互联网发展程度高的国家高科技产品出口占比和互联网发展程度低的国家高科技产品出口规模。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上升,智能联接对高科技出口规模和出口占比的回归系数分别呈现“M”型和“倒U”型特征。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证实上述结论可靠。
关键词:
智能联接 高科技产品出口 数字技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俞明德
开发高科技产品,争取从较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高企业的国际经营效益已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重视技术的研究、产品的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